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社简介
出版社简介
联系方式
本社图书
特别推荐
中华再造善本
唐宋编
金元编
明代编
清代编
少数民族文字古籍
数字出版
艺术特藏
书摘书评
投稿中心
资源下载
书目下载
目录及部分内容页
电子书下载
MARC数据下载
其他下载
在线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
您的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
·
·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
--请选择--
古籍影印
民国文献
图书馆学、信息管理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
按书名
按作者
按丛书名
按ISBN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王安石...
¥75.00
《诗经》史话
¥50.00
思藻斋师友论学书札
¥680.00
4 津门诗钞(全二册)
器用为尚——文房艺术与文人生活特展
分享到:
编 著 者
国家典籍博物馆 安徽省文房四宝协会
定价
¥
128.00
责任编辑
王佳妍
ISBN
978-7-5013-6307-0
出版时间
2018-01-11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8-01-11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平装,大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文学艺术
中图分类
K875.42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本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本次展览在品类上,以笔、墨、纸、砚所代表的“文房四宝”为主,辅以香炉、山子、印章等文房杂项;同时,遴选国家图书馆馆藏相关文房方面文献配合展出。在年代上,以从汉代至明清的文房器物为主,并加入了非遗传承人的精品新作,形成古今文房的时空对话。在形式上,特别安排了非遗传承工匠们现场展示文房四宝的制作过程,不仅生动地展现出真实的文人生活,更能与参观者之间形成互动。此书为本次展览配套图录。
目录[
滚动
-
展开
]
前言.....008
笔.....010
墨.....028
纸.....070
砚.....076
赏.....120
前言[
滚动
-
展开
]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要深入领会这种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传统观念认为,公共图书馆是为民众提供书籍的地方。但是近年来,随着观念的改变,大家逐步意识到,
新型的、面向世界的图书馆不应该仅限于提供书籍,更应该将图书和博物相融合,成为向民众提供知识、
传播文化的大书房。这也是国内首家典籍博物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设立的初衷。短短几年内,我们已举
办了70 余场带有书香味儿的展览,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艺、习俗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广受民众好评。
祖祖先们爱读书是有传统的,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宋元之交的文人翁森颇好读书,并将此种乐趣诉
诸文字,以春、夏、秋、冬为题,写下了多彩诗篇—《四时读书乐》。春天在他笔下是这样的:
春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春日晴丽,好学者如翁森,徜徉于书斋,捧读诗书,静享流年,顿觉山水花鸟皆活泼,人生之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翁森是无数嗜书、好书人的缩影。文人这种好书的习惯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底色,也无意间丰富了一个词的
意蕴,成全了它的“书房”代名词作用。这就是“文房”。
“文房”在中国古代的文人圈中是个热门词语,其早期文献记载以南北朝时期的《梁书·江革传》为代表。该书载:“时吴兴沈约、乐安任昉并相赏重, 昉与革书云‘此段雍府妙选英才, 文房之职, 总卿昆季, 可谓驭二龙于长途, 骋骐骥于千里。’”。这时候,文房是官府掌管文书的地方,和书籍文献有关。唐代,文人中开始流行以“文房”指代书房,如李峤有诗云:“朋席余欢尽,文房旧侣空”,元稹诗中有“文房长遣闭,经肆未曾铺”的句子。
笔、墨、纸、砚是古人书房中最重要的书写、绘画工具。渐渐地,“文房”的含义进一步扩大,不仅
指代“书房”,有时候也指代文房用具。许多与此相关的新称谓也应运而生,如“文房四宝”“文房四友”“文房四士”等,不胜枚举。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
国家新闻出版署
|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
|
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
|
中华古籍网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中国古籍保护网
|
中国图书馆学会
|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