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近代史所藏李景铭档案(全五十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马忠文 定价 40000.00
责任编辑 梁盼 ISBN 978-7-5013-7151-8
出版时间 2021-09-30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21-09-30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无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文献资料丛编
中图分类 K827=6
读者对象 近代史研究专家学者、文学爱好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李景铭(1879—1950),字石芝,号嗛斋主人、适园主人,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光绪三十年恩科进士,后入早稻田大学,回国后曾充财政研究所议员、清理财政总核。宣统二年,以度支部司员充政府特派员,出席资政院会议。辛亥革命后任北洋政府财政部秘书、財赋司司长、全国印花税处总办、修改税则委员会副主任、太平洋会议财政专门委员、关税调查处主任等职。1921年,曾代表财政部派赴美参加太平洋会议,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财政专家和官员。1937年平津沦陷后出任伪北京市政府社会局局长,并兼秘书长(任职只有十数日)。
本书是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李景铭档案的集中整理,主体为李景铭之《太平洋日记》和《嗛斋日记》,时间跨度为1921—1945年,前后连续达24年,记录了中国代表团参加华盛顿会议之始末、北洋政府及伪政权财政金融状况等重要史料。其他还包括文稿及试卷、家书、家谱、师友书札等。这批第一手资料的刊行,将有助于推动北洋政府时期历史以及抗战时期伪政权统治下华北地区历史状况的深入研究。
 
目录[ 滚动 - 展开 ]  
 
总目录


第一册

一、日记

太平洋日记 上(民国十年九月至十一月)五

太平洋日记 下(民国十年十一月至十二月)三五三



第二册

一、日记

太平洋日记 下(民国十年十二月至民国十一年一月)三

嗛斋日记(民国十一年一月至六月)二七一




第三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十一年七月至民国十二年七月)三



第四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十二年八月至民国十三年八月)一



第五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十三年九月至民国十四年十二月)五



第六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十五年一月至六月)五

附:嗛斋主人自叙年谱三〇一

嗛斋日记(民国十五年七月至九月)三五三



第七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十五年十月至民国十六年十二月)一




第八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十七年一月至民国十八年一月)五



第九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十八年二月至民国十九年二月)一



第一〇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十九年三月至民国二十年七月)一




第一一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年八月至民国二十一年十二月)三



第一二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二年一月至五月)五



第一三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二年五月至九月)一




第一四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二年十月至民国二十三年六月)一



第一五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三年七月至十二月)五



第一六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四年一月至九月)五




第一七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四年十月至民国二十五年一月)一



第一八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五年二月至五月)一



第一九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五年五月至七月)一




第二〇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五年八月至十月)三



第二一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五年十月至十二月)一



第二二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六年一月至四月)五




第二三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六年四月至八月)一



第二四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六年八月至十二月)一



第二五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七年一月至六月)五




第二六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七年六月至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一



第二七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八年三月至五月)一



第二八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八年六月至九月)五




第二九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八年九月至十二月)一



第三〇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九年一月至三月)五



第三一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九年三月至四月)一




第三二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九年五月至八月)五



第三三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二十九年九月至民国三十年三月)三



第三四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三十年三月至民国三十一年三月)一




第三五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三十一年三月至民国三十一年八月)一

附:清故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头品顶戴、署典礼院掌院学士侯官郭文安公墓志铭二一七

嗛斋日记(民国三十一年九月至民国三十二年三月) 二二五



第三六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三十二年四月至八月)一



第三七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三十二年九月至十二月)一




第三八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三十三年一月至五月)五



第三九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三十三年五月至十月)一



第四〇册

一、日记

嗛斋日记(民国三十三年十月至民国三十四年七月)一



第四一册

二、文稿

李景铭、李景先闽中五书院试卷一

李景铭留日时期家书(光绪丙午、丁未)二四一



第四二册

二、文稿

嗛斋文稿(民国二十年)一

嗛斋文稿(民国二十一年 上)一三一

嗛斋文稿(民国二十一年 下)三一三



第四三册

二、文稿

嗛斋杂著(民国二十九年)一

文史考证两种一五五

李景铭杂文三七三



第四四册

三、李氏家谱文献

李氏家谱(李世畅编)一

颀伟先兄行述(李景铭撰)五五

剑津李氏家谱(李兰升重辑,李兰湘增修)七三

李氏家谱(李景铭编)三〇一



第四五册

三、李氏家谱文献

李氏家谱续志(李景铭编,民国十三年)一

李氏家谱续志(李景铭编,民国十四年)卷一至卷二一四一



第四六册

三、李氏家谱文献

李氏家谱续志(李景铭编,民国十四年)卷三一

李氏家谱续志(李景铭编,民国十五年至十八年)一〇九

李氏家谱续志(李景铭编,民国十九年至二十年)二八一




第四七册

三、李氏家谱文献

李氏家谱续志(李景铭编,民国十九年至二十年)(续)一

李氏家谱续志(李景铭编,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七年)九五

李氏家谱续志(李景铭编,民国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二四三




第四八册

三、李氏家谱文献

李氏家谱续志(李景铭编,民国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续)一

李氏家谱续志(李景铭编,民国三十年至三十四年)一九七

附:适园翁传(方兆鳌撰,民国三十四年)二五三


四、师友书札、题记与诗词

北堂寿集 乙丑(民国十四年)二五九

适园题咏集 丙寅(民国十五年)三〇三

朋僚手札 戊辰(民国十七年)三四九



第四九册

四、师友书札、题记与诗词

朋僚手札 辛未(民国二十年)一

师友函牍 丙子(民国二十五年)二九

崇旧集 甲申(民国三十三年)五五

友人函稿、杂文七五

感旧集 乙酉(民国三十四年)一一三



第五〇册

四、师友书札、题记与诗词

感旧集 乙酉(民国三十四年)(续)一

附:亲友通讯住址三一五
 
前言[ 滚动 - 展开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保存的一批近代手稿,虽名之曰档案,却非官府公文书,而是十足的私家文献。这些手稿文献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通过家族捐赠或旧书店购置等途径陆续汇集而成。前些年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支持下,虞和平主编的《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丛刊(共三辑)刊布一批晚清人物档案,已为学界同仁所关注。至于近代史所藏民国人物的档案,尚有不少“待字闺中”,有待整理利用。北洋时期官员李景铭的档案即是其中一种。




  李景铭,谱名永鋚,字识之,后改石芝,号嗛斋主人,又号适园主人,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于光绪五年正月二十五日(一八七九年二月十五日)。父世畅,字达夫,时任闽浙总督府文案。李景铭在父亲督责下,自幼勤治举业。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入福州鳌峰书院读书,得乡前辈陈宝琛赏识。二十七年(一九〇一)入陈氏在乌石山所设东文学社肄业。二十八年(一九〇二)春,补弟子员;是年秋,应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本省乡试,中式举人第七十八名;次年二月,赴开封参加会试,未售;三十年(一九〇四)再次参加会试,中式贡士第一百九十五名,殿试二甲,朝考三等,奉旨以主事分部学习,签分户部四川司。三十一年(一九〇五)二月,入进士馆肄业。时清廷厉行新政,游学海外已蔚然成风。是年十月,李景铭由学务处派遣日本游学。次年(一九〇六)八月,由本部请假,遵章免扣资俸,抵东京,入日本早稻田大学专门部政治经济科肄业。宣统元年(一九〇九)五月毕业,八月回京;十月,应学部会同吏部考试,取优等第一,引见后奉旨以员外郎在度支部筦榷司行走,并派充度支部财政研究所评议员;十二月,兼督办盐政处盐务委员、清理财政处总务科科员。之后全面参与筹备立宪时期清廷办理预算,议行划分国家、地方两税事宜等革新决策。宣统二年(一九一〇),以度支部司员充政府特派员,出席资政院会议。
  辛亥革命后,李景铭任北洋政府财政部秘书。一九一三年五月,经财政总长周学熙举荐,署财赋司司长,并兼任国税厅总筹办处会办、审计处会办等职;同年九月,财政部筹设全国印花税处,调任李景铭为总办。他规划组织,厘定税章,并筹设各省印花税分处,对民初印花税收体系有创建之功。一九一四年一月,兼任财赋司司长;五月,免职。民初派系林立,党争激烈,财政危机有增无减,李景铭以财政专家之身份对北洋政府财政决策屡有建议,颇得各派当政者器重,前后担任印花税处总办达十多年之久。又参与财政部关税修改,于一九一九年九月编印《修改税则始末记(附新旧税则比较)》一书。一九二一年,代表财政部出席在华盛顿召开的太平洋会议,旅美数月,见闻益广。回国后深得全国税务处督办孙宝琦倚重,兼该处会办,又多次参加北京关税会议和上海物价会议,并兼任天津货价调查处处长、修改税则委员会副主任、太平洋会议财政专门委员、关税调查处主任等职。总之,李景铭是北洋时期名重一时的财政专家和政府官员。一九二七年八月,被免去印花税处总办,改任财政部参事。
北洋政府垮台后,李景铭居家赋闲,日常以教书和著述为主。早在一九二四年,他任职财政整理会专门委员时,在南海涵元殿附近的长春书屋办公。他参考《春明梦余录》《日下旧闻考》《金鳌退食笔记》等清人记述,加上自己实地考察,对三海旧迹废兴一一考实,间以所发生之史实,编成《三海见闻志》一书。一九三〇年,经过修订,由同僚吴廷燮(字向之)为之写序,将此书刊行。在此前后,李景铭在私立朝阳大学和华北大学教授财政学,著有《中国财政史》(北平华北大学,一九三六年)、《最近中国财政史》(北平朝阳学院,一九三八年)二书,并培养出一批财政人才。
一九三〇年代,日本不断制造事端,加紧侵略华北,京津地区局势日趋复杂。李景铭与各派系颇通声气,密切关注时局动向,并不断撰写时政文章对前景进行预测。七七事变爆发后,江朝宗(字宇澄)等在日本人支持下,设立维持会,八月出任伪北京市政府市长。他拉拢李景铭,任命其为社会局局长,兼秘书长(任职只有十数日)。一九三八年一月,因内讧,李景铭又被免去社会局局长之职。此后,他主要参与北京古学院的创办和教学活动,编订《制艺选读》,收录清代八股文范文,为学生讲解;并策划编纂介绍清代史迹的《清鉴》。同时,继续倾心著述,撰有《六二回忆》,述平生经历和见闻,涉及北洋政府内幕、华北局势变迁、中日关系演变、京津官场动态等。又撰有《闽中会馆志》四卷(一九四二年)、《安徽会馆志》二十六卷(一九四三年),于今人研究京师会馆颇有参考价值。
这个时期李景铭的生活相对安逸,还参加同乡方兆鳌(字策六)、郭则沄(字啸麓)在京倡设的笃社,春夏间邀随僚友迭为郊游,屡访僧寺,诗文酬唱,往来频繁。一九四五年七月,抗战结束前夕,李景铭忽然中风偏瘫,语言不清。一九四六年五月,因任伪北京市秘书长之事,被军统局传唤至法院问讯,后被释回。一九五〇年二月二十三日(旧历庚寅年正月初七日)病故于家中。




  李景铭十分重视文稿的抄录和保存,其手稿大部分用自印的“石芝启示”“适园藏稿”专用稿纸,装订整齐,配置函套,分类有序,友朋往来书札甚至被装裱为精美册页来珍藏。患病后,他还批览过这批文稿,很多处留下他左手批注和题名的痕迹。后来,李景铭将这些文稿交付八弟李乔苹(一八九五—一九八一)代为保管。乔苹于一九四八年五月离京赴台湾后,交由其三子体滋保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体滋、魏久芳夫妇于五十年代末,将所藏李景铭全部手稿捐赠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即今近代史研究所)。此即李景铭档案入藏近代史所的大致过程。
  根据内容,李景铭档案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日记。这是李景铭档案的主体部分,总计三十三函。日记始于一九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到一九四五年七月十八日,因李景铭患中风而止,前后连续二十四年之久,中间偶有失记之日。其中《太平洋日记》始于民国十年(一九二一)九月二十九日,止于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一月二十七日,主要记录作者参加太平洋会议的见闻,以及当时外交、财政等情况,前有陈宗藩所作序言。其余日记名《嗛斋日记》,始于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一月二十八日,止于民国三十四年(一九四五)七月十八日,或一年一册,或半年、数月一册,总计九十三册。
  李氏日记所记内容丰富。他的挚友方兆鳌在所撰《适园翁传》中评价说:“生平日记达百余册,皆手自书,自朝野大事、轶闻及名字画、彝器之属皆隶焉,探原竞委,殚见洽闻,动纚纚千数百言……宜为分类甄录君之日记,取其有关典故者,辑为《民国大事记》一书,以备史家采择,则亦不朽盛业也。”可见其价值不凡。一九二八年李景铭五十岁时所撰《嗛斋主人自叙年谱》和一九四〇年所撰《六二回忆》,都是以日记为依据摘编扩充写成的。前辈学者很早就注意到李景铭日记和回忆录的史料价值。《嗛斋日记》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九月部分,曾被以《卢沟桥事变后北平闻见录》为名,刊载于《近代史资料》总六十五号。而《太平洋会议日记》也经整理发表于《近代史资料》总七十五、七十六号两期。《六二回忆》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二六年部分,曾以《一个北洋政府官员的生活实录》为名,刊载于《近代史资料》总六十七号。特别要说明的是,近年来全部《六二回忆》已分十一次连载于《近代史资料》总一百三十二号至总一百四十二号。此次日记全部影印,无疑为学界提供了更完备和原始的史料,可与李氏回忆录进行对照研究。
  第二部分是文稿。所收内容包括李景铭和李景先兄弟二人青年时期在福州致用、鳌峰、凤池、正谊、越山五个书院读书时的试卷,前有李景铭的题跋;还有光绪三十二、三十三年(丙午、丁未)李景铭留日时期的家书,最早一封写于丙午年闰四月初二日,最后一封写于丁未年四月二十五日,总计六十一封,除三封写给兄弟外,都是写给其父李世畅的。
  文稿部分的主体是李景铭自己分类保存的民国时期所作文字,乃分年抄录成册,题签装订,或称《嗛斋文稿》,或称《嗛斋杂著》,每册前都编有简目,可惜目前只存民国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九年这几年的。另有部分零散的文稿,此次由编者按时间顺序编排,附于其中。文稿内容既有墓志、寿言之类的应酬文字,也有对三十年代前后华北时局、中日关系和财经情况的评论文章,还有少量文史考证类的文字以及参加科举考试的应试文字。作者还有几篇所谓的“戏笔”,如《〈漕运通草〉释义》,主要讲述帮会习惯和内幕;《国民政府与太平天国之比较》一文则对国民政府有明显讥讽倾向,反映了作者的保守思想和政治立场。
  第三部分是家谱。李景铭比较重视家谱修纂,保存下来两种家谱文献。一种是其父李世畅于同治十一年所编家谱的抄本,附有景铭撰亡兄李景先的《行述》;另一种是族人李兰升(字芷庭)于光绪三年重纂、李兰湘(字秀岩)增修的《剑津李氏家谱》,该家谱是入闽李氏的大谱,到光绪二十二年首次将李世畅这支补入增刊,前有光绪二十三年迁闽三十世孙李兰湘的序言,该家谱为刻本。家谱部分更多内容是李景铭本人编纂的《李氏家谱》及《李氏家谱续志》,主要是按年辑录的家族资料,除了按照大谱的派字来续编三十一至三十五世的详细事迹,也保存了包括父亲李世畅的讣闻、荣哀录、图录画像,母亲黄太夫人的寿诞与身后营葬情况,李氏几位兄弟的文字、事功、言行、生辰祝贺情形,子侄辈的婚聘与离异,家族的日常开销等琐碎诸事,可能是为将来重修家谱所做的资料准备。这些资料比较系统,堪称研究家族史和近代社会风俗的珍贵文献。
  第四部分是师友书札、题记与诗词,主要是李景铭师友的书信及诗文唱和之作。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是专题性质的,如一九二五年旧历三月十一日为李景铭母亲黄太夫人七十寿诞,师友投赠诗文志贺,后装裱成册页一本(原册页未题签,但李景铭在其他文稿中称之为《北堂寿集》);次年,李景铭在罗圈胡同的宅邸建成,陈宝琛为之取名“适园”,师友遂赠诗祝贺,成《适园题咏集》一册。另一种是将师友书札按照年份分册装裱,计有《朋僚手札》(一九二八年)、《朋僚手札》(一九三一年)、《师友函牍》(一九三六年)、《崇旧集》(一九四四年)。这些师友函札和诗稿,由友人题签或自题,册页边款为李景铭小字撰写的作者小传。另有《友人函稿杂文》(一九四五年)未经装池,原与家谱等资料混存一起,这次编辑时将其归到该部分中。通过这些书札、题记与诗词,可见当时北京名流的文事活动,以及李景铭的交游圈。参与诗文酬唱者,有陈宝琛、孙宝琦、颜惠庆、赵尔巽、郭曾炘、林长民、陈震、王正廷、田步蟾、苏遇春、黄彦威、沈瑞麟、熊希龄、陈璧、周登皞、高超、宋寿征、郭则沄、姚诒庆、金兆蕃、钱葆青、方兆鳌、贾士毅、陈汉第、林万里、汪士元、杨永泰、林志烜、许宝蘅、陈声聪、罗惇、凌文渊、何振岱、关赓麟、章梫、黄懋谦、冯汝琪、姚岳、郑孝柽、夏仁虎等。他们或是清末民初政界大佬,也有遗老、诗人、北洋政府部属官员或福建籍亲友。这些书信诗笺不仅有书法艺术欣赏价值,也有特定的文献史料价值。
  《感旧集》是李景铭辑录的他人诗作,均摘自历年日记或扇头册页,都是友朋题赠的诗文,辑录工作完成于一九四五年夏季,共分为七卷。第一卷曰《薪传集》,所录为作者青年时期在鳌峰、凤池两书院读书时的老师以及乡试、会试老师及童年塾师的诗作。包括陈宝琛、陈璧、张元奇、陈夔龙、吴荫培、袁励准、宋肇鏛等七人的四十一首诗。第二卷曰《嘤鸣集》,为童稚之交及居京之后僚友的诗作,包括熊希龄、孙宝琦、梁士诒、周学熙、江朝宗、瞿宣颖、杨锺义、周肇祥、朱彭寿等二十五人的诗一百六十一首。第三卷曰《乌山集》,辑录毕业于乌石山东文讲舍的同学林志烜、林志钧、方兆鳌、程树德、陈宗蕃、黄懋谦、锺麟祥、陈遵统、沈寿铭等人诗作,共一百七十四首。第四卷曰《琼林集》,辑录甲辰同年的诗作,并附以壬、癸乡试同年及与其有年谊者诗二百三十首,如刘春霖、林世焘、朱汝珍、郭则沄、甘鹏云、金梁、杨圻、冯汝琪、林步随、关赓麟、章梫、陈继训、邢端、梁鸿志、籍忠寅、萧方骏、夏仁虎、张国溶、傅增湘等人的诗作。第五卷曰《维桑集》,辑录乡前辈及同邑乡人郑孝胥、陈衍、严复、林开暮、林纾、江瀚、李宣龚、黄濬、周登皞、何振岱、林葆恒、陈声聪等人的诗一百八十九首。第六卷曰《紫荆集》,辑录兄长李景先和四弟李景堃的诗作一百一十六首。第七卷曰《诗余集》,收录好友邵章、周肇祥、严复、程树德等人的词章二十七阕。《感旧集》前有李景铭自序和凡例,每卷前附有目录,每人都有小传。

  

  李景铭档案入藏近代史研究所以来保存基本完好,图书馆做过简单分类和编目。但是,可能由于数量过于庞大,有些零散文稿在当年或被单独编目,或被单独放置,并未完全集中。如《嗛斋日记》与其他稿本文献被分别存放;《水西庄考》稿本,被单独列入图书馆《文史》丛刊中作为珍本古籍来保存;光绪丙午、丁未留学日本时期的家书则著录为“景铭家书”,单独编号;《亲友通讯住址》被混入《安徽郡馆名人通讯地址》一册中。为此,整理工作开始后,经过大家的辛苦努力,始将分散的文稿逐步聚齐,基本形成目前这个规模。另一方面,文稿中原有《嗛斋随笔》第二十九册一种,因内容属于科举应试笔记,杂乱琐碎,利用价值有限,此次整理时未予收录;文稿中多处夹杂着一些剪报和油印资料,因过于零乱,且非作者文字,为保证主题集中,也未予收录。
  李景铭档案整理工作始于二〇一六年,由原近代史所档案馆(成立于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〇一九年十二月并入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工作人员集体参加完成。按照分工,茹静和崔健两位同事,根据书目著录,逐一核对全部档案,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并完成了书信、诗词部分的初步细目标引。对于他们的辛勤工作,这里再次表示敬意。本书是国家图书馆“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成果,期待这批珍贵文献的出版能为推动学术研究作出贡献。因水平所限,讹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和研究者予以批评。

马忠文

二〇二一年八月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