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三时文库(全十五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楼宇烈 怡学主编 定价 960.00
责任编辑 田奇 ISBN 978-7-5013-6155-7
出版时间 2017-10-18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7-10-18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无书 规格 精装,小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哲学宗教
中图分类 B948-53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本丛书是由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倡印,前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主编,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志莲净苑文化部、佛教志莲图书馆联合监制于2009年在香港出版的,包括有韩清净著》《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略释、《大乘阿毗达摩集论别释》、《大乘阿毗达摩集论科文》、《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缘起三科经科释》、《摄大乘论科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法尊译《比刍学处》、韩镜清译《慈氏学九种译著》、任杰译《四百论释》、隆莲著《摄大乘论疏略述》,吕铁钢编《房山石经研究》(一、二、三),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译文集》(上、下)、苏晋仁著《佛学文史论丛》、唐仲容著《解深密经讲义》等佛学著述,共16册。现将于2017年重新编辑影印,并将此套丛书重新命名为“三时文库”丛书。
 
目录[ 滚动 - 展开 ]  
 
韩清净著《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略释、《大乘阿毗达摩集论别释》、《大乘阿毗达摩集论科文》、《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缘起三科经科释》、《摄大乘论科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法尊译《比刍学处》、韩镜清译《慈氏学九种译著》、隆莲著《摄大乘论疏略述》,吕铁钢编《房山石经研究》(一、二、三),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译文集》(上、下)、苏晋仁著《佛学文史论丛》、唐仲容著《解深密经讲义》等。
 
前言[ 滚动 - 展开 ]  
 
“三时学会”主要分总务、研讲、修持、刻印四部分工合作,高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的精神,清净居士主持研究、讲学,芾煌居士主持编撰《法相辞典》,徐智卿居士主持编辑刻印经论,“三时学会”一时成为北京文人志士研讨交流佛法的重要法林。朱芾煌编集的《法相辞典》,与韩清净的《〈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构成三时学会法相学研究最重要的两大成果。刻印经典亦为“三时学会”工作重点之一,以法相唯识为主,并以校勘认真、印刷精美称着,于一九三四年完成影印的一百二十册《宋藏遗珍》,最为佛教界所称道。“三时学会”是民国北京佛教义学重镇,与欧阳竟无主持之南京支那内学院形成南北佛教的两支义学中心,并享有“南欧北韩”之美誉。
韩清净居士逝后,由赵朴初居士继任“三时学会”理事长。一九四九年后的“三时学会”的成员有周叔迦、巨赞、高观如、林玄白、周绍良、石鸣珂(芝峰)、李荣熙等三十多名会员,主要在研究玄奘着译的经典,并完成《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法显传》的英译。一九五四年,赵朴初居士担任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推荐正果法师到“三时学会”,担任研究室主任,并负责招收了十名僧人研究生,指导僧人、居士研究法相唯识学。
“ 文革”期间,“三时学会”被迫停办,改革开放后,三时学会旧址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在地,成为中国佛教的从事学术研究、弘扬佛教文化的重镇。一九八七年四月,中国佛教协会在广济寺内创建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居士担任名誉所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周绍良居士担任所长,梁漱溟、启功、常任侠、常书鸿、吴晓铃、陈明远、巫白慧、潘絜兹、虞愚、金维诺、苏渊雷、苏晋仁、王森、王尧等著名学者成为了研究所聘请的首批特约研究员。名誉所长赵朴老提出要发扬“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重点研究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在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促进佛教文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一九九一年八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迁到“三时学会”旧址;这不仅是远绍印度与中国佛教的智慧传承,更是近承“三时学会”法脉的契机。在赵朴老和中国佛教协会的亲切关怀下,在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诸方大德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在吴立民、杨曾文、宋立道等历任所长的努力下,研究所从无到有,经过了艰苦的创业工作,编辑出版了《佛教文化》期刊。一九九二年创办《佛学研究》期刊,组织编撰《中国佛教》等通史工作,编撰《中国佛教文化丛书》《中国佛教文化小丛书》《中国佛教文化通俗读物》等数十种佛教文化方面的书籍。组织了数百次研讨会,有力推动了佛教的学术研究;参与组织了中日、中韩佛教学术交流会议,推动中国与国际佛教的学术交流。
二〇一五年五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在所长楼宇烈教授的指导下,净因法师、圣凯法师等加盟,薪火相传,三时不绝。在中国佛教协会的领导下,继承先贤志愿,以佛教中国化、人间佛教思想为指导,积极顺应时代需求,探索中国佛教文化现代化与化现代方向,努力推进研究所各项工作的开展。
佛教文化是以佛教徒为主体的创造性实践与理论的结晶,它包含着佛教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流传的佛教文化,更与国家的历史和传统密切相关。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四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说:“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习主席的讲话,涉及到中国佛教文化的形成与影响,更是强调了佛教文化的重要性。所以,“佛教文化”的本质是信仰,内涵是思想,功能是教化,形式是文化,这是佛教文化的自身属性规定。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要有佛教信仰的主体本位,要有佛教思想的价值塑造与品格追求,要有制度性与系统性的策略、战略与方法,这是佛教文化自身属性所规定的;同时,要有现代中国的认识、全球的视野、世界的眼光;最后,更要吸收与借鉴现代科学的技术手段,体现中国佛教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从“三时学会”到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北长街二十七号承载了佛法的慧命、佛教文化传承的使命,塑造着中国佛教文化的品格,提炼着中国佛教文化的话语与声音。中国佛教的发展,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中国文化的自信,都需要中国佛教文化的尊严、自信与自觉。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作为中国佛教协会举办的佛学研究和文化交流机构,将积极顺应时代需求,研究和整理中国佛教文化成果,传承和保护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中国佛教文化现代化方向,呼吁全国佛教界重视中国佛教文化的弘扬,凝聚共识,整合资源,共同弘扬中国佛教文化,为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至今正好三十周年,今年也是“三时学会”成立九十周年。最好的纪念是继承与创新,继承是对历史的敬畏,创新是对未来的真诚。因此出版“三时文库”的意义便在于继承与创新。从“三时学会”的韩清净、朱芾煌居士,到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的周绍良、吴立民、杨曾文、宋立道等,这些先贤前辈都在这一空间对佛教法身慧命的相续做出卓越的贡献。
北长街二十七号,二七相加为九,三十与九十周年,不变的空间,变化的时间,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三时中,佛法源远流长,传承有序。于是,“三时文库”这一文化丛书,便是将这一空间的文化情怀与智慧成果,将过去的研究成果与对未来的反思探讨,凝固在文库这一现在载体中,完成其继承与创新的使命。
“三时文库”(第一辑),我们将重新编辑出版吴立民前所长主编的《佛学著作丛书》,内容包括韩清净著《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别释》《大乘阿毘达磨集论科文》《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略释、《缘起三科经科释》《摄大乘论科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蠡测》、法尊译《比刍学处》、韩镜清译《慈氏学九种译着》、隆莲着《摄大乘论疏略述》、吕铁钢编《房山石经研究》(一、二、三),吕铁钢、胡和平编《法尊法师译文集》(上、下)、苏晋仁着《佛学文史论丛》、唐仲容着《解深密经讲义》等佛学书籍,共十五册,以纪念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创办三十周年、三时学会创办九十周年。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