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地方文献保护与整理出版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22 【选择字体:
 

        10月11-12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广东省文化厅指导,广州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文广新局主办,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承办的“地方文献保护与整理出版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傅华,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广州大典》编纂委员会主任陈建华就《广州大典》编纂作主旨报告。中山大学党委书记、《广州大典》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春声,古籍文献学专家阳海清、黄灵庚等出席。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魏崇、副社长葛艳聪参加会议。

  
        张硕辅书记在致辞中代表广州市委市政府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把城市发展历史记录下来,把文献典籍整理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广州大典》等一批重要文献资料的出版,引起国内外文化学术界广泛关注,成为广州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为广州文化事业建设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多提宝贵意见。
傅华部长说,对各类文献保护、整理和出版,是当代人延续历史文脉、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和必然途径,也是惠及子孙后代的极其重要的工作。历经十年艰苦磨砺,《广州大典》第一期工程全面完成编纂出版工作,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中地方历史文献领域的一大创举,为全省乃至全国加强历史文献挖掘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样板。

        张志清副馆长指出,40年前,广东在全国率先推进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吹响了中华民族走向富强和腾飞的号角。今天,以一系列文化设施为地标的新中轴线把广州从人们心目中的商业城市转变为文化城市。在此基础上,承载着数千年岭南文明积淀的《广州大典》得以编纂出版,这一伟大工程巨细靡遗地把散藏于全国各地的关于广州及其周边地区的古代文献典籍进行搜集整理,收录文献4064种(520册),这是历史上首次编纂的广州地域全书,为传承广州文化、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和岭南文脉作出了卓越贡献,堪称中华古籍再生性保护的典范。《广州大典》的大手笔大制作,是新时期坚持文化自信、加强古籍再生性保护,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魏崇社长做了题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地方文献出版的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易代修史”和整理典籍的优良传统,由此创造了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文化传承和典籍整理投入的增加,地方文献研究、整理及出版逐步成为热点,陆续推出像《广州大典》等一批地方文献整理的代表性成果。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通过地方文献的整理出版,使珍稀文献化身千百,促进了文献的揭示和保护,服务了学术研究,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他根据近年来的出版经验指出,地方文献的整理出版,首先要取得政府的支持,要有经费投入和保障,要协调好文献存藏单位的工作;其次要有学术支撑,构建专业的学术指导团队和编纂队伍,组织优秀的编辑力量,各方全程配合,密切沟通;再次,要有充分的资源支持,不仅要具备高效卓越的文献搜集能力,还要具备专业的文献版本甄别能力,注意版本的珍稀性;最后,要处理好文献考证、原典影印、点校整理、数字建设几个方面的工作,使之循序渐进、互相促进。


        盛世修大典,太平纂鸿帙。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规模、力度前所未有的地方文献编纂出版热潮。本次研讨会旨在总结近年来地方文献保护、编纂、整理、出版工作经验,推动地方文献编纂出版与传承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会议设立“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和“图书馆、地方志与地方文献保护整理”两个主题,共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0余名古籍文献工作人员参加。研讨会期间,还举办了“地方文献陈列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将相关地方文献进行了集中展示。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