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湖北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新书发布暨专家研讨会在湖北省图书馆召开。武汉大学冯天瑜、张建民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周国林、严昌洪、郑成林教授,湖北省编辑学会会长、《荆楚文库》编辑部主任周百义,武汉大学图书馆古籍部谢泉,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副主任钟源,武汉地方志办公室文献资料处调研员董玉梅、主任科员吴燕,武汉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杜宏英、馆员许歌,湖北省图书馆读者代表王皓等专家学者和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地方志工作处处长卢申涛,湖北省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30余人见证了新书发布并参与研讨。会议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场由湖北省图书馆副馆长刘杰民主持,湖北省图书馆馆长刘伟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总编辑殷梦霞先后发表致辞。随后,冯天瑜教授、周百义会长、卢申涛处长、刘伟成馆长、殷梦霞总编辑为新书揭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副编审南江涛详细介绍了《丛刊》编辑工作细节及国图出版社地方文献出版情况。会议下半场由周国林教授主持,冯天瑜教授等与会专家就《丛刊》的出版及其意义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整理旧志有存史、资政、教化的重要功能,湖北省图书馆方志收藏具有鲜明特色,《丛刊》的出版,是湖北省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共同合作为方志和文史学界提供的珍贵资料宝库,是古籍保护的重要成果,便于读者查询使用,有功于当代和后世。专家们还对古籍整理出版的相关进行了深入研讨。
《湖北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精装100册,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的一种,由湖北省图书馆编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
湖北省图书馆建于1904年,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省立公共图书馆。历经百余年的发展,馆藏文献已达八百余万册(件),其中线装古籍四十六万余册。地方文献收藏是湖北省图书馆的特色之一,除历年陆续收购,又先后得到杨守敬、柯逢时、张国淦、黄侃、徐行可等著名藏书家、学者的捐赠和转让,尤其是张国淦“张氏无倦斋”所藏全国各省地方志一千六百九十八部、一万八千六百九十六册,使得馆藏地方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极大提升。经几代湖北省图书馆人的收集、整理,现藏有1949年以前各省所修地方志3300余种5500余部,其中历代湖北方志基本完备。
此次从从馆藏中精选出全国范围收藏单位少于5家的稀见方志94种,范围覆盖河北、山西、辽宁、内蒙古、陕西、新疆、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20省市。其中,郑士蕙《[乾隆]保定府志稿》、林牟贻《[同治]赤城县志》、杨守敬《[光绪]湖北荆州府志稿》《[光绪]湖北通志稿》、张国淦《[民国]河北通志稿》、傅彦明《[民国]续修汉阳县志列传存稿》等稿本,《[顺治]涉县志》《精河厅乡土志》《温宿府乡土志》等抄本,都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此外,《[嘉靖]内江县志》《嘉兴府典故纂要》《[光绪]两广便览》《[民国]湖北钟祥沿革考》等未著录于《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也属稀见之品。
修志问道,以启未来。《丛刊》的出版,使近百种稀见方志化身千百,必将有利于促进地方文献的保护与开发,有利于历史文化研究和地方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