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国家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RDA本地政策声明暨书目记录操作细则
 
 
分享到:
编  著  者 国家图书馆编目工作委员会 定价 120.00
责任编辑 张颀 ISBN 978-7-5013-6276-9
出版时间 2017-11-30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7-11-30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无书 规格 平装,正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分类编目
中图分类 G254.3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资源描述与检索》(Resource Description & Access,简称RDA)作为国际最新编目规则自2010年面世即备受瞩目。作为我国图书馆行业的领军者,国家图书馆始终高度关注RDA的国际动态,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成绩斐然。此次出版的《国家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RDA本地政策声明暨书目记录操作细则》正是国家图书馆多年开展RDA研究和实践的成果结晶。2017年3月,该书内容经国家图书馆编目工作委员会专家审定获得通过,由此正式成为国家图书馆外文资源编目工作的馆级标准。该书在借鉴各国RDA本地政策声明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地适合国情和馆情为原则,按照RDA的条款逻辑,提取编目常用元素,对于执行的条款详细释义,对于选择性条款明确国家图书馆的本地规定。该书的规则适用于国家图书馆100多种语言和文字以及各种载体资源的编目,具有较强的广泛性。该书提供了多种语言资源的真实样例,并以MARC 21格式表示,规则说明简明清晰,便于编目员学习理解。该书是我国首部详尽系统的RDA本地化规则,对于指导我国RDA的本地化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目 录

0导言...……………...……………...……………...……………...……………...……………..1
0.0 目的和范围...………………………………………………………...……………………...1
0.4 资源描述与检索的目标和原则...…………………………...………………………….......1
0.6 核心元素...…………………………...…………………………...…...………………….....2
0.11 国际化...…………………………...…………………………...…...………………….......2
0.12编码RDA数据...……………...……………...……………...……………...……………..6
1记录载体表现和单件属性的一般性规则……………… ……...……………...…………….7
1.1 术语...……………...……………...……………...……………...……………...…………..7
专题说明1:资源类型的判断与书目记录结构的确定...……………...……………......7
1.3 核心元素...……………...……………...……………...……………...……………...……..11
1.4 语言和文字...……………...……………...……………...……………...……………...…..11
专题说明2:多文种记录的处理...……………...……………...……………...……….. 12
1.5 著录类型...……………...……………...……………...……………...……………...……17
专题说明3:多部分专著和有多个信息源的汇编文献的处理...……………...………18
1.6 需要一种新著录的变化...……………...……………...……………...……………...…...22
专题说明4:复本的处理...……………...……………...……………...……………......27
1.7 转录...……………...……………...……………...……………...……………...…………29
1.8 用数字或词表达的数...……………...……………...……………...……………...……...37
1.9 日期...……………...……………...……………...……………...……………...…………38
1.10 附注...……………...……………...……………...……………...……………...………..39
2识别载体表现和单体……………...……………...……………...……………...…………...40
2.1 识别资源的依据...……………...……………...……………...……………...…………...40
2.2 信息源...……………...……………...……………...……………...……………...………41
2.3 题名...……………...……………...……………...……………...……………...…………44
专题说明5:汇编资源的处理...……………...……………...……………...…………..47
2.4 责任说明...……………...……………...……………...……………...……………...……64
2.5 版本说明...……………...……………...……………...……………...……………...……67
2.6连续出版物编号...……………...……………...……………...……………...…………..70
2.7 制作说明...……………...……………...……………...……………...……………...…..76
2.8 出版说明...……………...……………...……………...……………...……………...…..78
2.9发行说明...……………...……………...……………...……………...……………...…...84
2.10 生产说明...……………...……………...……………...……………...…………….......85
2.11 版权日期...……………...……………...……………...……………...…………….......87
2.12 丛编说明...……………...……………...……………...……………...…………….......88
2.13 发行方式...……………...……………...……………...……………...……………......94
2.14 频率...……………...……………...……………...……………...……………...……...95
2.15 载体表现标识符...……………...……………...……………...……………...………..96
2.17 载体表现的附注...……………...……………...……………...…………….………..99
2.18 单件保管历史...……………...……………...……………...……………...…………106
2.19 单件的直接获取来源...……………...……………...……………...……………...…107
3描述载体...……………...……………...……………...……………...……………...……108
3.1 描述载体的一般性规则...……………...……………...……………...…………….....108
6.9 内容类型...……………...……………...……………...……………...……………......109
3.2 媒介类型...……………...……………...……………...……………...……………......110
3.3 载体类型...……………...……………...……………...……………...……………......111
3.4 数量...……………...……………...……………...……………...……………...……...112
3.5 尺寸...……………...……………...……………...……………...……………...……...127
3.6 基底材料...……………...……………...……………...……………...…………….....134
3.12 图书开本...……………...……………...……………...……………...……………...135
3.13 字体大小...……………...……………...……………...……………...……………...136
3.14极性...……………...……………...……………...……………...……………...…….136
3.15 缩率...……………...……………...……………...……………...……………...…....137
3.16 声音特征...……………...……………...……………...……………...……………...137
3.18 视频特征...……………...……………...……………...……………...……………...139
3.19 数字文件特征...……………...……………...……………...……………...………...139
3.20 设备或系统要求...……………...……………...……………...……………...……...141
3.21 载体的附注...……………...……………...……………...……………...…………...141
3.22 特定单件载体特征的附注...……………...……………...……………...…………..142
4提供获取和检索方式…………...……………...……………...……………...………….144
4.2 获得方式...……………...……………...……………...……………...…………….....144
4.4 获取限制...……………...……………...……………...……………...…………….....145
4.5 使用限制...……………...……………...……………...……………...…………….....146
4.6 统一资源定位符...……………...……………...……………...……………...……….148
7描述内容...……………...……………...……………...……………...……………...……148
7.4 地图内容的坐标...……………...……………...……………...……………...……….148
7.7 读者对象...……………...……………...……………...……………...…………….....148
7.9 学位论文或毕业论文信息...……………...……………...……………...…………....149
7.10 内容提要...……………...……………...……………...……………...……………...150
7.11 获取的地点和日期...……………...……………...……………...……………...…...151
7.12 内容的语言...……………...……………...……………...……………...…………...152
7.15 插图性内容...……………...……………...……………...……………...…………...152
7.16 补编内容...……………...……………...……………...……………...……………...154
7.17 色彩内容...……………...……………...……………...……………...……………...155
7.18 声音内容...……………...……………...……………...……………...……………...155
7.22 持续时间...……………...……………...……………...……………...……………...156
7.23 表演者、旁白者和/或出品人...……………...……………...……………...…….…157
7.24 艺术和/或技术的贡献者名单...……………...……………...………………….…..157
7.25 比例尺...……………...……………...……………...……………...……………......158
7.26 地图内容的投影...……………...……………...……………...……………...……..160
7.28 奖项...……………...……………...……………...……………...……………...…...160
18记录与资源相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关系的一般性规则…...……………...……..162
18.0 范围...……………...……………...……………...……………...……………...…...162
18.3 核心元素...……………...……………...……………...……………...……………..163
18.4 记录与资源相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关系...……………...……………...………163
18.5 关系说明语...……………...……………...……………...……………...…………..164
19与作品相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166
19.1 记录与作品相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的一般性规则...……………...……………166
19.2 创作者...……………...……………...……………...……………...…………….......166
19.3 与作品相关的其他个人、家族或团体...……………...……………...………….....179
专题说明6:构建代表作品的规范检索点...……………...……………...………...182
20与内容表达相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187
20.2 贡献者...……………...……………...……………...……………...…………….......187
21与载体表现相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189
21.1 记录与载体表现相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的一般性规则...……………...……....189
22与单件相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190
22.1 记录与单件相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的一般性规则...……………...…... …….. .190
24记录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和单件之间关系的一般性规则…………...……...191
24.0 范围...……………...……………...……………...……………...……………...…....191
24.3 核心元素...……………...……………...……………...……………...……………...191
24.4 记录作品、内容表达、载体表现和单件之间的关系...……………...…………....192
24.5关系说明语...……………...……………...……………...……………...…………....193
25相关作品…………...……………...……………...……………...……………...……...194
25.1 相关作品...……………...……………...……………...……………...……………...194
26相关内容表达……...……………...……………...……………...……………...……...199
26.1 相关内容表达...……………...……………...……………...……………...………...199
27相关载体表现……...……………...……………...……………...……………...……...202
27.1 相关载体表现...……………...……………...……………...……………...………...202
28相关单件…………...……………...……………...……………...……………...……...203
28.1 相关单件...……………...……………...……………...……………...……………...203
附录1主要外文资源书目记录工作流程...……………...……………...……………......204
附录2内容类型、媒介类型、载体类型术语表...……………...……………...……......263
附录3资源&名称之间关系说明语...……………...……………...……………...……....267
附录4资源&资源之间关系说明语...……………...……………...……………...……....273
附录5 RDA与AACR2主要区别对照表...……………...……………...…………….....285
附录6 日语、俄语RDA术语对照表...……………...……………...……………...…...300
索引…………………………………………………………………………………………308
参考文献……………………………………………………………………………………316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前 言

作为国际最新编目规则的《资源描述与检索》(Resource Description & Access,简称RDA),从2004年开启编制之旅,就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从编目理论到编目实践的多种变革。2005年去“AACR”化而更名为“RDA”的行动更使其挣脱了“英美”和“图书馆”两大束缚,以其更广阔的区域适用性和更广泛的资源适用性为世界所瞩目。2010年,经历了6年光阴磨砺的RDA虽然饱受争议和诟病,其间不断推翻重新架构,却犹如凤凰涅槃般绽放出耀眼的华彩,得到越来越多的接纳与认同。多年的争论在激发思想火花的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新生事物的普及和推广。
在RDA的发展中,领军者的作用不可忽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不仅在RDA的研发中居功至伟,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引领潮头,一个个RDA本地政策声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RDA切换日”标志着RDA时代的开启。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RDA化进程也悄然兴起。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一方面努力地沿袭“普鲁士编目体系”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也不遗余力地以更好地融入世界编目大潮的方式开创着其信息组织工作的未来。RDA工具套件(RDA Toolkit)继推出英语版之后,又陆续推出了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芬兰语、加泰罗尼亚语六个语言版本。德国已在2015年实施RDA,其配套的“德语国家地区政策声明”早已于2014年出台,为RDA的落地生根做足了准备。从“RDA欧洲兴趣小组”每年的调研来看,包括法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对实施RDA的确定性都在逐年增强。亚洲除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已经宣布启用RDA之外,日本、韩国都完成了对RDA的翻译,日本的外文资源编目还宣布实施RDA,而且以RDA为蓝本改造的《日本目录规则》(NCR)也计划于2017年面世。目前,世界上已有十几家国家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正式实施了RDA,而且还不断有国家宣布实施RDA的进程表。由此可见,RDA正以实际行动施展着“国际化编目规则”的理想和抱负。在数据交换如此频繁、信息共享如此鼎盛的今天,任何国家的编目工作都不可能独处于世外桃源。
我国在编目领域人文荟萃、学养深厚。作为当今国际编目界的重要一员,我国面对RDA的变革也逐渐从抱臂观望转向积极回应。在科研项目方面,国内开展了多项与RDA直接相关的项目,其中两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这些项目普遍能与编目实践相结合,力求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RDA本地化实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2012年由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申报立项的“RDA在国家图书馆的实施方向及应用策略研究”馆级重点科研项目以认识RDA、解析RDA和应用RDA为脉络,由理论到实践逐步深化,探索了RDA在国家图书馆的应用策略,为RDA在国家图书馆乃至我国通向实践化的道路上搭建了重要的津梁。在学术专著方面,2014年5月,《RDA中译本》历时两年面世,掀起了国内研究RDA的新热潮。一年后,国内首部系统介绍RDA的专著——《RDA:从理论到实践》出版。此后,《中文编目与RDA》《资源描述与检索的中文化》《RDA全视角解读》《RDA中文手册初稿》等著作相继推出,为我国普及RDA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在推广方面,2012年7月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RDA理论与实践培训班”暨“RDA在中国的实践和挑战”研讨会可谓盛极一时。会议邀请到时任RDA发展联合指导委员会(The Joint Steering Committee for Development of RDA,简称JSC)主席的芭芭拉•B•蒂利特(Barbara B. Tillett)作为讲师,传授RDA的基础知识,探讨RDA在中国实施的本地化道路,引发了对RDA的热议。时隔两年,国内编目界对RDA的研究已蔚然成风,更普及的大众化培训应运而生。2014年至今,由国家图书馆RDA研习团队——“RDA师资团”成员担任讲师的全国性“RDA理论与实践”培训班已成功举办了五次,并逐步创新培训模式。2016年5月,培训班尝试采用计算机教学,实践和练习环节所获得的成就感催生了学员探索的乐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培训风格独树一帜。国际化也是RDA推广中的亮点。2015年和2016年,加拿大的两位知名编目专家先后莅临国家图书馆,传道授业解惑。RDA的改写者克里斯•奥利弗(Chris Oliver)为国内编目同行生动地描绘了RDA从诞生到蹒跚学步,再到茁壮成长的点滴。国际图联FRBR评估组FRBR统一版编辑组主席帕特•里瓦(Pat Riva)则为听众带来了RDA的最新进展,特别是作为其编制基础的FR模型修订的动态。
一系列的活动使RDA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国内编目界,使我们逐步敞开心扉接纳这个新鲜事物,但是,真正应用RDA依然任重道远。自2008年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简称LC)联合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和国家农业图书馆共同发起RDA测试起,在其图书馆目录中就可见RDA记录的踪影。随着2011年11月LC宣布从前曾参与RDA测试的编目员开始用RDA编目,其数据库中的RDA记录就陆续增加,直到2013年3月31日实施“切换日”,LC编制的RDA记录在新记录中的比例已达100%。随后,国际上陆续有其他国家图书馆和编目机构宣布全面采用RDA进行编目,这其中不乏国内外文编目赖以参考的数据源。面对与日俱增的RDA数据,考虑到工作效率,国家图书馆在套录编目时保留了RDA数据的特征,不将其转化为AACR2记录。但是由于数据源中RDA记录的标准不一,又暂无可遵循的本地政策,因此在处理套录记录时编目员仍然感到无所适从。而原始编目也囿于没有本地规则而无法开展RDA编目。客观地说,国家图书馆虽未正式实施RDA,但是数据库中事实上存在大量的RDA记录,从某种程度上讲,RDA在国家图书馆编目实践中早已萌芽。综上,国际上实施RDA的大潮已经将我国编目界推到了RDA中国化的风口浪尖,但是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实施RDA绝非一蹴而就之事,而是繁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如何走出一条与国际上实施RDA的国家“和而不同”的道路依然让人茫然无措。面对这样的困境,效仿“他山之石”或许不失为好计策。吸纳国外的相关经验,根据国情馆情,出台有效的本地政策来规范各种形式的RDA记录,同时也对原始编目的RDA执行程度做出明确指示的想法由此萌生。
2015年3月,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在先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申报了馆级科研项目“《国家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RDA本地政策声明暨书目记录操作细则》编制研究”并立项成功。该项目旨在制定适合国情馆情的RDA本地规则,为外文编目工作从AACR2时代过渡到RDA时代提供最坚实的保障。更重要的是,外文编目RDA实践的探索也将为中文编目工作RDA化提供参考。
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为此成立了《国家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RDA本地政策声明暨书目记录操作细则》[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Policy Statements (Foreign Language Resources),简称NLC PS (FLR)]编撰组。编撰组在翻译整理目前已经发布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合作编目项目政策声明》(Library of Congress – Program for Cooperative Cataloging Policy Statements,简称LC-PCC PS)、《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政策声明》(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Policy Statements,简称NLA PS)、《德语国家地区政策声明》(Anwendungsrichtlinien für den deutschsprachigen Raum,简称D-A-CH AWR)和《英国国家图书馆政策声明》(British Library Policy Statements,简称BL PS)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博采众长,确定了NLC PS (FLR)的编制思路和框架体例。一年多来,编撰组殚精竭虑,多次组织专家、骨干、各语种各资源一线编目员商讨,力求找到一条既与国际RDA实践相融,又与我国编目实际相和的本地化道路。经过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编撰组不辱使命,终于完成了NLC PS (FLR)的编制。NLC PS (FLR)可以说既吸收了各国本地政策声明的精髓,又彰显了国家图书馆外文编目的特色;既注重体现RDA记录的优势,又考虑本地操作的经济效益;既面对馆情的现实,又为编目工作的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任何规则编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应用。为检验NLC PS (FLR)对编目实践的匹配度和适用性,编撰组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应用测试和技术测试。应用测试旨在检验规则的可执行性,包括经济性和主观体验,即RDA的实施是否会带来时间、人力等编目成本的激增;编目员对RDA本地规则是否接纳,能否通过有效的培训尽快掌握其主旨精髓,以便快速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测试还可以反映编目员对本地政策声明在人本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优化,使其成为真正好用的工作指南。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是编目成本的客观数据,还是编目员的主观体验,都实施RDA给予了正面支持。规则能否顺利应用,系统的技术保障和OPAC的呈现效果也不可或缺。为此,编撰组在应用测试之后又开展了技术测试,测试重点是对Aleph500系统的RDA化改造提出技术需求。测试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技术需求均可通过系统改造得以满足,而且RDA改造确实能改善OPAC的用户体验。
在测试所提供的客观依据的基础上,2017年3月27日,国家图书馆召开编目工作委员会会议,经过与会馆领导和专家的慎重讨论,审核并通过了NLC PS (FLR)的内容及相关实施方案,同意采用RDA开展外文文献资源编目工作。这标志着国家图书馆对RDA的研究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大跨越,预示着这部最新国际性编目规则将在我国落地生根,也标志着国家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将真正踏上RDA本地化的征程。
NLC PS (FLR)的编制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编目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方便用户理解和使用,特对如下问题进行说明:
一.关于编制原则
1.以RDA结构为轴线,兼具规则释义和政策声明的双重职能
以RDA结构为轴是目前大多数本地政策声明所采用的编制方法,NLC PS (FLR)也效仿采用,但是在编制思路上与LC-PCC PS等政策声明存在一定差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制定的政策声明都采用了相同的编制思路,即对RDA中予以执行的条款不将其纳入政策声明,不执行的或需要说明的条款才纳入政策声明。这种结构不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和馆情。因为我国是非英语国家,编目员对RDA的规则不仅有理念上的陌生感,更有语言上的障碍。执行的条款往往是最通常的情况,如“记录正题名”,如果对记录正题名没有需要说明的,则全部执行RDA的条款。但是对于我国的编目员来说,RDA的条款艰涩难以理解,如何记录正题名才是编目员真正需要掌握和明晰的。因此,NLC PS (FLR)在保持RDA结构的基础上应同时承担起规则释义和政策声明的双重职能。
具体而言,首先从RDA条款中选择在编制书目记录时常用的元素加以释义,说明RDA的相关规定,无需将所有情况穷尽式地罗列,不常用的条款不纳入政策声明,做到条理清晰,有的放矢;对于RDA中“交替规则”“可选择的附加”“可选择的省略”等具有选择性的条款,指明国家图书馆的具体规定,标记以“国家图书馆做法”;由于NLC PS (FLR)的适用范围是国家图书馆外文资源的所有语种和所有类型,因此其不仅要对传统上与国际编目实践接轨较好的西文编目进行规定,还必须对MARC非缺省字符集中的语言或文字(如日文、俄文、朝鲜文、阿拉伯文)的编目指明在术语等方面的特殊规定。对于多种资料类型的资源(如电子资源、连续性资源、音像资源、缩微资源、地图资源、音乐资源),在遵循通用规则的基础上,也明确其在处理上的特殊之处;RDA元素按照核心情况分为RDA核心、RDA条件核心、RDA非核心和本地核心四个等级。NLC PS (FLR)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根据馆情,确定每个常用元素的核心等级,以便使编目员掌握元素的必备性。
2.以工具套件最新更新为蓝本,密切追踪规则变化和新发展
RDA是一部动态的编目规则,自2010年6月首次以工具套件的形式发布以来,RDA经历了不改变原意的全面重写,并通过常态化的修订机制不断完善,因此RDA工具套件一直处于更新的状态。NLC PS (FLR)的编制尽可能地追踪最新规则的发展,力求保持时新性,特别是关注条款和术语的变化。例如,在本地政策编制之初,RDA在附录J中规定使用“contains (work)”和 “contained in (work)”一对关系说明语描述相关作品中的整体与部分关系,而RDA在之后的常规修订中,将上述关系说明语修订为“container of (work)” 和“contained in (work)”。再如,根据2017年推出的IFLA图书馆参考模型(IFLA Library Reference Model,简称IFLA LRM),FR概念模型中的“个人”“家族”“团体”三个实体被合并为一个新实体“代理”(Agent),RDA关系说明语的术语表已经体现出这一最新变化,本地政策声明也及时跟踪,在关系说明语的列表中采用了“代理”这一新术语。但是,本地政策的编制也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NLC PS (FLR)于2017年3月获得审核通过之后就不再时时追踪规则的最新变化,以便使编目员获得稳定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RDA工具套件是不断更新的有机体,与之配套的本地政策声明也必然是动态的发展环境,稳定只是相对而言。在NLC PS (FLR)应用于实践之后,还将继续探讨科学的更新机制。
3.以MARC 21为格式规则,增加大量实用性样例
RDA的设计是独立于通讯格式之外的,即不是为MARC专门编制,而是适合于任何元数据方案,因此在RDA中并未出现机读格式,所有样例也都没有采用MARC 21的表示方法。2011年5月,LC提出“书目框架迁移行动”(The Bibliographic Framework Initiative,简称BIBFRAME),表达对RDA的支持。“行动”设想以语义网和关联数据技术取代MARC 21,这似乎昭示了MARC 21在未来将逐渐消亡的命运。尽管如此,LC-PCC PS中的样例还是采用了MARC 21的格式,而且在测试期间和“RDA切换日”之后,LC依然在使用MARC 21建立书目记录。可见,MARC 21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是绝大多数图书馆编制RDA数据的主要格式标准。编目员习惯于以书目记录格式表达信息,更习惯于将RDA诸多元素与MARC 21格式中的字段和子字段相对应。因此,NLC PS (FLR)在阐述规则释义和明确本地做法之后,还辅以大量用MARC 21格式呈现的样例,大大提升了规则的可读性。为适应RDA的修订,MARC 21增加、删除、修改了一些字段或子字段的定义以满足记录RDA元素的需要。鉴于MARC 21更新的部分也是RDA实施中的重要内容,NLC PS (FLR)针对字段的使用,特别是使用程度予以明确规定,如一些字段为可选用字段,一些字段可以有多种使用方法,一些字段之间存在呼应关系等,以此提升政策声明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4.以数据的标准化为目标,兼顾规则的弹性和经济性
NLC PS (FLR)不仅是国家图书馆实施RDA的声明,更是指导和规范编目员实践的指南,其中不乏推荐性的术语和做法,以确保编目员在实践操作中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但是,保持规则弹性是RDA的一大特色,各种可选项赋予了编目员更大的空间。因此,RDA的这一特色在NLC PS (FLR)中也需充分体现。“国家图书馆做法”所规定的仅是最低限度的要求,编目员可视自身能力和效率,自行判断决定记录的完善和扩展。
5.以套录编目和原始编目为分界,详细规定编目的详简程度
外文资源编目首选套录方式,即从外部数据源(如LC数据库、OCLC Worldcat数据库等)下载数据,然后进行本地化处理。在缺少可利用的数据源时,才考虑原始编目。NLC PS (FLR)对套录编目和原始编目的数据标准进行了不同详简程度的规定。在政策声明中,原始编目规定的是书目数据中应当记录的最低要求的RDA元素,而有些在原始编目时不需要记录的元素如果在套录数据中已经存在,则在确保正确的前提下予以保留。这样既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套录数据的有用信息,也兼顾了编目工作的效率。例如,RDA元素中的“并列版本标识”和“丛编并列正题名”都是非核心元素,原始编目不要求记录,然而如果套录数据中包含上述元素,核对无误后可保留。此外,对于记录RDA元素存在多种不同方式的情况,原始编目与套录编目也分别进行了说明。例如,MARC 21针对RDA所做的修订中为502字段增加了$b(学位类型)、$c(授予机构或院系)、$d(学位授予年)子字段用于描述学位论文或毕业论文的子元素,政策声明中规定,如采用原始编目,则启用502字段的相应子字段记录上述子元素,而不用将该信息笼统地记录在$a子字段,但套录数据则可保留将全部子元素记录在502$a的做法。
6.以专题说明为平台,增强政策声明的便利性
编目实践中的某些专门问题,在RDA中涉及的条款往往分散在多个章节,为便于利用,NLC PS (FLR)将分散的规则汇集为一个专题集中加以说明。NLC PS (FLR)共设置了6个专题说明:资源类型的判断与书目记录结构的确定、多文种记录的处理、多部分专著和有多个信息源的汇编文献的处理、复本的处理、汇编作品的处理、构建代表作品的规范检索点。
7.以书目记录的编制为范畴,预留延伸至规范记录的空间
将内容规则从书目数据扩展至规范数据是RDA相比于AACR2的一项重要变化。RDA第一次将规范控制的内容引入编目内容规则。但是,在外文资源编目实践中,国家图书馆虽然购买了LC编制的规范文档以及更新文件用于开展规范控制工作,但是并没有参与到规范数据的共建之中,即仅应用而不创建规范记录。因此,对于RDA中有关规范数据编制的条款,国家图书馆目前还不适宜应用。鉴于此,NLC PS (FLR)目前仅包含RDA中与书目数据编制相关的章节(第0章、第1章—第4章、第7章、第18章—第22章、第24章—第28章),暂时不涵盖与名称规范控制和主题规范控制相关的章节(第5章、第6章、第8章—第16章、第23章、第29章—第37章)。RDA第17章用于记录FRBR模型中的基本关系,即作品由内容表达来实现,内容表达由载体表现来具体化,载体表现由单件来例证,该关系的表达融入了整条书目记录,并无具体规则与之对应,因此虽然第17章也与书目记录编制相关,但NLC PS (FLR)也未将其纳入编写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NLC PS (FLR)并未将规范控制的内容涵盖其中,但是书目记录编制中的一些环节与规范控制密不可分。为了体现这部分应用,NLC PS (FLR)将书目记录编制中要采用的规范控制内容巧妙地融合在其他书目章节中。例如,将第6章构建作品和内容表达的检索点的一部分重要内容融入NLC PS (FLR)第19章(记录与作品相关的个人、家族和团体),详细介绍了构建代表作品规范检索点(即创作者规范检索点+首选题名或仅首选题名)的相关规则。但是,从长远来看,规范控制是编目工作不可或缺的环节,参与国际规范数据的共建共享也是大势所趋。因此,政策声明今后必定会将规范记录的编制收纳其中,与书目记录的部分一起共同组成完整的政策声明。
二.关于规范检索点形式
国家图书馆西文编目早已实施了规范控制,所有受控检索点都以LC规范文档为标准进行控制。俄文编目虽然也于2012年开始实施规范控制,但是仅限于个人名称检索点,并未涵盖团体、会议、首选题名等其他类型的检索点。日文以及朝鲜文、阿拉伯文等东方语种的编目至今还未能开展规范控制工作。因此,NLC PS (FLR)西文样例中的受控检索点均为规范形式,俄文仅个人名称检索点为规范形式,日文等东方小语种检索点均未采用受控形式。
三.关于样例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地政策,NLC PS (FLR)提供了大量样例。这些样例大多源于编目员的工作实践,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真实性,部分源于其他编目机构的数据,少量为编撰者虚构,只为更好地说明问题。此外,据官方统计,国家图书馆馆藏包含115种语言文字的资源。尽管NLC PS (FLR)适用于所有语言和文字资源的编目,但是囿于篇幅有限,NLC PS (FLR)中除了拉丁字母文字的资源样例比较丰富之外,还有一些日文、俄文、朝鲜文、阿拉伯文、印地文样例,其他语种的样例比较有限。对于没有样例的语种编目可参考日文等语种的做法。今后,NLC PS (FLR)将充分利用更新契机,进一步补充各语种的样例,以体现RDA规则的一体化。
需要说明的是,为节省篇幅,NLC PS (FLR)的样例并不都是完全样例,只是截取与条款对应的部分,说明条款涉及的情况。为了便于使用者理解,在某些样例之下还添加了说明。
四.关于编目语言
在编目外文资源过程中,语言和文字是必须关注的问题。外文编目所论及的语言包括两种类型:资源语言,即信息源上所客观呈现的语言或文字;编目语言,即在著录非转录元素时编目机构所使用的工作语言。在国家图书馆外文资源编目中,西文编目统一采用英语作为编目语言,其他外文资源采用相应资源的语种作为编目语言,例如,日文编目采用日语作为编目语言。
五.关于注释
为了帮助使用者理解条款,NLC PS (FLR)在某些条款之下就其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详细说明,标记为“[注释]”。例如,在论及“纪年铭”时,就对纪年铭的定义、形式以及计算方法进行了说明。再如,在论及“页”与“叶”的使用范畴时,就对两者在AACR2以及RDA中不同的含义和判断方法进行了阐述。
六.关于工作流程
NLC PS (FLR)编制的初衷是简化规则和便于应用。为方便编目员使用政策声明,快速掌握各种资源的编目步骤和技巧,NLC PS (FLR)设计了主要外文资源书目记录的工作流程,以流程表的方式,按步骤指引编目员查找相关条款。为体现RDA的弹性,流程中的各环节不是规定性的,而是推荐性的,编目员可依据在编资源的实际情况予以采用。为突出重点,所列环节是资源编目时的主要步骤,并非所有步骤,如果资源具有特殊性,而环节中并未包括该步骤,需要编目员自行添加。工作流程的目的在于指引,因此并未在各环节对规则进行详细说明,而是指示编目员在本地政策中快速定位到适用的条款。
七.关于索引
NLC PS (FLR)所涉及的条款较多,内容也比较系统全面,如果对全文内容没有全方位的解读,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适用于实际情况的条款。为解决这一问题,NLC PS (FLR)特地增加了正文索引。首先,从正文条款中抽取常见词,常见词多为编目实践中反复出现的高频术语,例如,“交替题名”“综合著录”“发行方式”等,然后将这些术语按汉语拼音排序,随后指明其在正文中出现的条款号,以便编目员快速找到所需内容。
八.关于符号
为简化篇幅,NLC PS (FLR)采用了编目中常用的符号,统一说明如下:“#”表示空位或未定义;“$”表示子字段标识的第1个符号;“M”表示必备(Mandatory);“A”表示有则必备(Mandatory if applicable);“O”表示选用(Optional);“R”表示可重复(Repeatable);“NR”表示不可重复(Nonrepeatable);“LDR”表示头标。
九.关于编撰分工
全书由罗翀拟定大纲,顾犇担任顾问,国家图书馆编目工作委员会专家审定并批准。初稿由以下作者完成:第0章,罗翀;第1章,罗翀;第2章,罗翀;第3章,杨恩毅;第4章,杨恩毅、赵丹丹;第7章,赵丹丹;第18章,蔡丹;第19章,李菡、罗翀;第20章,蔡丹、罗翀;第21章,张蔷蔷;第22章,张蔷蔷;第24章,蔡丹;第25章,刘丹;第26章,刘丹、霍晓伟;第27章,刘丹;第28章,刘丹;附录1,霍晓伟、张蔷蔷;附录2,赵丹丹;附录3,李菡;附录4,杨恩毅;附录5,蔡丹;附录6,霍晓伟、宋振佳;索引,齐东峰。全书的统稿和定稿工作由罗翀负责。
NLC PS (FLR)的编制过程得到了馆领导、馆编目工作委员会诸位专家、相关兄弟部门的多方支持,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感谢。NLC PS (FLR)的编制是我国在RDA研究领域从理论迈向实践的重要一步,对于探索RDA在非英语国家的实施策略及实践方法具有开创性意义,对于我国中文资源编目RDA化道路的探索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本地政策声明的编制虽群策群力,力求创新的思维与现实的操作紧密结合,但囿于RDA的内容在不断变化,国内尚无全面实施RDA的丰富经验可借鉴,编目员在工作过程中仍受某些观念上的窠臼所困,因此政策声明难免存在错误、不当或纰漏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行不吝指正。



编者
2017年7月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