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辑刊(全30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陈延斌 定价 19800.00
责任编辑 李精一 ISBN 978-7-5013-6464-0
出版时间 2019-06-30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9-06-30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史籍史料
中图分类 B823.1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家训是我国传统国学、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部分。传统家训文献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名称多样,如家诫(戒)、家范、家规、家约、家语、家箴、家矩、家法、家则、家劝、庭训、世范、宗训、户规、族规、族谕、庄规、条规,宗式、宗约、公约、祠规、祠约等等。基本上是指父祖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有关治家理财、修身处世等的教诲训示,此外,也有一些是夫妻间的嘱告、兄弟姊妹间的诫勉、劝喻,或者后辈贤达者对长辈的建议与要求。家训是中华“齐家”传统文化思想的实践总结和理论载体,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结合当代社会实际,深入发掘和研究传统家训精华,是搞好家庭建设的文献基础。我国家训著作丰富,据统计,现存专书300多种,蕴含在家谱、族谱、诗文集内的家训文献,更是难以计数,我们将分批陆续整理。此次系统收录中国历代家训、家规专书200多种,原样影印,每种文献撰有言简意赅的提要,书前有主编经过多年研究撰写的长篇导读,是全面梳理中华传统家训文化的集成性著作。“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本书的出版,将为传承和弘扬传统家教、家风建设提供全面的史料和理论依据。为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借鉴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优良家庭文化提供可靠指导。
 
目录[ 滚动 - 展开 ]  
 
总目录


第一册
序言一
提要一
颜氏家训七卷附考证一卷(北齐)颜之推撰元刻本一


百行章一卷(唐)杜正伦撰民国上虞罗振玉《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影印本一九九

帝范四卷(唐)李世民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二二一


女孝经一卷(唐)郑氏撰钞本三四一

太公家教一卷(唐)佚名撰民国二年(1913)《鸣沙石室佚书》本三六三

黑心符一卷(唐)于义方撰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刻本三八一



第二册
苏氏族谱一卷(宋)苏洵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一

家范十卷(宋)司马光撰清康熙朱栻重刻本三七


吕氏乡约一卷乡仪一卷(宋)吕大钧撰宋嘉定五年(1212)李大有刻本二七三

魏公谭训十卷(宋)苏象先编清道光十年(1830)刻本三五三




第三册
省心杂言一卷(宋)李邦献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一

童蒙训三卷(宋)吕本中撰清内府钞本七七

家训笔录一卷(宋)赵鼎撰清光绪八年(1882)乐道斋仿万卷楼刻《函海》本一九三

真西山教子斋规一卷(宋)真德秀撰《养蒙书九种》本二〇七

朱子童蒙须知一卷(宋) 朱熹撰《养蒙书九种》本二一一

朱子训子帖一卷(宋) 朱熹撰《养蒙书九种》本二二五

家礼十卷(卷一—三)(宋)朱熹撰清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二三三


第四册
家礼十卷(卷四—十)(宋)朱熹撰清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一

第五册
戒子通录八卷(宋)刘清之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一


少仪外传二卷(宋)吕祖谦撰清《守山阁丛书》本四二一


袁氏世范三卷(宋)袁采撰宋刻本五四三


集事诗鉴一卷(宋)方昕撰宋刻本六九一



第六册

纪先训一卷(宋)杨简撰明嘉靖四年(1525)刻《慈湖先生遗书》本一
经鉏堂杂志八卷(宋)倪思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刻本四五


训儿录二卷(宋)曹淇撰清宣统元年(1909)木活字本三八一


续颜氏家训八卷存三卷(宋)董正功撰宋刻本四六一



第七册
新刊履斋示儿编二十三卷(宋)孙奕撰元刘氏学礼堂刻本一



第八册
琴堂谕俗编二卷(宋)郑至道撰(宋)彭仲刚续撰(宋)应俊辑补民国钞本一


郑氏家仪一卷(元)郑泳撰民国十三年(1924)《续金华丛书》本九七

至正直记四卷(元)孔齐撰清毛氏钞本一九五

虑得集四卷附录二卷(元)华悰韡撰明嘉靖十一年(1532)刻本四四七



第九册
幼仪杂箴一卷(明)方孝孺撰明成化十六年(1480)郭绅刻《逊志斋集》本一

家人箴一卷(明)方孝孺撰明成化十六年(1480)郭绅刻《逊志斋集》本九

宗仪一卷(明)方孝孺撰明成化十六年(1480)郭绅刻《逊志斋集》本一九

圣学心法四卷(明)朱棣撰明永乐七年(1409)刻本五九



第十册
内训一卷(明)仁孝文皇后徐氏撰民国十年(1921)上海博古斋影印清嘉庆张氏刻《墨海金壶》本一

杨士奇家书二卷(明)杨士奇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五七


杨士奇家训一卷(明)杨士奇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一七五

家规辑略一卷(明)曹端辑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二二九

袁氏家训二卷(明)袁颢撰钞本二九七



陆深家书五卷(明)陆深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四二七


凤川子克己示儿编一卷(明)刘良臣撰明嘉靖刻本五四七

第十一册
林次崖家训一卷(明)林希元撰清乾隆十八年(1753)刻《同安林次崖先生文集》本一

见闻纪训二卷(明)陈良谟撰明万历七年(1579)徐琳刻本九

渭厓家训一卷(明)霍韬撰明万历四年(1576)刻《渭厓文集》本一〇九

泰泉乡礼七卷(明)黄佐撰清道光元年(1821)刻本一九九

杨忠介家书一卷(明)杨爵撰清顺治刻《杨忠介公集》本四一一

张庄僖家训一卷(明)张永明撰民国庐江刘氏远碧楼《张庄僖文集》本四七一



第十二册
礼文疏节一卷(明)王敬臣撰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刻本一

女教一卷(明)王敬臣撰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刻本五五

杨忠愍公传家宝训一卷(明)杨继盛撰清光绪元年(1875)浙湖最乐斋善书坊刻本七三

方定之家训四卷(明)方弘静撰明万历刻本九五


万氏家训一卷(明)万衣撰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万子迂谈》本三五五



第十三册
郭襄靖公家训一卷(明)郭应聘撰明万历郭良翰刻《郭襄靖公遗集》本一

庞氏家训一卷(明)庞尚鹏撰清道光三十年(1850)南海伍氏粤雅堂文字欢娱室刻《岭南遗书》本三七

了凡四训一卷(明)袁黄撰民国三十二年(1943)北京京华印书局铅印本六九

闺范四卷(卷一—二)(明)吕坤撰民国十七年(1928)影印明刻本一六三




第十四册
闺范四卷(卷三—四)(明)吕坤撰民国十七年(1928)影印明刻本一


闺戒一卷(明)吕坤撰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刻清补配《去伪斋全集》本四一五

宗约歌一卷(明)吕坤撰清康熙十八年(1679)刻本四二九

支子家训一卷(明)支大纶撰明万历清旦阁刻本四九三



第十五册

鸿洲先生家则一卷(明)徐三重撰清钞本一

唐文恪公家训一卷(明)唐文献撰明刻《唐文恪公文集》本六九

安得长者言一卷(明)陈继儒撰明崇祯刻《眉公十种藏书》本一〇七

耻言二卷(明)徐祯稷撰清光绪三十二年(1897)南扶山房刻本一四三


铎书一卷(明)韩霖撰民国八年(1919)铅印本二三五

史可法家书一卷(明)史可法撰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三四三

法楹一卷(明)闵景贤撰明天启六年(1626)刻《快书》本三九三



第十六册
垂训朴语一卷(明)陈其德撰明崇祯刻《眉公十种藏书》本一

宋氏家要部三卷(明)宋诩撰明刻本四三


宋氏家仪部四卷(明)宋诩撰明刻本九七

宋氏家规部四卷(明)宋诩撰明刻本一六一


苏氏家语一卷(明)苏士潜撰清顺治三年(1646)李际期宛委山堂刻本二五三

孝友堂家规一卷(清)孙奇逢撰清光绪五年(1879)定州王氏谦德堂刻《畿辅丛书》本二八九

家礼酌二卷(清)孙奇逢撰清光绪十年(1884)谦山堂重刻本三〇三

新妇谱一卷(清)陆圻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新安张氏霞举堂刻《檀几丛书》本四二九

新妇谱补一卷(清)陈确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新安张氏霞举堂刻《檀几丛书》本四七三

新妇谱补一卷(清)查琪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新安张氏霞举堂刻《檀几丛书》本四八七



第十七册
霜红龛家训一卷(清)傅山撰清宣统三年(1911)丁氏刻《霜红龛集》本一

重订齐家宝要二卷(清)张文嘉辑清康熙刻本三九



第十八册
家训纪要一卷(清)金敞撰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金闇斋先生集》本一

宗约一卷(清)金敞撰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金闇斋先生集》本二七

宗范一卷(清)金敞撰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金闇斋先生集》本五七

汤文正公家书一卷(清)汤斌撰清同治九年(1870)刻《汤子遗书》本七七

天基遗言一卷(清)石成金撰民国石印本一二七

恒产琐言一卷(清)张英撰清嘉庆南汇吴氏听彝堂刻《艺海珠尘》本一三三

傅氏家训二卷(清)傅超撰清光绪十八年(1892)演慎斋刻本一五九


竹庐家聒一卷(清)胡翔瀛撰民国铅印《胡峄阳先生遗书》本二二九

宗规一卷(清)钟于序撰清道光吴江沈氏世楷堂刻《昭代丛书》本二三七

寻乐堂家规一卷(清)窦克勤撰清康熙刻《窦静庵先生遗书》本二五七
庭训格言一卷(清)圣祖玄烨编清光绪江苏书局刻本四〇一





第十九册

四礼宁俭编一卷(清)王心敬撰《关中丛书》本一
女学六卷(清)蓝鼎元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刻本六一


第二十册
茗洲吴氏家典八卷(清)吴翟辑清雍正十三年(1735)刻本一



第二十一册
诫子书一卷(清)聂继模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一

澄怀园语四卷(清)张廷玉撰清光绪六年(1880)庞山刻本一九

郑板桥家书一卷(清)郑燮撰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一七九

课子随笔钞六卷(清)张师载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湖南官书局刻本二五九




第二十二册
闲家编八卷(卷一—四)(清)王士俊辑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曙海楼刻本一

第二十三册
闲家编八卷(卷五—八)(清)王士俊辑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曙海楼刻本一

养正遗规二卷补编一卷(卷一—二)(清)陈宏谋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浙江书局刻《五种遗规》本二七一






第二十四册
养正遗规二卷补编一卷(补编)(清)陈宏谋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浙江书局刻《五种遗规》本一



教女遗规三卷(清)陈宏谋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浙江书局刻《五种遗规》本一七七
训俗遗规四卷补编一卷(卷一)(清)陈宏谋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浙江书局刻《五种遗规》本四一五


第二十五册
训俗遗规四卷补编一卷(卷二—补编)(清)陈宏谋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浙江书局刻《五种遗规》本一




第二十六册
家诫诗一卷(清)金甡撰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姚祖恩刻本一

家庭讲话三卷(清)陆一亭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美华书馆铅印本一五

梅叟闲评四卷(清)郝培元撰清光绪十年(1884)刻本一〇一


敬义堂家训述录一卷(清)纪大奎撰清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四一三

里堂家训二卷(清)焦循撰稿本四六九


潘文恭公遗训一卷(清)潘世恩撰清咸丰四年(1854)刻本五二一


第二十七册
弟子箴言十六卷(清)胡达源撰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一

诒谋随笔二卷(清)但明伦撰清光绪四年(1878)但氏家刻本五七一



第二十八册
黜邪家诫一卷(清)潘德舆撰民国十三年(1924)钞本一

有山诫子录一卷(清)桂士杞撰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五九

资敬堂家训二卷(清)王师晋撰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一四七


母教录一卷(清)郑珍撰民国二十九年(1940)贵州省政府铅印《巢经巢全集》本一八七

维摩室遗训四卷(清)庄卫生撰清宣统三年(1911)刻本二一一

曾文正公家训二卷(清)曾国藩撰清刻本五〇三




第二十九册
左文襄公家书二卷(清)左宗棠撰民国九年(1920)铅印本一


云卧山庄家训二卷(清)郭昆焘撰清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三〇九

女儿经一卷(清)贺瑞麟撰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三九五

负暄闲语十二卷(清)周馥撰清宣统元年(1909)铅印本四一三


谕儿书一卷(清)吴汝纶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刻《桐城吴先生全书》本七一一



第三十册
家规二卷(清)倪元坦撰清道光刻本一

治家格言绎义二卷(清)戴翊清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有福读书堂丛刻四种》本七一


庭训录一卷(清)赵润生撰赵炳麟辑民国十一年(1922)铅印本一六一

家训十二事宜一卷(清)陆维祺撰清光绪五年(1879)石印本二五九

女学篇一卷附中馈录一卷(清)曾懿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二八七

曾氏女训三卷(清)刘鉴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四一五

莹山示儿语一卷(清)郭玉珍撰民国七年(1918)刻本六六九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序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前贤时哲都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基础,“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家训文献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家训教化是社会教化的基石。因而在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颜氏家训·序致》)为宗旨的家训文化历来受到人们重视,在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伦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中华民族极具特色的宝贵文化遗产。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由家训、家礼、家德、家风、家学、家史等构成的家文化。
“家训”主要是指父祖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众有关睦亲齐家、治家理财、修身处世等的教诲训示,也有一些是夫妻间的嘱告、兄弟姊妹间的诫勉或劝喻。传统家训的名称多样,如家诫、家范、家规、家约、家语、家箴、家矩、家法、家则、家劝、庭训、世范、宗训、户规、族规、族谕、庄规、条规,宗式、宗约、公约、祠规、祠约等等。传统“家训”的基本载体有两种:一是指规范、准则意义上的家范、族规或家教文献,是家族或家长撰写、制订的,有较强的教化意义和约束作用;二是指家庭教化、训诫活动。前者是文本,后者是活动实践,这两方面又相辅相成,彼此为用。
中国家训教化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家训文献就达三千年之久。据《韩诗外传》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代,周公就曾诫子伯禽修养德行,礼贤下士,勿恃位傲人。《国语》中载有公父文伯母教诲儿子勤劳勿逸的“母训”。《论语》也载有孔子教育儿子孔鲤“学礼”的故事。然而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居“家”之“训”的全面而系统的家训,则是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纔出现的,而对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家训应该说是在汉代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以后。笔者与徐少锦教授合着的《中国家训史》,将传统家训的发展历程分为如下发展阶段:先秦时期为传统家训萌芽和产生时期;两汉三国是家训的成型时期,该时期提出了家训、家诫、家声等基本概念,产生了专门的女训著作《女诫》,标志着中国古代系统的家训著作已经出现;两晋至隋唐时期是家训的定型和成熟时期,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和唐代《陈氏家法三十三条》是传统家训成熟化的代表;宋元时期是家训的繁荣时期,该时期家训著作数量急剧增多;明代到清代前期是家训的鼎盛时期,该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官僚士大夫的积极传布,以及一些义门和世家大族的影响,传统家训大量涌现并广泛传播,且无论在内容还是在教化途径方式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清朝后期传统家训呈现整体衰落和局部开新局面。
经过历代发展、流传,传统家训文献资料卷帙浩繁,十分丰富。从家训的作者看,既有君王帝后、达官显宦、硕儒士绅,也有农夫商贾、普通百姓。从家训的内容看,几乎涉及家庭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既有家长治家处世的经验传授,也有其亲身经历的教训之谈;既有历代先贤大儒教导语録的汇编,也有名人模范事迹和美德懿行的辑録。从家训的载体和形式看,更是纷繁多样,既有帝、后训谕皇室、宫闱的诏诰,也有士人教导幼童稚子的启蒙读物;既有家训、家范、家诫等长篇专论,也有家书、诗词、箴言、碑铭等简明训示;既有苦口婆心的规劝,也有道德律令性质的家法、家规、家禁等。
家训既是传统社会指导、规约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也是居家生活、轨物范世的家庭教育教科书。传统家训内容几乎涉及各个生活领域,但核心始终是围绕睦亲治家、处世之道、教子立身三个方面展开的。就睦亲治家而言,既有父子、夫妇、兄弟谨守礼法、各无惭德的居家之道,也有持家谨严、勤俭睦邻的治家之法。就为人处世而言,大致包含爱众亲仁、博施济众的博爱精神,救难怜贫、体恤奴婢的人道思想,中和为贵、文明谦恭的修养理念,近善远佞、慎择交游的交友之道,好生爱物、天人一体的和谐意识。就教子立身而言,主要包括涵养爱心、蒙以养正、励志勉学、自立于世、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奉公清廉、笃守名节、勤谨政事、报国恤民等规范和教化内容。当然,由于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封建地主阶级道德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名篇多出自封建官僚士大夫之手,因此,不能不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宿命论、因果报应、体罚惩戒等唯心主义和封建纲常礼教的糟粕,这些糟粕自然是要摒弃的,但这毕竟不是家训文化的主流。
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国血缘宗法式农业社会里产生发展起来的特有文化现象,是一种以儒家文化为基本内核的伦理型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家训文化以别具特色的教化方式保证了传统社会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稳定,推动了中国农耕社会的文明进步。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谈及撰写家训初衷时指出:“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正是由于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代与代之间的血缘亲情,家长的训谕比起他人教诲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更易于通过熏陶濡染,入耳入心。家训文化在教化和制度上有效地保障了家庭生活的稳定,推动了中国农耕文明的进步。
其次,家训、族规、教诫、规约是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家国整合机制的形成和巩固。在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齐家睦族是社会得以有效治理与维持稳定和谐的基础。国是家的扩大,家是国的缩小,“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资父事君,忠孝道一”(《三国志·魏书·文聘传注》);“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大学》)。古圣先贤的这些名言都说明一个道理:身修纔能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纔能太平。显然,这一链条的根本环节在于“修”与“齐”,社会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放大,社会不过是家庭这个“细胞”的扩展。因而,家庭教育、家训规约甚至关系到家族盛衰、国家兴亡。家训文化最基本的功能是伦理教化功能,家训教化在家庭、宗族中有效倡行了敦亲睦邻、立身修德、谦恭处世等伦理道德准则,熏陶出品德高洁、清正廉明、为国为民的名臣贤士,促进了家国整合机制的巩固。可以说,家训族规作为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发挥着维护家庭宗族稳定、调控民间社会秩序和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正像有人在评价《颜氏家训》一书价值时所言:“家训流传者,莫善于北齐之颜氏,……是皆修德于己,居家则为孝子,许国则为忠臣。”(陆奎勋《训家恒语序》)
再次,传统家训作为治家教子的教科书,拓展了儒家社会教化的视角和领域,推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和世俗化。虽然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宣布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然而由于社会成员文化水平偏低的限制,语意深刻玄奥的儒家典籍传播受到了很大制约。家训教化则不然,由于家长、族长撰写和订立家训族规的宗旨是教化、规范家人子弟,为便于他们理解接受,在语言上尽量避免晦涩难懂的词句。特别是宋明以来许多世家大族竞相刊行本族家训及历代名士家训文献,通过家训载体使儒学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此外,有些家训著作还被作为私塾蒙馆对儿童教育的启蒙读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儒学的社会化。譬如,朱柏庐《治家格言》虽仅五百余字,但言约义丰,多以对仗的格言警句、朗朗上口的韵语,阐述儒家为人处世、治家修身之道,被尊为“治家之经”。由于它通俗流畅、富含哲理,清代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流传甚广。
最后,家训文化助推了优良家风、民风的营造和传承。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化,而优秀家风的培育离不开家训文化的滋养。北宋司马光嘱咐儿子“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他以《家范》《居家杂仪》等家训,倡导“谨守礼法”和“德教为先”的治家之道,“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在其家训家仪影响下,司马家族虽世代贵胄,却勤俭持家、和待乡曲,其家风一直为时人称誉。正是家训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儒家伦理纲常注入了家庭这一社会的细胞,使得家庭成员在家训的约束规范和长期熏陶之下,形成了符合社会需要的良好的家风、门风,这种家风再经过统治者的倡导,又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如被誉为“天下第一家”的江州义门陈姓家族,以三十三条《家法》作治家之本,唐昭宗大顺二年(八九一)诏立义门。该家族曾创造了十九代聚族而居、三千七百多口人同爨共财的世界奇迹,宋至道三年(九九七)皇帝赐“玉音”匾,题“真良家”赠之。再比如曾被朱元璋誉为“江南第一家”的浦江郑氏家族,以其家训《郑氏规范》《郑氏家仪》治家教子,告诫子孙“倘有出仕者,当早夜切切以报国为务,抚恤下民”。在这种家风影响下,该家族宋元明三朝出仕做官者达一百七十三人,但无一人因贪赃枉法被处置。该家族的家训《郑氏规范》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正是这些举家和睦相处、恪守封建伦理的义门大族,对社会“正风敦俗”起到了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
家训是祖先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传统家训虽非“篇篇药石,言言龟鉴”,但总体上仍不失先人们留下的一笔丰厚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尤其是伦理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国学和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家训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化方式都有诸多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吸纳借鉴的价值。优秀传统家训中所倡导的进德修身、励志勉学、孝老敬长、睦亲齐家、教子于蒙、勤俭持家、和睦邻里、宽以处世、乐善好施、报国恤民等方面的理念,所积累的教化方式和教育经验都可以古为今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既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家风营造和家庭建设提供参考借鉴,也可以用它来涵养当代中国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家训的大量出现,是唐代以后,以明清最多。《中国丛书综録》所列书目记载的“家训”类著作,公开印行的有一百一十七种,而明清两代就占了八十九种。除了单篇的家训印行流传之外,还有不少家训被汇辑成书,得到了更广泛的流传,这其中影响较大的如南宋刘清之编辑的《戒子通録》,明代王相编辑的《女四书》,清朝陈梦雷编辑的《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家范典》,清代陈宏谋编辑刊印的《五种遗规》(本刊收録了其中的《养正遗规》、《教女遗规》和《训俗遗规》),清代张师载辑録的《课子随笔》(又名《课子随笔钞》)等等。《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家范典》,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家训类书,《五种遗规》和《课子随笔》出版后又多次刊印,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大。
笔者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家训文献的搜集和研究,课题立项后我又带领课题组同仁努力做到搜罗宏富,注重对传世文献、域外汉籍文献、谱牒文献等的全面搜集,力求将中国传统家训文献集成大全。拙编收集到的家训文献已达一千多种,其中个别来源于域外所藏汉籍文献。全书尽力选取能够搜集到的最好版本,并严格家训文献选择标准,将家训文献与民间善书和一般蒙学读物等区别开来。当然,我们认为家礼、家仪、家法甚至一些家族聚居订立的乡约等,从行为规范、制度规约、伦理教化意义上说,也属于家训教化范畴,故而同样收録。
全书预计总量八十册左右,将陆续分辑出版,第一辑为三十册。在编辑体例上,每一辑大致按照作者生卒年代排列;同一作者的文献排在一起,只在首篇对作者加以介绍。内容提要尽量简明扼要,使读者能够对家训作者和家训内容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文献提要撰写过程中,编委会同仁重点参考了我和徐少锦教授等主编的《中国历代家训大全》以及赵振教授的《中国历代家训文献叙録》等书。
国学大家钱穆先生在《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一文中说:“欲研究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必当注意研究中国之家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特别强调要“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部分,我们在收集整理传统家训文献的过程中,深感抓紧影印出版是保存这批文化遗产的迫切任务(不少家训文献成为孤本,去年笔者还在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寻访到两种国内图书馆尚未发现的家训文献)。影印出版有利于家训文献保存之真之准,但不便于普通读者参阅,因而在影印本的基础上,我们还将标点整理出版简体字本,以便为更多的研究者提供方便,使广大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中华家训文化的丰富滋养。
在本书付梓之际,我由衷地钦佩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所作的努力,也特别感谢殷梦霞总编辑在推动这项工作中付出的辛劳!二〇一四年冬,在我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资料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获准立项数日,就接到殷梦霞女士的电话,她约我主编这套《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辑刊》。几年来,她一直关心本书的进展,尽力联系一些家训文献的相关藏馆。责任编辑为找到最好的底本,也做了大量工作,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如果本书的出版能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家训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我们将感到非常欣慰!




陈延斌
二〇一八年五月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