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文库》编纂启动 暨铁琴铜剑楼“典籍回家”仪式在常熟举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1-07 【选择字体:
 

《常熟文库》编纂启动

暨铁琴铜剑楼“典籍回家”仪式在常熟举行

 

 

1221日上午,《常熟文库》编纂启动暨铁琴铜剑楼“典籍回家”仪式先后在常熟国际饭店虞山厅和铁琴铜剑楼广场举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剑、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徐雁平、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灵庚、李圣华、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南京图书馆古籍部副主任武心群等专家学者,与常熟当地文史学者曹培根、钱文辉、朱新华等汇聚一堂,畅论两个项目的重大文化意义。常熟市副市长赵红、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林世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魏崇、总编辑殷梦霞出席仪式。常熟市委及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工办、市政协文史委、市文广新局、市文联市档案局、古里、图书馆主要领导,各镇(街道)宣传委员,经开区、高新区分管领导,《常熟文库》编委会成员及常熟文史学者代表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该项目负责团队主要成员7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常熟地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悠久的文明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常熟市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系统整理重要的地方文献,编纂《常熟文库》,预计选录常熟1911年前邑人著述,包括学术著作、诗文集、戏曲、小说、随笔、杂记、印谱、琴谱、书目等500多种,采用影印加提要的方式,发掘常熟历代学术著述成果,展示常熟深厚历史文化。

 

 

明清以来,常熟藏书文化昌盛,清代达到鼎盛,境内大小藏书楼200多座。其中铁琴铜剑楼是中国近代四大藏书楼之一,是常熟藏书文化的代表。常熟市和古里镇高度重视铁琴铜剑楼的典型意义,特斥资购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再造善本》,以便将其中铁琴铜剑楼旧藏一百余部的影印本迎归故地,逐步实现铁琴铜剑楼“典籍回家”的愿景。


 

仪式由常熟市副市长赵红主持。《常熟文库》编纂启动仪式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健对项目作了详尽的情况介绍,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对《文库》的编纂高度赞誉,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编纂《文库》功在当代,利在子孙,是传承和发扬常熟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举措,常熟存世的两千多种文献,大家作品云集,既是常熟地方文化财富,也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缩影。要优中选优,注重稀见性和代表性,编出特色,将《文库》做成地方文献编纂的代表之作。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魏崇表示,一定积极配合常熟方面,以最优秀的编辑团队,用优质的材料,配一流的设计,保证《文库》按时高质量完成。常熟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韩卫兵指出,常熟具有浓厚的书香底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悠久文明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此次《常熟文库》的编纂将集中展示常熟深厚历史文化。

 

 

随后,在古里镇铁琴铜剑楼广场,与会人员一起见证铁琴铜剑楼“典籍回家”仪式。在副市长赵红主持下,古里镇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向铁琴铜剑楼移交《中华再造善本》典籍。随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林世田代表中心向铁琴铜剑楼赠送《国学基本典籍丛刊》62303册,并致辞,他指出,古籍保护尤其是再生性保护,就是要让重要典籍化身千百,在新时代继续赓继以铁琴铜剑楼为代表的常熟藏书文化,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常熟文库》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承接的重要地方文献出版项目之一。近年来,在地方文献出版上,国图社先后承接参与《衢州文献集成》《遵义丛书》《云南丛书续编》《浙学未刊稿丛书》《四川历代旧志集成》《叙永旧志辑存》《黑龙江历代方志集成》《龙游历史文献集成》《保定旧志集成》《雄安新区旧志集成》《富阳旧志五种》《重庆市涪陵区六种方志影印》《台州文献丛书》《朔方文库》《全椒古代典籍丛书》《天一阁历代方志汇刊》等十多个项目。形成了专业的出版团队,打造出具有明显优势的速度与质量,得到合作方的一致认可。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