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康熙]池州府志(全五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清)马世永纂修,李月章续修;庄华峰整理 定价 3500.00
责任编辑 南江涛 ISBN 978-7-5013-5482-5
出版时间 2014-10-31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4-10-31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方志地理
中图分类 K295.43
读者对象 专家学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康熙《池州府志》,清马世永纂修,李月章续修,康熙五十年(1711)刊刻、乾隆五年(1740)重修,共四函二十册,前有魏学诚、曹曰瑛、马世永序。虽然历史上十多次修纂《池州府志》,但都不及康熙辛卯本收录之丰,考据之精。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记载,康熙刻本国内收藏有四家,其中只有天津图书馆拥有全帙。乾隆五年重修刻本,目前收藏者仅二处,一是国家图书馆,一是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今据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影印,由庄华锋教授整理并撰写详细前言,卷末附录《赋役全书·池州府所属六县》,供广大专家参考。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第一冊目録:正文672頁
魏學誠序………………1
曹曰瑛序………………7
馬世永序………………11
目録………………15
志例………………37
圖……………………65
卷一 沿革志…………105
卷二 星野志…………117
卷三 疆域志…………129
卷四 形勝志…………163
卷五 風土志…………181
卷六 山川志一•貴池齊山上…………193
卷七 山川志二•貴池齊山下…………293
卷八 山川志三•貴池山…………379
卷九 山川志四•貴池川…………451
卷十 山川志五•青陽九華山上……533
第二冊目録:602頁
卷十一 山川志六•青陽九華山中……1
卷十二 山川志七•青陽九華山下……21
卷十三 山川志八•青陽…………229
卷十四 山川志九•銅陵…………245
卷十五 山川志十•石埭…………289
卷十六 山川志十一•建德…………335
卷十七 山川志十二•東流…………369
卷十九 城池志………………………391
卷二十 廟宇志………………………449
卷二十一 學校志……………………501
第三冊目録:538頁
卷二十二 書院志……………………1
卷二十三 秩祀志……………………15
卷二十四 儀禮志……………………169
卷二十五 溝洫志……………………181
卷二十六 郵遞志……………………197
卷二十七 營汛志……………………213
卷二十八 食貨志……………………227
卷二十九 災祥志……………………253
卷三十 藝文志…………………………275
卷三十一 未立池州以前世表…………333
卷三十二 既立池州以後世表…………351
卷三十三 職官表一•監司………………423
卷三十四 職官表二•府……………………431
卷三十五 職官表三•貴池縣…………517
第四冊目録:690頁
卷三十六 職官表四•青陽縣…………1
卷三十七 職官表五•銅陵縣…………39
卷三十八 職官表六•石埭縣…………63
卷三十九 職官表七•建德縣…………93
卷四十 職官表八•東流縣………………117
卷四十一 職官表九•府學………………133
卷四十二 職官表十•貴池縣學…………151
卷四十三 職官表十一•青陽縣學………………161
卷四十四 職官表十二•銅陵縣學………………175
卷四十五 職官表十三•石埭縣學………………187
卷四十六 職官表十四•建德縣學………………199
卷四十七 職官表十五•東流縣學………………211
卷四十八 職官表十六•武職……………………221
卷四十九 職官表十七•雜職……………………227
卷五十 辟薦表……………………………………237
卷五十一 科目表……………………………………251
卷五十二 武科表……………………………………505
卷五十三 封蔭表……………………………………527
卷五十四 名宦傳一•監司…………………………551
卷五十五 名宦傳二•府………………………………559
卷五十六 名宦傳三•縣………………………………603
卷五十七 名宦傳四•教職……………………657
卷五十八 漢嚴詡唐費冠卿傳第一………………681
卷五十九 唐左難當傳第二附桂盛等………………685
第五册目録:664頁
卷六十 唐胡武盧周顧張杜傳第三附王希羽等……1
卷六十一 唐桂武仲宋湯允恭程九萬(子松)阮麟翁傳第四………11
卷六十二 吳殷文圭南唐湯悅(弟凈)伍喬傳第五…………15
卷六十三 宋樊知古傳第六……………………………………21
卷六十四 宋盛度鄧聖求檀倬曹緯王鎡章應雷傳第七…………27
卷六十五 宋檀固華岳傳第八……………………………………35
卷六十六 明黃觀陳敬宗金焦傳第九………………………………43
卷六十七 明卿尹傳第十…………………………………………55
卷六十八 明胡孫汪柯徐李傳第十一……………………………65
卷六十九 明諫臣傳第十二………………………………………89
卷七十 明監司傳第十三…………………………………………103
卷七十一 明郎官傳第十四………………………………………135
卷七十二 明畢鏘傳第十五………………………………………143
卷七十三 明丁紹軾傳第十六……………………………………147
卷七十四 明孔貞時貞運傳第十七……………………175
卷七十五 明鄭三俊傳第十八……………………199
卷七十六 忠節傳第十九……………………213
卷七十七 守令傳第二十…………………………229
卷七十八 儒林傳第二十一……………………267
卷七十九 理學傳第二十二……………………279
卷八十 文苑傳第二十三…………………………297
卷八十一 武勳傳第二十四…………………………325
卷八十二 逸民傳第二十五…………………………335
卷八十三 孝友傳第二十六…………………………353
卷八十四 義行傳上第二十七…………………………403
卷八十五 義行傳下第二十八…………………………415
卷八十六 列女傳上第二十九…………………………437
卷八十七 列女傳下第三十………………………………507
卷八十八 流寓傳第三十一………………………………545
卷八十九 方外傳一地三十二•釋…………………………561
卷九十 方外傳二第三十三•金地藏…………………………575
卷九十一 方外傳三第三十四•道…………………………583
卷九十二 祖郎趙普勝羅友賢李原祐許山傳第三十五…………597

附録 賦役全書•池州府……………………605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前 言



池州位於安徽西南部,北臨浩瀚長江,南接雄奇黄山,是安徽省“兩山一湖(黄山、九華山、太平湖)旅遊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一般認定其建郡之初爲唐代武德四年(621),而實際上梁代的僑郡南陵郡郡城就在現在的池州市區一帶(新中國成立後首輪修志,以僑置郡縣情況紛複、史載不詳、難以考辨而未記入志書史册。安徽省地方史專家李則剛先生在其著作中也因此而將地處貴池的錢溪(梅根)冶誤判在“我省南陵縣”),是擁有近一千五百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上古爲百越之地,漢代建有石城(在譚其驤先生著作中有異議)和陵陽縣。三國時爲軍事重鎮,南北朝、元末明初、解放戰爭時是決定性戰役的戰場所在。池州自古爲山珍、水産、稻米、木材、冶金鑄錢、造紙、織絹的産地;南北朝、宋代幾番中原皇朝南遷,是客家文化的播遷地、中轉站;這裏山川秀美,陶潛、李白、劉長卿等文化名人遊歷吟哦其間,建郡後,蕭復、杜牧(其所作《清明》詩,被後人稱作千古絶唱,也使池州杏花村名播青史,蜚聲中外)、包拯等名人曾牧領其地,當地人物亦於晚唐、宋代、明末幾度群星閃爍;儒、釋、道等傳統道統理學也通過陵陽子明、金喬覺、普願、智堅、二程後嗣、朱熹後學、王守仁、湛若水及其諸後學在此傳播澤潤,影響深遠;以佛教文化爲特色的九華山,千百年來,古刹林立,飛閣流丹,享有“蓮花佛國”之稱;始於母系社會的貴池儺戲被譽爲“戲劇活化石” ;青陽腔、目連戲等文化遺産仍活力十足,栩栩如生。總之,池州是文化積澱深厚,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和軍事文化價值俱全的區域。因此,整理、出版記載最全、收録最豐、考訂最精的康熙辛卯本《池州府志》,其意義不僅僅在於古籍整理本身,更是爲了發掘歷史資源,弘揚傳統文化,保護生態環境,以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康熙《池州府志》,清馬世永纂修,李月章續修,康熙五十年(1711)刊刻、乾隆五年(1740)重修,共四函二十册,前有魏學誠、曹曰瑛、馬世永序。本府志在修纂上有其特點,多數方志的修纂,都是地方郡縣的主官主事籌錢,另聘地方縉紳或知名賢達專司撰纂,而該志書,卻由知府馬世永親自操刀。“馬世永,字元修,遼東人,原籍山東蓬萊縣,難蔭生。康熙四十四年任池州知府。勤於庶政,鉅細修舉。重葺《府志》。五十一年擢長蘆運使。” 近年在九華山發現的《禁革夫草碑》,就刻在馬世永主政池州之時,禁止、革除的是大小官員遊覽九華山,向廟前、九華一帶鄉村濫派民夫、勒索馬草,盤剥擾民的苛政,可見他是當時的一位循吏。他鑒於“吾郡舊有志修於康熙癸丑,距丙戌三十五年,缺略而無記”的狀況,主持纂修了本志書。
關於《池州府志》的版本問題,在新中國成立後新編《池州地區志》問世前,有記載的修續計十二輪,完整存世的志書除本志書以外,計有明嘉靖(藏寧波天一閣)、萬曆(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本和清乾隆甲戌本(幾家有藏)。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録》記載,康熙刻本國內收藏有四家,其中衹有天津圖書館擁有全帙。乾隆五年重修刻本,目前收藏者僅二處,一是國家圖書館,一是安徽師範大學圖書館。
清乾隆四十四年舊志是池州最後一部舊志,按理説應爲池州府舊志中資料最全、信息量最大的一部。但乾隆府志卻修纂於戴震方志地學説盛行之時,這無論是從當時安徽學政劉權之爲該志所作的序言看,還是從該志自身的體例、內容都可以看到修志時所受到的“權威”壓迫,所收録的資料,横列和縱覽兩方面相反都不及康熙辛卯本全面豐富,篇幅上也簡短得多(乾隆甲戌本五十九卷,而康熙辛卯本九十二卷)。因此,康熙本便具有更高的價值了。的確,時間已經證明,雖然歷史上十多次修纂《池州府志》,但都不及康熙辛卯本收録之豐,考據之精。儘管後來的乾隆府志也砭斥其穿鑿過甚,但該志在一改明志粗疏簡略、膚淺牽强之史法學風方面既開先河,又碩然有成,作爲資料性的著述,是值得稱道的。



主持編纂《池州府志》的馬世永在地方志編修上有其獨到的見解,他認爲歷代舊志修纂中有如下三大弊端:“一則局於成見也。舊文相襲以爲不可移,故事相沿以爲不可改,寧乖剌於史傳而不可易於夙昔之傳聞,則可信者半而可疑者亦半矣。一則徇於衆口也。某某爲鄉邦之望,某某爲文章之良,雜拉一堂,議論蜂起,究之畸好畸惡,人挾一私,則所爲是者未必是,而所爲非者未必非矣。一則迫於定期。有司憚供億之煩,從事期報竣之速,前後不相貫,彼此不相符,則舍舊而圖新,掛一而漏萬矣。余惟懼此三者之失,故成之於一手,遲之於五年。” 因此,馬世永在編纂本志時一改前志粗疏簡略、膚淺牽强之史法,做到廣搜資料,精心設計,周密考訂。
本志在編撰上有諸多特點,一是體例完備。體例是否完備是衡量方志品質的首要標準。方志爲一方之全史,舉凡一地歷史沿革、山川形勝、政治建置、人物傳記、武備兵防、經濟狀況、風俗民情、民族宗教、異聞傳説,物産資源、方言俗語、重大事件等,當無所不載,應有盡有,缺一不可。康熙辛卯本《池州府志》即爲這樣的一部志書。該書凡九十二卷,以圖、志、表、傳四體爲綱。圖包括《星野圖》等十七幅;志有沿革志、星野志、山川志、藝文志等十八種三十卷;表爲職官表、科目表、武科表、封蔭表等四種二十三卷;傳包括名宦傳、人物傳、忠節傳、儒林傳等十六種三十九卷。全書內容涉及沿革、星野、疆域、形勝、風土、山川、賦役、城池、食貨、城池、官廨、學校、書院、佛教、禮儀、溝洫、郵遞、營汛、食貨、災祥、藝文、職官、辟薦、科目、武科、封蔭、名宦、人物、列女、流寓等諸多方面,內容之全面由此可見一斑。顯然,編者對本志的編撰結構和章法是作了一番精心設計的。正如本志魏學誠之序言所云:“明於政教之大者矣……治一郡而必使一郡土地之圖,地域廣輪之數,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瞭然如指諸掌,而因以陳民風、審土俗,察人物之臧否,驗時勢之得失,以施之於政,被之於教焉。”此外,本志有“志例”(即凡例)七十多條,交待了本志的編纂目的、資料取捨原則以及與舊志的關係等,體現了其編纂的規範性。
二是考訂精賅。兹試舉幾例。本志《志例》云:“《銅陵縣志》載:唐尉房遺直。按:遺直,太宗時人,時尚未置銅陵縣,何得有尉乎?故從府志删去。”又云:“凡詩文入志,必須核實。閲舊志所載詩,頗有改竄撰人姓氏者,如唐李白《下澁灘》詩誤爲賈島,宋梅堯臣《碧瀾亭》詩誤爲李商隱,宋陳清隱集中詩改十數首爲明李雲作,其他舛謬如此類不可勝數,今就所知者俱改正之。”又云:“舊志有非池州詩而亦摭入者,……如宋文天祥《江行雜詠》詩,志改其題爲《過池州望九華有感》入之。然其詩中一聯云‘五老湖光遠則指廬山之五老峰也,湖乃彭蠡也,於池何涉邪!凡如此類俱已删去。’”類似此種於舊志之錯訛予以糾正的例子尚能舉出許多,彰顯出編纂者一絲不苟的審慎態度。也正由於糾正了舊志的諸多錯漏,從而使本志的可信度大大增强了。
三是取材宏富。本志所搜集的資料十分豐富,其資料來源主要有三大類:一是前代舊志。即對舊志中的部分資料予以保留。這裏以“職官”一目爲例,本志《志例》載:“舊志職官固多脱落,新志增數人,……(於宋)又增包鼎。按:鼎與子鴻達俱進士,明人而非宋人,而新志俱妄增之,何其不察也!又於元青陽知縣增徐泰亨。按:泰亨即舊志所載徐承事。承事其官名,而泰亨其名也。善考據者衹應更承事爲泰亨,不應另增一泰亨也。又於明府學教授增黎大量。按:大量即舊志所載訓導黎擴,擴其名,而大量其字也。精辨擇者亦衹應考訓導教授之爲孰是,不應竟增一大量也。凡如此類,或出於名人文集,或見之他縣志書,其稱字稱官,隨意著筆,善讀書者能以意逆志即無此等疵類矣。今是本於不當增者,仍照舊志去之,亦殊覺灑然廓然也。”可見編者對舊志中的資料並非粗精不分、真僞不辨地予以徵用,而是考訂精確後才予使用。而對於舊志中一些不適宜的資料則擯棄不用,如“舊志載封神之敇,恐其近於巫覡,故不録。” 二是各種典籍,包括前人筆記、文集、詩話、雜史、圖經、方志等,隨類輯録。如本志《志例》云:“池上掌故家有劉徵君城《池州雜記》,吴明經光錫《九華全志》,吴處士非《池事未盡録》,劉明經廷鑾《九華散録》,劉文學……《齊山圖畫志》,其文博雅,其事詳核,頗足據依,故是本亦多採之,以補舊志之所未逮。”三是新增補的資料。本志纂修時增補了大量新的資料。如針對舊志無圖的弊端,本志增加了《星野圖》《長江圖》《府輿地總圖》《府治圖》《貴池縣輿地圖》《青陽縣輿地圖》《青陽縣治圖》《銅陵縣輿地圖》《銅陵縣治圖》《石埭縣輿地圖》《石埭縣治圖》《建德縣輿地圖》《建德縣治圖》《東流縣輿地圖》《東流縣治圖》《九華山圖》《齊山圖》等十七幅圖,是任池州知府的李月章於雍正十年(1732)補繪的。又如池州境內的九華山和齊山,皆爲全國的名山,特別是九華山是全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被譽爲國際性地藏王菩薩的道場。而對於此二山,舊志未予關注。本志纂修時在《山川志》中“特輯齊山二卷九華山三卷”。這樣的例子尚能舉出許多,如“形勝風土俱較舊志增益數條,亦即采諸各傳記者也。”“舊志不立郵傳,甚屬缺事。……故特製郵遞。”



康熙辛卯本《池州府志》保存了大量的文獻學信息。首先是保存的九華山佛教文化的資料較爲豐富。九華山群峰爭峙,氣勢磅礴,風光旖旎,氣候宜人。其秀麗景色,吸引教徒們紛紛來這裏選擇道場。佛教於晉代傳入九華山。據本志及相關資料記載,晉隆安五年(401),有天竺名僧杯渡禪師到九華山傳經佈道,創立茅庵,開創了九華山佛教活動的先河。唐朝中期,又有僧檀號者居之。唐開元七年(719),新羅國(今朝鮮南部)國王近族金喬覺渡海來華,上了九華山。他虔誠苦修,影響漸大,時稱“洞僧”,唐貞元十年(794)閏七月三十日夜趺跏圓寂,壽九十九。據説三年後開函時,“顔色如生,兜羅手軟,骨節有聲如撼金鎖。” 時人認爲他與佛教傳説中的地藏菩薩瑞相相仿,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即地藏王“降世”,遂稱其“金地藏”。據佛經介紹,地藏菩薩是釋迦既滅以後、彌勒未生之前,衆生賴以救苦的大悲菩薩。九華山自辟爲地藏菩薩的道場後,便大規模興建寺廟,歷經宋、元、明、清,日漸興盛,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並稱爲我國佛教四大名山。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四年(1703—1705),康熙帝三次降旨遣內侍來九華進香,賜銀並賜額“九華聖境”。本志卷十、十一、十二(即《山川志》之五、六、七)記載了九華山受到康熙等皇帝青睞以及奠定其佛教四大名山地位的全過程。這裏引證兩則史料加以説明,本志載:“康熙四十二年……上遣使進香九華,特賜御書以行,自二月二十八日從江寧馳至青陽,計三日抵山半,使臣齋宿於甘露庵,次早爲三月朔日,僧衆披袈裟、備法樂,迎旨至化城寺,使臣陳香供告虔畢,周覽琳宮法藏及化城與肉身寶殿兩處,醮壇備極嚴敬。是日天日開明,群峰獻秀,香花繚繞,古佛居歆於此覘。聖壽之無疆,卜生民之有慶,而小臣開京以末微外吏與承。”(卷十一)又云:“康熙四十四年三月,上允撫臣劉光美請,特賜御書九華聖境額,撫臣制匾懸化城寺,仍藏御書真本於藏經樓。洪惟我皇上涵蓋寰區,綏奠川嶽。凡名山顯位載在祀典與仙靈。佛跡列諸圖經者,俱蒙賜額,以垂無窮。惟臣轄池州青陽縣九華山,爲地藏王菩薩道場。與五臺、峨眉、普陀相峙。前歲蒙上遣使進香,甚加嚴禮而未邀宸翰,似不足與諸大名山絜隆天壤。兹康熙四十四年春,恭遇我皇上以河工告成,指授善後方略,親臨閲視並巡吴會旋駐江寧,臣光美隨從行宮,敬以兹山顔額上請御題,蒙上親灑九華聖境四大字以賜……真本珍弆上方,仍鉤摹其副制爲匾額懸諸庭,俾作鎮東南永無極,庶幾爲兹山志不世之遇云。”(同右)本志編者池州知府馬世永也在跋中記載了此番盛舉:“聖慈始自康熙四十二年二月,特遣大臣進香化城寺,賜有白金。四十四年三月,又特允撫臣奏請爲御書九華聖境四大字以賜。……兹康熙四十八年正月內,上分遣內府諸臣加禮諸山嶽,以九華爲四大名山之一。特遣內務府廣儲司員外郎烏爾胡齎銀百兩進香作供,甚盛典也。”(同右)加之乾隆皇帝等對九華山寺廟也是恩寵備至,從此,九華山遂成爲“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不僅在國內聲名遠播,在國際上的影響也日益飆升。這一事實足以説明九華佛國的建立及其聲望的日益鵲起都與封建帝王的大力支持分不開。統治者需要宗教來統治人民,而宗教又要憑藉統治者的扶持來擴大影響,這樣政治和宗教就目的一致的融爲一體了。上述這些記載是研究九華山佛教文化不可多得的資料。
本志留存有關詩詞歌賦和遊記方面的資料也十分豐富。由於池州山川秀麗,歷代文人墨客如陶淵明、李白、杜牧、劉禹錫、費冠卿、冷然、杜荀鶴、羅隱、王十朋、柯敬之、吴潛、蘇軾、王安石、包拯、文天祥、岳飛、王陽明、沈昌、吴應箕、尤侗、施閏章、李經邦、周贇、姜文彪等都在這裏留下大量華章,本志均一一記載。池州府境內有衆多名山名寺,尤以九華山和齊山最爲有名,本志序言云:“新舊志俱略於山川,然有不可略者,如九華爲域內名山,天子之所加禮固一郡之所藉……故是本《山川志》特輯齊山三卷、九華三卷。九華以峰勝,齊山以石勝,故特詳之,而寺觀之勝即隨地著焉,其他山亦如此例。”本志卷六至十七爲《山川志》,詳細記録了九華山、齊山的著名景點、名人遊記、皇室進貢、詩詞、書院、石刻、祠堂等,對於瞭解池州地區名山古寺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九華山能夠成爲名山勝地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李太白賜“九華”山名。《九華山志》記載,九華山在漢代屬陵陽縣,因稱陵陽山,後號九子山,定名九華山。《太平御覽》卷四百六十九:“《九華山録》曰:‘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峰巒異狀,其數有九,故號九子山焉。李白因游江漢,睹其山秀異,遂更號曰九華。’”李白爲九華山改名事,爲詩史上一段佳話。唐代天寶年間,大詩人李白與隱居秋浦的高霽(字暄之,今安徽貴池人)應青陽縣令韋權輿(字仲堪,今池州青陽人)之約,同右九子山,憩於夏侯回之堂,坐眺松雪。本志《山川志》記載李白曾作九華山聯句並序:“青陽縣南有九子山,山高數千丈,上有九峰如蓮花。按圖徵名,無所依據。太史公南遊,略而不書。事絶古老之口,復缺名賢之紀,雖靈仙往復,而賦詠罕聞。予乃削其舊號,加以‘九華’之目。時訪道江、漢,憩於夏侯回之堂,開簷岸幘,坐眺松雪,因與二三子聯句,傳之將來。”
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李白)
層標遏遲日,半壁明朝霞。(高霽)
積雪曜陰壑,飛流噴陽崖。(韋權輿)
青熒玉樹色,縹緲羽人家。(李白)
齊山有“江南名山之勝”之稱譽。唐、宋、元、明、清均在此修廟宇,興書院,建亭閣。本志收有許多歷代詩人描寫齊山的詩作。這裏列舉幾首。會昌五年(845),杜牧爲池州刺史,傾慕李白遊秋浦《贈秋浦柳少府》詩中“開簾當翠微”句,因建翠微亭以紀念。是年重陽佳節,杜牧邀請從丹陽前來拜訪的詩友張祜同登齊山翠微亭,作《九日齊山登高》詩云:“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怨落暉。古往今來衹如此,牛山何必淚沾衣。”宋代名儒王安石也曾駐足池州,在其文集中還有聯繫李白、杜牧的池州詩抒寫感慨者,其《和王微之秋浦望齊山感李太白杜牧》云:“齊山置酒菊花開,秋浦聞猿江上哀。此地流傳空筆墨,昔人埋没已蒿萊。平生志業無高論,末世文章有逸才。尚得使君驅五馬,與尋陳跡久徘徊。”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出兵之前曾屯兵池州,乘月夜登齊山翠微亭,寫下《池州翠微亭》詩:“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水好山觀未足,馬蹄催趁月明歸”。清詩人姜文彪也曾作《游齊山》詩:“山離南郭兩三里,景勝西湖六七分。彼以人工加點綴,此因天趣絶塵氛。無巖不是玲瓏體,有石皆成皴瘦紋。最愛翠微亭上望,嵐光連水水連雲。”此詩立足於翠微亭,對池州及其周圍山水作了總體描繪,概括精到,語言淺近,頗宜諷詠。
除九華山和齊山外,本志還收有許多描寫池州其他地方的詩文。如晚唐詩人杜牧在任池州刺史的兩年內,留下了幾十首膾炙人口的詩篇,其《清明》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殘春獨來南亭因寄張祐》詩云:“暖雲如粉草如茵,獨步長堤不見人。一嶺桃花紅錦黦,半溪山水碧羅新。高枝百舌猶欺鳥,帶葉梨花獨送春。仲蔚欲知何處在,苦吟林下拂詩塵。”《池州廢林泉寺》詩云:“廢寺碧溪上,頹垣倚亂峰。看棲歸樹鳥,猶想過山鐘。石路尋僧去,此生應不逢。”這些詩作或寫景,或抒情,或言志,都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唐代另一位著名詩人李白,其在全國各地寫作的詩歌以安徽數量最多,達二百餘首,而池州則是李白寫作詩歌最多的地區,共有四十餘首,本志《山川志》記載了李白在池州寫作的傳世名篇,較爲著名的是《秋浦歌十七首》。秋浦河是一條蜿蜒澄碧的河流,地處九華山以西,清溪與之匯流入長江,李白生前多次往遊。陸游《入蜀記》説:“李太白往來江東,此州(即指池州)所賦尤多。”當地對李白有“三上九華,五到秋浦”的説法。李白的《秋浦歌》作於天寶十三年即公元754年,是李白受權貴排擠離開長安漫遊江南時期的作品。“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遊。何年是歸日,雨淚下孤舟。”(其二)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縣,風日似長沙。”(其六)此二首表明李白久遊秋浦不知歸期。一方面詩人的長期逗留爲我們留下了大量的寶貴詩篇,另一方面詩文也寄託了李白愁苦的鄉愁,如“醉上山公馬,寒歌寧戚牛。空吟白石爛,淚滿黑貂裘。”(其七)“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其十)“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十五)秋浦的湖光山色又讓李白讚歎不已,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他的鄉愁,詩作也反應了他在池州的浪漫生活,如:“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十二)“渌水淨素月,月明白鷺飛。郎聽採菱女,一道夜歌歸。”(十三)“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十四)“秋浦田舍翁,采魚水中宿。妻子張白鷳,結罝映深竹。”(十六)“桃陂一步地,了了語聲聞。暗與山僧別,低頭禮白雲。”(十七)李白的這些詩作廣泛描寫了秋浦、清溪兩河流域的山水風物、人情風俗,色調明麗而生活氣氛濃鬱。唐代以降,描寫池州景物的詩文尚有不少,如黄庭堅的《貴池》、蘇軾的《清溪詞》、柯敬之的《李白書堂》、李綱的《江行至銅陵》、楊萬里的《秋浦登舟阻風泊池口》、沈昌的《杏花村》、湯顯祖的《池陽城南》、周贇的《天臺峰圖記》、尤侗的《題杏花村志》等,都是寫景詠物的佳品。因此可以説,本志具有較高的文學研究價值。
本志對於池州地區的人口、水利、交通、郵政、軍事、環境保護、社會保障、民生、民情、民風、民俗等的記載也頗爲詳細、具體。如在水利設施建設方面,本志卷二十五《溝洫志》對池州境內的河流水系多有記載:“諸溪水遠或一二百里,近或數十里,或自饒、或自宣、或自歙、或自境內高山峻谷,始曰泉及其經流之地,或瀦爲湖、爲潭、爲池、爲瀉、爲溪、爲浦、爲河、爲溝、爲港,或激爲灘、爲灣、爲渚,皆見《山川志》。而隨地所宜,施以人力,曰橋、曰渡、曰閘、曰壩、曰堰、曰塘、曰埂、曰陂、曰堤、曰圩,或通行路,或資灌田,或防或濬,或蓄或泄,以備旱潦,盡水利焉。”該志共記載了池州府境內六縣兩百三十餘處水利設施的具體位置和使用範圍,對於研究池州地區的農業發展史、水利社會史都有著重要的價值。在交通物流方面,本志卷二十六《郵遞志》詳細記載了池州府的郵傳歷史和人員配置:“每縣設馬多至九十匹,少亦不下七十二匹。……舊設水夫七百二十四名,萬曆間革遞運所夫四百六十八名,止存夫二百五十六名,每名給工食銀七兩二錢……天啓崇禎間,天下多故,差役繁興,水既給船陸又支馬,且以四馬之費始給一馬之差,由是馬户不堪其累,逃亡者夥……國初承明之弊久未之改。順治八年,操撫李公日芃始下令以官錢養官,以官馬應官差……買置民田收其租以給用,而照民田輸賦,由是民無官馬之累。”這表明清代爲了革除明朝郵傳弊病曾進行過改革。該志還記録了池州地區陸站、水站的馬匹、運輸情況以及費用開支、船舶數目和官田數目等,是研究池州地區交通、物流的寶貴資料。在軍事方面,據本志卷二十七《營汛志》載:“池州自孫吴時爲瀕江兵馬之地,每以重臣有威望者鎮石城督虎林,晉宋以後南陵鵲頭等戍最爲扼要……建康、太平、池州緊要隘口共一十九處。”該志詳細記載了清代池州地區的軍事編制的發展、軍隊數量、各個要塞縣城的兵員、軍種設置以及軍費開支等情況,對於研究古代池州的軍事史有著重要價值。在教育方面,本志卷二十一《學校志》記載了池州府學以及六縣儒學堂的設立與變遷,及其學校學員人數和科舉人數、祭祀先聖的規模和儀式、師田的規模和開支明細、資助貧困生的詳細情況等,本志卷二十二《書院志》,則記録了八桂書院、齊山書院、翠微精舍、儲才書院、五經書院、會華書院、陽明書院、甘泉書院、蓉城書院、紫陽書院等十多家書院的興辦情況,這些資料對於研究池州地區的教育史當不無裨益。本志還記載了池州府數百個和睦淳樸的仁愛之家的家風建設情況,如卷七十八《儒林傳》載:“丁良策,字晉明,銅陵人,以萬曆四十七年貢授直隸徽州府訓導,……年八十五猶自作制義訓弟子焉。”卷八十三《孝友傳》載:“宋方綱,青陽人,其先世自唐咸亨間居九華山東之上田,至綱爲家督,歷四百年,合七百餘口,同爨而食,每晨起鳴鼓,集家衆雍睦,無間言,著家法三卷。景德二年青陽饑,綱出粟五千石以賑。……佘起,銅陵人,其家聚至千三百餘人,同爨而食,(佘)起爲之督,周洽無間言,子孫俱業儒,貴顯不絶。……明紀孟綱,貴池人,善養親,不離晨夕。有司欲薦之朝以親老不應,人至今稱之。”卷八十四《義行傳上》載:“唐江迪湖,青陽人,天寶十四年歲饑,迪湖出粟賑濟,邑令以其事聞,下詔旌獎。”卷八十五《義行傳下》載:“吴文元,青陽人,素謹厚,鄉里有爭訟者,每捐金兩解之,萬曆子丑間歲祲,嘗出穀以賑。江鯤號,南溟青陽人,幼好學,從施達講習於天柱講堂……嘗仿范文正公《義田記》捐田,立江氏義塾。”這些資料對於研究清代池州地區的家風、民風以及社會保障等彌足珍貴。
綜上可見,康熙辛卯本《池州府志》無論在編纂體例上,還是在文獻價值和版本價值上,確爲池州諸多府志中的典範。恰因如此,志成以後,江南學政魏學誠認爲該志“即前志所載,合六縣舊志、前朝遺志爲之據依,又上採《史》《漢》以下各史及《通鑒》《通考》《通志》諸書爲之質實,又旁搜池上之碑版遺文、世家掌故爲之考證”,“厘然稱大備焉”。郡人曹曰瑛 亦認爲該志得史家心法,稱讚馬世永“慨然以郡志爲己任,……遠採遺聞,近徵善跡,而澤之以經籍,潤之以詞華,酌之於古今,裁之於中正,……於前志之冗者删之,遺者補之,誤者正之,俚者文之。洵近日志家之所無,駸駸乎挈美於東觀之遺編,較隆於西京之鉅制矣,於以上之史館豈不足之仰贊!”
最後有幾點需要説明,一是爲了給研究者提供可靠的研究資料,本次在整理康熙辛卯本《池州府志》時保留了志書原有的風貌。二是本志第十八卷爲《賦役志》,因纂修本志時國家已制定有《賦役全書》 ,故本志便把這部分內容略去了 。關於池州《賦役全書》,我們發現有簡明本和非簡明本兩個版本,均爲清順治刻本,前者八卷,後者十四卷。考慮到篇幅問題,我們將簡明本池州《賦役全書》八卷作爲附録,以保證該志書的完整性。三是本志裝訂有誤,第七十五卷放在了第六十四卷和六十五卷之間,我們在整理時作了調整。對於志書中模糊不清的圖、表等也進行了適當的加工與處理。

本志書的整理與出版得到了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專項經費的支持,安徽師範大學圖書館方青館長對該書整理與研究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周向華研究館員、李永卉副研究館員和魏雪苑館員在志書拍照和加工方面提供了諸多幫助,我的研究生何靖宇、徐達標、葉婷婷、曾瑩瑩、朱爭爭、倪潔等在校對等方面盡心盡力,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爲本書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謹向他們致以誠摯的謝意!

莊華峰識於江城惜墨齋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六日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