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经学辑佚文献汇编(全二十二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古风 主编 定价 13200.00
责任编辑 ISBN 978-7-5013-4387-4
出版时间 2010-07-23 版次 B1
印刷时间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正16开,
丛  书  名 历代辑佚文献分类丛刊
所属分类 哲学宗教
中图分类 Z126
读者对象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本书是第一次将两汉以来的经学散佚文献,从诸多后代辑佚丛刊中辑选出来,按照易类、书类、诗类、三礼类、乐类、春秋类、论语类、孝经类、尔雅类、孟子类进行分类整理成书,在现在研究经学史、汉魏史征引的佚经资料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这些经过清代学者初步整理的经学史、汉魏史的资料宝库,对促进各专题史的研究有独到的价值,对于相关领域研究视野的逐渐扩大、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前言:經學佚書的整理與研究 毫無疑問,當前的經學史、漢魏史研究限於資料的拮据,難以進行深入性的拓展。所以,每每有新材料的發現,研究者便視若奇珍。實際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資料的有限也取決於研究者視覺的有限。譬如,前代學者從古類書、叢書、史籍及相關注疏中整理出來的佚經、佚史等,大多沒有被我們當代的學者所重視。這些佚書所記載的資料是基本可信的,是對當時社會現實、思想比較準確的反映。本文擬從經學佚經整理的歷史回顧、重要的輯佚人物、傳統的佚經輯錄方法、佚經的史料價值四個方面,粗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   梁啟超說:“書籍遞嬗散亡,好學之士每讀前代著錄,按索不獲,深致慨惜,於是乎有輯佚之業。”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中國書店,一九八五年。與校勘、箋注、訓詁、版本、目錄一樣,輯佚是古文獻整理的一種方法,是從現存可見的文獻中輯錄整理佚散的文獻,力求保存和恢復舊文獻原貌。一般來說,輯佚需有必要的條件:其一,根據可靠的書目文獻和相關記載,確定存在這個獨立的文獻單位;其二,這個文獻單位現已不見或有殘闕;其三,這個文獻單位的內容分散於不同的可信文獻中。   輯佚是文獻整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漢書?藝文志》與《隋書?經籍志》成書時間相距幾百年,但用後者核對前者所記載的書目,可以看到文獻已亡佚嚴重。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序文”指出:“《漢志》所載之書,以《隋志》考之,十已亡其六七;以《宋志》考之,隋唐亦復如是。”   一般認為,輯佚始於宋代,《四庫》館臣及章學誠、王鳴盛、梁啟超等均認為輯佚濫觴於南宋王應麟。王氏有感於《易》獨傳王弼、《書》唯存《偽孔》,於是遍覽群書,輯出《鄭氏周易》、《鄭氏尚書注》二書,後又有感漢代齊、魯、韓、毛四家詩只存《毛詩》,又輯錄《三家詩考》。章學誠:《校讎通義?補鄭》。但這種提法在清末遭到了葉德輝的質疑。葉氏認為北宋黃伯思從馬總《意林》和《文選?舞鶴賦》李善注輯錄出《相鶴經》,才是輯佚的始作俑者。葉德輝:《書林清話》卷八“輯刻古書不始於王應麟”。現在談到輯佚的起源,多羅列二說,且爭論不休。輯佚古代稱為“鈎沉”,晉代楊方曾著《五經鈎沉》一書《晉書?賀循傳》附楊方:“(方)上補高梁太守。在郡積年,著《五經鈎沉》。”,可見輯佚出現很早。其實,孔子刪編六經,便有輯佚的特徵。有漢一代,經學傳承之初,“率有口耳相傳”《漢書?張禹傳》。,後由於經學昌明,才普遍書於簡帛,這樣的工作也有輯佚的特徵。因此,現代學者沿循舊學思路,探討輯佚的起源,沒有什麼實質的意義。   輯佚的成就在清代最大。清代輯佚活動有官私之別。官府的輯佚,以編纂《四庫全書》為中心。乾隆接受安徽學政朱筠的建議,決定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整理《永樂大典》,把其中絕版書鈔出整理刊刻,並由此引發《四庫全書》的編纂。《四庫全書》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著作甚多,如《儀禮識誤》、《儀禮集釋》、《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孫子算經》、《五曹算經》、《夏侯陽算經》、《東觀漢記》、《續資治通鑒長編》、《宋會要輯稿》、《五代史》、《直齋書錄解題》等。這些著作當時基本世無傳本,而散見於《永樂大典》各韻部,經館臣輯出,後列入《四庫全書》,各加案語,撰寫提要。據統計,從《永樂大典》輯出的書,收入《四庫總目》的共三百八十五種,四千九百二十六卷,其中經部六十六種,史部四十一種,子部一百○三種,集部一百七十五種。曹書傑:《中國古籍輯佚學論稿》,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永樂大典》所錄之書,均是明初尚存的版本,但是古書佚散歷史很長,多不為《永樂大典》所收,因此難以滿足遍輯古書的宿願,於是清儒便轉向漢魏舊著和唐宋類書,私家輯佚隨即風行,成果也十分顯著。   清代的私家輯佚除擴大選材範圍外,注重漢晉亡佚經書的輯錄綴合是其另外一個特點。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佚六百三十種,其中經書四百四十四種。黃奭《漢學堂叢書》收入的史書雖然明顯增多,但二百八十五種佚書中,經解通緯占二百零一種。此外,還有專門輯錄經解和專人經解著述的作品,如余蕭客《古經解鈎沉》、袁鈞《鄭氏佚書》等。   對於古代輯佚的研究,長期以來並沒有得到學術界的重視;對於經書輯佚的研究,當然更為稀見。梁啟超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有“輯佚書”專題,可以視作對傳統輯佚工作比較系統的總結。後有劉咸炘《目錄學》專列“存佚”,對輯佚方法的研究較為精細。其他如蕭一山、趙萬里、陳垣、王重民、張舜徽等,對輯佚人物、輯佚方法也有一些探討。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對輯佚學的學科價值開始重視,這個時期出版的中國史學史和文獻學史著作幾乎都有專題論述輯佚,各種研究文章也日益見多。這裏我們應該注重王玉德的《輯佚學稿》和曹書傑的《中國古籍輯佚學論稿》。如果說前者還是一部介紹輯佚學一般性内容的著作,那麼後者則是“第一部刊行且頗具規模的輯佚學專著”。曹書傑:《中國古籍輯佚學論稿?序言》。 二   自宋代以來,歷代輯佚家著名者有如下數位:   王應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年),字伯厚,進士出身,祖籍河南開封,後遷居慶元府鄞縣(今浙江鄞縣),歷事南宋理宗、度宗、恭帝三朝,位至吏部尚書。王氏博學多才。南宋滅亡以後,他隱居鄉里,閉門謝客,著書立說。他一生著作甚豐,有《困學紀聞》、《玉海》、《詩考》、《詩地理考》、《漢藝文志考證》、《玉堂類稿》等,共六百多卷。在輯佚方面的著作,上已羅列,此不贅述。   章宗源(?—一八○○),字逢之,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舉人出身。積十餘年,遍採經史群籍傳注,輯錄唐宋亡佚古書,撰《隋書經籍志考證》。是書成稿後不久,稿為讎家所焚,只存史部五卷。後姚振宗著《漢藝文志考證》、《隋經籍志考證》,可訂章氏之失。據說章氏平生輯佚甚多,其書稿未及刊行,輾轉落入馬國翰之手,於是馬氏刊有《玉函山房輯佚書》。案:關於“馬竊章”一案,近人王重民有專文辯白,洋洋三萬餘言,對二人生平、家世、學養、輯佚時間、數量均作深入研究,結論是馬氏輯佚書並非來源於章氏。見王重民:《清代兩個大輯佚書家評傳》,《輔仁學誌》,一九三二年三卷一期。 王謨(一七三一—一八一七),字仁圃,一字汝麋,金溪人(今屬江西),進士出身,一生輯佚文獻豐富,功績顯著。主要有《漢魏遺書鈔》,收書五百餘種,刊行者有經部一百零八種。《漢魏叢書》輯佚書八十六種,后又廣為九十四種。另有《漢唐地理書鈔》等。《漢魏遺書鈔》所收之書,如鄭玄《孝經注》、郭象《論語隱義》等,多失傳已久,王氏輯錄這些書時,進行認真考證,並在序中說明考證結果,對後人了解各書流傳、輯錄方式有很大幫助。但是由於無大量善本資用,本書訛誤也十分常見。   余蕭客(一七三二—一七七八),字仲林,別字古農,江蘇吳縣人。作《古經解鈎沉》三十卷。凡《周易》二,《尚書》三,《毛詩》二,《周禮》一,《儀禮》二,《禮記》四,《左傳》八,《公羊》、《穀梁》、《孝經》、《論語》各一,《孟子》二,《爾雅》三。冠以諸儒姓氏著述,為《敘錄》一卷。又精選學,著有《文選紀聞》三十卷,《雜題》三十卷,《音義》八卷,《注雅別鈔》等。   袁鈞(一七五一—一八○五),字秉國,一字陶軒,浙江鄞縣人。乾隆時拔貢,嘉慶間舉孝廉方正。後主稽山書院。著有《四明文獻徵》、《近體樂府》等。袁氏沉湎於鄭玄之學,認為兩漢經學,鄭玄為集其大成者,每發一義,無不貫穿群經。然鄭書多亡,遺文佚義,十不存一,於是仿宋王應麟《鄭氏周易注》之例,與友人李賡芸取諸經義疏及他書徵引,參考前人所成輯本,輯為《鄭氏佚書》七十九卷,辨析訛謬,補正漏闕,同時一一注明出處,附以考證,共收書二十三種。鄭玄的著作,除《天文七政論》、《乾象曆注》、《論語釋義》外,大多具備。其中《周易注》、《尚書注》、《尚書中侯注》、《詩譜》四種,為袁氏手自寫定,由曾孫刻行。其他十九種,由其族曾孫袁堯年竭數年之力始為寫定,光緒四年(一八七八)浙江學政瞿鴻禨命浙江書局刊行。清儒治經,颇重鄭氏,輯鄭氏遺書者很多,如黃奭輯《高密遺書》八十四種、孔廣森輯《通德堂遺書》十七種,均不如袁氏詳備。   嚴可均(一七六二—一八四三),字景文,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嚴氏少年好學,博聞強識,精文字、音韻、考據之學。二十歲時,見宋版經書錯誤頗多,便專意考訂校正。於是遍訪藏書世家,求購、鈔寫唐代經書拓本,比照現行經書,逐字逐句考訂,不同之處,詳加注解,著有《唐石經校文》、《金石題跋》等。嘉慶年間,朝廷編纂《全唐文》,嚴氏認為唐以前古籍亦應有總集,以與《全唐文》銜接。遂到處收集、求訪,歷時九年,收集從上古至隋三千四百九十五人著作,按時代不同分為十五集、七百四十六卷。在此基礎上,又花十八年工夫,拾遺考異,逐人整理,每位學者均有小傳,各種著作均逐字逐句考訂異同,書成定名為《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從而填補了唐以前學術史的空白。嚴氏這部輯佚巨著,學術價值甚高,但其也有一些明顯不足。由於編纂採取的標準不一致,有些資料的真偽便有問題,此外間有重複和漏收,文章亦有張冠李戴現象。對嚴可均的研究,可參見陳韻珊、徐德明:《清嚴可均事蹟著述編年》,臺北:藝文印書館,一九九五年。   馬國翰(一七九四—一八五七),字詞溪,歷城人,進士出身。自幼隨父在山西讀書,後從師金寶川、呂心源。博覽經史,文思敏捷。十九歲考取秀才,以教書為業二十載。道光十一年 (一八三一),中舉人,翌年中進士,先後任敷城、石泉、雲陽等縣知縣。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因“政績卓越”得到皇帝召見。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升任隴州知州。一生喜愛古籍收藏整理,藏書達五万七千餘卷。馬氏早年家貧,無力購書,每見異書便一一鈔錄。他深感許多珍貴古籍的散失,決心做一番大規模的古書輯佚工作。“乃遍校唐以前諸儒撰述,其名氏篇第,列於史志及他書可考者,廣引博徵。自群經注疏音義,旁及史傳、類書,片辭隻字,罔弗搜輯”(清)匡源:《玉函山房輯佚書?序》。,把唐代以前已經散亡、毀失的古書,從各種著作注釋和引文裏,從許多有關文獻保留的片辭隻字中剔抉出來,加以考證,辨別真偽,盡可能还原亡佚古書的面貌,然後分門別類匯纂成冊。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終於編纂成《玉函山房輯佚書》這部輯佚學巨著。此書搜羅豐富,卷帙浩繁,是輯佚史上的創舉,為後世學者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同時寫成讀書劄記《目耕帖》三十卷。馬氏的《玉函山房輯佚書》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私刻輯佚書,近人王重民推崇備至,認為馬氏當為清代輯佚第一家。王重民:《中國目錄學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   黃奭(生卒年不詳),字右原,江蘇甘泉人,舉人出身。早年問學於江藩之門,曾輯錄各家《爾雅》古注為《爾雅古義》,從而開始了他的輯佚工作。江藩去世後,他專心漢學,十餘年中輯東漢鄭玄著作為《高密遺書》十四種。又輯唐以前的二百八十多種佚書為《漢學堂叢書》,又名《黃氏逸書考》, 該書收輯了漢至六朝的佚書,分為四類:《漢學堂經解》一百一十二種,《通緯》七十二種,《子史鈎沉》八十四種,《通德堂經解》十七種。該書對所收各書佚文均注明出處,便宜讀者復核。黃氏輯書的態度謹嚴,所取必據舊本。有些書幾乎做到了隻字不遺。因而後人認為《漢學堂叢書》優於各家輯本。參見曹書傑:《黃奭生卒年考》,《東北師範大學學報》一九九○年第六期;《黃奭著述考》,《圖書情報論壇》一九九○年第二期。   張澍(一七七六—一八四七),字百瀹,又字壽谷、時霖,涼州府武威縣(今甘肅武威市)人,進士出身。年少師從劉作垣,進步頗快。二十四歲中進士,入翰林院,後在西南、江西出任知縣、通判。道光十年(一八三○),張氏引疾辭職,結束仕宦生涯,两年后回到西安,從事學術研究,整理刊印自己的著作,成為全國頗具影響力的學者。《清史稿?文苑列傳》有傳。張澍一生著述甚豐,著有《姓氏尋源》、《姓氏辯誤》等。張氏所輯佚书一般是後世亡散的古代關隴地區學者的有影響的著作。張氏研究的領域非常廣泛,其在學術上的成就得到了學者們的充分肯定,張之洞的《書目答問》將其列入經學家、史學家和金石學家。清代初年,顧炎武開考據之風,學術為之一變。但西北學者多守闕抱殘,不能順應潮流。嘉慶之際,西北學者中,唯張氏精通經史,於浩如煙海的文獻中,網羅散失,探賾索隱,從事輯佚,與全國著名學者如孫星衍、俞樾等並駕齊驅。   湯球(一八○四—一八八一),字伯玕,黟縣人(今安徽黟縣)。自幼勤奮學習,興趣廣泛,博聞強記,“星緯推步,研究其奧”。早年拜汪文臺、俞正燮為師,博通群經,對天文、曆法、數學等造詣頗深。湯氏無意科舉,以侍父、授徒和著述為樂,畢生致力於經史,著述甚豐。先後補輯漢鄭玄《逸書》九種、劉熙《孟子注》、劉珍《東觀漢記》、皇甫謐《帝王世紀》、譙周《古史考》、《傅子》、《古今注》等。對於《孝經》、《論語注》,則盡力搜集完備。湯氏尤精晉史,認為《晉書》多有瑣碎,遂廣搜典籍,補闕正誤,成書二十三種,即《晉書》九家、《晉紀》九家、《編年》五家。   還有如王仁俊、孔廣林、孔廣森、胡薇元、孫堂等,亦是清代著名輯佚家。王仁俊有《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和《經籍佚文》。孔廣林有《通德遺書所見錄》。胡薇元有《玉津閣叢書》,孫堂有《漢魏二十一家易注》。 三   輯佚學是古文獻學的子學科,其所運用的方法包括版本、目錄、辨偽、校勘、訓詁等。自從古書輯佚工作開始以來,對輯佚方法的理論探討便已展開。在這個方面,梁啟超的影響無疑是比較大的。梁氏總結清代輯佚成果,第一次初步確立了鑒定輯佚書優劣的四條標準: 一、佚文出自何書,必須注明。數書同引,則舉其最先者。能確遵此例者優,否者劣。 二、輯佚一書,則必求備。所輯佚文多者優,少者劣。 三、既須求備,又須求真。若貪多而誤認他書為本書佚文,則劣。 四、原書篇第有可整理者,極力整理,求還其書本來面目,雜亂排列者,劣。此外,更當視原書價值如何。若尋常一俚書或一偽書,搜輯雖備,亦無益費精神也。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輯佚書》。   稍後,劉咸炘對輯佚理論的研究比較細緻。曹書傑對劉氏十分推崇,論述縝密,見《中國古籍輯佚學論稿》。劉氏在四川任教期間,曾撰《目錄學》一書,第二章名為“存佚”,把前人輯佚出現的問題概括為“四弊”,即漏、濫、誤、陋。   “漏”,指佚文失收較多。如馬國翰輯《庭誥》,泛採逸文而不錄本傳所載長篇,即是此例。   “濫”,指臆斷附會。一由妄定書名所致,如因《漢書?律曆志》引《易傳》有“辰有五子之語”,馬國翰遂錄其文以當《古五子》,且錄其下文《易九厄傳》之說,實與五子無關。因《漢書?天文志》載十八妖星有五殘,遂錄其文作《五殘雜變星書》。二由名實不符所致。如《通典》所引六朝論禮之文,多出於何承天所輯《禮論》,馬國翰則概取以充其所著書。三由本非書文所致。即以史書所載人之對話而妄作為其撰篇文。   “誤”,指不審時代、不择版本或不明體例所致。比如不審體例,《史記索隱》引《魯連子》下云:“共,今衛州共城縣”,此語是司馬貞所加。《藝文類聚》引劉向《別錄》:《尹都尉書》有《種樹篇》下云:“曹公既與先主”云云,顯係另一書,而馬國翰遂鈔入《魯連子》、《尹都尉書》。   “陋”,由不知此書與彼書體例,不考源流,臆定次序所致。比如樂資《春秋後傳》是紀事之書,《玉海》引《春秋後傳》皆說經語,應當為另一部書,而黃奭牽強入樂書,肯定有疑。又如馬國翰輯漢代譙周《五經然否論》,以諸書所引譙周《禮祭集志》及諸論禮之文入之,但不知譙周曾繼蔡邕、董巴而撰《漢志》。諸文或出譙周《漢志》,肯定不盡是《然否論》內容。再如余蕭客《古經解鈎沉》,以褚少孫引《春秋大傳》說“社”語,屬莊公二十五年“鼓用牲於社”下。古傳說多依經起義,不必專說某句,強配者不知體例也。余氏輯佚書,此弊甚多。   關於輯佚理論與方法的研究還有一些學者多有專論。今人曹書傑《中國古籍輯佚學論稿》可謂是集大成之作。是書全面回顧歷代輯佚的發展過程,資料翔實,內容丰富,並着重研究了歷代輯佚的方法與特點,總結了輯佚大家的思想與觀點,對推動當代輯佚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發展,將會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縱觀經書輯佚的發展與輯佚理論方法的探討,我們認為,經書輯佚有自身的特點。經書輯佚是傳統輯佚工作的主要內容,其步驟大致如下:   一、選目。根據可信的公私目錄或史籍相關記述,如《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及正史和經史注疏等,確定所輯種類。如鄭玄《六藝論》已佚,但《十三經注疏》與正史多有徵引或提及,至清代輯本有四種,袁鈞《鄭氏佚書》、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孔廣林《通德遺書所見錄》与黃奭《高密遺書》。   二、定本。確定可信的善本。古書流傳至今,版本很多,確定好的版本,是輯佚成功的基礎。如《十三經注疏》所含漢晉學者著作佚書很多,其版本也很多,但各注釋版本中,以清代學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經注疏》最為完善。一般來說,古書版本越早越好,但也不盡然。古代善本流傳範圍有限,給輯佚工作帶來很多不便。當今社會,科技昌明,善本影印、微縮、電子化等形式多樣,為輯佚工作帶來很多便利。   三、綴合。即把所輯各條按類分編,以求得佚書原貌。佚文的綴合是一件細心的工作,有篇名者要根據篇名所能推測的文理思路編排,無篇名只能根據文序編排。   四、剔重。把重複的佚文刪除。古人引書多憑記憶,所以相同的佚文會有些差異,所以這種工作需要十分謹慎。   五、核校。輯出的佚文,雖依據為善本,但仍需要用它本核校,這樣才能吸取其他版本的優點,使輯本的品質得到保證。   六、索引。每條輯出的佚文,綴合成文後,要逐條交待出處,以便後人徵引、研究,這是輯佚的基本學術規範,必須嚴格遵循。 四   有清一代,經書輯佚與其他輯佚一樣比較繁榮,經過四庫館臣和王謨、章宗源、嚴可均、馬國翰、黃奭等學者的努力,得到整理的佚經數以百計,取得了比較輝煌的成就,社會對佚經整理的認識逐漸提陞。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作為文獻學的一個學科,輯佚的影響遠遠不如目錄、訓詁和校勘,其影響的範圍僅在本學科內。整理出來的佚經,並沒有得到學術界的共識,以及作為歷史學與經學研究的基礎資料。而且,從佚經的整理看,前人和今人確實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尚有很多漢代文獻仍處於無整理的散亂狀態。而且前人所為受時代、個人或資料條件的限制,往往不能盡如人意,也有待於拾遺補闕,匡謬正訛,重新整輯。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一,因為輯佚雖然起源很早,但為之者少,一直湮埋於傳統文獻學之中,幾無獨立地位;其二,輯佚雖在清代盛行,但方法草創,規則因人而異,闕乏統一學術規範,這嚴重制約了輯佚的發展;其三,取得突出輯佚成績的學者多不是當時的一流學者,也使本學科的影響難以拓展;其四,輯出的佚經和其他佚書數量很大,但精品甚少,一般比較粗疏,難以得到學界共鳴。   佚經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沒有得到重視是不應該的。現在研究經學史、漢魏史徵引的佚經資料十分有限,很多文章和著作幾乎基本不引用這方面的資料,反映了學者對這些資料沒有信心。其實,佚經中的資料基本是可信的。佚經資料取材基本不超出梁啟超輯佚“所憑之重要資料”的範圍:一、以唐宋間類書為總資料;二、以漢人子、史書及經注為輯周秦古書之資料;三、以唐人義疏等書為輯漢人經說之資料;四、以六朝、唐人史注為輯逸文之資料;五、以各史傳注及各古選本、各金石刻為輯佚文資料。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輯佚書》。 在這個範圍內篩選佚文、整理佚經,資料的來源沒有問題,因為這些資料本是我們學術研究的基本資料。應該説,佚經是經過清代學者初步整理的經學史、漢魏史的資料寶庫,對促進各專題史的研究有獨到的價值。談到漢代《詩》學,常以齊、魯、韓三家一言蔽之,後加入毛詩,稱為四家。其實,“凡詩六家,四百一十六卷”《漢書?藝文志》。,流傳下來的只有毛詩,而毛詩在當時社會的影響畢竟不大。我們要澄清漢代《詩》學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漢代《詩》學政治集團地域性和政治主張,必須研讀其各自的《詩》傳。輯佚的《魯詩傳》、《魯詩故》、《齊詩傳》、《韓詩》等等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資料。漢代今文《尚書》一脈,為伏生所傳。伏生曾為晁錯的老師,對漢代初期思想、文化、政治的影響較大,但他的著述已不可見。通過清儒輯佚的努力,我們已可以見到伏生的《尚書》和《尚書大傳》,並借此進一步研究西漢初年政治文化脈絡。   漢代以經治國,經學特別是今文經學對漢代政治影響很大。今文經學內部又按經類、師承、地域分為不同的學術團體,這些團體在政治實踐中又演化成不同的政治派別。研究漢代思想、文化、政治,無不從此尋找出因果軌蹟。但令人遺憾的是,大多今文經學的著作已散亡不存,為我們研究帶來不便,而佚經整理則為我們開啟了資料之門。   傳統中國的文獻因承載文獻工具的變化,有兩個時期十分重要,其一是兩漢時期,先秦文獻雖有書於簡帛者,畢竟有限,以至於漢代初期經師傳經仍以口耳相傳為主。後簡帛運用擴大,特別是紙的出現,文獻的流傳形式得到改進,故文獻漸多,重要者得以保存。至於唐宋,雕版出現,文獻不僅得以流傳,還得以流通。雕版形式變更了傳統的鈔寫,傳世文獻的主觀性也得以抑制。現在整理出來的佚經主要是漢唐之間的著作,其粗疏是必然的,也是真實的。相反,我們現在看到被稱為“善本”的經史資料,基本上均是通過一次次整理刊刻的,雖然整齊,但距其原貌已經很遠了。   研究經學史、漢魏史的學者應加強對佚經的關注,通過對清儒輯佚成果的整理與研究,建立統一的學術規範,從而取得對佚經的史料價值共識。這樣我們的研究視野會逐漸擴大,我們的研究工作也會步步深入。 二○一○年三月孫筱 本 書 編 委 會 主編:古風 副主編:李定凱賴長揚阎徴袁立澤 編委:卜憲群宋燕萍陳海龍楊振江張濤 趙凱宗月霄陳麗芳徐林平范慧華 劉艷強左全琴袁飛郭曉娜翟金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重點項目 凡例 一、本書是以傳統經學分類爲原則,利用前人輯佚成果,通過影印方式搜集整理的傳統經學輯佚文獻。 二、以傳統經學分類爲綱目,即易類、書類、詩類、三禮類、樂類、春秋類、論語類、孝經類、爾雅類、孟子類等。 三、各種佚經,以類相從。另有群經考證類,不可分,單作一類。 四、同一類佚經,按傳統方式劃分子目,如春秋類分左氏傳、穀梁傳、公羊傳等。 五、原作者不同的佚經,原則以作者時代先後爲序。 六、若同一種佚經,不同輯佚者所輯,則一並收入,按輯佚者排序。 七、同一輯佚者所輯同一種佚經,若不同版本有差異,則一並收入,以存學術綫索。若内容無差别,比較選擇優者。 八、考證、索引類著作,所含經學佚文甚豐,凡係本書搜集對象者,一並收入。 九、古書版本繁雜,故本叢書所用古籍底本,不以年代久遠者爲唯一標準,而以諸本互校,擇其校勘精良者爲尚。 十、每種佚經,均單列成篇,各具提要。 十一、此次所收集佚經,並未完全包含所有輯佚文獻,還需進一步整理完善。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總目錄 第一冊 前言一 凡例一 書名筆畫索引一 周易類(一)一 第二冊 周易類(二)一 第三冊 周易類(三)一 第四冊 周易類(四)一 第五冊 尚書類(一)一 第六冊 尚書類(二)一 第七冊 尚書類(三)一 第八冊 尚書類(四)一 第九冊 詩經類(一)一 第十冊 詩經類(二)一 第十一冊 詩經類(三)一 第十二冊 詩經類(四)一 第十三冊 周禮類一 儀禮類二三三 禮記類(一)五〇一 第十四冊 禮記類(二)一 通禮類三七二 樂類六五四 第十五冊 春秋左傳類(一)一 第十六冊 春秋左傳類(二)一 第十七冊 春秋左傳類(三)一 春秋公羊傳類二六二 春秋穀梁傳類三三三 第十八冊 論語類(一)一 第十九冊 論語類(二)一 孟子類二五一 孝經類四四六 第二十冊 爾雅類(一)一 第二十一冊 爾雅類(二)一 群經總義類(一)一七四 第二十二冊 群經總義類(二)一 册目录 第一冊目錄 前言一 凡例一 總目錄一 書名筆畫索引一 周易類 易[軼語](清)沈淑輯一 易遺句(清)朱彝尊輯三 周易遺篇(清)王朝榘輯五 周易遺文(清)王朝榘輯七 逸易一卷(清)黃奭輯一九 子夏易傳一卷(春秋)卜商撰(清)孫堂輯二二 周易子夏傳(春秋)卜商撰(清)張惠言輯二八 子夏易傳一卷(春秋)卜商撰(清)張澍輯三三 子夏易傳(春秋)卜商撰(清)黃奭輯四○ 周易子夏傳二卷 (春秋)卜商撰(清)張澍輯(清)馬國翰校録四八 周易史氏義一卷(春秋)史默撰(清)王仁俊輯五五 周易黃氏義一卷(戰國)黃歇撰(清)王仁俊輯五六 周易呂氏義一卷(戰國)呂不韋撰(清)王仁俊輯五七 周易古五子傳一卷(清)馬國翰輯五八 周易古五子傳(清)胡薇元輯六一 周易費氏注一卷(漢)費直撰(清)馬國翰輯六三 费直易注(漢)費直撰(清)黃奭輯七一 費直易(漢)費直撰(清)胡薇元輯七二 周易费直分野(漢)費直撰(清)胡薇元輯七四 周易分野(漢)費直撰(清)馬國翰輯七五 费直易林(漢)費直撰(清)胡薇元輯七七 费氏易林(漢)費直撰(清)馬國翰輯七八 費氏古易訂文十二卷(清)王樹枏撰八一 周易韓氏傳二卷(漢)韓嬰撰(清)馬國翰輯二一九 周易韓嬰傳(漢)韓嬰撰(清)胡薇元輯二二七 周易丁氏傳二卷(漢)丁寬撰(清)馬國翰輯二二九 蔡氏易說一卷(漢)蔡景君撰(清)馬國翰輯二三七 周易蔡景君說(漢)蔡景君撰(清)胡薇元輯二三九 施讐易章句(漢)施讐撰(清)黃奭輯二四○ 周易施讐章句一卷 (漢)施讐撰(清)馬國翰輯二四一 周易施讐章句(漢)施讐撰(清)胡薇元輯二四四 周易章句一卷(漢)孟喜撰(清)王謨輯二四五 孟喜周易章句一卷(漢)孟喜撰(清)孫堂輯二四八 周易孟氏(漢)孟喜撰(清)張惠言輯二五四 孟喜易章句一卷附逸象 (漢)孟喜撰(清)黃奭輯二五八 周易孟氏章句二卷附孟氏易圖、卦氣圖 (漢)孟喜撰(清)馬國翰輯二六七 周易孟喜章句附孟氏易圖 (漢)孟喜撰(清)胡薇元輯二八二 周易梁丘氏章句一卷 (漢)梁丘賀撰(清)馬國翰輯二八五 周易梁丘賀章句一卷 (漢)梁丘賀撰(清)胡薇元輯二八九 趙賓易義(漢)趙賓撰(清)黃奭輯二九○ 彭宣易傳(漢)彭宣撰(清)黃奭輯二九一 周易彭氏義一卷(漢)彭宣撰(清)王仁俊輯二九二 易彭氏義一卷(漢)彭宣撰(清)王仁俊輯二九三 京房周易章句一卷(漢)京房撰(清)孫堂輯二九四 周易京氏(漢)京房撰(清)張惠言輯三○○ 京房易章句一卷(漢)京房撰(清)黃奭輯三○四 周易京氏章句一卷 (漢)京房撰(清)馬國翰輯三一一 京房易傳一卷(漢)京房撰(清)王謨輯三二一 周易京氏章句一卷 (漢)京房撰(清)王仁俊輯三三四 易京氏章句一卷(漢)京房撰(清)王仁俊輯三三五 周易章句(漢)京房撰(清)王保訓輯三三七 周易京氏章句(漢)京房撰(清)胡薇元輯三四○ 谷永易義(漢)谷永撰(清)黃奭輯三四四 淮南九師道訓(漢)劉安撰(清)王謨輯三四五 淮南九師道訓附淮南引易並高誘注 (漢)劉安撰(清)黃奭輯三四六 周易淮南九師道訓一卷 (漢)劉安撰(清)馬國翰輯三四九 周易淮南九師道訓 (漢)劉安撰(清)胡薇元輯三五三 周易賈氏義一卷(漢)賈誼撰(清)王仁俊輯三五五 易賈氏義一卷(漢)賈誼撰(清)王仁俊輯三五六 孔安國易義(漢)孔安國撰(清)黃奭輯三五七 周易董氏義一卷 (漢)董仲舒撰(清)王仁俊輯三五八 杜欽易義(漢)杜欽撰(清)黃奭輯三六○ 杜鄴易義(漢)杜鄴撰(清)黃奭輯三六一 劉向、劉歆易注附漢書本傳引易、五行志易義 (漢)劉向、劉歆撰(清)黃奭輯三六二 周易劉氏義一卷(漢)劉向撰(清)王仁俊輯三六七 易劉氏義一卷(漢)劉向撰(清)王仁俊輯三七○ 周易王氏義一卷(漢)王充撰(清)王仁俊輯三七一 易王氏義一卷(漢)王充撰(清)王仁俊輯三七二 賈逵易義(漢)賈逵撰(清)黃奭輯三七三 周易賈氏義一卷(漢)賈逵撰(清)王仁俊輯三七四 易賈氏義一卷(漢)賈逵撰(清)王仁俊輯三七五 周易班氏義一卷(漢)班固撰(清)王仁俊輯三七六 魯恭易義(漢)魯恭撰(清)黃奭輯三七七 周易魯恭義一卷(漢)魯恭撰(清)王仁俊輯三七九 易魯氏義一卷(漢)魯恭撰(清)王仁俊輯三八一 鄭衆易義(漢)鄭衆撰(清)黃奭輯三八二 周易鄭司農注一卷 (漢)鄭衆撰(清)王仁俊輯三八三 易鄭司農注一卷(漢)鄭衆撰(清)王仁俊輯三八五 馬氏周易注(漢)馬融撰(清)朱彝尊輯三八六 馬融周易傳一卷(漢)馬融撰(清)孫堂輯三八七 周易馬氏(漢)馬融撰(清)張惠言輯四○○ 馬融易傳一卷(漢)馬融撰(清)黃奭輯四○八 周易馬氏傳三卷(漢)馬融撰(清)馬國翰輯四二二 周易馬融傳(漢)馬融撰(清)胡薇元輯四三五 周易鄭注三卷附易贊易論一卷 (漢)鄭玄撰(宋)王應麟輯四三七 周解附錄一卷附後語一卷 (明)胡震亨輯(明)姚士麟補四五五 新本鄭氏周易三卷易贊易論一卷 (漢)鄭玄撰(清)惠棟編四七七 鄭康成周易注三卷附易贊易論一卷補遺一卷 (漢)鄭玄撰(宋)王應麟輯(清)惠棟增補(清)孫堂重校並輯補遺五一四 鄭氏周易注三卷附易贊易論一卷補遺一卷 (漢)鄭玄撰(宋)王應麟輯(清)惠棟增補(清)孫堂重校五五一 周易鄭氏義(清)張惠言撰五八六 第二冊目錄 周易注三卷 (漢)鄭玄撰(清)丁傑校訂(清)張惠言訂正一 周易鄭注十二卷附易贊易論一卷敍録一卷 (漢)鄭玄撰(宋)王應麟輯(清)丁傑校訂(清)張惠言訂正(清)臧庸撰敍録二八 鄭氏周易注(漢)鄭玄撰(清)朱彝尊輯二〇三 周易注一卷附易贊易論一卷 (漢)鄭玄撰(清)黃奭輯二〇五 易注九卷附易贊易論一卷 (漢)鄭玄撰(清)袁鈞輯二七四 周易注十二卷附易贊易論一卷 (漢)鄭玄撰(清)孔廣林輯三一九 鄭易馬氏學一卷(清)陶方琦撰三三七 鄭易京氏學一卷(清)陶方琦撰三四二 延篤易義(漢)延篤撰(清)黃奭輯三四七 服虔易注(漢)服虔撰(清)黃奭輯三四八 荀爽周易注一卷(漢)荀爽撰(清)孫堂輯三四九 荀爽易言一卷(漢)荀爽撰(清)黃奭輯三八一 周易荀氏注三卷(漢)荀爽撰(清)馬國翰輯四一九 周易荀爽注(漢)荀爽撰(清)胡薇元輯四五一 九家易解一卷(清)王謨輯四五三 九家周易集注一卷(清)孫堂輯四六九 周易荀氏九家三卷(清)張惠言輯四八五 九家易集注一卷(清)黃奭輯四九〇 趙溫易義(漢)趙溫撰(清)黃奭輯五〇九 周易趙氏義一卷(漢)趙溫撰(清)王仁俊輯五一〇 高誘易義(漢)高誘撰(清)黃奭輯五一一 周易徐幹義一卷(漢)徐幹撰(清)王仁俊輯五一三 劉表周易章句一卷(漢)劉表撰(清)孫堂輯五一四 周易劉景升氏(漢)劉表撰(清)張惠言輯五一七 劉表易章句一卷(漢)劉表撰(清)黃奭輯五一九 周易劉氏章句一卷(漢)劉表撰(清)馬國翰輯五二二 周易劉表章句(漢)劉表撰(清)胡薇元輯五二五 宋衷周易注一卷(漢)宋衷撰(清)孫堂輯五二六 周易宋氏(漢)宋衷撰(清)張惠言輯五三二 宋衷易注一卷(漢)宋衷撰(清)黃奭輯五三七 周易宋氏注一卷(漢)宋衷撰(清)馬國翰輯五四三 周易宋忠注(漢)宋忠撰(清)胡薇元輯五四九 甘容訟易義(漢)甘容撰(清)黃奭輯五五一 易下邳傳甘氏義一卷 (漢)甘容撰(清)王仁俊輯五五二 易下邳傳甘氏義一卷 (漢)甘容撰(清)王仁俊輯五五三 薛虞易音注一卷(□)薛虞撰(清)黃奭輯五五四 周易薛氏記一卷(□)薛虞撰(清)馬國翰輯五五六 王肅周易注一卷(魏)王肅撰(清)孫堂輯五五八 周易王子雍氏(魏)王肅撰(清)張惠言輯五七〇 王肅易注一卷(魏)王肅撰(清)黃奭輯五七九 第三冊目錄 周易王氏注二卷(魏)王肅撰(清)馬國翰輯一 何晏周易講說(魏)何晏撰(清)黃奭輯一二 周易何氏解一卷(魏)何晏撰(清)馬國翰輯一三 董氏周易注(魏)董遇撰(清)朱彝尊輯一六 董遇周易章句一卷(魏)董遇撰(清)孫堂輯一七 周易董氏(魏)董遇撰(清)張惠言輯二〇 董遇易章句一卷(魏)董遇撰(清)黃奭輯二二 周易董氏章句一卷(魏)董遇撰(清)馬國翰輯二五 孟康易義(魏)孟康撰(清)黃奭輯二八 荀粲易義(魏)荀粲撰(清)黃奭輯二九 陸公紀易解一卷(吳)陸績撰(明)姚士麟輯三〇 陸績周易述一卷 (吳)陸績撰(明)姚士麟輯(清)孫堂增補四二 陸氏周易述一卷 (吳)陸績撰(明)姚士麟輯(清)孫堂增補五八 周易陸氏(吳)陸績撰(清)張惠言輯七三 陸績周易述一卷(吳)陸績撰(清)黃奭輯八一 周易陸氏述三卷(吳)陸績撰(清)馬國翰輯九九 虞翻周易注十卷(吳)虞翻撰(清)孫堂輯一〇九 虞翻易注一卷(吳)虞翻撰(清)黃奭輯二二九 周易虞氏義九卷(清)張惠言撰三七〇 易義別錄十四卷(清)張惠言撰四七四 第四冊目錄 周易虞氏義箋九卷(清)張惠言撰(清)曾釗箋一 虞氏易義補注一卷附錄一卷 (清)張惠言撰(清)紀磊補注一五三 周易虞氏學(清)徐昂撰一七一 姚信周易注一卷(吳)姚信撰(清)孫堂輯一九〇 周易姚氏(吳)姚信撰(清)張惠言輯一九五 姚信易注一卷(吳)姚信撰(清)黃奭輯二○○ 周易姚氏注一卷(吳)姚信撰(清)馬國翰輯二〇五 蜀才周易注一卷(蜀)范長生撰(清)孫堂輯二一〇 周易蜀才氏(蜀)范長生撰(清)張惠言輯二一五 易蜀才注(蜀)范長生撰(清)張澍輯二二〇 范長生易注一卷(蜀)范長生撰(清)黃奭輯二二三 周易蜀才注一卷 (蜀)范長生撰(清)張澍輯(清)馬國翰校補二二九 鄒湛周易統略論(晉)鄒湛撰(清)黃奭輯二三五 周易統略一卷(晉)鄒湛撰(清)馬國翰輯二三六 楊周易卦序論(晉)楊撰(清)黃奭輯二三八 周易卦序論一卷(晉)楊撰(清)馬國翰輯二三九 向秀周易義一卷(晉)向秀撰(清)孫堂輯二四一 向秀易義一卷(晉)向秀撰(清)黃奭輯二四四 周易向氏音義一卷(晉)向秀撰(清)馬國翰輯二四七 張軌易義(晉)張軌撰(清)黃奭輯二五〇 周易張氏義一卷(晉)張軌撰(清)馬國翰輯二五一 翟玄周易義一卷(□)翟玄撰(清)孫堂輯二五三 周易翟氏(□)翟玄撰(清)張惠言輯二五七 翟子玄易義一卷(□)翟子玄撰(清)黃奭輯二六一 周易翟氏義一卷(□)翟玄撰(清)馬國翰輯二六五 張璠周易集解一卷(晉)張璠撰(清)孫堂輯二六九 張璠易集解一卷(晉)張璠撰(清)黃奭輯二七二 周易張氏集解一卷(晉)張璠撰(清)馬國翰輯二七四 王廙周易注一卷(晉)王廙撰(清)孫堂輯二七九 周易王世將氏(晉)王廙撰(清)張惠言輯二八二 王廙易注一卷(晉)王廙撰(清)黃奭輯二八四 周易王氏注一卷(晉)王廙撰(清)馬國翰輯二八七 干常侍易解三卷(晉)干寶撰(元)屠曾輯二九〇 干寶周易注一卷 (晉)干寶撰(元)屠曾輯(清)孫堂校補三〇七 周易干氏 (晉)干寶撰(明)姚士麟輯(清)丁傑補正三二五 干寶易注一卷(晉)干寶撰(清)黃奭輯三四〇 周易干氏注三卷 (晉)干寶撰(明)姚士麟輯(清)丁傑補正(清)馬國翰校録三六〇 干常侍易注疏證一卷 (清)方成珪撰(清)孫詒讓校三七八 黃穎易注一卷(晉)黃穎撰(清)黃奭輯四一九 周易黃氏注一卷(晉)黃穎撰(清)馬國翰輯四二一 韓康伯易注(晉)韓伯撰(清)黃奭輯四二三 顧歡周易繫辭(南齊)顧歡撰(清)黃奭輯四二四 劉瓛周易義疏一卷(南齊)劉瓛撰(清)孫堂輯四二五 周易劉子珪氏(南齊)劉瓛撰(清)張惠言輯四二八 劉瓛乾坤義一卷(南齊)劉瓛撰(清)黃奭輯四二九 劉瓛繫辭義疏一卷 (南齊)劉瓛撰(清)黃奭輯四三一 周易劉氏義疏一卷 (南齊)劉瓛撰(清)馬國翰輯四三三 周易劉氏義疏一卷 (南齊)劉瓛撰(清)王仁俊輯四三六 沈驎士易經要略 (南齊)沈驎士撰(清)黃奭輯四三七 周易沈氏要略一卷 (南齊)沈驎士撰(清)馬國翰輯四三八 傅氏周易注(□)傅□撰(清)黃奭輯四四一 周易傅氏注一卷(□)傅□撰(清)馬國翰輯四四二 崔覲易注(□)崔覲撰(清)黃奭輯四四四 周易崔氏注一卷(□)崔覲撰(清)馬國翰輯四四六 姚規易注(□)姚規撰(清)黃奭輯四四八 周易姚氏注一卷(□)姚規撰(清)馬國翰輯四四九 梁武帝周易講疏(梁)蕭衍撰(清)黃奭輯四五一 周易大義一卷(梁)蕭衍撰(清)馬國翰輯四五二 伏曼容易注(梁)伏曼容撰(清)黃奭輯四五四 周易伏氏集解(梁)伏曼容撰(清)馬國翰輯四五六 褚氏易注一卷(梁)禇仲都撰(清)黃奭輯四五八 周易禇氏講疏一卷 (梁)禇仲都撰(清)馬國翰輯四六一 莊氏易義一卷(□)莊□撰(清)黃奭輯四六四 周易莊氏義一卷(□)莊□撰(清)馬國翰輯四七〇 周氏易注一卷(陳)周弘正撰(清)黃奭輯四七五 周易周氏義疏一卷 (陳)周弘正撰(清)馬國翰輯四七九 張氏易注一卷(陳)張譏撰(清)黃奭輯四八五 周易張氏講疏一卷 (陳)張譏撰(清)馬國翰輯四八八 周易師說一卷 (陳)張譏撰(唐)陸德明述(清)王仁俊輯四九二 劉昞易注(北魏)劉昞撰(清)黃奭輯四九四 周易劉氏注一卷(北魏)劉昞撰(清)馬國翰輯四九五 周易劉晝義一卷(北齊)劉晝撰(清)王仁俊輯四九七 盧氏易注一卷(□)盧□撰(清)黃奭輯四九八 周易盧氏注一卷(□)盧□撰(清)馬國翰輯五〇一 周易王氏義一卷 (元)王嗣宗撰(清)馬國翰輯五〇五 朱仰之易注(□)朱仰之撰(清)黃奭輯五〇七 周易朱氏義一卷 (□)朱仰之撰(清)馬國翰輯五〇八 王凱沖易注(□)王凱沖撰(清)黃奭輯五一〇 周易王氏注一卷(□)王凱沖撰(清)馬國翰輯五一一 桓玄周易繫辭注(晉)桓玄撰(清)黃奭輯五一三 周易繫辭桓氏注(晉)桓玄撰(清)馬國翰輯五一四 荀柔之易音繫辭注 (劉宋)荀柔之撰(清)黃奭輯五一六 周易繫辭荀氏注一卷 (劉宋)荀柔之撰(清)馬國翰輯五一七 明僧紹易義(南齊)明僧紹撰(清)黃奭輯五一九 周易繫辭明氏注一卷 (南齊)明僧紹撰(清)馬國翰輯五二〇 孫炎周易例(魏)孫炎撰(清)黃奭輯五二三 易象妙於見形論一卷 (晉)孫盛撰(清)馬國翰輯五二四 周易王氏音一卷(魏)王肅撰(清)馬國翰輯五二六 李軌周易音(晉)李軌撰(清)黃奭輯五三〇 周易李氏音一卷(晉)李軌撰(清)馬國翰輯五三一 徐邈易音注一卷(晉)徐邈撰(清)黃奭輯五三三 周易徐氏音一卷(晉)徐邈撰(清)馬國翰輯五四二 周易[古經解鈎沈](清)余蕭客輯五四八 連山易(清)王謨輯五七四 連山(清)王朝榘輯五七五 連山一卷附諸家論說 (清)朱彝尊輯(清)馬國翰校補五七八 歸藏一卷(清)王謨輯五八七 歸藏(清)王朝榘輯五九二 歸藏(清)嚴可均輯六〇一 歸藏一卷(清)洪頤煊輯六〇五 歸藏一卷附諸家論說 (清)朱彝尊輯(清)馬國翰校補六〇八 第五冊目錄 尚書類 逸書(清)沈淑輯一 書逸篇附遺句(清)朱彝尊輯四 尚書逸文(清)江聲輯一一 尚書逸文二卷(清)江聲輯(清)孫星衍補訂二〇 逸書一卷(清)黃奭輯三七 書遺篇(清)王朝榘輯五三 書遺句(清)王朝榘輯六六 尚書佚文輯補一卷尚書佚文一卷補遺一卷 (清)王仁俊輯七四 伏生尚書(明)陶宗儀輯八〇 今文尚書一卷(清)馬國翰輯八一 今文尚書經說考三十八卷(清)陳喬樅輯一○○ 第六冊目錄 尚書大傳(漢)伏勝撰一 尚書大傳注(漢)鄭玄撰(清)朱彝尊輯二 尚書大傳四卷補遺一卷續補遺一卷考異一卷 (漢)伏勝撰(漢)鄭玄注補遺(清)盧見曾輯 續補遺(清)盧文弨輯並撰考異三 尚書大傳三卷補遺一卷 (漢)伏勝撰(漢)鄭玄注(清)孫之騄輯四三 尚書大傳三卷補遺一卷續補遺一卷 (漢)伏勝撰(漢)鄭玄注補遺(清)盧見曾輯 續補遺(清)盧文弨輯八一 尚書大傳佚文一卷補遺一卷 (清)盧見曾、盧文弨輯一一二 尚書大傳一卷(漢)伏勝撰(清)任兆麟選輯一二〇 尚書大傳二卷(漢)伏勝撰(清)王謨輯一二五 尚書大傳(漢)伏勝撰(清)孫志祖輯一五三 尚書大傳定本三卷附序録一卷辨譌一卷 (漢)伏勝撰(漢)鄭玄注(清)陳壽祺輯校並撰 序録辨譌一五四 尚書大傳三卷附序録一卷辨譌一卷 (漢)伏勝撰(漢)鄭玄注(清)陳壽祺輯校並撰 序録辨譌二一八 尚書大傳五卷附序録一卷辨譌一卷 (漢)伏勝撰(漢)鄭玄注(清)陳壽祺輯校並撰 序録辨譌三八三 尚書大傳輯校三卷 (漢)伏勝撰(漢)鄭玄注(清)陳壽祺輯校四五四 尚書大傳注一卷(漢)鄭玄撰(清)黃奭輯四九四 尚書大傳注三卷 (漢)鄭玄撰(清)袁鈞輯(清)袁堯年校補五五八 第七冊目錄 尚書大傳三卷(漢)伏勝撰(清)袁鈞輯一 尚書五行傳注一卷 (漢)鄭玄撰(清)袁鈞輯(清)袁堯年校補一六 尚書五行傳一卷(漢)伏勝撰(清)袁鈞輯二七 尚書略說注一卷 (漢)鄭玄撰(清)袁鈞輯(清)袁堯年校補三三 尚書略說一卷(漢)伏勝撰(清)袁鈞輯四〇 尚書大傳注四卷(漢)鄭玄撰(清)孔廣林輯四四 尚書大傳疏證七卷(清)皮錫瑞撰六四 補注尚書大傳七卷 (漢)伏勝撰(漢)鄭玄注(清)王闓運補注一六三 書賈氏義一卷(漢)賈誼撰(清)王仁俊輯二一一 今文尚書說一卷(漢)歐陽生撰(清)王謨輯二一二 歐陽生尚書章句一卷 (漢)歐陽生撰(清)黃奭輯二一六 尚書歐陽章句一卷 (漢)歐陽生撰(清)馬國翰輯二一九 尚書大夏侯章句一卷 (漢)夏侯勝撰(清)馬國翰輯二二三 尚書小夏侯章句一卷 (漢)夏侯建撰(清)馬國翰輯二二八 尚書歐陽夏侯遺說考一卷(清)陳喬樅撰二三二 古文尚書三卷(清)馬國翰輯二五〇 百兩篇一卷(漢)張霸撰(清)王謨輯二八六 張霸尚書百兩篇(漢)張霸撰(清)黃奭輯二八九 五家要說章句一卷(漢)劉莊撰(清)王仁俊輯二九一 古文尚書訓旨一卷(漢)衛宏撰(清)王仁俊輯二九二 書古文訓旨一卷(漢)衛宏撰(清)王仁俊輯二九三 古文尚書訓一卷(漢)賈逵撰(清)王仁俊輯二九四 書古文訓一卷(漢)賈逵撰(清)王仁俊輯二九六 書古文訓一卷(漢)賈逵撰(清)王仁俊輯二九七 尚書古文同異一卷(漢)賈逵撰(清)王仁俊輯二九八 書古文同異一卷(漢)賈逵撰(清)王仁俊輯二九九 尚書注一卷(漢)馬融撰(清)王謨輯三○○ 尚書馬氏傳四卷(漢)馬融撰(清)馬國翰輯三一四 鄭氏古文尚書十卷 (漢)鄭玄注(宋)王應麟輯(清)李調元證訛三四〇 尚書鄭氏注十卷 (漢)鄭玄注(宋)王應麟輯(清)孔廣林增訂三九三 尚書注十卷(漢)鄭玄注(清)孔廣林輯四四八 尚書古文注十卷(漢)鄭玄注(清)黃奭輯四七五 尚書注九卷(漢)鄭玄注(清)袁鈞輯五三〇 第八冊目錄 古文尚書十卷 (漢)馬融、鄭玄注(宋)王應麟輯(清)孫星衍補輯一 尚書王氏注二卷(魏)王肅撰(清)馬國翰輯七四 書王氏注一卷(魏)王肅撰(清)王仁俊輯九四 尚書集注一卷(晉)李顒撰(清)王仁俊輯九五 舜典補亡一卷(清)毛奇齡輯九六 古文尚書舜典注一卷 (晉)范寧撰(清)馬國翰輯一〇五 書范氏集解一卷(晉)范寧撰(清)王仁俊輯一〇八 禹貢鄭注釋二卷(清)焦循撰一〇九 禹貢鄭氏略例一卷(清)何秋濤撰一六三 尚書逸湯誓考六卷附校勘一卷 (清)徐時棟撰(清)王蜺校勘一七五 尚書逸湯誓考六卷書後一卷(清)徐時棟撰二二八 太誓(清)王鳴盛輯二八五 泰誓(清)孫星衍輯二九九 太誓(清)莊述祖輯三〇四 洪範五行傳一卷(漢)劉向撰(清)王謨輯三一二 劉向洪範五行傳一卷 (漢)劉向撰(清)黃奭輯三三五 書贊一卷(漢)鄭玄撰(清)王仁俊輯三六〇 古文尚書音一卷(晉)徐邈撰(清)馬國翰輯三六一 尚書[古經解鈎沉](清)余蕭客輯三七一 尚書今文[古訓](清)阮元輯四一九 尚書逸文[古訓](清)阮元輯五〇一 第九冊目錄 詩經類 逸詩(宋)王應麟輯一 逸詩(宋)王應麟輯(清)盧文弨等增校八 逸詩附補遺 (宋)王應麟輯(清)丁晏補注並輯補遺一四 古逸詩(清)范家相輯二〇 古逸詩(清)范家相輯(清)葉鈞重訂三〇 逸詩(清)沈淑輯四〇 詩逸篇附遺句(清)朱彝尊輯四二 逸詩一卷(清)黃奭輯四七 詩遺篇(清)王朝榘輯五八 詩遺句(清)王朝榘輯六七 詩經拾遺一卷(清)郝懿行輯七三 毛詩賈氏義一卷(漢)賈逵撰(清)王仁俊輯八六 毛詩先鄭義一卷(漢)鄭衆撰(清)王仁俊輯八七 毛詩先鄭義一卷(漢)鄭衆撰(清)王仁俊輯八九 毛詩馬融注一卷(漢)馬融撰(清)黃奭輯九〇 毛詩馬氏注一卷(漢)馬融撰(清)馬國翰輯九二 毛詩義問(漢)劉楨撰(清)王謨輯九五 毛詩義問一卷(漢)劉楨撰(清)馬國翰輯九七 毛詩王肅注一卷(魏)王肅撰(清)黃奭輯一○○ 毛詩王氏注四卷(魏)王肅撰(清)馬國翰輯一二七 毛詩問難一卷(魏)王肅撰(清)馬國翰輯一五三 毛詩義駁一卷(魏)王肅撰(清)馬國翰輯一五六 毛詩奏事一卷(魏)王肅撰(清)馬國翰輯一五九 毛詩王基申鄭義一卷(魏)王基撰(清)黃奭輯一六一 毛詩駁一卷(魏)王基撰(清)馬國翰輯一六六 毛詩答雜問一卷 (吳)韋昭、朱育等撰(清)王謨輯一七二 毛詩答雜問一卷 (吳)韋昭、朱育等撰(清)馬國翰輯一七四 毛詩異同評一卷(晉)孫毓撰(清)王謨輯一七七 孫毓毛詩異同評三卷 (晉)孫毓撰(清)黃奭輯一九六 毛詩異同評一卷(晉)孫毓撰(清)馬國翰輯二一七 難孫氏毛詩評一卷(晉)陳統撰(清)馬國翰輯二三八 毛詩舒氏義疏一卷 (□)舒瑗撰(清)馬國翰輯二四八 毛詩序義一卷(劉宋)周續之撰(清)王謨輯二五〇 毛詩周氏注一卷 (劉宋)周續之撰(清)馬國翰輯二五三 毛詩隱義一卷(梁)何胤撰(清)馬國翰輯二五五 集注毛詩一卷(梁)崔靈恩撰(清)馬國翰輯二五八 毛詩集注一卷(梁)崔靈恩撰(清)王仁俊輯二六七 沈氏毛詩義疏(北周)沈重撰(清)朱彝尊輯二六八 毛詩義疏一卷(北周)沈重撰(清)王謨輯二七〇 毛詩沈氏義疏二卷 (北周)沈重撰(清)馬國翰輯二七四 毛詩沈氏義疏一卷 (北周)沈重撰(清)王仁俊輯二八七 毛詩十五國風義一卷 (梁)蕭綱撰(清)馬國翰輯二八八 毛詩題綱(清)王謨輯二八九 毛詩題綱一卷(清)馬國翰輯二九〇 毛詩草蟲經一卷(清)馬國翰輯二九二 毛詩拾遺一卷(晉)郭璞撰(清)馬國翰輯二九四 毛詩徐氏音一卷(晉)徐邈撰(清)馬國翰輯二九六 劉氏毛詩箋音義證一卷 (後魏)劉芳撰(清)朱彝尊輯三〇六 毛詩箋音義證一卷 (後魏)劉芳撰(清)王謨輯三〇七 毛詩箋音義證一卷 (後魏)劉芳撰(清)馬國翰輯三〇九 毛詩序義疏一卷 (南齊)劉瓛等撰(清)馬國翰輯三一二 詩譜補亡後訂一卷(清)吳騫輯三一四 詩譜一卷(漢)鄭玄撰(清)王謨輯三三一 毛詩譜一卷(漢)鄭玄撰(清)黃奭輯三四〇 鄭氏詩譜考正一卷(清)丁晏撰三五三 詩譜一卷(漢)鄭玄撰(清)李光廷輯三九四 詩譜三卷(漢)鄭玄撰(清)袁鈞輯四〇二 毛詩譜一卷(漢)鄭玄撰(清)孔廣林輯四二〇 毛詩譜注一卷(吳)徐整撰(清)王謨輯四二九 毛詩譜暢一卷(吳)徐整撰(清)馬國翰輯四三一 魯詩(漢)申培撰(宋)王應麟輯四三二 魯詩 (漢)申培撰(宋)王應麟輯(清)盧文弨等 增校四三四 魯詩附補遺 (漢)申培撰(宋)王應麟輯(清)丁晏補注並輯 補遺四三七 魯詩傳一卷(漢)申培撰(清)王謨輯四四三 申培魯詩傳一卷(漢)申培撰(清)黃奭輯四四九 魯詩故三卷(漢)申培撰(清)馬國翰輯四六一 魯詩(漢)申培撰(清)阮元輯四九六 魯詩[釋](清)朱士端撰五二九 第十冊目錄 魯詩遺說考二十卷敍録一卷 (清)陳壽祺撰(清)陳喬樅述並撰敍録一 魯詩[異文疏證]附補遺(清)馮登府撰二三一 魯詩韋氏說一卷 (漢)韋玄成撰(清)王仁俊輯二四八 魯詩韋氏義一卷(漢)韋玄成撰(清)王仁俊輯二四九 齊詩(漢)轅固撰(宋)王應麟輯二五○ 齊詩 (漢)轅固撰(宋)王應麟輯(清)盧文弨等增校二五二 齊詩[補注]附補遺 (漢)轅固撰(宋)王應麟輯(清)丁晏補注並輯 補遺二五五 齊詩故傳 (漢)轅固撰(宋)王應麟輯(清)迮鶴壽增補二五九 齊詩(漢)轅固撰(清)王謨輯二六二 轅固齊詩傳一卷(漢)轅固撰(清)黃奭輯二六四 齊詩傳二卷(漢)后蒼撰(清)馬國翰輯二六八 齊詩(漢)轅固撰(清)阮元輯二八四 齊詩[釋](清)朱士端撰二八九 齊詩遺說考十二卷敍録一卷 (清)陳壽祺撰(清)陳喬樅述並撰敘錄三〇〇 齊詩[異文疏證](清)馮登府撰四三五 齊詩翼氏學疏證二卷(清)陳喬樅撰四四〇 韓詩(漢)韓嬰撰(宋)王應麟輯四六六 韓詩 (漢)韓嬰撰(宋)王應麟輯(清)盧文弨等增校四七九 韓詩附補遺 (漢)韓嬰撰(宋)王應麟輯(清)丁晏補注並輯 補遺四九八 韓詩內傳一卷(漢)韓嬰撰(清)王謨輯五二九 韓嬰詩內傳一卷(漢)韓嬰撰(清)黃奭輯五四一 韓詩輯一卷(清)蔣曰豫輯五八○ 韓詩故二卷(漢)韓嬰撰(清)馬國翰輯五九五 韓詩內傳一卷(漢)韓嬰撰(清)馬國翰輯六一三 韓詩說一卷(漢)韓嬰撰(清)馬國翰輯六一六 韓詩(漢)韓嬰撰(清)阮元輯六一八 韓詩內傳徵四卷敘録二卷補遺一卷疑義一卷 (清)宋綿初撰六二二 韓詩內傳徵四卷敘録二卷補遺一卷疑義一卷 (清)宋綿初撰六六一 韓詩遺說二卷訂譌一卷(清)臧庸撰七〇九 韓詩[釋](清)朱士端撰七四三 第十一冊目錄 韓詩遺說考十八卷敍録一卷韓詩外傳附録一卷韓詩內外傳 補逸一卷(清)陳壽祺撰(清)陳喬樅述並撰敘錄一 韓詩[異文疏證]附補遺(清)馮登府撰一九八 薛君韓詩章句二卷 (漢)薛漢撰(清)馬國翰輯二三三 韓詩翼要一卷(漢)侯包撰(清)王謨輯二四四 韓詩翼要一卷(漢)侯苞撰(清)馬國翰輯二四六 韓詩翼要一卷(漢)侯苞撰(清)王仁俊輯二四八 韓詩趙氏學一卷(漢)趙曄撰(清)王仁俊輯二四九 韓詩趙氏義一卷(漢)趙曄輯二五〇 韓詩外傳補逸一卷(清)趙懷玉輯二五一 [韓詩外傳]補遺(清)郝懿行輯三一九 韓詩外傳佚文一卷(清)郝懿行輯三二二 詩考補二卷(宋)王應麟輯(清)胡文英增訂三二四 三家詩拾遺十卷(清)范家相輯三六九 重訂三家詩拾遺十卷 (清)范家相輯(清)葉鈞重訂四四七 第十二冊目錄 詩經四家異文考五卷(清)陳喬樅撰一 詩經四家異文考補一卷江翰撰一八三毛詩[古經解鈎沉](清)余蕭客輯二○一 詩古訓(清)阮元輯二三二 三家詩遺說八卷補一卷(清)馮登府撰五一〇 第十三冊目錄 周禮類 周禮遺官(清)王朝榘輯一 周禮遺文(清)王朝榘輯五 考工記遺職(清)王朝榘輯七 考工記遺文(清)王朝榘輯九 周禮杜氏注二卷(漢)杜子春撰(清)馬國翰輯一〇 周禮鄭大夫解詁一卷 (漢)鄭興撰(清)馬國翰輯二八 周禮鄭司農解詁六卷 (漢)鄭衆撰(清)馬國翰輯三一 周禮賈氏解詁一卷(漢)賈逵撰(清)馬國翰輯一〇三 周禮賈氏注一卷(漢)賈逵撰(清)王仁俊輯一〇六 周禮班氏義一卷(漢)班固撰(清)王仁俊輯一〇七 周官傳一卷(漢)馬融撰(清)王謨輯一〇八 周官馬融傳一卷(漢)馬融撰(清)黃奭輯一一三 周官傳一卷(漢)馬融撰(清)馬國翰輯一一八 周官禮注一卷(晉)干寶撰(清)王謨輯一二五 周官干寶注一卷(晉)干寶撰(清)黃奭輯一二八 周官禮干氏注一卷(晉)干寶撰(清)馬國翰輯一三二 周禮三家佚注一卷(清)孫詒讓輯一三八 周官禮異同評一卷(晉)陳邵撰(清)馬國翰輯一四七 周官禮義疏一卷(北周)沈重撰(清)馬國翰輯一四九 答臨孝存周禮難一卷(漢)鄭玄撰(清)黃奭輯一五七 答臨碩難禮一卷(漢)鄭玄撰(清)袁鈞輯一五九 答周禮難一卷(漢)鄭玄撰(清)孔廣林輯一六一 答臨碩周禮難一卷(漢)鄭玄撰(清)王仁俊輯一六三 答臨孝存周禮難疏證(清)皮錫瑞撰一六四 周禮鄭氏音一卷(漢)鄭玄撰(清)馬國翰輯一六八 周禮李氏音一卷(晉)李軌撰(清)馬國翰輯一七一 周禮徐氏音一卷(晉)徐邈撰(清)馬國翰輯一七八 周禮劉氏音二卷(□)劉昌宗撰(清)馬國翰輯一八六 周禮聶氏音一卷(□)聶□撰(清)馬國翰輯二〇九 周禮戚氏音一卷(陳)戚袞撰(清)馬國翰輯二一一 鄭康成周禮序(漢)鄭玄撰(清)盧文弨輯二一六 周禮序一卷(漢)鄭玄撰(清)王仁俊輯二一七 周禮[古經解鈎沉](清)余蕭客輯二一九 儀禮類 儀禮逸經(元)吳澄輯二三三 [逸禮佚文](清)閻若璩輯二四五 儀禮(逸禮)一卷(清)黃奭輯二四八 儀禮遺篇(清)王朝榘輯二五四 儀禮遺文(清)王朝榘輯二五八 [禮]佚經(清)丁晏輯二六三 逸禮考一卷劉師培輯二六八 皇覽逸禮一卷(魏)繆襲等纂(清)王謨輯二七五 皇覽引逸禮附太平御覽引逸禮、藝文類聚引逸禮 (魏)繆襲等纂(清)丁晏輯二七八 皇覽逸禮(魏)繆襲等纂劉師培輯二八〇 中霤禮(清)王謨輯二八二 儀禮班氏義一卷(漢)班固撰(清)王仁俊輯二八三 冠禮約制一卷(漢)何休撰(清)馬國翰輯二八四 何休冠禮約制(漢)何休撰(清)丁晏輯二八六 鄭氏婚禮一卷(漢)鄭衆撰(清)馬國翰輯二八七 婚禮(漢)鄭衆撰(清)嚴可均輯二九〇 婚禮謁文(漢)鄭衆撰(清)嚴可均輯二九一 婚禮謁文贊(漢)鄭衆撰(清)嚴可均輯二九二 婚禮謁文一卷(漢)鄭玄撰(清)王仁俊輯二九三 凶禮一卷(晉)孔衍撰(清)馬國翰輯二九四 葬禮一卷(晉)賀循撰(清)馬國翰輯二九七 葬禮(晉)賀循撰(清)嚴可均輯三〇〇 喪服變除一卷(漢)戴德撰(清)王謨輯三〇一 戴德喪服變除一卷(漢)戴德撰(清)洪頤煊輯三〇五 大戴喪服變除一卷(漢)戴德撰(清)馬國翰輯三〇八 漢戴德喪服變除(漢)戴德撰(清)丁晏輯三一二 喪服經傳一卷(漢)馬融撰(清)王謨輯三一五 馬融儀禮喪服經傳一卷 (漢)馬融撰(清)黃奭輯三二二 喪服經傳馬氏注一卷 (漢)馬融撰(清)馬國翰輯三三二 喪服變除一卷附變除注 (漢)鄭玄撰(清)黃奭輯三四四 鄭氏喪服變除一卷(漢)鄭玄撰(清)馬國翰輯三四六 鄭玄喪服變除(漢)鄭玄撰(清)丁晏輯三四八 喪服變除一卷(漢)鄭玄撰(清)袁鈞輯三四九 喪服變除一卷附變除注 (漢)鄭玄撰(清)孔廣林輯三五一 新定禮一卷(漢)劉表撰(清)馬國翰輯三五二 王肅儀禮喪服注一卷 (魏)王肅撰(清)黃奭輯三五四 喪服經傳王氏注一卷 (魏)王肅撰(清)馬國翰輯三五七 喪服要記一卷(魏)王肅撰(清)王謨輯三六一 王肅喪服要記一卷(魏)王肅撰(清)黃奭輯三六三 王氏喪服要記一卷 (魏)王肅撰(清)馬國翰輯三六五 喪服要記一卷(魏)王肅撰(清)王仁俊輯三六八 喪服變除圖一卷(吳)射慈撰(清)王謨輯三六九 喪服變除圖一卷(吳)射慈撰(清)黃奭輯三七四 喪服變除圖一卷(吳)射慈撰(清)馬國翰輯三七九 喪服變除(吳)射慈撰(清)嚴可均輯三八四 喪服要集一卷(晉)杜預撰(清)馬國翰輯三八六 喪服經傳袁氏注一卷 (晉)袁準撰(清)馬國翰輯三八九 喪服傳(晉)袁準撰(清)嚴可均輯三九三 集注喪服經傳一卷 (晉)孔倫撰(清)馬國翰輯三九四 喪服釋疑一卷(晉)劉智撰(清)王謨輯三九六 喪服釋疑一卷(晉)劉智撰(清)馬國翰輯四〇〇 喪服釋疑論(晉)劉智撰(清)嚴可均輯四〇五 出後者爲本父母服議一卷 (晉)王廙撰(清)王仁俊輯四〇八 爲曾祖後服議(晉)何琦撰(清)嚴可均輯四一〇 孫曾爲後議一卷(晉)何琦撰(清)王仁俊輯四一一 賀氏喪服譜一卷(晉)賀循撰(清)馬國翰輯四一二 賀氏喪服譜一卷(晉)賀循撰(清)王仁俊輯四一四 宗議(晉)賀循撰(清)嚴可均輯四一五 宗議一卷(晉)賀循撰(清)王仁俊輯四一六 答庾亮問(晉)賀循撰(清)嚴可均輯四一七 答庾亮問宗議一卷 (晉)賀循撰(清)王仁俊輯四一八 賀氏喪服要記一卷 (晉)賀循撰(清)馬國翰輯四一九 喪服要記(晉)賀循撰(清)嚴可均輯四二四 蔡氏喪服譜一卷(晉)蔡謨撰(清)馬國翰輯四二五 喪服要記注一卷(□)謝徽撰(清)馬國翰輯四三〇 葛氏喪服變除一卷 (晉)葛洪撰(清)馬國翰輯四三二 喪服經傳陳氏注(□)陳銓撰(清)馬國翰輯四三四 集注喪服經傳一卷 (劉宋)裴松之撰(清)馬國翰輯四三八 喪服經傳略注一卷 (劉宋)雷次宗撰(清)王謨輯四四〇 雷次宗儀禮喪服經傳略注一卷 (劉宋)雷次宗撰(清)黃奭輯四四六 略注喪服經傳一卷 (劉宋)雷次宗撰(清)馬國翰輯四五二 喪服問難一卷(劉宋)崔凱撰(清)馬國翰輯四五九 喪服答問(劉宋)周續之撰(清)王謨輯四六四 周氏喪服注一卷 (劉宋)周續之撰(清)馬國翰輯四六五 逆降義一卷(劉宋)顔延之撰(清)馬國翰輯四六七 喪服古今集記一卷 (南齊)王儉撰(清)馬國翰輯四六九 喪服世行要記一卷 (南齊)王逡之撰(清)馬國翰輯四七四 儀禮[古經解鈎沉](清)余蕭客輯四七六 禮記類 禮逸篇附遺句(清)朱彝尊輯五〇一 禮記遺篇(清)王朝榘輯五〇五 禮記遺文(清)王朝榘輯五一二 [禮]佚記(清)丁晏輯五三〇 [禮]佚文(清)丁晏輯五四六 禮記佚文(漢)鄭玄注(清)王仁俊輯五五二 禮記佚文(漢)鄭玄注(清)王仁俊輯五五四 禮記注(漢)馬融撰(清)王謨輯五五五 禮記馬氏注一卷(漢)馬融撰(清)馬國翰輯五五六 盧氏禮記解詁一卷補遺一卷附録一卷 (漢)盧植撰(清)臧庸輯五五九 小戴禮記注一卷(漢)盧植撰(清)王謨輯五七一 盧植禮記解詁一卷(漢)盧植撰(清)黃奭輯五七八 禮記盧氏注一卷(漢)盧植撰(清)馬國翰輯五八九 禮傳一卷(漢)荀爽撰(清)馬國翰輯五九九 禮記王氏注二卷(魏)王肅撰(清)馬國翰輯六〇一 禮記孫氏注一卷(魏)孫炎撰(清)馬國翰輯六一六 禮記略解一卷(劉宋)庾蔚之撰(清)馬國翰輯六二〇 禮記隱義一卷(梁)何胤撰(清)馬國翰輯六三二 禮記隱義(梁)何胤撰(清)劉寶楠輯六三九 禮記隱義一卷 (梁)何胤撰(清)劉寶楠輯(清)王仁俊校録六四一 禮記新義疏一卷(梁)賀瑒撰(清)馬國翰輯六四三 禮記皇氏義疏四卷(梁)皇侃撰(清)馬國翰輯六四九 禮記義證一卷(後魏)劉芳撰(清)馬國翰輯六八八 禮記沈氏義疏一卷 (北周)沈重撰(清)馬國翰輯六九〇 禮記熊氏義疏四卷 (北周)熊安生撰(清)馬國翰輯六九四 第十四冊目錄 月令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輯一 蔡氏月令章句二卷(漢)蔡邕撰(清)臧庸輯二 月令章句一卷(漢)蔡邕撰(清)王謨輯二四 月令章句(漢)蔡邕撰(清)蔡雲輯三六 蔡邕月令章句一卷(漢)蔡邕撰(清)黃奭輯八六 蔡氏明堂月令章句一卷 (漢)蔡邕撰(清)陸堯春輯一一四 月令章句一卷(漢)蔡邕撰(清)馬國翰輯一三九 月令章句一卷(漢)蔡邕撰(清)王仁俊輯一五六 月令蔡氏章句(漢)蔡邕撰(清)王仁俊輯一五七 月令章句四卷(漢)蔡邕撰葉德輝輯一五八 明堂月令論(漢)蔡邕撰(清)臧庸輯一八四 明堂月令論一卷(漢)蔡邕撰(清)王謨輯二三五 月令明堂論(漢)蔡邕撰(清)蔡雲輯二三八 蔡邕明堂月令論一卷(漢)蔡邕撰(清)黃奭輯二四二 明堂月令論一卷(漢)蔡邕撰(清)陸堯春輯二四七 明堂論(漢)蔡邕撰(清)嚴可均輯二五二 月令問答一卷(漢)蔡邕撰二五四 明堂月令問答(漢)蔡邕撰(清)臧庸輯二五六 月令問答(漢)蔡邕撰(清)蔡雲輯二六〇 蔡邕月令問答一卷(漢)蔡邕撰(清)黃奭輯二六四 月令問答一卷(漢)蔡邕撰(清)陸堯春輯二六八 月令問答一卷(漢)蔡邕撰(清)馬國翰輯二七一 月令問答(漢)蔡邕撰(清)嚴可均輯二七五 月令篇名(漢)蔡邕撰(清)嚴可均輯二七七 禮記音義隱一卷(吳)射慈撰(清)王謨輯二七八 禮記音義隱一卷(吳)射慈撰(清)馬國翰輯二八一 射慈禮記音隱一卷(吳)射慈撰(清)黃奭輯二八三 禮記音義隱(吳)射慈撰(清)劉寶楠輯二八五 禮記音義隱一卷 (吳)射慈撰(清)劉寶楠輯(清)王仁俊校録二八六 禮記范氏音一卷(晉)范宣撰(清)馬國翰輯二九〇 禮記徐氏音三卷(晉)徐邈撰(清)馬國翰輯二九二 禮記劉氏音一卷(□)劉宗昌撰(清)馬國翰輯三一〇 禮記[古經解鈎沈](清)余蕭客輯三一二 王度記一卷(周)淳于髠等撰(清)王謨輯三六九 三正記(清)王謨輯三七〇 大戴禮逸(清)顧觀光輯三七一 通禮類 石渠禮論一卷(漢)戴聖撰(清)洪頤煊輯三七二 戴聖石渠禮論一卷(漢)戴聖撰(清)黃奭輯三七九 石渠禮論一卷(漢)戴聖撰(清)馬國翰輯三八三 漢石渠禮論(漢)戴聖撰(清)丁晏輯三八八 荀氏禮傳一卷(漢)荀爽撰(清)王仁俊輯三九一 五禮駁一卷(晉)孫毓撰(清)王謨輯三九二 五禮駁(晉)孫毓撰(清)嚴可均輯三九六 雜祭法(晉)盧諶撰(清)馬國翰輯三九七 祭典(晉)范汪撰(清)馬國翰輯三九九 後養議(晉)干寶撰(清)馬國翰輯四〇二 禮雜問一卷(晉)范甯撰(清)馬國翰輯四〇七 雜禮議一卷(晉)吳商撰(清)馬國翰輯四一〇 禮論難一卷(晉)范宣撰(清)馬國翰輯四一五 禮論答問一卷(劉宋)徐廣撰(清)馬國翰輯四二〇 禮論一卷(劉宋)何承天撰(清)馬國翰輯四二三 禮論條牒一卷(劉宋)任預撰(清)馬國翰輯四二九 禮義答問一卷(南齊)王儉撰(清)馬國翰輯四三一 禮論鈔略一卷(南齊)荀萬秋撰(清)馬國翰輯四三八 禮統一卷(梁)賀述撰(清)王謨輯四四〇 禮統一卷(梁)賀述撰(清)馬國翰輯四四二 禮疑義一卷(梁)周捨撰(清)馬國翰輯四四五 三禮義宗一卷(梁)崔靈恩撰(清)王謨輯四四八 崔靈恩三禮義宗一卷 (梁)崔靈恩撰(清)黃奭輯四六八 三禮義宗四卷(梁)崔靈恩撰(清)馬國翰輯四九〇 三禮義宗一卷(梁)崔靈恩撰(清)王仁俊輯五一八 魯禮禘祫志一卷(漢)鄭玄撰(清)王謨輯五二〇 魯禮禘祫義一卷(漢)鄭玄撰(清)黃奭輯五二三 魯禮禘祫志一卷(漢)鄭玄撰(清)馬國翰輯五二七 魯禮禘祫義一卷(漢)鄭玄撰(清)袁鈞輯五三一 魯禮禘祫義一卷(漢)鄭玄撰(清)孔廣林輯五三四 魯禮禘祫義疏證一卷(清)皮錫瑞撰五三六 明堂制度論一卷(後魏)李謐撰(清)馬國翰輯五四五 三禮圖一卷(漢)鄭玄、阮諶撰(清)馬國翰輯五五〇 梁氏三禮圖一卷(□)梁正撰(清)馬國翰輯五六五 三禮圖一卷(漢)阮諶等撰(清)王謨輯五六八 阮諶三禮圖一卷(漢)阮諶等撰(清)黃奭輯五七八 問禮俗(魏)董勛撰(清)馬國翰輯五八七 問禮俗(魏)董勛撰(清)王謨輯五八九 董勛問禮俗一卷(魏)董勛撰(清)黃奭輯五九二 三禮目録一卷(漢)鄭玄撰(清)王謨輯五九五 三禮目録一卷(漢)鄭玄撰(清)臧庸撰六〇三 鄭氏三禮目録一卷(漢)鄭玄撰(清)臧庸撰六一二 三禮目録一卷(漢)鄭玄撰(清)黃奭輯六二一 三禮目録一卷(漢)鄭玄撰(清)袁鈞輯六三一 三禮目録一卷(漢)鄭玄撰(清)孔廣林輯六四一 鄭氏儀禮目録校證一卷(清)胡匡衷輯注六四八 樂類 樂遺句(清)朱彝尊輯六五四 樂經一卷(漢)陽成子長撰(清)王謨輯六五五 陽城衡樂經(漢)陽城衡撰(清)張澍輯六五七 樂經一卷(清)馬國翰輯六五八 樂遺篇(清)王朝榘輯六六一 樂記一卷(清)馬國翰輯六六三 樂元語一卷(漢)劉德撰(清)王謨輯六六六 樂元語一卷(漢)劉德撰(清)馬國翰輯六六八 琴清英一卷(漢)揚雄撰(清)王謨輯六七〇 揚雄琴清英(漢)揚雄撰(清)張澍輯六七二 琴清英一卷(漢)揚雄撰(清)馬國翰輯六七三 琴清英(漢)揚雄撰(清)嚴可鈞輯六七五 樂書一卷(後魏)信都芳撰(清)馬國翰輯六七六 鐘律書一卷(漢)劉歆撰(清)王謨輯六七九 劉歆鐘律書一卷(漢)劉歆撰(清)黃奭輯六八六 鍾律書(漢)劉歆撰(清)嚴可鈞輯六九四 樂社大義一卷(梁)梁武帝撰(清)馬國翰輯六九五 鍾律緯一卷(梁)梁武帝撰(清)馬國翰輯六九八 鍾律緯(梁)蕭衍撰(清)嚴可鈞輯七○一 樂律義一卷(北周)沈重撰(清)馬國翰輯七○三 第十五冊目錄 春秋左傳類 春秋左氏傳遺句(清)朱彝尊輯一 春秋左氏經遺文(清)王朝榘輯二 春秋左氏傳遺文(清)王朝榘輯七 春秋左傳吳氏義一卷 (周)吳起撰(清)王仁俊輯一五 春秋左氏傳章句一卷 (漢)劉歆撰(清)馬國翰輯一六 春秋左氏傳解詁一卷(漢)賈逵撰(清)王謨輯二○ 賈逵春秋左氏解詁一卷 (漢)賈逵撰(清)黃奭輯三七 春秋左氏傳解詁二卷 (漢)賈逵撰(清)馬國翰輯五五 春秋左氏長經章句一卷 (漢)賈逵撰(清)馬國翰輯九二 春秋牒例章句一卷(漢)鄭衆撰(清)馬國翰輯九六 左傳延注一卷(漢)延篤撰(清)王仁俊輯一○二 春秋左傳許氏注一卷 (漢)許慎撰(清)王仁俊輯一○四 左氏傳解誼四卷(漢)服虔撰(清)王謨輯一○五 服虔春秋左傳解誼一卷 (漢)服虔撰(清)黃奭輯一五二 春秋左氏傳解誼四卷 (漢)服虔撰(清)馬國翰輯二○四 春秋傳服氏注十二卷 (漢)服虔撰(清)袁鈞輯二八二 春秋左傳服注存二卷續一卷補遺一卷 (漢)服虔撰(清)沈豫輯三五○ 左傳服注一卷(漢)服虔撰(清)王仁俊輯四○六 春秋成長說一卷(漢)服虔撰(清)馬國翰輯四○七 春秋左傳賈服注輯述二十卷(清)李貽德輯注四○八 第十六冊目錄 春秋左傳賈服注捃逸(日)重澤俊郎一 箴膏肓一卷(漢)鄭玄撰八四 左氏膏肓一卷(漢)何休撰(清)王謨輯九○ 箴膏肓一卷 (漢)鄭玄撰(清)王復輯(清)武億校九九 箴左氏膏肓一卷(漢)鄭玄撰(清)黃奭輯一○四 箴膏肓一卷(漢)鄭玄撰(清)袁鈞輯一一六 箴左氏膏肓一卷(漢)鄭玄撰(清)孔廣林輯一二五 箴膏肓評一卷(清)劉逢祿撰一三一 春秋左氏膏肓釋痾一卷 (漢)服虔撰(清)馬國翰輯一三九 駁春秋釋痾一卷 (漢)服虔撰(漢)何休駁(清)王仁俊輯一四○ 春秋釋痾駁一卷 (漢)服虔撰(漢)何休駁(清)王仁俊輯一四一 春秋左傳鄭氏義一卷 (漢)鄭玄撰(清)王仁俊輯一四二 左氏奇說一卷(漢)彭汪撰(清)馬國翰輯一四三 春秋左傳許氏注一卷 (漢)許淑撰(清)馬國翰輯一四五 春秋左傳王氏注(魏)王肅撰(清)馬國翰輯一四七 春秋左氏經傳章句一卷 (魏)董遇撰(清)馬國翰輯一五三 春秋左氏傳義注一卷(晉)孫毓撰(清)馬國翰輯 一五五 春秋左氏函傳義一卷(晉)干寶撰(清)馬國翰輯 一五八 春秋左傳劉氏注一卷 (晉)劉兆撰(清)王仁俊輯一六○ 春秋左氏經傳義略一卷 (陳)沈文阿撰(清)馬國翰輯一六一 續春秋左氏傳義略一卷 (陳)王元規撰(清)馬國翰輯一七一 難杜一卷(後魏)衛冀隆撰(清)王謨輯一七三 春秋傳駁一卷 (後魏)賈思同撰(後魏)姚文安、秦道靜述(清)馬國翰輯一七七 春秋左傳義疏一卷 (□)蘇寬撰(清)馬國翰輯一八一 春秋土地名一卷(晉)京相璠撰(清)王謨輯一八七 京相璠春秋土地名一卷 (晉)京相璠撰(清)洪頤煊輯一九五 京相璠春秋土地名一卷 (晉)京相璠撰(清)黃奭輯二○○ 春秋土地名一卷 (晉)京相璠撰(清)馬國翰輯二○九 春秋釋例一卷(漢)潁容撰(清)王謨輯二二○ 春秋釋例一卷(漢)潁容撰(清)馬國翰輯二二三 春秋釋例十五卷 (晉)杜預撰(清)莊述祖、孫星衍校二二八 第十七冊目錄 春秋長曆一卷(晉)杜預撰(清)王謨輯一 春秋左氏傳嵇氏音一卷 (魏)嵇康撰(清)馬國翰輯四 春秋徐氏音一卷(晉)徐邈撰(清)馬國翰輯六 春秋內傳古注輯存三卷(清)嚴蔚輯一九 春秋左氏古義六卷(清)臧壽恭輯一一一 春秋左傳[古經解鈎沉](清)余蕭客輯一六一 春秋公羊傳類 春秋公羊氏經遺文(清)王朝榘輯二六二 春秋公羊氏傳遺文(清)王朝榘輯二六五 公羊傳佚文一卷(清)王仁俊輯二六七 公羊眭生說一卷(漢)眭孟撰(清)王仁俊輯二六八 春秋公羊眭氏義一卷 (漢)眭孟撰(清)王仁俊輯二六九 公羊嚴氏春秋一卷 (漢)嚴彭祖撰(清)馬國翰輯二七○ 春秋公羊嚴氏義一卷 (漢)嚴彭祖撰(清)王仁俊輯二七三 春秋公羊嚴氏義一卷 (漢)嚴彭祖撰(清)王仁俊輯二七五 嚴氏春秋逸義述一卷(清)王仁俊輯二七六 春秋公羊顔氏記一卷 (漢)顔安樂撰(清)馬國翰輯二七八 公羊貢氏義一卷(漢)貢禹撰(清)王仁俊輯二八一 春秋公羊貢氏義一卷 (漢)貢禹撰(清)王仁俊輯二八二 解疑論一卷(漢)戴宏撰(清)馬國翰輯二八三 春秋文諡例一卷(漢)何休撰(清)馬國翰輯二八五 春秋漢議一卷(漢)何休撰(清)王仁俊輯二八七 春秋漢議一卷(漢)何休撰(清)王仁俊輯二八八 發墨守一卷(漢)鄭玄撰二八九 公羊墨守一卷(漢)何休撰(清)王謨輯二九一 發墨守一卷 (漢)鄭玄撰(清)王復輯(清)武億校二九三 發公羊墨守一卷(漢)鄭玄撰(清)黃奭輯二九四 發墨守一卷(漢)鄭玄撰(清)袁鈞輯二九六 發公羊墨守一卷(漢)鄭玄撰(清)孔廣林輯二九八 發墨守評一卷(清)劉逢祿撰三○○ 春秋公羊鄭氏義一卷 (漢)鄭玄撰(清)王仁俊輯三○二 孔舒元公羊傳一卷 (晉)孔衍撰(清)王仁俊輯三○三 公羊王門子注一卷 (晉)王愆期撰(清)王仁俊輯三○四 春秋繁露佚文一卷 (漢)董仲舒撰(清)王仁俊輯三○五 [春秋繁露]佚文輯補 (漢)董仲舒撰劉師培輯三○六 春秋決事一卷(漢)董仲舒撰(清)王謨輯三○八 董仲舒春秋決獄一卷 (漢)董仲舒撰(清)洪頤煊輯三一一 董仲舒公羊治獄一卷 (漢)董仲舒撰(清)黃奭輯三一三 春秋決事一卷(漢)董仲舒撰(清)馬國翰輯三一五 春秋盟會圖一卷(漢)嚴彭祖撰(清)王謨輯三一八 嚴彭祖春秋盟會圖一卷 (漢)嚴彭祖撰(清)黃奭輯三二○ 春秋公羊[古經解鈎沉](清)余蕭客輯三二二 春秋穀梁傳類 春秋穀梁氏經遺文(清)王朝榘輯三三三 春秋穀梁氏傳遺文(清)王朝榘輯三三七 春秋穀梁傳章句一卷 (漢)尹更始撰(清)馬國翰輯三三九 春秋穀梁傳說一卷 (漢)劉向撰(清)馬國翰輯三四二 春秋穀梁劉更生義一卷 (漢)劉向撰(清)王仁俊輯三四六 春秋穀梁劉氏義(漢)劉向撰(清)王仁俊輯三四八 起廢疾一卷(漢)鄭玄撰三四九 穀梁廢疾一卷(漢)何休撰(清)王謨輯三五六 起廢疾一卷 (漢)鄭玄撰(清)王復輯(清)武億校三六五 釋穀梁廢疾一卷(漢)鄭玄撰(清)黃奭輯三七一 釋廢疾一卷(漢)鄭玄撰(清)袁鈞輯三八三 釋穀梁廢疾一卷(漢)鄭玄撰(清)孔廣林輯三九三 穀梁廢疾申何二卷(清)劉逢祿輯評四○○ 春秋穀梁傳注(漢)段肅撰(清)王仁俊輯四二一 穀梁傳注一卷(魏)糜信撰(清)王謨輯四二二 糜信春秋穀梁傳注一卷 (魏)糜信撰(清)黃奭輯四二五 春秋穀梁傳糜氏注一卷 (魏)糜信撰(清)馬國翰輯四二八 春秋穀梁傳注義一卷 (晉)徐邈撰(清)馬國翰輯四三三 春秋穀梁傳徐氏注一卷 (晉)徐乾撰(清)馬國翰輯四四六 春秋穀梁傳鄭氏說一卷 (晉)鄭嗣撰(清)馬國翰輯四四九 答薄氏駮穀梁義一卷 (晉)范甯撰(清)王謨輯四五四 薄叔玄問穀梁義一卷 (晉)范甯撰(清)馬國翰輯四五七 穀梁傳例一卷(晉)范甯撰(清)王謨輯四六一 范甯穀梁傳例一卷 (晉)范甯撰(清)黃奭輯四六六 春秋穀梁傳序一卷(清)王仁俊輯四七一 春秋穀梁[古經解鈎沉](清)余蕭客輯四七二 春秋大傳一卷(漢)□□撰(清)馬國翰輯四八二 春秋大傳一卷(漢)□□撰(清)王仁俊輯四八四 春秋三家經本訓詁一卷 (漢)賈逵撰(清)王仁俊輯四八五 春秋三家經本訓詁一卷 (漢)賈逵撰(清)王仁俊輯四八六 春秋三傳異同說一卷 (漢)馬融撰(清)馬國翰輯四八八 春秋公羊穀梁傳集解一卷 (晉)劉兆撰(清)王謨輯四九二 春秋公羊穀梁傳解詁一卷 (晉)劉兆撰(清)馬國翰輯四九四 公羊劉氏注一卷(晉)劉兆撰(清)王仁俊輯四九七 穀梁劉氏注一卷(晉)劉兆撰(清)王仁俊輯四九八 春秋公羊穀梁二傳評一卷 (晉)江熙撰(清)馬國翰輯五○○ 第十八冊目錄 論語類 逸論語(清)沈淑輯一 論語逸篇附遺句(清)朱彝尊輯二 逸論語一卷(清)朱彝尊輯(清)王謨校三 論語遺篇(清)王朝榘輯五 論語遺文(清)王朝榘輯七 古論語六卷(清)馬國翰輯一八 齊論語一卷(清)馬國翰輯三九 論語孔氏訓解十一卷 (漢)孔安國撰(清)馬國翰輯四四 論語孔注一卷(漢)孔安國撰(清)王仁俊輯八四 論語孔氏注一卷(漢)孔安國撰(清)王仁俊輯八五 論語包氏章句二卷(漢)包咸撰(清)馬國翰輯八六 論語包注一卷(漢)包咸撰(清)王仁俊輯一○三 論語包注一卷(漢)包咸撰(清)王仁俊輯一○四 論語周氏章句一卷 (漢)周□撰(清)馬國翰輯一○五 論語馬氏訓說二卷 (漢)馬融撰(清)馬國翰輯一○八 古文論語二卷附録一卷 (漢)鄭玄注(宋)王應麟輯一二一 論語注一卷附孔子弟子目錄一卷 (漢)鄭玄撰(清)王謨校一四三 論語鄭氏注十卷(漢)鄭玄撰(清)宋翔鳳輯一六四 論語注一卷附論語篇目弟子一卷 (漢)鄭玄撰(清)黃奭輯一九五 論語鄭注(漢)鄭玄撰(清)勞格輯二三○ 論語鄭氏注十卷附論語孔子弟子目錄一卷 (漢)鄭玄撰(清)陳鱣輯(清)馬國翰校録二三二 論語注十卷(漢)鄭玄撰(清)袁鈞輯二六一 論語注十卷內附論語篇目弟子一卷 (漢)鄭玄撰(清)孔廣林輯三○二 論語鄭注一卷(漢)鄭玄撰(清)王仁俊輯三一六 論語鄭氏注一卷(漢)鄭玄撰(清)王仁俊輯三一九 論語鄭義一卷(漢)鄭玄撰(清)俞樾輯三二一 何休注訓論語述一卷(清)劉恭冕輯三三四 何劭公論語義一卷(漢)何休撰(清)俞樾輯三四一 論語何注一卷(漢)何休撰(清)王仁俊輯三四九 論語何注一卷(漢)何休撰(清)王仁俊輯三五○ 論語麻達注一卷(漢)麻達撰(清)王仁俊輯三五一 論語王氏說一卷(魏)王朗撰(清)馬國翰輯三五二 論語陳氏義說一卷 (魏)陳群撰(清)馬國翰輯三五四 論語王氏義說一卷 (魏)王肅撰(清)馬國翰輯三五六 論語周生氏義說一卷 (魏)周生烈撰(清)馬國翰輯三六二 論語釋疑一卷(魏)王弼撰(清)馬國翰輯三六五 論語王注一卷(魏)王弼撰(清)王仁俊輯三七二 論語譙氏注一卷(蜀)譙周撰(清)馬國翰輯三七三 論語衛氏集注一卷 (晉)衛瓘撰(清)馬國翰輯三七五 論語旨序一卷(晉)繆播撰(清)馬國翰輯三七八 論語欒氏釋疑一卷 (晉)欒肇撰(清)馬國翰輯三八二 論語體略一卷(晉)郭象撰(清)馬國翰輯三八六 論語蔡氏注一卷(晉)蔡謨撰(清)馬國翰輯三八九 論語李氏集注二卷 (晉)李充撰(清)馬國翰輯三九三 論語孫氏集解一卷 (晉)孫綽撰(清)馬國翰輯四○三 論語范氏注一卷(晉)范甯撰(清)馬國翰輯四○八 論語梁氏注釋一卷(晉)梁覬撰(清)馬國翰輯四一五 論語袁氏注一卷(晉)袁喬撰(清)馬國翰輯四一七 論語江氏集解二卷 (晉)江熙撰(清)馬國翰輯四二○ 論語殷氏集解一卷 (晉)殷仲堪撰(清)馬國翰輯四三二 論語張氏注一卷(晉)張憑撰(清)馬國翰輯四三五 論語虞氏讚注一卷 (晉)虞喜撰(清)馬國翰輯四三八 論語庾氏釋一卷(晉)庾翼撰(清)馬國翰輯四四○ 論語繆氏說一卷(晉)繆協撰(清)馬國翰輯四四二 論語顔氏說一卷 (劉宋)顔延之撰(清)馬國翰輯四四七 論語琳公說一卷 (劉宋)釋慧林撰(清)馬國翰輯四五○ 論語沈氏訓注一卷 (南齊)沈驎士撰(清)馬國翰輯四五二 論語顧氏注一卷 (南齊)顧歡撰(清)馬國翰輯四五五 論語梁武帝注一卷 (梁)蕭衍撰(清)馬國翰輯四五八 論語太史氏集解一卷 (梁)太史叔明撰(清)馬國翰輯四六○ 論語褚氏義疏一卷 (梁)禇仲都撰(清)馬國翰輯四六二 論語沈氏說一卷(□)沈峭撰(清)馬國翰輯四六四 論語熊氏說一卷(□)熊埋撰(清)馬國翰輯四六六 論語隱義一卷(清)王謨輯四六八 論語隱義注一卷(清)馬國翰輯四七○ 論語隱義注一卷(清)王仁俊輯四七二 論語古訓十卷(清)陳鱣輯四七三 第十九冊目錄 論語古注集箋十卷(清)潘維城撰一 論語[古經解鈎沉](清)余蕭客輯二三三 孟子類 [孟子]逸文(明)陳士元輯二五一 孟子遺句附逸篇目(清)朱彝尊輯二六五 逸孟子一卷(清)李調元輯二六七 孟子逸文考一卷(清)周廣業輯二七七 逸孟子一卷(清)黃奭輯二八五 孟子遺篇(清)王朝榘輯二八八 孟子遺文(清)王朝榘輯二九○ 孟子劉向注一卷(漢)劉向撰(清)王仁俊輯三○一 孟子程氏章句一卷 (漢)程曾撰(清)馬國翰輯三○二 孟子注一卷(漢)劉熙撰(清)王謨輯三○四 漢劉熙孟子注(漢)劉熙撰(清)周廣業輯三○七 孟子劉熙注一卷(漢)劉熙撰(清)黃奭輯三一一 孟子劉注一卷 (漢)劉熙撰(清)宋翔鳳、孫彤輯三一六 孟子劉氏注一卷(漢)劉熙撰(清)馬國翰輯三二○ 孟子劉熙注一卷(漢)劉熙撰(清)王仁俊輯三二六 孟子劉熙注一卷(漢)劉熙撰(清)王仁俊輯三二八 孟子章句一卷附劉熙事蹟考一卷 (漢)劉熙撰(清)葉德輝輯並撰事蹟考三二九 孟子鄭氏注一卷(漢)鄭玄撰(清)馬國翰輯三三七 孟子鄭氏注一卷(漢)鄭玄撰(清)王仁俊輯三四一 孟子高氏章句一卷 (漢)高誘撰(清)焦循輯(清)馬國翰補輯三四二 孟子章指二卷(漢)趙岐撰(清)王謨輯三四六 孟子章指二卷附孟子篇敘一卷 (漢)趙岐撰(清)馬國翰輯三七一 孟子高氏學(清)俞樾輯三九六 綦毋氏孟子注(晉)綦毋邃撰(清)朱彝尊輯四○九 晉綦毋邃孟子注 (晉)綦毋邃撰(清)周廣業輯四一○ 孟子綦毋氏注一卷 (晉)綦毋邃撰(清)馬國翰輯四一二 孟子古注一卷(清)王仁俊輯四一五 孟子[古經解鈎沉](清)余蕭客輯四一七 孝經類 孝經逸篇(清)朱彝尊輯四四六 孝經遺章(清)王朝榘輯四四七 孝經遺文(清)王朝榘輯四四九 孝經傳一卷(周)魏文侯撰(清)王謨輯四五一 孝經傳一卷(周)魏文侯撰(清)馬國翰輯四五三 孝經長孫氏說一卷 (漢)長孫□撰(清)馬國翰輯四五五 孝經后氏說一卷(漢)后蒼撰(清)馬國翰輯四五八 孝經安昌侯說一卷 (漢)張禹撰(清)馬國翰輯四六○ 孝經董氏義一卷 (漢)董仲舒撰(清)王仁俊輯四六二 孝經馬氏注一卷(漢)馬融撰(清)王仁俊輯四六四 孝經馬氏注一卷(漢)馬融撰(清)王仁俊輯四六五 鄭氏孝經注(漢)鄭玄撰(清)朱彝尊輯四六六 孝經注一卷(漢)鄭玄撰(清)王謨輯四六九 孝經鄭註一卷 (漢)鄭玄撰(日本)岡田挺之輯四七八 孝經鄭註一卷 (漢)鄭玄撰(日本)岡田挺之輯四八五 孝經鄭注補證一卷(清)洪頤煊輯四九四 孝經鄭氏解輯一卷(漢)鄭玄撰(清)臧庸輯五○七 孝經解一卷(漢)鄭玄撰(清)黃奭輯五二三 孝經鄭氏注一卷(漢)鄭玄撰(清)陳鱣輯五三九 孝經鄭氏注一卷(漢)鄭玄撰(清)嚴可均輯五六○ 孝經鄭注(漢)鄭玄撰(清)勞格輯五七二 孝經注一卷(漢)鄭玄撰(清)袁鈞輯五七三 孝經注一卷(漢)鄭玄撰(清)孔廣林輯五八三 孝經鄭注疏二卷(清)皮錫瑞撰五八七 孝經鄭氏注(魏)鄭偁撰(清)王仁俊輯六一四 孝經王氏解一卷(魏)王肅撰(清)馬國翰輯六一六 孝經解讚一卷(吳)韋昭撰(清)馬國翰輯六二○ 孝經殷氏注一卷 (晉)殷仲文撰(清)馬國翰輯六二三 集解孝經一卷(晉)謝萬撰(清)馬國翰輯六二五 齊永明諸王孝經講義一卷 (南齊)□□撰(清)馬國翰輯六二七 孝經劉氏說一卷 (南齊)劉瓛撰(清)馬國翰輯六三○ 孝經義疏一卷(梁)蕭衍撰(清)馬國翰輯六三二 孝經嚴氏注一卷(梁)嚴植之撰(清)馬國翰輯六三五 孝經皇氏義疏一卷 (梁)皇侃撰(清)馬國翰輯六三七 孝經[古經解鈎沉](清)余蕭客輯六四一 第二十冊目錄 爾雅類 爾雅遺句(清)朱彝尊輯一 爾雅遺文(清)王朝榘輯二 爾雅逸文(清)嚴元照輯五 爾雅佚文一卷(清)嚴元照輯(清)王仁俊補輯八 爾雅許義一卷(清)許慎撰(清)王仁俊輯一一 爾雅許氏義一卷(清)許慎撰(清)王仁俊輯一二 犍爲文學爾雅注 (漢)犍爲文學撰(清)朱彝尊輯一三 爾雅注三卷(漢)犍爲文學撰(清)王謨輯一四 犍爲舍人爾雅注(漢)犍爲舍人撰(清)張澍輯二三 爾雅犍爲文學注一卷 (漢)郭舍人撰(清)黃奭輯三二 爾雅犍爲文學注三卷 (漢)郭舍人撰(清)馬國翰輯五一 爾雅舍人注一卷(漢)郭舍人撰(清)王仁俊輯六八 爾雅劉歆注(漢)劉歆撰(清)黃奭輯六九 爾雅劉氏注一卷(漢)劉歆撰(清)馬國翰輯七一 樊氏爾雅注(漢)樊光撰(清)朱彝尊輯七三 爾雅樊光注一卷(漢)樊光撰(清)黃奭輯七四 爾雅樊氏注一卷(漢)樊光撰(清)馬國翰輯八一 李氏爾雅注(漢)李巡撰(清)朱彝尊輯九○ 爾雅李巡注一卷(漢)李巡撰(清)黃奭輯九一 爾雅李氏注三卷(漢)李巡撰(清)馬國翰輯一一五 爾雅李氏注一卷(漢)李巡撰(清)王仁俊輯一三八 爾雅鄭注一卷(漢)鄭玄撰(清)王仁俊輯一三九 爾雅鄭氏注一卷(漢)鄭玄撰(清)王仁俊輯一四○ 爾雅孫炎音注一卷(魏)孫炎撰(清)黃奭輯一四一 爾雅孫氏注三卷(魏)孫炎撰(清)馬國翰輯一七六 爾雅孫氏音一卷(魏)孫炎撰(清)馬國翰輯二○五 爾雅孫叔然注一卷 (魏)孫炎撰(清)王仁俊輯二一○ 爾雅劉劭注一卷(魏)劉劭撰(清)王仁俊輯二一一 爾雅郭璞音義一卷(晉)郭璞撰(清)黃奭輯二一二 爾雅音義一卷(晉)郭璞撰(清)馬國翰輯二四六 爾雅沈旋集注一卷(梁)沈旋撰(清)黃奭輯二五九 集注爾雅一卷(梁)沈旋撰(清)馬國翰輯二六四 爾雅顧野王音一卷 (梁)顧野王撰(清)黃奭輯二六九 爾雅顧氏音一卷 (梁)顧野王撰(清)馬國翰輯二八一 爾雅施乾音一卷(陳)施乾撰(清)黃奭輯二八五 爾雅施氏音一卷(陳)施乾撰(清)馬國翰輯二九二 爾雅謝氏音一卷(陳)謝嶠撰(清)馬國翰輯二九六 爾雅謝嶠音一卷(陳)謝嶠撰(清)黃奭輯三○一 爾雅麻杲注(□)麻杲撰(清)王仁俊輯三○九 爾雅圖讚一卷(晉)郭璞撰(清)王謨輯三一○ 郭璞爾雅贊(晉)郭璞撰(清)孫志祖輯三一六 爾雅贊(晉)郭璞撰(清)孫志祖輯三一八 爾雅圖贊一卷(晉)郭璞撰(清)錢熙祚輯三一九 爾雅郭璞圖贊一卷(晉)郭璞撰(清)黃奭輯三二五 爾雅圖讚一卷(晉)郭璞撰(清)馬國翰輯三三四 爾雅圖贊(晉)郭璞撰(清)嚴可均輯三四○ 爾雅圖贊一卷(晉)郭璞撰(清)嚴可均輯三四四 爾雅漢注三卷(清)臧庸輯(清)孫馮翼校訂三五○ 爾雅衆家注二卷(清)黃奭輯三九四 爾雅古注斠三卷(清)葉惠心輯並注四三三 第二十一冊目錄 爾雅一切註音十卷(清)嚴可均輯一 爾雅[古經解鈎沉](清)余蕭客輯一二六 群經總義類 劉向五經通義一卷 (漢)劉向撰(清)洪頤煊輯一七四 五經通義一七八 五經通義(漢)劉學寵輯一七九 劉氏五經通義(漢)劉向撰(清)朱彝尊輯一八一 五經通義一卷(漢)劉向撰(清)王謨輯一八四 劉向五經通義一卷(漢)劉向撰(清)黃奭輯一九一 五經通義一卷(漢)劉向撰(清)馬國翰輯一九七 五經通義一卷(漢)劉向撰(清)王仁俊輯二○四 劉向五經要義一卷 (漢)劉向撰(清)洪頤煊輯二○五 五經通義一卷(漢)劉向撰二○六 五經要義二○七 五經要義(漢)劉向撰(清)朱彝尊輯二○八 五經要義(漢)劉向撰(清)王仁俊輯二○九 五經通義(漢)許慎撰(清)王仁俊輯二一○ 駁五經異義一卷補遺一卷(漢)鄭玄撰二一一 許氏五經異義(漢)許慎撰(清)朱彝尊輯二三九 五經異義二卷 (漢)許慎撰(漢)鄭玄駁(清)王謨輯二四一 駁五經異義一卷補遺一卷 (漢)鄭玄撰(清)王復輯(清)武億校二七一 駁五經異義一卷補遺一卷 (漢)鄭玄撰(清)王復輯(清)武億校二八九 駮五經異義一卷(漢)鄭玄撰(清)黃奭輯三一五 駮五經異義 (漢)鄭玄撰(清)袁鈞輯(清)袁堯年補輯三五八 駮五經異義(漢)鄭玄撰(清)孔廣林輯並補證三九五 五經異義疏證三卷(清)陳壽祺撰四一八 駁五經異義疏證十卷(清)皮錫瑞撰五二六 第二十二冊目錄 六藝論一卷 (漢)鄭玄撰(清)陳鱣輯(清)袁鈞重訂一 六藝論一卷(漢)鄭玄撰(清)王謨輯五 鄭氏六藝論一卷 (漢)鄭玄撰(清)臧琳輯(清)臧庸補輯八 六藝論一卷(漢)鄭玄撰(清)陳鱣輯一一 鄭玄六藝論一卷 (漢)鄭玄撰(清)洪頤煊輯一九 六藝論一卷(漢)鄭玄撰(清)黃奭輯二二 六藝論一卷(漢)鄭玄撰(清)馬國翰輯二七 六藝論(漢)鄭玄撰(清)嚴可均輯三一 六藝論一卷(漢)鄭玄撰(清)孔廣林輯三四 六藝論疏證一卷(清)皮錫瑞撰三七 鄭志三卷補遺一卷 (魏)鄭小同編(清)王復按並撰補遺(清)武億校五六 鄭志三卷 (魏)鄭小同撰(清)錢東垣、錢繹、錢侗按八一 鄭志一卷(魏)鄭小同編(清)黃奭輯一一八 鄭志八卷(魏)鄭小同編(清)袁鈞輯一五一 鄭志八卷(魏)鄭小同編(清)孔廣林輯一七九 鄭志考證一卷(清)成蓉鏡撰二○三 鄭志疏證八卷(清)皮錫瑞撰二二四 鄭記一卷(清)袁鈞輯三○○ 鄭記考證(清)皮錫瑞撰三○六 劉表五經章句後定一卷 (漢)劉表撰(清)王仁俊輯三二○ 聖證論一卷(魏)王肅等撰(清)王謨輯三二一 聖證論一卷(魏)王肅等撰(清)馬國翰輯三三四 聖證論補評(清)皮錫瑞撰三五三 五經析疑(魏)邯鄲綽撰三九六 五經析疑一卷(魏)邯鄲綽撰(清)劉學寵輯三九八 邯鄲氏五經析疑 (魏)邯鄲綽撰(清)朱彝尊輯三九九 五經析疑一卷(魏)邯鄲綽撰(清)王謨輯四○○ 譙氏五經然否論(蜀)譙周撰(清)朱彝尊輯四○二 五經然否論一卷(蜀)譙周撰(清)王謨輯四○三 譙周五經然否論(蜀)譙周撰(清)張澍輯四○六 譙周五經然否論一卷 (蜀)譙周撰(清)黃奭輯四○八 五經然否論一卷(蜀)譙周撰(清)馬國翰輯四一○ 五經通論一卷(晉)束晳撰(清)王謨輯四一五 五經通論一卷(晉)束晳撰(清)馬國翰輯四一七 楊氏五經鈎沈(晉)楊方撰(清)朱彝尊輯四二○ 五經鈎沈一卷(晉)楊方撰(清)王謨輯四二一 五經鈎沈一卷(晉)楊方撰(清)馬國翰輯四二三 五經大義一卷(晉)戴逵撰(清)馬國翰輯四二五 七經詩一卷(晉)傅咸撰(清)王謨輯四二七 五經要義一卷(劉宋)雷次宗撰(清)王謨輯四二九 雷次宗五經要義一卷 (劉宋)雷次宗撰(清)黃奭輯四三二 五經要義一卷 (劉宋)雷次宗撰(清)馬國翰輯四三五 六經略注序一卷(後魏)常爽撰(清)馬國翰輯四三八 五經疑問一卷(後魏)房景先撰(清)王謨輯四四一 房景先五經疑問一卷 (後魏)房景先撰(清)黃奭輯四四五 五經疑問(後魏)房景先撰(清)嚴可均輯四四九 七經義綱一卷(北周)樊深撰(清)王謨輯四五一 七經義綱一卷(北周)樊深撰(清)馬國翰輯四五三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