

4月26日,《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出版座谈会暨文学文献整理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行。来自学术界、出版界、图书馆界等多个领域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综合处处长刘兰肖、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魏崇先后致辞。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古籍编辑室编辑张慧霞介绍了《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的出版情况。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赤峰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等图书馆和出版机构的代表,共同见证了《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的出版面世。在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等就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清代集前代思想学术文化之大成,其诗文之盛亦远超前代。近年来清代诗文集的汇辑整理和出版工作逐步得到重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的建议,适应学术发展的需要,整理出版了以国家图书馆珍藏为主体的《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一书。国家图书馆作为清代诗文集馆藏量最丰富的馆藏单位,其珍本藏量亦为其他馆藏单位难望项背。本书作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历代诗文集汇刊》系列的第一种,收录了国家图书馆珍藏的1300余种诗文集文献,囊括了从明末清初的范凤翼、王琢璞、钱谦益到清末民初的胡薇元、徐本元、潘宗和等的诗文集著作,几将馆藏清诗文珍本文献囊括殆尽。
在此之前,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出版了较大规模的文献整理项目——《清代诗文集汇编》。此项目共收录清代诗文集4000余种,是我国迄今第一部以影印方式出版的断代诗文总集,是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大型资料性图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此次整理出版的《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在前作的基础上,继续对清代诗文集文献进行整理发掘工作。对于之前已经收入《清代诗文集汇编》以及其他大型清代诗文集著作的书目,此次便不再收录。
本书收录的诗文集作品深刻反映了有清一代社会历史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脉络——明末清初的易代沧桑、清代中叶的安宁鼎盛、晚清剧烈的社会变革,都在其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明末清初藏书家祁理孙的《寓山诗稿》中充满了家国破碎而自己又报国无望、无能为力的悲伤情绪,“一身残后死,百行叹先亏。纵负终军志,请缨已失时”(《家声》);还有对于世代变易、人生无常的感伤,“易代何足奇,沧桑朝暮变。人生有寿命,成败车转转”(《录悲诗》其三);以及对英勇抗清的郑成功的大力歌颂,“奉迎黄孙复帝仇,指挥江左如长城。当年陈涉犹小草,今日公子真将军”(《郑公子歌》)。查岐昌的《古盐官曲》描述了古代盐官镇(隶属浙江海宁市)的风土人情,描述了“新年影戏聚星缸,金鼓村村闹夜窗,艳说长安佳子弟,熏衣高唱弋阳腔”的皮影戏盛景,诸如此种,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的民俗资料,颇有史料价值。“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的《介白堂诗稿》中感慨时事的诗作颇多,其中《杂诗》一篇,借用比兴手法,驰骋想象,虚构寓言,指斥慈禧专擅独权。刘光第的诗作体现了维新派诗人的创作特点,对于研究作者其人及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一书的影印出版,充分发掘了国家图书馆的丰富馆藏,这批文献的揭示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第一,满足清代文学研究的需要。清代诗文集的数量远超唐、宋,所涉内容也更加复杂。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清代诗文集的研究远不及唐宋诗文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清代诗文集散存各地,藏于秘阁,其中的珍本秘籍、稿抄校本难以得见,阻滞了学术研究的进程。《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的出版,满足了学界的这一需求,为学界提供了又一座研究宝库。
第二,为清代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材料来源。有清一代,绵延二百余年,从明末清初的改朝易代,至清代中叶的繁荣鼎盛,再至清末民初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诗文集以文学作品的形式描绘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尤其是面对国家之剧烈变动、社会之风雨飘摇,学人士子多忧心时事,致力于探索经世致用、救国救民的途径。其诗文创作或阐发旧学,或扬榷新知,或主张改良,或倡导革命,或蕴含忧患意识,或弘扬爱国精神,呈现出新旧激荡、中西交汇的复杂状况。他们的诗文集是亲历者的心声,也是极其珍贵的史料。
第三,《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的整理出版还有保存与传播文献之功。目前存世的清代诗文集虽数量众多,但许多文本已罕见,孤本、稿本更不易流传。再加上岁月的侵蚀、水火的灾害和保管的失误等,这些诗文集的散佚损毁将难以避免。此次挑选善本,加以影印,使流传不广的珍本秘籍化身千百,有利于文献的保存与流传利用。

此次出版座谈会,围绕《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
首先,众位专家学者对《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的出版面世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套书收录的文献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国家图书馆馆藏清代诗文集文献的概况,为学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参考,必将嘉惠学林,推动新的研究课题的诞生。
其次,专家学者对《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的印制质量提出了表扬,认为这反映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一直以来对影印古籍质量的重视,值得大力提倡。全书采用原书的灰度印刷,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版本原貌,能够让读者充分感知原书的层次感和年代感。
再次,与会者对该书提要和索引的编制给与了很高的评价。这两项工作,编者付出了极大心血,为读者的查阅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此外,与会的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对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出版社在此套书的基础上,继续发掘国家图书馆的丰富馆藏,出版更多更好的精品,推动新的学术热点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