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宋本曹子建文集
 
 
分享到:
编  著  者 (三国·魏)曹植 定价 40.00
责任编辑 潘云侠 ISBN 978-7-5013-7167-9
出版时间 2021-10-30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21-10-30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平装,大32开,
丛  书  名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
所属分类 文学艺术
中图分类 I213.612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曹植是在中国文学史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作家,特别是他的诗歌创作,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留下了《白马篇》《七哀诗》等名作。现藏上海图书馆的宋刻本《曹子建文集》,属海内外孤本。此本刊印精良,《铁琴铜剑楼藏书目録》称之爲“板刻精妙,字大悦目”。书中钤“华亭朱氏”“朱文石史”“书史之记”“子孙永保”“周印良金”“毘陵周氏九松迂叟藏书记”“我法斋”“虞山瞿绍基藏书之印”“恬裕斋镜之氏珍藏”“古里瞿氏记”“菰里瞿镛”“铁琴铜剑楼”“子雝金石”“瞿秉冲”“瞿润印”“瞿印秉渊”“良士眼福”“瞿啓甲”“绶珊经眼”“杭州王氏九峰旧庐藏书之章”诸印,明朱大韶旧藏,后迭经明周良金、清瞿氏铁琴铜剑楼、王绶珊递藏,翁同龢、傅增湘和王文进等均曾经眼过该本,洵为可珍。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目録



目録一

卷一

東征賦并序二九

遊觀賦三〇

懷親賦并序三一

玄暢賦并序三二

又幽思賦三四

節遊賦三五

又感節賦三七

離思賦三九

又釋思賦并序四一

臨觀賦四一


卷二

潛志賦四三

閑居賦四三

慰子賦四五

叙愁賦并序四六

又愁思賦四七

又九愁賦四八

娱宾賦五三

愍志賦并序五四

歸思賦五五

静思賦五六

 卷三

感婚賦五七

出妇賦五七

洛神賦五九

愁霖賦六六

喜霽賦六七

登臺賦六八

九華扇賦并序六九

車渠椀賦七二

迷迭香賦七四

大暑賦七五

 卷四

神龜賦并序七七

白鶴賦八〇

蟬賦八一

鸚鵡賦八四

鶡賦八五

離繳雁賦八六

鷂雀賦八八

蝙蝠賦九〇

芙蓉賦九〇

酒賦九一

槐賦九四

植橘賦九四

 卷五

公宴九七

侍太子坐九七

七哀九八

鬥雞九九

元會一〇〇

送應氏二首一〇一


雜詩六首一〇二

喜雨一〇六

離友并序一〇七

應詔一〇八

贈徐幹一一〇

贈丁儀一一一

贈王粲一一二

贈丁儀王粲一一三

贈白馬王彪一一四

贈丁翼一一七

朔風一一八

矯志一二〇

閨情二首一二一

三良一二三

責躬一二三

情一二七

妬一二七

芙蓉池一二八

雜詩一二八

言志一二八



卷六

箜篌引一三一

升天行二首 一三二

仙人篇一三三

妾薄命二首 一三四

白馬篇一三六

名都篇一三七

薤露篇一三九

豫章行一四〇


美女行一四一

艷歌一四二

遊仙一四二

五遊詠一四三

梁甫行一四四

丹霞蔽日行一四五

怨歌行一四五

善哉行一四六

君子行一四七

平陵東一四八

苦思行一四八

遠遊篇一四九

吁嗟篇一五〇

鰕篇一五一

種葛篇一五二

浮萍篇一五三

惟漢行一五四

當來日大難一五五

野田黃雀行一五六

門有萬里客一五七

怨歌行一首一五七

桂之樹行一五九

當牆欲高行一五九

當欲遊南山行一六〇

當事君行一六一

當車已駕行一六一

飛龍篇一六二

盤石篇一六三

驅車篇一六四


卷七

皇子生頌一六七

玄俗頌一六八

母儀頌一六八

明賢頌一六九

孔子廟頌一六九

學官頌一七〇

社頌一七一

宜男花頌一七二

冬至獻襪頌一七三

庖犧贊一七三

女媧贊一七四

神農贊一七四

黃帝贊一七四

少昊贊一七五

顓頊贊一七五

帝嚳贊一七六

帝堯贊一七六

帝舜贊一七七

夏禹贊一七七

殷湯贊一七八

湯禱桑林贊一七九

周文王贊一七九

周武王贊一八〇

周公贊一八〇

周成王贊一八一

漢文帝贊一八一

漢武帝贊一八二

漢景帝贊一八二

姜嫄簡狄贊一八三

班婕妤贊一八三

禹妻贊一八四

吹雲贊一八四

赤雀贊一八四

漢高帝贊一八五

巢父贊一八五

務光贊一八六

商山四皓贊一八六

三鼎贊一八七

承露盤銘并序一八七

寶刀銘一八九


卷八

改封陳王謝恩章一九一

封二子爲公謝恩章一九一

初封安鄉侯表一九二

謝妻改封表一九三

自試表一九五

謝賜柰表一九七

求自試表二首一九七

諫伐遼東表二一〇

獻璧表二一三

上牛表二一四

謝鼓吹表二一五

求通親親表二一五

慶文帝受禪章二二二

慶文帝受禪章二二三

上卞太后誄二二四

黃初五年令二二六

上責躬詩表二三〇

龍見表二三二

冬至獻襪頌表二三三

上先帝賜鎧表二三三



卷九

誥咎文二三五

釋愁文二三七

七啓二四〇

九詠二五九

柳頌序二六一

司馬仲達書二六二

與楊德祖書二六三

與吴季重書二六九

任城王誄二七三

大司馬曹休誄二七四

光禄大夫荀侯誄二七六

平原懿公主誄二七六

武帝誄二七九

文帝誄二八三

卞太后誄二九四

金瓠哀辭二九八

行女哀辭二九九

仲雍哀辭三〇〇

王仲宣誄三〇一


卷十

漢二祖優劣論三〇九

魏德論三一三

相論三一九

辯道論三二一

籍田説三二三

令禽惡鳥論三二七

魏德論謳穀三三〇

禾三三一

鵲三三一

鳩三三二

髑髏説三三二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序言


  曹植是在中國文學史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作家,特别是他的詩歌創作,對五言詩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留下了《白馬篇》《七哀詩》等名作。鍾嶸《詩品序》稱曹植爲“建安之杰”,張戒《歲寒堂詩話》也稱他的詩作“後世所以莫能及也”。賦及各體文章的創作也很有文學地位,如《洛神賦》《求自試表》等,還有一篇頗具特色的《髑髏説》。《文心雕龍·才略》稱“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勢窘益價”,曹植還有着超越詩文創作的人格魅力,使他博得歷代文人墨客的同情和理解。他的作品主要收録在宋人輯編的曹植集裏,儘管輯録尚欠完備,却是研究曹植生平創作與文學思想的第一手資料。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籍沛國譙縣(今屬安徽亳州)人。建安十六年(211)封平原侯,後徙封臨淄。文帝即位後,貶爵安鄉侯,後進封鄄城王。明帝即位,徙封浚儀、雍丘、東阿等地,又改封陳,謚曰“思”,世稱陳思王。生平事迹參見《三國志·魏書》卷十九陳思王植傳。

  曹植的詩文作品編爲集子,《三國志》本傳稱植卒後,“景初中詔曰:‘陳思王昔雖有過失,既克己慎行,以補前闕,且自少至終,篇籍不離於手,誠難能也。其收黄初中諸奏植罪狀,公卿已下議尚書、秘書、中書三府、大鴻臚者皆削除之。撰録植前後所著賦、頌、詩、銘、雜論凡百餘篇,副藏内外。’”此即曹魏秘閣編本曹植集,“副藏内外”指集子以正、副本保藏,促使曹植作品較爲廣泛地流傳開來。又按《晉書·曹志傳》稱:“帝嘗閲《六代論》,問志曰:‘是卿先王所作邪?’志對曰:‘先王有手所作目録,請歸尋按。’還奏曰:‘按録無此。’”這裏的“録”應該指的是曹植作品的目録,印證秘閣所編的曹植集并非作品全帙,而是有所删選。否則核檢秘閣編本曹植集便可判斷《六代論》的撰者,何須再由曹志按“録”核驗。這也表明曹志手中有曹植作品集的全本。曹植生前也確曾編過集子,不過主要是自己的賦作,《藝文類聚》卷五十五載曹植《文章序》云:“余少而好賦,其所尚也,雅好慷慨,所著繁多。雖觸類而作,然蕪穢者衆,故删定别撰,爲《前録》七十八篇。”但曹植是否還自編有“後録”,乃至於作品全集,史無明文。大致而言,曹植卒後其作品集的流傳,既有秘閣所編的選本性質的曹植集,也有曹志家藏具有全集性質的曹植集。

  曹植集見之史志著録,始自《隋志》,著録爲三十卷本,至《舊唐志》則著録爲二十卷本和三十卷本兩種卷第。兩種卷數的編本之間的關係,《四庫全書總目》認爲:“蓋三十卷者,隋時舊本;二十卷者,爲後來合併重編,實無兩集。”筆者推測三十卷本屬曹植自編全集本系統,而二十卷本則屬秘閣所編選本系統(參見拙文《宋本〈曹子建文集〉考論》,載《中國典籍與文化》二〇一八年第二期)。降至宋代,曹植集則有十卷本和二十卷本之别。二十卷本唯見於《直齋書録解題》著録,稱:“卷數與前《志》合,其間亦有采取《御覽》《書鈔》《類聚》諸書中所有者,意皆後人附益,然則亦非當時全書矣。其間或引摯虞《流别集》,此書國初已亡,猶是唐人舊傳也。”從輯録作品出自《修文殿御覽》《文章流别集》來看,該本保留了曹植作品的早期面貌,惜宋季以後下落不明。宋代主要流傳的是十卷本,根據舊題柳宗元撰《龍城録》和曾慥《類説》的記載,十卷本在北宋時已經出現,南宋初著録在《郡齋讀書志》。晁公武稱此本詩文二百篇,“反溢於本傳所載,不曉其故”,這表明十卷本是宋人據類書和詩文總集等的重編本,與本傳記載的秘閣編本曹植集并無關係。同時也提醒其中可能混入了非曹植的作品,需要在使用研究時有所甄辨。之後的《文獻通考·經籍考》《宋史·藝文志》均著録曹植集爲十卷本,宋人重編十卷本遂爲今本曹植作品集的祖本(衹是篇目與篇次略有差異),也是通行的卷次。


  宋代十卷本系統的曹植集,留存至今或有迹可循的有兩種,一種是《四庫全書總目》所稱的南宋嘉定六年(1213)本,稱:“猶從宋寧宗時本翻雕,蓋即《通考》所載也。”《四庫全書》本曹植集即據該本而鈔,基本保留了宋嘉定本的面貌,而原宋本則未見。一種是瞿氏鐵琴銅劍樓舊藏,現藏上海圖書館的宋刻本《曹子建文集》,屬海内外孤本。經校勘比對,四庫所據之嘉定本與此部宋本并非同一版本,但同源出十卷本系統。

  宋本《曹子建文集》避諱至“廓”字止,亦刻在南宋嘉定時。前人如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録》、張元濟《影印〈續古逸叢書〉二十種緣起》等多謂“廓”字不闕筆,實則不確,闕筆之例見諸卷十的《髑髏説》“廓然嘆曰”句中,且出現在原版葉裏。該本是現存曹植集最早的版本,後來的曹植集大抵出自於此,其文獻地位毋庸置疑。但具體分析起來也有不足,首先是輯録篇目未爲齊備,如《棄婦篇》,《玉臺新詠》《太平御覽》皆録此篇爲植作,而此集則失載。其次是輯録粗疏,如《鷂雀賦》《蝙蝠賦》兩篇賦作,乃輯自《藝文類聚》,《類聚》載録作品皆標某人某文“曰”云云,輯者却誤將此“曰”字羼入正文,作爲賦之首句的起字,頗爲不類(參見《四庫全書總目》)。其次是誤收作品,如《善哉行》諸本皆作古辭,輯者則誤以爲曹植之作而收入集中。其次是校刻不精,有誤字和脱字。傅增湘即稱:“此本誤字甚夥,轉不如明活字本。”(參見《藏園群書經眼録》)前者如卷五《雜詩》“時宿薄朱顔”,“宿”爲“俗”之誤字(其他誤字之例參拙作《宋本〈曹子建文集〉考論》)。脱字者如卷五《應詔》詩“嘉詔未賜,朝□莫從”,所脱之字乃“覲”,此外還有以墨釘標識的脱字或脱句。針對此類疏誤,《四庫全書總目》作出了比較公允的評價,云:“(儘管)不得謂之善本,然唐以前舊本既佚,後來刻植集者率以是編爲祖,别無更古於斯者。”

  此部宋本也有值得注意的細節。在所收詩文數量方面,凡賦四十三篇、詩六十三篇、雜文九十篇,合計一百九十六篇,與晁公武著録本僅相差四篇,表明它非常接近於南宋初流傳的十卷本原貌。在輯録作品方面,如《七哀詩》,《宋書》載其入樂之辭,詩句有增减且題《明月》。該本兩首作品皆收,入樂之辭不題《明月》,而題《怨歌行》,與《樂府詩集》同,印證《曹子建文集》應重編在《樂府詩集》之後。再如《七步詩》和《述行賦》兩篇作品,此部宋本不收,而自明正德舒貞本曹植集之後皆收,也可印證宋人選録作品的眼光。在避諱字方面,該本除避諱宋帝嫌名外,還見“愍”字闕筆,似乎部分保留着唐本曹植作品的面貌。在卷末的題名方面,卷八和卷十末均題“新雕曹子建文集”,相較於各卷題名溢出“新雕”兩字,或印證該宋本乃據某一更早的宋本曹植集而刻,抑或印證該宋本屬修版印本。傅增湘即稱:“經修版後印。第一册修版較多……摹印恐在元末明初矣。”(參見《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另外書中有部分字經過了描補,使用時也要有所注意。

  此本刊印精良,《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録》稱之爲“板刻精妙,字大悦目”。傅增湘稱:“字大如《多寶塔碑》,黄草筋紙印。”(參見《藏園群書經眼録》)書中鈐“華亭朱氏”“朱文石史”“書史之記”“子孫永保”“周印良金”“毘陵周氏九松迂叟藏書記”“我法齋”“虞山瞿紹基藏書之印”“恬裕齋鏡之氏珍藏”“古里瞿氏記”“菰里瞿鏞”“鐵琴銅劍樓”“子雝金石”“瞿秉冲”“瞿潤印”“瞿印秉淵”“良士眼福”“瞿啓甲”“綬珊經眼”“杭州王氏九峰舊廬藏書之章”諸印,明朱大韶舊藏,後迭經明周良金、清瞿氏鐵琴銅劍樓、王綬珊遞藏,翁同龢、傅增湘和王文進等均曾經眼過該本,洵爲可珍。民國以來,該本也經過了數次影印出版,被收入《續古逸叢書》《中華再造善本》《漢魏六朝集部珍本叢刊》等叢書中。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再次鄭重據原本影印,以饗讀者。




劉明

二〇二一年五月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