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妙无余——中国藏书印的历史与文化
 
 
分享到:
编  著  者 王玥琳 定价 128.00
责任编辑 王燕来 ISBN 978-7-5013-7204-1
出版时间 2022-01-21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22-01-21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小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金石文献
中图分类 J292.42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本书以中国古代藏书印为主要研究对象。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指书籍收藏者(有时为阅读者)用以表示物权,或反映阅读、鉴赏、整理等藏书活动,乃至单纯展示个性的一类印章;通过钤盖方式,藏书印印记留存于书籍之上。在功能属性层面,藏书印具备传统玺印明确物权的基本功能,同时具备为藏书而用的专用属性。藏书印的使用在中国历史悠久,深深植根于古代藏书文化。藏书印是中国印章诸多类型之一,藏书印研究是传统印章学的一个分支;藏书印的出现、发展与书籍制造技术的演变存在密切关系;藏书印是中国藏书史、藏书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藏书印是古代文人士大夫文化心理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对藏书印的研究,是对古代书籍发展史、篆刻艺术史、藏书文化史和文人文化心理的综合性研究。本书拟全面考察藏书印产生、发展、演变、衰落的历史进程,探讨藏书印如何从传统印章类型中独立出来、其发展与古代书籍发展史的相互关系,分析各时代、各类型藏书印的特点与生成动因,揭示藏书印的重要文化价值与文献史料价值。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绪论……1
第一章 藏书印溯源:印•藏印•藏书印……5
第一节 印:执政所持,信也……5
一、印的概念、属性与名称……5
1.印的概念与属性……5
2.印的名称……6
二、印的发展历程……7
1.先秦:玺印初创……7
2.秦汉:典范建立……9
3.隋唐:印制改革……12
4.宋元:风格多元……13
5.明清:篆刻艺术……16
第二节 鉴藏印:印记乃书画之本业耳……18
一、纸张时代:鉴藏印的产生背景……18
1.纸张时代……18
2.抑印方式的重要变革……19
3.书画承载介质的新变……21
4.玺印凭信功能在书画领域的实现……22
二、唐宋鉴藏印概述……24
1.《历代名画记》所录早期鉴藏印……24
2.《书史》《画史》所录唐宋鉴藏印……28
3.南唐及宋代官私鉴藏印……33
第三节 藏书印:藏书必有印记……37
一、藏书印起源诸说辨析……37
二、藏书印出现的必要条件……40
1.书籍的载体与生产方式……40
2.书籍收藏溯源……41
3.书籍的价值……43
三、藏书印的概念、属性与类型……44
1.藏书印的概念……44
2.藏书印的属性——从“图书”之名说起……46
3.藏书印的类型……49
第二章 中国古代藏书印发展史……54
第一节 鹊衔龟顾妙无余,不爱封侯爱石渠——唐五代的藏书印……54
一、唐代藏书概况与藏书印……54
1.唐代藏书概况……54
2.唐代藏书印……56
(1)唐代藏书印实物……56
(2)唐代藏书印印蜕遗存……57
(3)文献记载中的唐代藏书印……58
二、五代藏书概况与藏书印……62
1.五代藏书概况……62
2.五代藏书印……63
三、唐五代藏书印的时代特征……64
1.广义的藏书印……64
2.唐五代藏书印的新类型……64
3.唐五代藏书印的制用特点与理念……65
第二节 中秘图书护玉签,沫红澹映奉华钤——宋元藏书印……66
一、两宋藏书概况与藏书印……66
1.雕版印刷与印本书籍的黄金时代……67
2.两宋藏书概况……67
3.两宋官私藏书印……68
(1)两宋官方藏书印……68
(2)两宋私人藏书印……73
二、蒙元藏书概况与藏书印……76
1.蒙元藏书概况……76
2.蒙元官私藏书印……77
(1)蒙元官方藏书印……77
(2)蒙元私人藏书印……79
附论元代及后世书院藏书印……82
三、宋元藏书印的时代特征……85
1.宋元藏书印的新类型……85
2.宋元藏书印的制用特点……86
3.文人与印的深度结合……88
第三节 鸾翥蛟蟠见古人,流胪韵格挹天真——明代的藏书印……89
一、明代藏书概况……89
二、明代藏书印……93
1.明代官方藏书印……93
2.明代私家藏书印……96
三、材质革新——明代藏书印的时代特征……105
1.传统玺印材质与治印方式……106
2.石材的出现……107
3.以石治印的深远影响……110
第四节 管领奇书八万卷,人间此印亦千秋——清代的藏书印……114
一、清代藏书概况……114
二、清代藏书印……117
1.清代官方藏书印……117
2.清代私家藏书印……123
三、艺术性与规范性的高度融合——清代藏书印的时代特征……133
1.追寻篆刻艺术的极致……133
2.重视印章的规范与理性……138
第五节 纵横私印犹完好,故物归来信宿缘——近现代藏书印概述……139
一、书籍生产方式和藏书方式的变革对藏书印的影响……139
1.书籍生产方式的变革及其对藏书印的影响……140
2.藏书方式的变革及其对藏书印的影响……140
二、民国公私藏书印概述……141
1.民国公藏机构藏书印……141
2.民国私人藏书印……142
(1)传统文人藏书印……142
(2)现代文人藏书印……146

第三章 藏书印的文化价值……150
第一节 文人书事与藏书印……150
一、藏书楼文化与斋馆印、斋馆收藏印……150
1.藏书楼文化……150
2.斋馆印及斋馆收藏印……151
二、读书治学与鉴赏校读印……154
1.欣赏与阅读……155
2.鉴定与校勘……155
3.借观与经眼……157
三、重要书事与记事印……159
1.得书记事印……159
2.特色珍本印……161
3.捐书记事印……162
四、闲适生活与闲章……163
1.读书原有福 ……163
2.吾道在沧洲……165
3.杏花春雨江南 ……166
4.子孙世珍……167
第二节 方寸之间藏书史……168
一、珍秘多从小印传……168
1.佞宋嗜元……168
2.印别甲乙……170
3.钤印癖与作伪者……171
二、观是书者宜珍护……176
1.神物护持……176
2.借人典籍须爱护……177
3.善观书者得良法……178
三、得书良不易,后人弗轻弃……180
1.读书有福得书难……180
2.与身俱存亡……182
3.未知异日倩谁传 ……183
4.难寻几世好书人 ……185
四、“曾在某处”印与书籍之厄……187
1.“曾在某处”印……187
2.书籍之厄……188
五、鬻借为不孝,但祝得所归……193
1.秘而不宣,鬻借不孝……194
2.传之其人,嘉惠学林……195

第四章 藏书印的文献价值……199
第一节 纠史之谬,补史之缺……199
一、考订藏书家生平情况……199
二、考察藏书家其它印鉴……203
三、增补藏书家传略……205
第二节 古书原委,如在目前……206
一、鉴定古籍版本……206
二、梳理递藏原委……209
三、丰富存藏细节……212
第三节 藏书印与书目的密切关系……216
一、书——藏书印——书目的相互印证……216
二、缘印得书,由书辑目……218
三、《天禄琳琅书目》著录藏书印的方式与意义……220
附论:关于书目著录藏书印的几点思考……224
 
前言[ 滚动 - 展开 ]  
 
本书以中国古代藏书印为主要研究对象。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指书籍收藏者(有时为阅读者)用以表示物权,或反映阅读、鉴赏、整理等藏书活动,乃至单纯展示个性的一类印章;通过钤盖方式,藏书印印记留存于书籍之上。在功能属性层面,藏书印具备传统玺印明确物权的基本功能,同时具备为藏书而用的专用属性。藏书印的使用在中国历史悠久,深深植根于古代藏书文化。藏书印是中国印章诸多类型之一,藏书印研究是传统印章学的一个分支;藏书印的出现、发展与书籍制造技术的演变存在密切关系;藏书印是中国藏书史、藏书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藏书印是古代文人士大夫文化心理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对藏书印的研究,是对古代书籍发展史、篆刻艺术史、藏书文化史和文人文化心理的综合性研究。本书拟全面考察藏书印产生、发展、演变、衰落的历史进程,探讨藏书印如何从传统印章类型中独立出来、其发展与古代书籍发展史的相互关系,分析各时代、各类型藏书印的特点与生成动因,揭示藏书印的重要文化价值与文献史料价值。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