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管子(平装)
 
 
分享到:
编  著  者 孙中原 定价 50.00
责任编辑 张爱芳 ISBN 978-7-5013-6216-5
出版时间 2017-09-30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7-09-30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平装,小16开,
丛  书  名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所属分类 哲学宗教
中图分类 B226.12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于初中程度以上学生及国学爱好者、政府机构及企业等相关单位人员、各大中小型图书馆收藏。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管子》是管仲学派的集体创作,托名管仲。汉刘向编《管子》86篇,今存76篇。本书精选29篇,加注释点评,作为大众普及的通俗读物。全书前有导读,主要介绍管子生平、成书过程、主要内容及思想价值等;书中将原典与注释、点评相结合,概括相关文献,汲取最新研究成果,文字通俗,可读性强,有裨于经典的传承普及。本书解读人孙中原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滚动 - 展开 ]  
 
本书说明 导读 第一编 哲学 1.形势 2.形势解 3.宙合 4.枢言 5.八观 6.问 7.心术上 8.心术下 9.白心 10.内业 第二编 经政哲学 11.治国 12.牧民 13.霸形 14.霸言 15.戒 16.小称 第三编 法律哲学 17.七法 18.版法 19.版法解 20.法禁 21.法法 22.任法 23.明法 24.明法解 25.重令 第四编 军事哲学 26.兵法 27.参患 28.制分 29.势 参考书目'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导读(节选):管仲改革,政绩斐然。管仲依托桓公支持,大兴改革,注重农商,富国强兵,使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管子》《左传》《国语》《战国策》《韩非子》和《史记》等,记载管仲改革的丰功伟绩。管仲在40年齐相任内,功成名就,政绩斐然,学识渊博,是先秦诸子群体心想事成,好梦成真的典范。管仲的思想遗产,有深远影响,是后世志士仁人效法的榜样。《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前549)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管仲是全面实现“立德功言三不朽”境界的杰出改革家。
政治改革,治理乱源。管仲为政,严格考察官吏,把考核官吏,作为执政的纲领。《管子》有《立政》篇,“立政”即莅政,临政,执政,为政。其中说:“治国有三本。”即治国有三项基本原则。《立政》列“三本”一题,详述治国的三项基本原则:“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即君主需审查的问题有三,一是臣下品德跟其地位不相称,二是臣下功劳跟其俸禄不相称,三是臣下才能跟其官职不相称。这三个根本问题,是国家治乱的根源。
国家对在朝廷中未显露德义的人,不可授予尊贵的爵位。功勋没表现于国家的人,不可给予厚禄。治理政事不能取信于民的人,不能当官。品德高尚,地位卑贱,是君主用人不当。品德低下,地位尊贵,是君主用人失误。宁肯对君子安排有过,也不能错用小人。对君子安排有过,带来怨恨浅。错用小人,带来祸患深。
一个国家如果让未显露德义的人,在朝廷占高位,贤良臣子就得不到进用。如果让没表现出为国立功的人,享厚禄,功劳卓著的臣子,就得不到鼓励。如果让治理政事,而不能取信于民的人,任大官,有才能的大臣,就得不到进用。只有把这三个根本问题审查清楚,臣下才不敢妄求高官厚禄。
如果不审查这三个根本问题,奸臣就会钻到君主身边。受君主宠信的近臣,就会独断专权。在上面君主耳目闭塞,在下面国家政令不通,抛弃正道,滋生坏事。如果审查清楚这三个根本问题,君主宠爱的近臣,就不能独断专权;道路就看不到押送犯人;远离官方的人们,便不会蒙冤狱;孤寡无靠的人,不至于无处伸冤。刑罚简省,政务减少,朝廷就无需频繁召集众人议事。
管仲提出考察为政绩效的用人原则,认为官员须有取信于民的政绩,总结奖惩官员的办法,选贤任能,优秀人才,试用称职,委任晋升。突破传统世卿世禄制,从基层提拔执政人才。管仲的政改纲领,颇具启发意义。
行政改革,民众存安。大中小《匡》记管仲相齐,辅佐桓公实现霸王梦的历史伟业,整顿行政管理。桓公问管仲怎样治理民众,管仲回答:“圣王之治其民也,三其国而五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以为民纪。谨用其六秉,如是而民情可得,而百姓可御。”治理民众,国分为三,鄙划为五,作为治民体制,安定民众居处,成就民众职事。整顿行政系统的目的,是使士农工商各就其业,革除部落残余,把全部行政区域组织结构统一化,维护社会稳定。
军制改革,寓兵于民。管仲兵民结合的社会编制思想,见《小匡》《立政》和《乘马》等篇。《小匡》说:“(桓)公欲速得意于天下诸侯,则事有所隐,而政有所寓。公曰:‘为之奈何?’管子对曰:‘作内政而寓军令焉。’”管仲军制改革的原则,是“作内政而寄军令”,行政里面含军事,军政结合,兵民合一,寓兵于农。
管仲军制改革的措施,是居民组织跟军事编制结合,把将全国分为二十一个乡,五乡为一帅,有11000人。齐君率中军。两个上卿,各率五乡,为左右军,叫三军,就是“三其国”。一乡有十连,一连有四里,一里有十轨,一轨有五家。五家一轨,这是“五其鄙”。轨中五家,世代居处,利害相同,祸福与共。“以守则固,以战则胜,君有此教士三万人,以横行于天下,诛无道以定周室,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敌)也。”“以守则固,以战则强,封内治,百姓亲,可以出征四方,立一霸王矣。”政军结合的战斗体制,为当时大规模战争,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人事保障。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治国》发挥管仲的经济改革思想。篇名“治国”,即治理国家,把富民放在首位,论述发展农业,增产粮食对治国的重要意义。篇中开宗明义说:“(论题)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论据;正反比较)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论证;连锁推理;正反比较)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归结论题;证毕)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本篇是优秀的论证重农治国主题的经济哲学论文,言简意赅,逻辑清晰。论证方法用正反比较和典型的连锁推理。
典型的正反比较,连锁推理:“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正;连锁推理)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反;连锁推理)上不利农则粟少,粟少则人贫,人贫则轻家,轻家则易去,易去则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则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则战不必胜,守不必固矣。夫令不必行,禁不必止,战不必胜,守不必固,命之曰寄生之君:此由不利农少粟之害也。”典型的连锁推理:“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
兼营工商,以农为本。《幼官》说:“务本饬末则富。”即国家致富之道,是“务本饬末”:致力于巩固农业基础,整饬管理工商业。本末兼顾,相辅相成。《小匡》记桓公问:“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安定民众居处,成就民众职事)奈何?”管仲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士农工商”是支撑国家的柱石,农工商各业,各有职事,各自尽责,协调发展,共创财富。
治国之道农为本。《治国》说:“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途,治国之道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轻重》论述经济、市场、货币、贸易、物价、征税等措施。因地制宜,多种经营。齐国临海,膏壤千里,有发展农工商业的优越条件和优良传统。
《管子》重视工商业。《乘马》说:“聚者有市,无市则民乏矣。”“市者货之准也。”“市者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为之有道。”凡是人群聚集处,必有市场通货物。没有市场通货物,民用缺乏国不富。市场供求是商品多寡的标志。通过市场,可知社会的治乱,可知物资的多寡,实行当中有规律。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