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子部辑佚文献汇编(全二十四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翟金明 李燕 定价 16000.00
责任编辑 张慧霞 ISBN 978-7-5013-6465-7
出版时间 2018-10-31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8-10-31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历代辑佚文献分类丛刊
所属分类 史籍史料
中图分类 B2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本书是《历代辑佚文献分类汇刊》的一种,已出版《经学辑佚文献汇编》(2010)和《史学辑佚文献汇编》(2016),《集部辑佚文献汇编》也将于近期出版。本书收录了先秦诸子类、儒家类、兵书类、农家类、医家类、历算类、术数类、艺术类、杂学类、典故类、小说类、道家类等等内容,这些资料是搜集前人已有的辑佚成果,将极大增加子部文献的基础建设,极大推进中国学术史的研究。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第一册目录

先秦诸子类(一)
家语逸文一卷(清)孙志祖辑一
家语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三
漆雕子一卷(周)漆雕氏撰(清)马国翰辑五
曾子书补遗一卷(周)曾参撰(清)冯云鵷辑一三
宓子一卷(周)宓不齐撰(清)马国翰辑五一
宓子(周)宓不齐撰李峻之辑六七
景子一卷(周)景氏撰(清)马国翰辑六九
晏子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七五
晏子春秋逸文辑补一卷(清)刘师培辑七九
世子一卷(周)世硕撰(清)马国翰辑八三
魏文侯书一卷(周)魏侯斯撰(清)马国翰辑八九
魏文侯(周)魏文侯撰李峻之辑一一七
李克书一卷(周)李克撰(清)马国翰辑一一九
李克(周)李克撰李峻之辑一三三
公孙尼子一卷(周)公孙尼撰(清)洪颐煊辑一三五
公孙尼子一卷(周)公孙尼撰(清)马国翰辑一四一
子思子全书一卷(周)孔伋撰(宋)汪晫辑一四九
子思子书六卷(周)孔伋撰(清)冯云鵷辑二三一
卷首二三一
卷一二三七
卷二二五七
卷三二八三
卷四二八九
卷五二九五
卷六二九九
子思子一卷(周)孔伋撰(清)洪颐煊辑三〇三
子思子七卷(周)孔伋撰(清)黄以周辑三一一
题识三一一
内篇卷一三一七
内篇卷二四一七
内篇卷三四一九
内篇卷四四七九
内篇卷五五一五
外篇卷六五五七
外篇卷七五八九


第二册目录

先秦诸子类(二)
荀子逸文一卷(清)孙志祖辑一
荀子佚文一卷(清)王念孙辑三
荀子佚文一卷(周)荀况撰(清)王仁俊辑一九
荀子佚文辑补一卷(清)刘师培辑二三
谰言一卷(周)孔穿撰(清)马国翰辑二七
甯子一卷(周)甯越撰(清)马国翰辑五一
王孙子一卷(周)王孙氏撰(清)马国翰辑五九
王孙子一卷(周)王孙氏撰(清)王仁俊辑六五
董子一卷(周)董无心撰(清)马国翰辑六七
徐子一卷(周)徐氏撰(清)马国翰辑七三
三柱子(周)鲁仲连撰(明)归有光辑七五
鲁连子一卷(清)洪颐煊辑九九
鲁连子一卷(周)鲁仲连撰(清)马国翰辑一〇九
鲁连子一卷(清)严可均辑一四五
鲁连子引谚(清)杜文澜辑一五三
虞氏春秋一卷(周)虞卿撰(清)马国翰辑一五五
李氏春秋一卷(清)马国翰辑一七三
伊尹书一卷(商)伊挚撰(清)马国翰辑一七七
伊尹一卷(商)伊挚撰(清)严可均辑一九七
伊尹(商)伊挚撰李峻之辑二〇五
辛甲书一卷(周)辛甲撰(清)马国翰辑二〇七
辛甲(周)辛甲撰(清)严可均辑二一三
补鬻子七则(明)杨之森辑二一五
鬻子校勘记(清)钱熙祚辑二二九
鬻子(佚文)一卷(清)严可均辑二四五
鬻子二卷(周)鬻熊撰(清)叶德辉校辑二五三
序二五五
卷一二五九
卷二二六九
老子佚文一卷(周)老聃撰(清)王仁俊辑二七七
老子失文一卷(清)马叙伦辑二八一
老子锺氏注一卷(魏)锺会撰(清)王仁俊辑二八五
庄子逸篇一卷二八七
庄子逸篇一卷(宋)王应麟辑三一七
(庄子)逸语(明)陈治安辑三二七
庄子逸文(清)孙志祖辑三四五
庄子逸篇(清)茆泮林辑三四九


逸庄子(清)黄奭辑三五九
庄子逸文(清)杜文澜辑三六七
(庄子)逸语(清)刘鸿典辑三六九
(庄子)逸篇(清)马其昶撰(清)李国松辑三七九
庄子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三九五
庄子逸文一卷(清)马叙伦辑录四〇一



第三册目录

先秦诸子类(三)
庄子佚文一卷王叔岷辑一
司马彪庄子注一卷庄子注考逸一卷(晋)司马彪注(清)孙冯翼辑三三
司马彪庄子注一卷三三
庄子注考逸一卷六七
司马彪庄子注三卷庄子司马音一卷庄子司马音补遗一卷庄子司马注疑义一卷庄子司马注补遗一卷庄子司马注又补遗一卷(晋)司马彪注(清)茆泮林辑九九
司马彪庄子注三卷九九
序一〇一
内篇一〇五
外篇一五九
杂篇二三九
庄子司马音一卷三〇七
庄子司马音补遗一卷三一九
庄子司马注疑义一卷三二一
庄子司马注补遗一卷三二三
庄子司马注又补遗一卷三二七
庄子司马彪注一卷(晋)司马彪注(清)黄奭辑三三一
庄子司马注一卷(晋)司马彪注(清)王仁俊辑五三一



第四册目录

先秦诸子类(四)
公子牟子一卷(周)魏公子牟撰(清)马国翰辑一
公子牟(周)公子牟撰李峻之辑一一
田子一卷(周)田骈撰(清)马国翰辑一三
田子(周)田骈撰李峻之辑二一
老莱子一卷(周)楚老莱子撰(清)马国翰辑二三
黔娄子一卷(周)黔娄先生撰(清)马国翰辑三一
鶡冠子逸文(清)孙志祖辑三七
鶡冠子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三九
郑长者书一卷(周)郑长者撰(清)马国翰辑四一
苏子一卷(周)苏淳撰(清)王仁俊辑四五
管仲一卷(清)严可均辑四九
李悝一卷(周)李悝撰(清)严可均辑五一
李悝法经三卷(周)李悝撰(清)黄奭辑五三
卷一五三
卷二九七
卷三一二九
(商君书)六法(清)严可均辑二〇七
慎子逸文一卷(清)钱熙祚辑二一一
慎子逸文一卷(周)慎到撰(清)王仁俊辑二三一
慎子逸文张元济等辑二五三
慎子逸文王斯睿辑二六一
慎子逸文蔡汝堃辑二七一
申子(周)申不害撰二七七
申子一卷(周)申不害撰(清)马国翰辑二七九
申子(周)申不害撰(清)严可均辑二九一
申子一卷(周)申不害撰(清)王仁俊辑二九七
申子(周)申不害撰李峻之辑三〇三
(韩非子)佚文(清)王先慎辑三〇五
韩非(佚文)(清)严可均辑三一一
韩非子佚文(清)王仁俊辑三一五
尹文子校勘记逸文(清)钱熙祚辑三一九
尹文子佚文一卷补遗一卷(清)王仁俊辑三三五
(尹文子)佚文钱基博辑三四三
公孙龙子佚义张怀民辑三四五
惠子(周)惠施撰(明)归有光辑三四九
惠子一卷(周)惠施撰(清)马国翰辑三五五
惠子征文记钱基博辑三七一
惠子(周)惠施撰李峻之辑三七三
史佚书一卷(周)尹佚撰(清)马国翰辑三七五
尹逸(周)尹逸撰(清)严可均辑三八三
田俅子一卷(周)田俅撰(清)马国翰辑三八七
田俅子(清)田俅撰(清)劳格辑三九五
田俅子佚文(周)田俅撰(清)孙诒让辑三九七
田俅子一卷(周)田俅撰(清)王仁俊辑四〇一
随巢子(周)随巢子撰(明)归有光辑四〇三
随巢子一卷(周)随巢子撰(清)马国翰辑四〇五
随巢子(周)随巢子撰(清)劳格辑四一一
随巢子佚文(周)随巢子撰(清)孙诒让辑四一三
随巢子一卷(周)随巢子撰(清)王仁俊辑四一九
胡非子(周)胡非子撰(明)归有光辑四二一
胡非子一卷(周)胡非子撰(清)马国翰辑四二七
胡非子佚文(周)胡非子撰(清)孙诒让辑四三三
缠子一卷(周)缠子撰(清)马国翰辑四三九
缠子佚文(周)缠子撰(清)孙诒让辑四四五
墨子佚文(清)毕沅辑四四九



第五册目录

先秦诸子类(五)
墨子佚文(清)毕沅辑(清)孙诒让校补一
墨子佚文(清)毕沅辑(清)吴汝纶补一一
墨子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一七
墨子佚文(清)毕沅辑(清)尹桐阳补二九
墨子佚文(清)毕沅辑(清)曹耀湘补三五
墨子佚文(清)毕沅辑(清)张纯一补四一
鬼谷先生(清)严可均辑四九
(鬼谷子)佚文(清)秦恩复辑五三
鬼谷子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五九
苏子一卷(周)苏秦撰(清)马国翰辑六三
阙子一卷(清)马国翰辑一二一
由余书一卷(周)由余撰(清)马国翰辑一二七
尸子(周)尸佼撰一三三
尸子(周)尸佼撰(明)归有光辑一三五
尸子三卷附录一卷(周)尸佼撰(清)惠栋辑(清)任兆麟补遗一四七
目录一四九
卷一一五三
卷二一六七
卷三一八三
附录一九三
尸子一卷(周)尸佼撰(清)任兆麟辑二一一
尸子逸文(周)尸佼撰(清)孙志祖辑二二五
尸子二卷(周)尸佼撰(清)孙星衍辑二二九
叙二三一
卷上二三七
卷下二五三
尸子二卷尸子存疑一卷(周)尸佼撰(清)汪继培辑二八一
序二八一
卷上二八五
卷下三三七
存疑一卷四〇五
尸子一卷(周)尸佼撰四一九
尸子一卷(周)尸佼撰(清)陈正学辑四七七



第六册目录

先秦诸子类(六)
子华子(清)严可均辑一
吕氏春秋佚文一卷(秦)吕不韦撰(清)王仁俊辑三
吕氏春秋佚文辑校一卷蒋维乔等辑五
神农书一卷(清)马国翰辑一七
野老书一卷(清)马国翰辑三一
计然万物录一卷补遗一卷(清)茆泮林辑四七
范子计然一卷(清)洪颐煊辑八五
范子计然一卷(清)黄奭辑一〇一
范子计然三卷(周)范蠡撰(清)马国翰辑一三五
序一三五
卷上一三九
卷中一五九
卷下一六九
山海经逸文(清)吴志伊纂一八一
(山海经)内佚文(清)郝懿行辑一八九
山海经逸文(清)孙志祖辑一九九
山海经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二〇三
郭璞山海经图赞一卷(晋)郭璞撰(清)王谟辑二〇五
山海经图赞一卷(晋)郭璞撰(清)郝懿行辑三一一
山海经图赞一卷(晋)郭璞撰(清)钱熙祚辑三七三
山海经图赞二卷(晋)郭璞撰(清)叶德辉辑四七一
卷上四七一
卷下四九七


第七册目录

先秦诸子类(七)
山海经图赞二卷(晋)郭璞撰(清)叶德辉辑一
跋三
叙五
卷上九
卷下四五
山海经图赞(清)严可均辑八九
青史子一卷(清)马国翰辑九一
青史氏记(清)王先谦等辑九九
青史子一卷(清)王仁俊辑一〇三
青史子鲁迅辑一〇七
宋子一卷(周)宋鈃撰(清)马国翰辑一一三
燕丹子三卷(清)孙冯翼辑一二一
叙一二一
卷上一二三
卷中一二五
卷下一二七

儒家类(一)
平原君书一卷(汉)朱建撰(清)马国翰辑一三五
刘敬书一卷(汉)刘敬撰(清)马国翰辑一四一
娄敬(汉)娄敬撰(清)严可均辑一四九
至言一卷(汉)贾山撰(清)马国翰辑一五三
至言(汉)贾山撰(清)严可均辑一六九
贾子新书佚文辑补(汉)贾谊撰(清)刘师培辑一七九
公孙弘书一卷(汉)公孙弘撰(清)马国翰辑一八一
公孙弘(汉)公孙弘撰(清)严可均辑一九四
河间献王书一卷(汉)刘德撰(清)马国翰辑二〇一
儿宽书一卷(汉)儿宽撰(清)马国翰辑二一一
儿宽(汉)儿宽撰(清)严可均辑二一七
吾丘寿王书一卷(汉)吾丘寿王撰(清)马国翰辑二二一
吾丘寿王(汉)吾丘寿王撰(清)严可均辑二二九
严助书一卷(汉)严助撰(清)马国翰辑二三三
严助(汉)严助撰(清)严可均辑二三九
(新序)逸篇(清)卢文弨辑二四三
新序(佚文)(清)严可均辑二六三
新序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二七七
(说苑)逸篇(清)卢文弨辑二八一
说苑(佚文)(清)严可均辑二九三
说苑佚文(清)王仁俊辑三〇三
法言逸文(清)刘师培辑三〇七
桓谭新论(汉)桓谭撰三〇九
荆山子(汉)桓谭撰(明)归有光辑三一七
桓子新论一卷(汉)桓谭撰(清)孙冯翼辑三二七
桓子新论三卷(汉)桓谭撰(清)严可均辑三八七
卷上三八七
卷中四〇七
卷下四一九
桓子新论一卷(汉)桓谭撰(清)钱熙祚辑四五一



第八册目录

儒家类(二)
(中论)逸文(清)钱培名辑一
中论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九
黉山子(汉)仲长统撰(明)归有光辑一七
乐志论一卷(汉)仲长统撰四一
仲子昌言一卷(汉)仲长统撰六九
昌言(汉)仲长统撰九一
仲长子昌言表二卷(清)马国翰辑一一三
卷一一一七
卷二一三九
昌言二卷(汉)仲长统撰(清)严可均辑一五五
卷上一五五
卷下一七一
仲长子昌言一卷(汉)仲长统撰(清)王仁俊辑一九五
潜夫论佚文一卷(汉)王符撰(清)王仁俊辑二一九
王逸正部论(汉)王逸撰(清)劳格辑二二一
正部论一卷(汉)王逸撰(清)马国翰辑二二五
魏子一卷(汉)魏朗撰(清)马国翰辑二三三
典论一卷(汉)荀悦撰(清)王仁俊辑二四三
典论一卷(魏)曹丕撰(清)孙冯翼辑二五三
魏文帝典论一卷(魏)曹丕撰(清)黄奭辑二七九
典论一卷(魏)曹丕撰(清)严可均辑三一五
典论一卷补遗一卷(魏)曹丕撰(清)王仁俊辑三四五
周生烈子一卷(魏)周生烈撰(清)张澍辑三五九
周生子要论一卷(魏)周生烈撰(清)马国翰辑三六三
周生子要论一卷(魏)周生烈撰(清)王仁俊辑三七三
王氏新书一卷(魏)王基撰(清)马国翰辑三七五
王基(魏)王基撰(清)严可均辑三八九
谯周法训(蜀)谯周撰三九七
谯周法训(蜀)谯周撰(清)张澍辑四〇一
蜀谯周法训一卷(蜀)谯周撰(清)黄奭辑四〇七
谯周法训一卷(蜀)谯周撰(清)黄奭辑四一一
谯子法训一卷(蜀)谯周撰(清)马国翰辑四一九
法训(蜀)谯周撰(清)严可均辑四二九
法训一卷(蜀)谯周撰(清)王仁俊辑四三三
周子一卷(吴)周昭撰(清)马国翰辑四三五
周昭(吴)周昭撰(清)严可均辑四四五
顾子新言一卷(吴)顾谭撰(清)马国翰辑四五一
顾谭(吴)顾谭撰(清)严可均辑四五九
顾子新言一卷(吴)顾谭撰(清)王仁俊辑四六三
典语一卷(吴)陆景撰(清)马国翰辑四六五
典语一卷(吴)陆景撰四七三
典语一卷(吴)陆景撰(清)严可均辑四八九
典语一卷(吴)陆景撰(清)王仁俊辑四九九
通语一卷(吴)殷基撰(清)马国翰辑五一五



第九册目录

儒家类(三)
殷兴(通语)(晋)殷兴撰(清)严可均辑一
傅子(晋)傅玄撰三
傅子(晋)傅元撰七
傅子一卷(晋)傅玄撰七七
傅子二卷附补遗二卷(清)严可均辑一〇一
卷一一〇一
卷二一二一
补遗卷上一四一
补遗卷下一六七
傅子三卷(晋)傅元撰(清)钱熙祚辑一九五
卷上一九七
卷中二五七
卷下三〇三
傅子二卷(晋)傅玄撰(清)钱保塘辑三三九
序三四一
卷一三四三
卷二四〇一



第十册目录

儒家类(四)
傅子五卷(晋)傅玄撰一
序一
例言三
目录七
卷一三五
卷二四七
卷三五九
卷四七七
卷五九一
跋九九
北地傅氏遗书二卷附录一卷方本傅子校勘记一卷(晋)傅玄撰(清)方濬师辑并撰校勘记张鹏一校补一〇一
卷一一〇一
卷二一一三
附录一卷一六九
方本校勘记一卷一九七
傅子三卷附傅子订譌一卷(晋)傅玄撰(清)叶德辉辑并撰订譌二一一
叙二一三
篇目二一七
卷一二一九
卷二二六五
卷三三一五
订譌三四五
傅子逸文(清)杜文澜辑三五一
傅子一卷(晋)傅元撰(清)王仁俊辑三五三
袁子正论二卷(晋)袁准撰(清)马国翰辑三七三
序三七三
卷上三七五
卷下三八七
袁子正论一卷(晋)袁准撰(清)严可均辑四〇七
(袁子)正论一卷(晋)袁准撰(清)王仁俊辑四二一
袁子正书一卷(晋)袁准撰(清)马国翰辑四二三
袁子正书一卷(晋)袁准撰(清)严可均辑四三五
袁子正书一卷(晋)袁准撰(清)王仁俊辑四六七
孙氏成败志一卷(晋)孙毓撰(清)马国翰辑五〇七
(孙氏)成败志一卷(晋)孙毓撰(清)王仁俊辑五一三
夏侯子新论一卷(晋)夏侯湛撰(清)马国翰辑五一五
新论(晋)夏侯湛撰(清)严可均辑五三一
(夏侯子)新论一卷(晋)夏侯湛撰(清)王仁俊辑五三三
华氏新论一卷(晋)华谭撰(清)马国翰辑五三五
新论(晋)华谭撰(清)严可均辑五四七
新论一卷(晋)华谭撰(清)王仁俊辑五四九



第十一册目录

儒家类(五)
去伐论一卷(晋)袁宏撰(清)马国翰辑一
去伐论(晋)袁宏撰(清)严可均辑五
梅子新论一卷(晋)梅氏撰(清)马国翰辑七
顾子义训一卷(晋)顾夷撰(清)马国翰辑一三
义记一卷(晋)顾夷撰(清)王仁俊辑二一
厉学一卷(晋)虞溥撰(清)马国翰辑二三
奖训学徒诏(晋)虞溥撰(清)严可均辑二九

兵书类
黄帝问玄女兵法一卷(清)洪颐煊辑三三
黄帝问玄女兵法(清)严可均辑四一
六韬逸文(清)孙志祖辑四七
六韬逸文(清)孙同元辑四九
六韬一卷(清)黄奭辑八五
六韬(佚文)(清)严可均辑一四三
六韬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一六七
太公金匮一卷(清)洪颐煊辑一七一
金匮(周)吕望撰(清)严可均辑一八三
太公兵法逸文一卷(周)吕望撰(清)汪宗沂辑一九三
(太公)兵法(周)吕望撰(清)严可均辑二四七
阴符(周)吕望撰(清)严可均辑二五三
阴祕(周)吕望撰(清)严可均辑二五七
决事占(周)吕望撰(清)严可均辑二六一
孙子叙录一卷(清)毕以珣辑二六三
孙子脱句(清)孙志祖辑三〇一
(孙子)兵法(佚文)(清)严可均辑三〇三
孙子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三一三
司马法逸文一卷(清)张澍辑三二七
司马法逸文一卷(清)钱熙祚辑三四七
司马法(佚文)(清)王先谦等辑三六一
司马兵法一卷(清)王仁俊辑三六五
司马法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三六七
水战法(周)伍员撰(清)严可均辑三七三
黄石公记(汉)黄石公撰(清)王仁俊辑三七七
三略一卷(汉)黄石公撰(清)王仁俊辑三七九
兵法(汉)曹操撰(清)严可均辑三八九
兵书要略(汉)曹操撰(清)严可均辑三九一
兵书接要一卷(汉)曹操撰(清)王仁俊辑三九三
兵法(蜀)诸葛亮撰(清)张澍辑三九五
兵法(蜀)诸葛亮撰(清)严可均辑三九九
兵要(蜀)诸葛亮撰(清)张澍辑四〇一
兵要(蜀)诸葛亮撰(清)严可均辑四〇七
兵要一卷(蜀)诸葛亮撰(清)王仁俊辑四一一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一卷(清)汪宗沂辑四一三
兵法(宋)刘裕撰(清)严可均辑四二九
卫公兵法辑本三卷(清)汪宗沂辑四三一
叙四三三
凡例四四一
卷上四四五
卷中四八三
卷下五三七



第十二册目录

农家类
尹都尉书一卷(汉)尹氏撰(清)马国翰辑一
蔡癸书一卷(汉)蔡癸撰(清)马国翰辑一五
泛胜之书二卷(汉)泛胜之撰(清)洪颐煊辑二一
卷上二一
卷下三一

汉泛胜之遗书一卷(汉)泛胜之撰(清)宋葆淳辑四一
泛胜之遗书一卷(汉)泛胜之撰六一
泛胜之书二卷(汉)泛胜之撰(清)马国翰辑八七
序八七
卷上八九
卷下一一一
泛胜之书(汉)泛胜之撰(清)杜文澜辑一一九
泛胜之书佚文一卷(汉)泛胜之撰(清)王仁俊辑一二一
家政法一卷(清)马国翰辑一二三
(齐民)要术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一二九
蚕经一卷(汉)刘安撰(清)王仁俊辑一三一
相马经(清)郝懿行辑一三三
相马经一卷(清)王仁俊辑一三九
相马经一卷(清)陶栋辑一四七
相牛经一卷(周)寗戚撰一五五
相牛经(周)寗戚撰(清)郝懿行辑一六三
相牛经一卷(周)寗戚撰(清)王仁俊辑一六七
养羊法一卷(汉)卜式撰(清)马国翰辑一七一
养鱼经一卷(周)范蠡撰一七七
养鱼经(周)范蠡撰一八一
养鱼经一卷(周)范蠡撰(清)马国翰辑一八三
相贝经一卷(汉)朱仲撰一八九
相贝经(汉)朱仲撰一九三
相贝经一卷(汉)严助撰(清)王仁俊辑一九七
相鹤经一卷(宋)浮丘公撰一九九
相鹤经二〇三
八公相鹤经一卷(汉)淮南八公撰(清)王仁俊辑二〇七
相鹤经一卷(宋)浮丘公撰(清)陶栋辑二一三

医家类(一)
素问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二一九
神农本草经三卷(清)孙星衍(清)孙冯翼辑二二三
序二二五
卷一二四三
卷二三六五
卷三四四七



第十三册目录

医家类(二)
神农本草经三卷(清)黄奭辑一
卷上一
卷中一四九
卷下二四九
神农本草经四卷(清)顾观光辑三八七
序三八七
卷一三九三
卷二四一一
卷三四三九
卷四四六五
书后四八九
神农本草一卷(清)王仁俊辑四九三
淮南枕中记一卷(汉)刘安撰(清)王仁俊辑四九五
药录一卷(晋)李当之撰四九九
晋李当之药录一卷(晋)李当之撰(清)黄奭辑五〇三
汉宫香方郑注一卷(汉)郑玄撰(清)王仁俊辑五〇七

历算类(一)
盖天说一卷(□)周髀撰(清)王仁俊辑五〇九
难盖天一卷(汉)扬雄撰(清)王仁俊辑五一三
张衡灵宪一卷(汉)张衡撰(清)王谟辑五一七
张衡灵宪一卷(汉)张衡撰(清)洪颐煊辑五二九
灵宪一卷(汉)张衡撰(清)马国翰辑五三九
灵宪(汉)张衡撰(清)严可均辑五四九
张衡浑天仪一卷(汉)张衡撰(清)洪颐煊辑五五五
浑仪一卷(汉)张衡撰(清)马国翰辑五六五
浑天仪(汉)张衡撰(清)严可均辑五七一
汉干象术二卷(清)李鋭辑五七九
卷上五七九
卷下六二九



第十四册目录

历算类(二)
干象术一卷(汉)刘洪撰(清)黄奭辑一
宣夜说一卷(汉)郗萌撰(清)王仁俊辑一三三
昕天论一卷(吴)姚信撰(清)马国翰辑一三七
昕天论(吴)姚信撰(清)严可均辑一四三
徐整长历一卷(吴)徐整撰一四五
三五历记一卷(吴)徐整撰(清)马国翰辑一四九
三五历记一卷(吴)徐整撰(清)王仁俊辑一五五
浑天象说(吴)王蕃撰(清)严可均辑一五七
浑天象说一卷(吴)王蕃撰(清)王仁俊辑一六九
年历一卷(晋)皇甫谧撰(清)马国翰辑一八七
穹天论一卷(晋)虞耸撰(清)马国翰辑一九三
穹天论(晋)虞耸撰(清)严可均辑一九九
穹天论(晋)虞昺撰(清)严可均辑二〇一
安天论一卷(晋)虞喜撰(清)马国翰辑二〇三
安天论(晋)虞喜撰(清)严可均辑二〇九
论天(晋)刘智撰(清)严可均辑二一三
论天一卷(晋)刘智撰(清)王仁俊辑二一七
浑天论(梁)祖暅撰(清)严可均辑二二七
浑天论一卷(梁)祖暅撰(清)王仁俊辑二三五
浑天论(后秦)姜岌撰(清)严可均辑二四五
浑天论答难(后秦)姜岌撰(清)严可均辑二五三
浑天论答难一卷(后秦)姜岌撰(清)王仁俊辑二五七

术数类(一)
太玄佚文一卷(汉)扬雄撰(清)王仁俊辑二六三
太玄宋氏注一卷(汉)宋衷撰(清)王仁俊辑二六五
玄图(汉)张衡撰(清)严可均辑二六九
太元经一卷(晋)杨泉撰(清)马国翰辑二七一
泰阶六符经一卷(清)马国翰辑二七七
五残杂变星书一卷(清)马国翰辑二八三
未央术一卷(清)马国翰辑二九一
星经一卷(清)王谟辑二九五
请雨止雨书一卷(清)马国翰辑三〇五
求雨法一卷(清)王仁俊辑三一九
周易分野一卷(汉)费直撰(清)马国翰辑三二一
费直易注(汉)费直撰(清)黄奭辑三二七
费直易林一卷(汉)费直撰(清)马国翰辑三二九
京房易传(汉)京房撰三三九
易传一卷(汉)京房撰三四一
京房易传一卷(汉)京房撰(清)王谟辑三七一
易杂占条例法一卷(汉)京房撰(清)黄奭辑四〇五
易传一卷(汉)京房撰(清)王保训辑四四三
京房易传一卷(汉)京房撰(清)王仁俊辑四九三
易飞候一卷(汉)京房撰四九五
易飞候(汉)京房撰(清)王谟辑四九九
易飞候(汉)京房撰(清)王保训辑五一五
别对灾异(汉)京房撰(清)王谟辑五三五
别对灾异(汉)京房撰(清)严可均辑五三九
别对灾异(汉)京房撰(清)王保训辑五四七
五星占(汉)京房撰(清)王谟辑五五七
五星占(汉)京房撰(清)王保训辑五六一
易占(汉)京房撰(清)王谟辑五六七
易占(汉)京房撰(清)王保训辑五七七
卷上五七七
卷下六三三



第十五册目录

术数类(二)
京房易占一卷(汉)京房撰(清)王仁俊辑一
风角要占(汉)京房撰(清)王保训辑三
周易集林(汉)京房撰(清)王保训辑七
易妖占(汉)京房撰(清)王保训辑一一
易逆刺(汉)京房撰(清)王保训辑二九
律术(汉)京房撰(清)王保训辑三一
灾异后序(汉)京房撰(清)王保训辑三七
外传(汉)京房撰(清)王保训辑四七
易说(汉)京房撰(清)王保训辑六九
东方朔占(汉)东方朔撰(清)严可均辑七三
易洞林一卷(晋)郭璞撰七七
周易洞林一卷(晋)郭璞撰(清)王谟辑八一
易洞林三卷补遗一卷(晋)郭璞撰(清)马国翰辑九七
卷上九七
卷中一〇五
卷下一〇七
补遗一一三
易洞林一卷(晋)郭璞撰(清)黄奭辑一三一
郭氏易占一卷(晋)郭璞撰(清)王仁俊辑一六一
师旷占一卷(清)洪颐煊辑一六三
相经(清)郝懿行辑一七一
相经一卷(清)王仁俊辑一七五
相笏经一卷(清)王仁俊辑一七九
遁甲经一卷(清)王仁俊辑一八三
遁甲开山图一卷一八五
遁甲开山图一卷(清)王谟辑一八九
遁甲开山图一卷(□)荣氏撰(清)黄奭辑二〇五
淮南万毕术一卷(汉)刘安撰二二三
淮南万毕术一卷(汉)刘安撰(清)孙冯翼辑二二九
淮南万毕术一卷补遗一卷再补遗一卷(汉)刘安撰(清)茆泮林辑二四三
题识二四五
诸书论述二四七
淮南万毕术一卷二四九
补遗二七七
再补遗二八三
淮南王万毕术一卷(汉)刘安撰(清)黄奭辑二八五
淮南万毕术一卷(汉)刘安撰(清)王先谦等辑三二一
淮南子万毕术一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汉)刘安撰(清)王仁俊辑三三七
序三三七

淮南子万毕术一卷三四四
补遗三七四
附录三七六
淮南万毕术二卷(汉)刘安撰(清)叶德辉辑三八三
序三八五
卷上三八九
卷下四一九
跋四二九
梦书一卷四三一
梦书一卷(清)王圆照辑四三七
梦书一卷(清)洪颐煊辑四五三
宋司星子韦书一卷(周)司星子韦撰(清)马国翰辑四六五
宋司星子韦李峻之辑四七七
邹子一卷(周)邹衍撰(清)马国翰辑四七九



第十六册目录

术数类(三)
邹子书一卷(周)邹衍撰(清)王仁俊辑一
邹子(周)邹衍撰李峻之辑三
太史公素王妙论一卷(汉)司马迁撰(清)马国翰辑五
(太史公)素王妙论(汉)司马迁撰(清)严可均辑一一
玉符瑞图一卷(梁)顾野王撰一三
晋顾野王玉符瑞图一卷(清)黄奭辑一七
孙氏瑞应图一卷(梁)孙柔之撰二一
瑞应图一卷(梁)孙柔之撰(清)马国翰辑二七
瑞应图一卷(梁)孙柔之撰(清)王仁俊辑八一
瑞应图记一卷(梁)孙柔之撰(清)叶德辉辑一一五
白泽图一卷(清)洪颐煊辑一九一
白泽图一卷(清)马国翰辑二〇一
白泽图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二一三
天镜一卷(清)马国翰辑二一五
天镜一卷(清)王仁俊辑二四三
地镜一卷(清)马国翰辑二四五
地镜一卷(清)王仁俊辑二七五
地镜图一卷二七七
地镜图一卷(清)王谟辑二八一
地镜图一卷(清)洪颐煊辑二八九
地镜图一卷(清)马国翰辑二九七
杂五行书一卷(清)马国翰辑三〇七

艺术类(一)
用笔法一卷(秦)李斯撰(清)王仁俊辑三一七
篆势(汉)蔡邕撰(清)严可均辑三二一
篆势一卷(汉)蔡邕撰(清)王仁俊辑三二三
非草书(汉)赵壹撰(清)严可均辑三二五
非草书一卷(汉)赵壹撰(清)王仁俊辑三三一
非草书(汉)赵壹撰张鹏一辑三三七
笔墨方(魏)韦诞撰(清)严可均辑三四三
笔墨法一卷(魏)韦诞撰(清)王仁俊辑三四五
草书状一卷(晋)索靖撰(清)马国翰辑三四七
草书状(晋)素靖撰(清)严可均辑三五三
四体书势(晋)卫恒撰三五七
四体书势一卷(晋)卫恒撰(清)马国翰辑三七一
四体书势(晋)卫恒撰(清)严可均辑三九一
书论(晋)王羲之撰(清)严可均辑三九九
书论一卷(晋)王羲之撰(清)王仁俊辑四〇三
笔经(晋)王羲之撰(清)严可均辑四〇九
乐论一卷(晋)阮籍撰(清)王谟辑四一一
乐论(晋)阮籍撰(清)严可均辑四一七
古今乐录一卷(陈)释智匠撰(清)王谟辑四二七



第十七册目录

艺术类(二)
古今乐录一卷(陈)释智匠撰(清)马国翰辑一
古今乐录一卷(陈)释智匠撰(清)黄奭辑二三
琴历一卷(清)马国翰辑九三
琴操一卷(晋)孔衍撰(清)王谟辑一〇一
琴操补一四七
琴操补遗(清)孙星衍辑一五一
琴操逸文(清)杜文澜辑一六一
(琴操)补遗(清)黄奭辑一六五
琴操一卷(汉)蔡邕撰(清)王仁俊辑一七三
琴操佚文一卷(汉)蔡邕撰(清)王仁俊辑一七五
歌录一卷(清)王谟辑一七七
虞潭投壶变(晋)虞潭撰(清)臧琳辑一八一
投壶变一卷一八三
艺经(魏)邯郸淳撰一八七
艺经一卷(魏)邯郸淳撰(清)马国翰辑一九一

杂学类(一)
蒯子一卷(汉)蒯通撰(清)马国翰辑一九七
晁氏新书一卷(汉)晁错撰(清)马国翰辑二一一
晁错(汉)晁错撰(清)严可均辑二四三
邹阳书一卷(汉)邹阳撰(清)马国翰辑二六五
终军书一卷(汉)终军撰(清)马国翰辑二七九
终军(汉)终军撰(清)严可均辑二八七
淮南逸文(清)孙志祖辑二九三
淮南子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二九五
许慎淮南子注一卷(汉)许慎撰(清)孙冯翼辑二九九
许叔重淮南子注一卷(汉)许慎撰(清)蒋曰豫辑三二七
许慎淮南子注一卷(汉)许慎撰(清)黄奭辑三五三
淮南鸿烈闲诂二卷(汉)许慎撰(清)叶德辉辑三九一
序三九三
卷上三九七
卷下四二九
跋四八五



第十八册目录

杂学类(二)
淮南许注钩沈一卷(清)易顺鼎辑一
淮南许注异同诂四卷补遗一卷续补一卷(清)陶方琦撰六五
自叙六五
卷一七九
卷二一二一
卷三一八五
卷四二五一

补遗三一七
续补三八三
主父偃书一卷(汉)主父偃撰(清)马国翰辑四一五
主父偃(汉)主父偃撰(清)严可均辑四二三
徐乐书一卷(汉)徐乐撰(清)马国翰辑四二九
徐乐(汉)徐乐撰(清)严可均辑四三五
严安书一卷(汉)严安撰(清)马国翰辑四四一
严安(汉)严安撰(清)严可均辑四五一
论衡佚文一卷(汉)王克撰(清)王仁俊辑四五五
论衡佚文黄晖辑四六三
友论(汉)张升撰(清)严可均辑四七一
友论一卷(汉)张升撰(清)王仁俊辑四七三
嵖岈子(汉)崔寔撰(明)归有光辑四七五
崔氏政论一卷(汉)崔寔撰(清)马国翰辑四七九
政论一卷(汉)崔寔撰(清)严可均辑四八七
政论一卷(汉)崔寔撰(清)王仁俊辑五一三
任子(汉)任奕撰(清)杜文澜辑五四三
任子一卷(汉)任奕撰(清)张寿镛辑五四五
任子道论一卷(魏)任嘏撰(清)马国翰辑五六九
道论(魏)任嘏撰(清)严可均辑五八一



第十九册目录

杂学类(三)
蒋子万机论一卷(魏)蒋济撰(清)马国翰辑一
蒋子万机论一卷(魏)蒋济撰(清)张钧衡辑一三
蒋子万机论(魏)蒋济撰(清)严可均辑二七
万机论一卷(魏)蒋济撰(清)王仁俊辑三七
刘氏政论一卷(魏)刘廙撰(清)马国翰辑四五
刘氏政论一卷(魏)刘廙撰(清)张钧衡辑四九
政论(魏)刘廙撰六五
刘廙政论一卷(魏)刘廙撰(清)王仁俊辑七七
阮子政论一卷(魏)阮武撰(清)马国翰辑九三
正论(魏)阮武撰(清)严可均辑一〇一
世要论一卷(魏)桓范撰(清)马国翰辑一〇五
桓氏世要论一卷(魏)桓范撰(清)张钧衡辑一二一
世要论(魏)桓范撰一五五
世要论一卷(魏)桓范撰(清)王仁俊辑一七九
杜氏体论一卷(魏)杜恕撰(清)马国翰辑二一一
体论(清)严可均辑二二三
体论一卷(魏)杜恕撰(清)王仁俊辑二四七
笃论一卷(魏)杜恕撰(清)马国翰辑二七九
杜氏笃论一卷(魏)杜恕撰(清)张钧衡辑三〇三
笃论(魏)杜恕撰三二七
刍荛论(魏)锺会撰(清)严可均辑三三五
锺子刍荛一卷(魏)锺会撰(清)王仁俊辑三三九
诸葛子一卷(吴)诸葛恪撰(清)马国翰辑三四一
诸葛子(吴)诸葛恪撰(清)严可均辑三五五
诸葛子一卷(蜀)诸葛亮撰(清)王仁俊辑三五七
裴氏新言一卷(吴)裴玄撰(清)马国翰辑三五九
裴氏新言一卷(吴)裴玄撰(清)王仁俊辑三六五
默记一卷(吴)张俨撰(清)马国翰辑三六七
默记述佐篇(吴)张俨撰(清)严可均辑三八一
默记一卷(吴)张俨撰(清)王仁俊辑三八五
士纬一卷(吴)姚信撰(清)马国翰辑三八七
新义一卷(吴)刘廞撰(清)马国翰辑三九九
新议(吴)刘廞撰(清)严可均辑四〇三
秦子一卷(吴)秦菁撰(清)马国翰辑四〇五
陈子要言一卷(吴)陈融撰(清)马国翰辑四一三
要言一卷(吴)陈融撰(清)王仁俊辑四一九
唐子一卷(吴)唐滂撰(清)马国翰辑四二一
苏子一卷(晋)苏彦撰(清)马国翰辑四二九
苏子(晋)苏彦撰(清)严可均辑四三三
时务论一卷(晋)杨伟撰(清)马国翰辑四三九
时务论(晋)杨伟撰(清)严可均辑四四七
化清经一卷(晋)蔡洪撰(清)马国翰辑四四九
化清经一卷(晋)蔡洪撰(清)王仁俊辑四五七
邹子一卷(晋)邹氏撰(清)马国翰辑四五九
陆机要览一卷(晋)陆机撰四六五
陆氏要览一卷(晋)陆机撰(清)马国翰辑四六九
晋陆机要览一卷(晋)陆机撰(清)黄奭辑四七五
陆子一卷(晋)陆云撰(清)马国翰辑四七九
陆子一卷(晋)陆云撰(清)王仁俊辑四八五
杜氏幽求新书一卷(晋)杜夷撰(清)马国翰辑四八七
幽求子一卷(晋)杜夷撰(清)王仁俊辑四九九
干子一卷(晋)干宝撰(清)马国翰辑五〇一
干子一卷(晋)干宝撰(清)王仁俊辑五〇七



第二十册目录

杂学类(四)
物理论(晋)杨泉撰(清)孙星衍辑一
物理论一卷附录一卷(晋)杨泉撰(清)孙星衍辑(清)钱保塘校补四三
物理论一卷(晋)杨泉撰(清)黄奭辑七三
物理论一卷(晋)杨泉撰(清)王仁俊辑一二五
析言论一卷(晋)张显撰(清)马国翰辑一四七
析言(晋)张显撰(清)严可均辑一五一
析言一卷(晋)张显撰(清)王仁俊辑一五三
古今训(晋)张显撰(清)马国翰辑一五五
广志(晋)郭义恭撰一五七
广志(晋)郭义恭撰一五九
广志二卷(晋)郭义恭撰(清)马国翰辑一六七
卷上一六七
卷下一九九
晋郭义恭广志一卷(晋)郭义恭撰(清)黄奭辑二二七
孙子一卷(晋)孙绰撰(清)马国翰辑二三五
孙子(晋)孙绰撰(清)严可均辑二四三
孙绰子(晋)孙绰撰(清)劳格辑二四七
孙绰子一卷补遗一卷(晋)孙绰撰(清)王仁俊辑二五一
苻子一卷(晋)苻朗撰(清)马国翰辑二五七
苻子(晋)苻朗撰(清)严可均辑二八三
苻子一卷(晋)苻朗撰(清)王仁俊辑二九九
文释一卷(南朝宋)江邃撰(清)马国翰辑三〇一
少子一卷(南齐)张融撰(清)马国翰辑三〇五
刘子新论逸文(北齐)刘昼撰(清)杜文澜辑三三三
新论佚文一卷(北齐)刘画撰(清)王仁俊辑三三七
风俗通义逸文一卷(清)卢文弨辑三三九
风俗通逸文(清)臧镛辑四六九



第二十一册目录

杂学类(五)
风俗通义(佚文)六卷(清)严可均辑一
卷一一
卷二一七
卷三三七
卷四五五
卷五七三
卷六九一
风俗通逸文(清)杜文澜辑九九
补辑风俗通义佚文一卷(清)顾欀三辑一一三
风俗通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二〇一
风俗通义(清)徐友兰辑二〇九
风俗通姓氏篇二卷(清)张澍辑二三三
序二三五
卷上二三九
卷下三二九
风俗通姓氏篇佚文一卷补遗一卷(清)王仁俊辑四〇七
风俗通姓氏篇佚文一卷四〇七
补遗一卷四六九
风俗通姓氏篇校补一卷(清)陈汉章校补四七五
钱神论(晋)鲁褒撰(清)严可均辑五一五
钱神论(晋)鲁褒撰(清)王仁俊辑五二一
王子正论一卷(魏)王肃撰(清)马国翰辑五二三



第二十二册目录

杂学类(六)
古今通论一卷(晋)王婴撰(清)马国翰辑一
古今通论一卷(晋)王婴撰(清)王仁俊辑七
鉴戒象赞一卷(后魏)常景撰(清)马国翰辑九
图古像赞述(后魏)常景撰(清)严可均辑一七

典故类
博物记一卷(汉)唐蒙撰(清)马国翰辑二一
张华博物记一卷(晋)张华撰(清)王谟辑三三
博物志逸文(清)钱熙祚辑四九
博物志补二卷(晋)张华撰(清)周心如辑九三
卷上九三
卷下一一一
博物志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一二九
古今善言一卷(南朝宋)范泰撰(清)马国翰辑一六一
皇览一卷(魏)刘劭(魏)王象撰(清)孙冯翼辑一六三
皇览一卷(魏)刘劭(魏)王象撰(清)黄奭辑一八九
要雅一卷(梁)刘杳撰(清)马国翰辑二二五

小说类(一)
玄晏春秋一卷(晋)皇甫谧撰二三一
晋皇甫谧元晏春秋一卷(晋)皇甫谧撰(清)黄奭辑二三五
魏晋世语(晋)郭颁撰二三九
魏晋世语一则(晋)郭颁撰二四三
晋郭颁魏晋世语一卷(晋)郭颁撰(清)黄奭辑二四五
虞喜志林(晋)虞喜撰二五一
志林新书一卷(晋)虞喜撰(清)马国翰辑二五五
志林(晋)虞喜撰(清)严可均辑二七五
虞喜志林逸文(清)杜文澜辑二八一
志林佚文一卷(晋)虞喜撰(清)王仁俊辑二八三

裴啓语林(晋)裴啓撰二八五
裴子语林十则(晋)裴啓撰二九三
裴子语林二卷(晋)裴啓撰(清)马国翰辑二九七
序二九七
卷上二九九
卷下三三七
晋裴啓语林一卷(晋)裴啓撰(清)黄奭辑三六三
语林逸文(晋)裴啓撰(清)杜文澜辑三七一
语林一卷(清)王仁俊辑三七三
语林佚文一卷三七七
裴子语林一卷(晋)裴啓撰鲁迅辑三七九
郭玄二则(晋)郭澄之撰四一三
郭子一卷(晋)郭澄之撰(清)马国翰辑四一五
郭子一卷(晋)郭澄之撰鲁迅辑四四七
世说新语佚文(清)叶德辉辑四六五
说苑一卷(南朝宋)刘义庆撰(清)王仁俊辑四九一
俗说一则(梁)沈约撰四九三
俗说一卷(梁)沈约撰(清)马国翰辑四九五
俗说一卷(梁)沈约撰鲁迅辑五一七
殷芸小说一卷(梁)殷芸撰五二九
殷芸小说(清)伍崇曜辑五三五



第二十三册目录

小说类(二)
小说(梁)殷芸撰一
殷芸小说逸文一卷(梁)殷芸撰(清)杜文澜辑一三
小说佚文一卷(梁)殷芸撰(清)王仁俊辑一五
小说一卷鲁迅辑一七
妬记一卷鲁迅辑五一
古传一卷(清)王仁俊辑五七
传一卷(清)王仁俊辑五九
类林一卷(清)王仁俊辑六一
同贤记一卷(清)王仁俊辑六五
女史一卷(清)王仁俊辑六九
异闻记一卷鲁迅辑七一
神异经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七五
列异传七则(晋)张华撰七七
列异传一卷鲁迅辑八一
陆氏异林一卷(晋)陆云撰鲁迅辑九九
王浮神异记一卷鲁迅辑一〇三
曹毗志怪一卷(晋)曹毗撰鲁迅辑一〇七
志怪录一卷(晋)祖台之撰一一一
祖台之志怪一卷(晋)祖台之撰鲁迅辑一一七
甄异记一卷(晋)戴祚撰一二五
甄异记二则(晋)戴祚撰一二九
戴祚甄异传一卷(晋)戴祚撰鲁迅辑一三一
灵鬼志(唐)荀氏撰一四一
荀氏灵鬼志一卷鲁迅辑一五三
玄中记(□)郭氏撰一六三
玄中记一则(□)郭氏撰一六九
玄中记(□)郭氏撰一七一
元中记一卷(□)郭氏撰(清)马国翰辑一七五
元中记一卷补遗一卷(□)郭氏撰(清)茆泮林辑一九七
郭氏玄中记(□)郭氏撰(清)黄奭辑二二九
郭氏玄中记(□)郭氏撰(清)叶德辉辑二四九
玄中记一卷鲁迅辑二七九
孔氏志怪一卷鲁迅辑二九三
谢氏鬼神列传一卷鲁迅辑三〇一
殖氏志怪记一卷鲁迅辑三〇五
异苑逸文一卷(清)杜文澜辑三〇九
异苑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三一三
齐谐记三则(南朝宋)东阳无疑撰三一七
齐谐记一卷(南朝宋)东阳无疑撰(清)马国翰辑三二一
齐谐记一卷(南朝宋)东阳无疑撰鲁迅辑三三九
幽明录一卷(南朝宋)刘义庆撰三四七
幽明录十七则(南朝宋)刘义庆撰三五五
幽明录(南朝宋)刘义庆撰三六三
幽明录一卷附校譌一卷(南朝宋)刘义庆撰(清)胡珽校譌三六五



第二十四册目录

小说类(三)
幽明录逸文一卷(清)杜文澜辑一
幽明录一卷(南朝宋)刘义庆撰(清)王仁俊辑七
幽明录一卷(南朝宋)刘义庆撰鲁迅辑九
宣验记一卷(南朝宋)刘义庆撰九三
宣验记一卷(南朝宋)刘义庆撰九七
古异传一卷(南朝宋)袁王寿撰鲁迅辑一一七
郭季産集异记一卷(□)郭季産撰鲁迅辑一二一
冥祥记一卷(梁)王琰撰一二七
冥祥记五则(梁)王琰撰一三三
冥祥记(梁)王琰撰一三九
冥祥记一卷(梁)王琰撰鲁迅辑一四三
述异记逸文一卷(清)杜文澜辑二三一
述异记佚文一卷(南梁)任昉撰二三三
述异记一卷鲁迅辑二三五
刘之遴神录一卷(梁)刘之遴撰鲁迅辑二六七
集灵记一卷二七一
集灵记一卷鲁迅辑二七五
班固汉武故事二卷(汉)班固撰(清)洪颐煊辑二七九
卷一二七九
卷二二九一
汉武故事一卷(汉)班固撰(清)王仁俊辑三〇五
汉武故事一卷(汉)班固撰鲁迅辑三〇七
笑林一卷(魏)邯郸淳撰(清)马国翰辑三三一
笑林一卷(魏)邯郸淳撰(清)王仁俊辑三四九
笑林十则(魏)邯郸淳撰三五一
笑林一卷(魏)邯郸淳撰鲁迅辑三五七


道家类
抱朴子内篇佚文一卷抱朴子外篇佚文一卷(清)孙星衍辑三六五
内篇佚文三六五
外篇佚文三八一
抱朴子内篇(佚文)(清)严可均辑四一一
抱朴子逸文(清)孙志祖辑四四三
抱朴子缺文(清)劳格辑四四五
抱朴子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辑四四七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前言

子部文献是四部典籍中文本和思想最为驳杂的,包含了哲学、宗教、科技、类书、杂著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子部文献形成的过程和原因也较为复杂,以先秦诸子百家为例,学界对此就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如道术说、王官(职业)说、“救弊”说、个性说、经济说等。这些观点虽然指明了先秦诸子百家某些流派産生的原因,但并没有哪种说法能够较全面地解释先秦诸子百家形成的原因。
总体来说,诸子百家的形成由其内部的文化自觉与外部的文化活跃与繁荣共同发挥的作用。这些因素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夏商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处于一种逐渐摆脱原始状态的过程,文明尚不发达,人文尚笼罩在神权的阴影之下。至西周建国,分封诸侯,设官分职,建立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典章制度,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礼乐文明,这为诸子百家的形成创造了一定条件。但西周的政治体制仍是“世卿世禄”,政教未分,官师合一。在这种体制下,“学在官府”成为当时社会上文化教育的常态,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不仅民间无学术,而且文化创作的题材和方式也由官方决定。至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文化传播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教育方面的“有教无类”,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繁荣,社会上学说衆多、著作渐备,同时私家著述也逐渐增多,简帛等比较便利的书写材料也方便了文化学术的交流和发展。文化和学术繁荣的标志就是诸子百家的形成。《汉志》称当时六艺之学分为数家,乃至“战国从衡,真僞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出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学术史上的“子学时代”。
先秦诸子百家著作是子部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隋志》创立的“子部”是从先秦诸子百家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汉志》著录的先秦文献,分为六略,包括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至《隋志》确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六艺发展为经部,诗赋成为集部的源头,而兵书、术数、方技则与诸子一起,成为子部。与《汉志》相比,子部类目有所变化和增加,如《隋志》较《汉志》多了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少了阴阳家。至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在《隋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艺术、谱录、类书、释家四类。
同时,从“诸子”到“子部”的发展变化,并非只是名称的改变。在《汉志》中,“诸子”作为六略之一,是独立的类目。诸子在“六略”中的地位与其他典籍相比,并不像子部在四部中那样悬殊。《汉志》根据刘歆《七略》将各种典籍分为六类,一方面,这种分类方式只是根据汉代以前文献的内容性质进行整理,从而起到“剖判艺文,总百家之绪”的作用;另一方面,这“六略”大体可以分为艺、文两类,其中“艺”是指先秦诸家所长之技艺、术艺,而“文”则为规范、模式之义。艺、文不仅属于同源异流,而且《汉志》也承认六艺与诸子可以互相借鉴,班固称“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汉志》以诸子皆“六经之支与流裔”,司马谈亦认为“儒者以六艺为法”。因而,六艺与诸子、诸子之间是和而不同的,诸子之间“相灭亦相生”“相反而皆相成”,即其文本与观点存在互相通融,甚至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总叙》认为:“自六经以外立说者,皆子书也。”而且,六经(六艺)与诸子在早期的区别并不明显,都为了“立言”,从而表达一定的学说和观点。“经”与“子”在“立说”方面达成了统一,在话语体系上表现为前者对后者有所肯定和借鉴,并进行审慎汲取,而后者在观点和论证上对前者有所征引,从而使两者达到一元与多元、主旋律与多样性的共存与统一。然而,在此后经史子集四部形成的过程中,诸子作为子部的一个类目,其地位是逐渐下降的。在四部典籍中,经籍取得了统治地位,成为其他三部必须遵循的“公理”,以诸子为代表的子部逐渐处于从属地位。如在《隋志》中,以诸子为“经籍之鼓吹”,《郡斋读书志》称“八家本出于圣人”,将诸子作为经籍、史书的附属,称为“杂学”。因此,子部类目的增减与子部文献内容的调整,不只是数量和文本的变化,还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彼时学术文化的特点。但我们对子部文献的发展特点的认识,仍有赖于对更多相关文本的关注、审视与解读。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这不仅造成诸子之学得不到传承和发扬,而且诸子之书也鲜见传习,有的甚至渐渐消亡。汉魏之际,经学出现了衰退,儒学一统局面被打破,学术大变迁,上承先秦诸子之余绪,子学大盛,子书大量涌现,比先秦诸子百家也毫不逊色。由于子书比较丰富,还出现了摘钞子书而成的《子钞》《意林》等著作。但汉魏诸子与先秦诸子又有明显的区别,即先秦诸子不仅为“成一家之言”,而且多为某一学派的集体著作,其传承主要靠师徒弟子,而汉魏诸子书虽为“立言”,则更多是作者个人的著作,其内容较先秦诸子来说,更为驳杂,流布主要依赖著作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
在子部文献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与集部文献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受到其影响。据《汉志》称,西周时,诸侯卿大夫以诗赋作为与邻国交接的重要手段。而至春秋末期,诸子争鸣,诗赋亦从一种外交手段渐渐成为作者表达个人情感的文学体裁。故明人张燮在《宋大夫集序》中写道:“周之季也,人以道术争鸣,故诸子独著而文苑阙焉。”汉魏六朝时期是中国古代集部文献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诸子”与“文苑”的关系正发生着变化。一方面,汉魏以来子书的类别和数量与先秦时期相比,并未有太多新的进展,汉魏诸子之书在言论观点方面与前代并没有太多创新,有些只是对前代子书的注解,因而逐渐显得“理重事复”(顔之推语);另一方面,汉魏集部文献的创作日渐完备,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子书的说理论事的作用。因此,虽然子部文献的类目在隋唐以后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子书的衰落已经不可避免。至于子部其他类目,则多为技艺类,也就是《汉志》中所说的“艺”。这些属于末流杂学,其价值则有待于学者“博收而慎取”。
先秦至汉魏六朝时期的子部文献,除了个别出土文物,后人大多难以见到原著。同时,先秦汉魏时期,子书多以单篇流行,其在被编集成书的过程中,篇目也并不固定。这些情况都容易导致子书亡篇或者散佚。同时,虽然诸子之学在古代的影响未曾中断,而且可与经史旁参,但结合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它又是长期受贬抑的。因此,至清人整理子部典籍时,也总结道“其中或佚不传,或传而后莫为继,或古无其目而今增,古各为类而今合,大都篇帙繁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鉴于先秦汉魏子书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文献价值,有的卷帙较多,内容丰富,思想驳杂,但大多散佚情况比较严重,也有很多错讹。自汉代以来即不断有学者进行整理工作,如我们今天所见的传世先秦汉魏子书,有的是经西汉刘向校理后留传下来的文本,有的则经过隋唐及以后人的整理,与原始著作有一定差别。从唐代开始,子书也在科举考试中作为出题依据,不过以儒家类为主。宋代是现存很多古代典籍最终形成“今本”“定本”的重要时期,子部文献其中是重要的一部分。如宋代龙图阁藏书中,“子书”的种类和数量是最多的。明代,人们出于好奇玩赏的需要,编纂了一些诸子丛书,如《新刊五子书》《诸子褒异》《五子书》《六子全书》《六子书》《二十家子书》《诸子十五种》《子书类纂》《诸子品节》《子汇》《先秦诸子合编十六种》《诸子合雅》《合诸名家批点诸子全书》《且且庵初笺十六子》《诸子奇赏》《子品金函》《诸子汇函》等。明代开始编纂的《汉魏丛书》,也收录了部分子书。如嘉靖年间何镗编辑《汉魏丛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籍,收有约万种文献目录。程荣编纂《汉魏丛书》时,只余经籍十一种、史籍四种、子籍二十三种。何允中《广汉魏丛书》《增订汉魏遗书》《汉魏遗书钞》。清代及民国时期有《十子全书》《百子全书》《二十二子》《二十五子汇函》《圣门十六子书》《子书三十二种》《桐城吴先生点勘诸子》《诸子集成》等。今人整理有《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及《中国子学名著集成》《子藏》等。但是,明代诸子丛书大多或寻章摘句,割裂原书,或校勘不审,错讹较多,并不足取,而清代以后的一些诸子丛书则限于对传世子书的搜集整理,因此,我们在加强对子书的校勘整理之外,还应该关注先秦汉魏亡佚子书的辑佚。这方面的成果以清代学者最著。如马国翰、洪颐煊、严可均、黄奭、黄以周、王仁俊最称勤备,而姚东升、周广业、顾观光、钱熙祚、劳格、汪宗沂、陶宪曾、孙治让、胡玉缙、王时润等人也各有辑录。诸家所得辑本详略不等,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先秦汉魏子书赖以重见天日,其辑佚之功不可没。
《子部文献辑佚汇编》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明清以至近代学者关于先秦汉魏子部文献的辑佚成果,按照《古佚书辑本目录》重新汇编,成为目前子部文献辑佚成果的集大成者。以往我们更多关注传世子部文献,这显然是很不够的。传世子部文献之外的各家辑本,虽然与原著相比散佚严重,但通过这种汇编整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子书文本,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最直接的资料。同时,可以使读者更为全面地了解“子学”的思想体系,领略诸子书的丰富多样的文本叙述和精神世界。对于同一子书的不同辑本,依完成时间为序。后人可以通过比较,择善而从,整理出子书较为完备的辑本。如傅玄的《傅子》,原书有一百二十卷,宋代大半亡佚,现在最早的辑本为《四库全书》所辑《永乐大典》本,后清代学者多有辑佚校补,以严可均、傅以礼、叶德辉三家最优,然亦各有短长。各家辑本通过校勘文本、订正衍文、比较异文、删除误文、考订编目、增补文字等工作,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傅子》一书的原貌。然现存辑本最多者不过五卷,与原书相比差距仍很大。同时,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后世学者对于子部文献的辑佚,有的辑本存在很大问题。如宋人汪晫辑《子思子全书》,其中多引涉及子思的内容,而相当多的内容并非《子思子》原书的文本。相比之下,清人黄以周所辑《子思子》则更为接近原貌。汪晫另辑有《曾子》,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对于现存传世子部典籍,清人所辑佚文也能提供一些补充和参考。如《新序》《新书》《说苑》《法言》《新论》《中论》《论衡》《庄子》等,清人均辑有佚文。这些佚文有的属于今本的散篇佚句,有的则属于不存于今本的内容。这是因为先秦汉魏子书在形成今本的过程中,其文本往往有多个来源,而整理者的选择使得其中一些词句被“自然的”或者人为地舍弃。今本子书的一些词句由于存在于其他文献中,从而可以被辑佚出来,经过后世学者的整理,形成较为全面的版本。如严可均辑《商君书》佚文《六法》(据严说当作“立法”),见于《群书治要》。《墨子集解》附《墨子佚文》,张纯一据《开元占经》辑佚文九条,可以补充我们对《墨子》思想的认识。
清代学者在辑佚子部文献的过程中,所辑佚文往往是只言词组,但即使对这些并不丰富的文字,他们往往努力恢复其篇目次第,撰写按语,考订相关文字、史实,使相关辑佚成果具有相当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如严可均在孙冯翼辑《典论》的其础上,不仅所辑较为完备,而且将佚文按篇目归类。又如张澍《风俗通姓氏篇》,在每条文后附有按语,考证颇有所得。
由此可见,对先秦汉魏子部文献的辑佚,前人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漏、滥、误、陋等缺点。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辑佚者的学识、态度及客观条件所限,另一方面也由于先秦汉魏子部文献形成过程中的特点,使辑佚者对于其文本难以甄别。这些问题,《子部辑佚文献汇编》并不加纠正,期望读者在利用本书时,结合学术、文献、版本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相关辑佚成果加以辨析和研究。
当然,《子部辑佚文献汇编》对前人辑佚成果的继承,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今天的学术条件比前人要好得多,理应在子部辑佚方面取得新的成就。尤其随着电子文献数据库的发展,资料收录更加全面,文本检索更加方便,也将大大促进子部文献的辑佚、整理和研究工作的进展,使相关辑佚成果更加丰富和完善,为学界提供更多新材料。
翟金明



二〇一八年九月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