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文物史料图鉴(全九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程道德 定价 9800.00
责任编辑 王佳妍 ISBN 978-7-5013-6978-2
出版时间 2022-03-01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22-03-01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8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工具书
中图分类 G649.29-64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料图鉴》收录北京大学教授程道德先生收藏的近现代教育珍贵史料2000余件,包括聘书、纪念册、课程表、校长墨迹等,这些收藏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本书的整理出版将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目录[ 滚动 - 展开 ]  
 
全书总序:“大学”如何“收藏” ……………………………………… 陈平原 1
全书凡例 …………………………………………………………………………………… 1
概  述 ……………………………………………………………………………………… 1
第一章  章程…………………………………………………………………………… 001
(一)近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章程 ………………………………………………… 002
(二)近现代高等学校章程 ……………………………………………………… 023
(三)招生章程 …………………………………………………………………… 074
第二章  校刊…………………………………………………………………………… 105
第三章  校徽、纪念章 ……………………………………………………………… 163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大学”如何“收藏”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文物史料图鉴》序
我不做收藏,但深知收藏的价值。藏书画、藏善本、藏玉石、藏瓷器,既是一种颇为昂贵的“个人兴趣”,也是一种获利甚丰的“投资行为”。因此,谈论此等收藏之“价值”,用不着多费口舌,单某藏品曾在某次拍卖会上得到热烈追捧,就足以打消一切疑虑。可还有另一种收藏,藏品本身并不怎么值钱,但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让人牵肠挂肚。这样的收藏,其潜在的“价值”,需要有心人去发掘与阐释。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程道德先生半路出家,从“国际法”一转而为“近代书札”,二转而为“科举文化”,三转而为“高教文物”,如此曲折的收藏之路,因缘际会中,包含着某种独特的眼光与趣味(或许也有财力方面的考量)。我歆羡其收藏的不少珍品(如康有为、梁启超的手稿),对其锲而
不舍地关注高教文物,更是钦佩不已。因为此类收藏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只有从学术文化的角度,才
能理解其意义。换句话说,程先生的收藏趣味,不像是投资家,更像是在筹办专题博物馆。
饱含历史沧桑但仍气韵生动的名人墨迹,任谁都宝爱;至于那些平淡无奇的毕业文凭或教师聘书,除了当事人及其子孙,一般人不会特别在意。可当收藏家将他蒐集的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至 1952 年院系调整前,中国 118 所高等院校和专科学校的近 180 件毕业证书摊在你面前,并且一五一十地讲述这些证书的前世今生,你会有一种震撼感。这些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几乎涵盖了晚清至民国年间所有重要的公立大学、私立大学以及教会大学。精美的图版,配上编者的简要说明,隐约呈现了百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坎坷历程。《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文物史料图鉴》所包含的“章程校刊卷”“聘书卷”“教师授业卷”“学生入学修业卷”“毕业证书卷”“同学录卷”“校长遗墨卷”合观,当可做另类的“中国近现代大学史”阅读。
从 1862 年京师同文馆建立,到 1952 年院系调整,近代中国高等教育风起云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太多值得追忆与感叹的往事。在政治史、教育史、文化史专家的宏大叙事之外,有这么一些从实物出发的“管中窥豹”,对于今人之触摸历史,无疑大有助益。而这些文物,需要坐下来,细细品读。比如,京师大学堂及早年北大的毕业证书,详细开列该生历年各门功绩;而傅增湘任总理(校长)的北洋女师范学堂,1907年颁发的毕业证书上,每门功课除开列成绩外,甚至还有任课老师的姓名及签章,这是我见到的最为复杂的毕业文凭。1926 年清华学校研究院的毕业证书上,除校长及教务长外,专门标明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其中三人也有签章;1931 年燕京大学的毕业证书,需要一个很长的“附注”,来说明为何要给多年前毕业的学生补发证书,其中牵涉校史的沿革;某西南联大学生 1942 年毕业,1946 年才拿到证书,以及某中山大学学生,得到的是一张五年有效的“临时毕业证明书”,这些都缘于战争环境的限制;至于 1949 年各校的毕业证书,因政权交替,图案及关防新旧杂陈,煞是有趣。此外,不同时代毕业证书的图案设计,以及由谁签字,是单列校长,还是加上教务长、院长、系主任,甚至包括导师,这都体现出时代风气的变迁。这样的毕业
证书,说它可补文献记载之阙失,当不为过。说实话,大学章程、校刊、学则、招生简章、同学录、纪念册等,各著名大学的图书馆与档案馆都会努力收藏,专家学者也不难查阅得到。程先生的功绩是将其汇于一编,亦属难得。尤为珍贵的是各式各样的学生证、注册证、校徽,还有1923 年复旦大学毕业生张昌麟修业期满的“喜报”(八平方尺,印刷品),1931 年“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讲听讲劵”,1942 年国立西南联大学生剧社锦旗,还有 1950 年北京大学中国语文学系冯文炳、章廷谦、游国恩等讲授“写作课”的进度表,让我大开眼界。至于同是教师聘书,为何北大的简要至极,只字不提薪水与工作量,而清华则责任与待遇分明,甚至明确规定“非得学校许可教职员不得在外兼差”,这里显然蕴含着两种不同的办事风格与大学理念。说大点,这两所名校的差异,单从聘书上,已能够见出端倪。倘若有心在意,无论鉴赏者还是收藏者,面对这些高教文物,欣赏之余,都能长见识。何况是长期专注于高教文物的程道德先生,既有执教高校的先在经验,又念兹在兹,乐此不疲地浸淫其中,反复比较辨析,也使其对于近现代中国大学史的体认,并不逊于“术业有专攻”的校史专家。
有关中国大学的诸多文物,不仅是供人把玩,更是学者及大众进入历史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博物馆、档案馆固然是主力,可私人收藏同样功不可没。在我看来,个人的专题收藏是一种趣味,也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好东西落在你手里,你有责任善待它,让其发挥最大效用,服务于学界乃至整个社会。至于用什么方式,因人而异,有出借的,有捐献的,有展览的,也有整理出版的。程道德先生在为家乡安徽休宁捐献清代科举文物的同时,主编并刊行《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文物史料图鉴》,值得特别赞许。正因此,作为收藏的门外汉,我乐于为此书作序,希望借此为“中国大学史”的写作与阅读“鼓且呼”。十多年前,程道德先生主编《二十世纪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手迹》,我奉命作序;此序以《书法的北大》为题,初刊于 2002 年 11 月 20 日《中华读书报》, 后因各种原因未入集。这回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文物史料图鉴》撰序,确定的题目是《“大学”如何“收藏”》。从“书法”到“大学”,可见收藏者以及阅读者欣赏趣味的转移。同是藏品,前者不妨“藏诸名山”,后者最好走出书斋,尽早面向广大读者(受众)——期待程先生念兹在兹的图书及博物馆早日完工。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