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老子绎读
 
 
分享到:
编  著  者 任继愈 定价 29.00
责任编辑 景晶(综合室) ISBN 978-7-5013-5570-9
出版时间 2015-04-06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5-04-06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无书 规格 平装,小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文学艺术
中图分类 B223.14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任继愈先生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宗教学家和历史学家,其学贯中西,融汇古今,为人为学,举世同仰。时值任先生诞辰99周年,为缅怀先贤,传承文化,我社决定再次出版《老子绎读》一书。任先生曾在50年间,四次翻译和注释《老子》,期间不断修订与完善,足见其治学之严谨,研究用力之深。本书是其最后一次译注的成果:以王弼本为底本,参以帛书本、竹简本校之,配以简明的释文,精炼的题解,寥寥数语,尽显大家风范。2006年,我社首次出版此书,距今已近1 0年。之后虽四次加印,均已销售一空。恰逢任先生之女任远教授翻译本书英文版时,发现原稿中存在些遗留问题,本次再版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修订,并重新设计了封面和开本。希望新版的《老子绎读》,能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也能为广大的《老子》爱好者与研究者提供参考。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目录
前言(1)
译例(1)
译文(1)
重要名词索引(182)
内容分类索引(204)
附录
一、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释文(207)
甲本(207)
乙本(222)
二、郭店楚墓竹简《老子》(237)
甲本(237)
乙本(241)
丙本(243)
三、老学源流(245)
四、我对《老子》认识的转变(252)
五、寿命最短的黄老学派效应长久的黄老思想(254)
后记(259)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前言
研究老子的文献资料,全国解放后,长沙马王堆发现了帛书《老子》甲、乙本,湖北荆门发现了战国楚墓竹简《老子》,为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可以解决过去某些争论的问题,如《老子》成书年代等。但影响中国文化的并不是帛书和竹简本《老子》,而是长期广泛流行的河上古本和王弼本。因此,古书的译文依据还是王弼本。
《道德经》是老子的代表作,是先秦诸子传统文化的主要经典之一。另一部经典是《论语》。这两部著作,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老子、孔子的思想传播影响到全世界。这里只谈《道德经》。
关于老子这个人学术界有不同看法,(1)老子生卒年及活动范围。(2)老子的这部书是否老子所著。(3)《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先谈老子其人。老子与孔子同时,略早。《史记》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聃。估计老聃比孔子大10~20岁,孔子比释迦牟尼大10岁。五四时期也有人根据思想内容推测,认为老子时代晚于孔子,还有人说老子比庄子还迟。也有人从世袭上推算老子的八代孙,与孔子十二代孙同时,断定老子晚于孔子。
从思想内容来推算时代,有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过硬的根据还是文献、实物。自从湖北荆门出土战国楚墓竹简《老子》,老子的时代已有了比较明朗的轮廓。我在四十多年前所提出的观点有了更有力的实证的支持。老子应是春秋时代的人。
老子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在那些方面?

哲学上,提出“天道观”。这是春秋时代的热门话题。先秦诸子及其著作中,没有不讲到“天”的。春秋时代老子、孔子、墨子,到战国时代的庄子、荀子、韩非,都讲到“天”及天道。各家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和解释,得出不同的结论,创立了不同的学派。只有老子的《道德经》把“道”作为最高范畴,集中阐发,提高到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地位,老子是第一人。
老子的天道观,有以下特点:
“天”是无为的,自然的,没有意志。开始对天神上帝的崇高地位提出了怀疑。
“天道”是循环的。老子是周朝的史官,与古代天文、占星术有关,“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从天象运行规律得到启发,天道在变化,不是静止的。
他提出这种思想有它的社会背景。当时周王朝对全国失去控制,失去政治中心(天下大乱),贵族世袭制度没落,出了富而不贵的新兴阶级。社会上下尊卑、贵贱的旧秩序遭到挑战,君臣、父子关系已打乱,新秩序尚未形成。对上帝不那么迷信了,上帝的崇高地位动摇了。这种变化影响到每一个成员,敏感的知识界学术界更有深切感受。
老子的《道德经》这部哲学著作讲了些什么?
哲学不同于其他科学,哲学不负责解决一个一个的局部具体问题。哲学的全局观点是从老子开始的,后来不断发展丰富,才有今天的哲学。
道——混沌的,是朴素的。
道——自然的,本来就存在。
道——构成万物的原始材料。
道——无形象,肉眼看不见,感官不可触摸。
道——事物的规律。人、物、自然、社会都离不开道。
“道”是老子第一次提出的新概念,表达起来有困难,它不好描述,它是“无名”、“朴”、“无象”、“无形”、“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道”是精神性的还是物质性的,老子本身没有深说。老子的认识已经是处在当时中国古代人类认识的最前沿。后人可以用现代人的认识来解释老子,代替老子作进一步的阐发。当年老子自己没讲清楚的问题,后代研究者注释者替老子讲得再清楚,也不能认为是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哲学,使人从宗教、神学中初步摆脱出来,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贡献。

老子另一个贡献是第一个提出了“无”的概念,这是中国哲学史第一座里程碑。这个问题,过去的研究者讲得不够,这里要多说几句。
人类认识外界的过程,总是由外向内,由具体到抽象。近半个世纪以来,儿童心理学专门研究儿童认识外界的过程及其发展轨迹。经过观察、实验、比较,得出大致可靠、比较接近儿童思维成长的实际状况。一个民族思维成长的过程、与儿童成长的过程,与儿童的心理发展的过程大体相似,至少可以从中得到相关的昭示。
儿童认识外部世界,总是先从身边周围的事物开始,由近及远。先认识母亲及其家人,然后扩大到身外的食物、玩具,再扩大到鸟兽、草木、鱼虫等目力所及更大的范围。如高山、大河、天空、气象、风雷等外界虽在视听范围之内,并不能引起儿童足够的关注。日月星辰先被认识,日月星辰所依附着更大的“太空”,则较迟才会引起注意。朱熹(中国宋代的大哲学家)两三岁时,他父亲抱着他指天空说“天”!朱熹问其父:“天之上有何物?”这被视作特异儿童的表现,所以古人对这种事特别记上一笔。古今中外千千万万儿童,很少关心“天之上有何物”的。
近代中外儿童教育家还发现,小学生春游虽然喜欢爬山涉水,但不懂得欣赏山水风景,不关心朝晖夕照之美。人类认识过程总是由具体事物开始,由微细到宏大。儿童学习数字计算,先计算一个一个的实物,然后形成“1、2……”数的概念。先认识自然的实数。据中外数学史上的记载,“零”的概念形成较迟。因为“零”没有形象,也找不到与“零”相当的实体对象可供对照。
我们回顾中华民族的认识史,与儿童的认识成长过程居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人类认识从有形开始,由具体到抽象,才形成了“有”的概念,西方谓之“存在”。“存在”的原始意义本来是“在这里”,是给你看得见的东西,是具体的有。“有”有大小、形象、颜色等,“有”有软硬、轻重、香臭等性质,“有”能得到也可能失去,各种“有”都可见闻、可感知,可推得结果,这都属于人类认识的幼年期。
人类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从“有”认识到“有”的对立面“没有”。“没有”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实。原始人打猎捕鱼,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两者出现的频率都很高,把“没有”抽象到概念的高度,作为认识的客体对待,达到这个认识水平,只有具有先进文化的民族,才有这种可能。“没有”在未曾上升到概念时,只是一次性的客观描述,人类千百万年早已重复了无数次。老子提出了“无”,是一次飞跃。
“无”这个概念具有“有”所不具备的“实际存在”,总称为“无”。“无”并非空无一物,它与“有”都具有总括万有的品格。老子称之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它不同于“有”,所以“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对这个“负概念”给以特殊的名称,有时称之为“无”;因为它具有规律性,也称为“道”。“无”也是“道”,“道”也是“无”。
老子的“无”不是停留在描述性的“没有”的阶段,“无”并不是存在消极面的,而有它实际多样性肯定的涵义,有现实作用,有可以预测的后果,在日常生活、政治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它。“无”的发现,为人类认识史上开了新生面,非同寻常。楚墓竹简书写的“无”,同一部竹简上,前部简作“亡”,后部简作“无”。这个书写的改变,并非偶然。因为“亡”涵义为“没有”,后起的“无”字,则表示哲学抽象概念的出现。
《老子》一书,经过历代传人的补充完善,它从各个方面提醒人们重视“无”的地位和作用。不但要认识“无”,而且从“无”的原则来指导政治生活、日常生活及社会生活。
把“无”的原则用到政治生活,概括为治国原则:
“取天下常以为无事” 。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常无为”。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政,天下希及之”。
日常生活认识“无”的功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政治生活也离不开“无”的指导: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老子由“无”衍生出一系列否定概念的积极涵义: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处理人际关系,要遵循“无”的原则,以退让、收敛为原则: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思想深刻可贵处在于从纷乱多样的现象中概括出“无”这一负概念,把负概念给予积极肯定的内容。老子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用“无”的原则去“为”。所以能做到有若无,实若虚,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屈为伸,以弱为强,以不争为争,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建立了中国古代贵柔的辩证法体系,与儒家《易传》尚刚健为体的辩证法体系并列。儒道两家这两大体系优势互补,和而不同,丰富了中华民族辩证法文化宝库。
人类认识总是从旧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新见解。新见解对旧知识来说是进步。还应指出,死守此新见解不变,往往妨碍更新见解的出现。《荀子·天论》指出“老子有见于屈,无见于伸”。老子发现了“无”的价值,把它提高到应有的地位,是老子的贡献。如果把“无”的作用无限夸大,超过极限会走向荒谬。比如老子指出建房屋供人使用的地方是墙壁中间的空虚部分,房屋的实用价值在于它的空间部分。如果把墙壁、梁柱、砖、木看成无足轻重,毫无使用价值,这所屋子就建不成,成了无墙无柱的一片开阔地,房子也就不存在了。
总之,老子发现、提出了“无”是一大贡献,功不可没。他的贵无,是肯定生活而不是消极避世,不是怀疑论。战国末期,出现了黄老学派,讲治道,重刑名,在战国后期民生凋敝的时期,起了安定社会恢复生产的效用,形成黄老无为思想,汉初实行了几十年,“文景之治”,古称盛世。无为思想对恢复生产,安定社会,医治战争创伤,效益至为明显。黄老派不同于老子,讲无为之外同时讲刑名,刑名之学是法家思想。司马迁把老子与法家并列,撰写老子与韩非同传,遭到后人的批评,认为分类不当,但也事出有因,二者确有内在的联系。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与善仁,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水最接近“道”。他列举生活中与水的品格相近或相似的多种现象作比喻。
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说话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能像水那样与物无争,才不犯过失。
水向人们启示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它的,因为它的力量无可取代。弱之所以能胜强,柔之所以能胜刚,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有人能照着做。因此,圣人说承受全国的误解,才算得上国家的主宰;承担全国的灾殃,才能担当国家的君王,正话像是反话。
道的功能表现在柔弱,其运行规律是向反的方向运动,贵柔弱的辩证法是弱势群体的辩证哲学。
老子贵柔原则指导用兵,则后发制人;用于作战,则以逸待劳;对强大敌人,则避实就虚。这种深刻的辩证法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民求生存的经验总结。老子取的例子也多来自农业生产实践,经常以草木、农作物作比喻,特别是南方水稻产区的农民经验。把水的种种品格予以抽象提高到哲学思维的高度。指出水的品格,性格趋下,说它弱,它最弱;说它强,它又最强,冲决堤坝,冲倒大树,洪水夹带泥石流的巨大破坏力,可以带来灾难性破坏。
我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发明游击战,用劣势兵力战胜强敌,逐渐壮大。后来大规模的抗日敌后战争,抗美援朝战争,都曾继续发挥以弱胜强的战略思想,仍可看到老子的柔弱辩证法的影响。这种军事辩证法思想在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后来的人民解放军中得到普遍推行。高明的理论在文化不高的士兵中容易理解和运用,主要在于我们当年的士兵是穿上军装的农民,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讲伦理道德的著作吗?我们说,基本上不是,这是一部空前的哲学著作,而不是伦理学。它是从生活实践为切入点,引导人们进入高度抽象思维境界,告诉人们天道变化、万物发展变化的总道理。老子的“道”是天地万物普遍遵循的总原则,而不是教人做一个循规蹈矩的顺民。老子也讲到治理国家的问题,那就是“无为而治”的方针政策,要点是不扰民,与民休息,减轻人民负担。民之难治,“以其上食税之多”。老子指出用刑罚治国,不是好办法。“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希望百姓都能做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他描绘出的农村百姓过的是一种宁静、自给自足、安适的田园生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老子反映我国古代小农生活的理想画卷。
老子说的“小国寡民”不是主张回到原始公社社会,他说的“国”不是现代的“国家”。春秋战国时,“国”指城镇居民区。孟子说齐国一个乞讨为生的人,早上出门,“遍国中无与语者”,这显然不是指齐国全境的国。老子讲到“圣人治天下”的“天下”,才是后来人们理解的国家。“小国寡民”,是说基层单位要小。古人的“天下”不是今天的“世界”或“全球”的概念。
老子的《道德经》,把治天下看作头等大事,伦理学放在第二位,所以说: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这是说,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它是忠信的缺失,是大乱的祸首。
老子反对“仁”,认为“仁”并不是最高境界,这一点恰恰与孔子相反。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无所谓仁慈,听任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谓仁慈,听任百姓自生自灭。
又说“大道废,有仁义”,“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治国的良方就是让百姓自由自在地在此生活,君主不干涉。所以《老子》不是一部讲道德,说仁义,有关伦理修养的书,而是讲世界观的书。所以他说“大道废,有仁义”,仁义不是最高追求的目标。
老子说: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意思是说,高明的统治者,人们仅仅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们亲近他,称赞他;更次的统治者,人们畏惧他;最次的统治者,人们轻蔑他。
老子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高度文明起源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全人类发现了自我,运用高度抽象思维,走向高度文明的时期。西方的古希腊文化,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次大陆出现了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中国出现了老子和孔子。欧洲、印度和中国三支文化是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下,各自成长起来的。东方西方的前进的步伐不约而同,历史证明文化起源的“多元化”这一事实。宣扬文化源头只能出自西方的言论,不是出于无知,就是别有用心,因为这不符合事实。
《老子》文约而义丰,有很多精到的见解,值得很好钻研。
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流传广泛的哲学流派不少,号称百家,其实只有两家,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道家。儒家受到朝廷的重视,后来成为指导人民政治生活的国家宗教(儒教),孔子被尊为儒教的教主,皇帝到孔庙也要参拜。另一流派的老子,它的社会基础是农民。道家成为在野派的主流。老子后来也被道教推奉为教主,或称为太上老君。老子一派以广大小自耕农为其社会基础。
自秦汉到今天,二千来年,中国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这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必须把千千万万农民的生活安排妥当。农民平时老实、驯服,听从政府的支配,为国家负担租税及劳役。一旦逼得活不下去时,也会揭竿而起,把王朝推翻,成为改朝换代的主力军。汉朝、明朝、洪秀全都是农民起义直接当上皇帝。东汉、唐朝、清朝,是利用农民起义打倒前朝后,乘机当上皇帝建立新王朝的。总之维持一个统一大国,既要保持中央政府的有效统治,又要安抚个体小农的生计。中央政府及农民的关系调整得适当,就会出现历史上所谓的“太平盛世”。
因此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经济、政治,离不开孔、老两家。
直到建国后五十多年的今天,仍然要用全力来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不好,社会的基础就不牢固。中国建设现代化就难以实现。
迄今为止,老子所提出的为政不要过多的干扰,乱出点子,让农民自然生生发育,在稳定中进步。喜欢多出主意,老百姓不欢迎,社会主义建设就会受阻。
老子提出无为,少生事,不要自高自大,柔弱谦下的处事处人的方式,仍有参考借鉴之处。
老子用诗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善于正话反说,善于用浅显比喻说明深奥的道理。老子文风有诗意,文体也常用诗的语言。《老子》在全世界有多种语言的译本,每一种语言又有多种译本。从1956年第一次译成现代汉语出版以来,已出版不下十几种译本。这几十年间,我自己仍然不断修改研究,现在这个译本是我九十岁时修订本。如果再过几年学有长进,也许还要再行修订。
我们以一个穷国,取得现代科学和军事的成就。在外国靠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外国靠掠夺殖民地,从对外战争中勒索赔款。前者如英、法等国,后者如沙俄、日本。我们走向现代化,靠的是自己的积累,出自广大农民无偿的奉献,出钱出力,甚至付出生命。
有名的英雄可爱可敬,是学习的榜样。还有更多的默默奉献者也是英雄,他们就是几亿农民,值得永远纪念。
反映农民呼声最早、最系统的是《老子》。
“生也有涯,学无止境”,这是我的座右铭。《老子》译文不断修改,是我对待生活的态度。学无止境,永远不知足。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