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历代伦理学文献辑刊(全三十四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吴 平 叶宪允 张艺缤 定价 22000.00
责任编辑 李精一 ISBN 978-7-5013-5611-9
出版时间 2015-10-09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5-10-09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哲学宗教
中图分类 B82-092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历代伦理学文献辑刊》一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吴平老师主编,本书收录了与伦理学相关的文献共97种,按照文献内容大致分为宗教伦理、伦理学思想、家训、修身等几个部分,一共34册。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有关伦理学的研究现状,书后附有伦理学研究著作及论文。
 
目录[ 滚动 - 展开 ]  
 
总目録
第一册
乐善録二卷 (宋)李昌龄撰清乾隆重订《稗海》本 一
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 (宋)孙复撰 清同治十二年(1873)粤东书局刊
《通志堂经解》本 七九
横浦心传録三卷 (宋)张九成撰 民国十四年(1925)清绮斋影印本 四四九
第二册
南轩文集四十四卷(卷八—二十三) (宋)张栻撰 清咸丰四年(1854)绵邑南轩祠重刊本 一
第三册
南轩文集四十四卷(卷二十四—四十四) (宋)张栻撰 清咸丰四年(1854)绵邑南轩祠重刊本 一
第四册
自警编九卷(卷一—五) (宋)赵善璙撰 高丽刊本 一
第五册
自警编九卷(卷六—九) (宋)赵善璙撰 高丽刊本 一
第六册
家训笔録一卷 (宋)赵鼎撰 清光绪八年(1882)乐道斋仿万卷楼刊《函海》本 一
义门郑氏家仪一卷 (元)郑泳撰 民国十三年(1924)永康胡氏梦选廔刊《续金华丛书》本 一五
庞氏家训一卷 (明)庞尚鹏撰 清道光三十年(1850)南海伍氏粤雅堂文字欢娱室刊本一一三
杨忠愍公传家宝训全集一卷 (明)杨继盛撰 清光绪元年(1875)浙湖最乐斋善书坊刊本 一四五
袁了凡先生家庭四训简注一卷 (明)袁了凡撰 民国三十二年(1943)北京京华印书局排印本 二二五
孝友堂家规一卷 (清)孙奇逢撰 清光绪五年(1879)定州王氏谦德堂刊《畿辅丛书》本 三一九
孝友堂家训一卷 (清)孙奇逢撰 清光绪五年(1879)定州王氏谦德堂刊《畿辅丛书》本 三三三
小学集解六卷 (明)吴讷集解 清同治八年(1869)江苏书局刊本 三六五
第七册
曾文正公家训二卷 (清)曾国藩撰 清光绪刊本 一
求可堂家训一卷 (清)廖冀亨撰 清光绪永定廖氏刊《求可堂两世遗书》本 二三九
治家格言绎义二卷 (清)戴翊清撰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刊《有福读书堂丛刻四种》本 二四三
甘氏家训二卷 (清)甘树椿撰 民国十三年(1924)甘鹏运崇雅堂排印《花隐老人遗著》本 三三三
资敬堂家训二卷 (清)王师晋撰 (民国)王大隆校 民国二十五年(1936)王大隆排印本四〇七
朱氏传家令范 朱惟恭编 民国十二年(1923)南汇朱氏排印本 四四七



第八册
先贤格言不分卷 (清)商诗垣辑 清光绪十四年(1888)刻民国十年(1921)重印本 一
吉祥録一卷 (清)邬宝珍撰 民国九年(1920)刊《邬氏丛书》本 二六五
居仁日览不分卷 (清)阮忠枢辑 民国石印本 三〇一
第九册
遗训存略二卷 (清)颜续等辑録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凝善堂刊本 一
养生保命録 阙名撰 民国八年(1919)上海文宝书局石印本 四五七
第十册
闺戒一卷 (明)吕坤撰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刊清补配《去伪斋全集》本 一
妇德四箴一卷 (明)徐士俊撰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新安张氏霞举堂刊《檀几丛书》本 一五
人谱一卷 (明)刘宗周撰 清同治七年(1868)蕺山书院刊本 二一
内训一卷(明)仁孝文皇后撰 民国十年(1921)上海博古斋影印清嘉庆张氏刊《墨海金壶》本 五九
闺范四卷(卷一—二) (明)吕坤撰 民国十七年(1928)影印明刻本 一三九
第十一册
闺范四卷(卷三—四) (明)吕坤撰 民国十七年(1928)影印明刻本一

新妇谱一卷 (清)陆圻撰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新安张氏霞举堂刊《檀几丛书》本四一五
新妇谱补一卷 (清)陈确撰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新安张氏霞举堂刊《檀几丛书》本 四五九
新妇谱补一卷 (清)查琪撰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新安张氏霞举堂刊《檀几丛书》本 四七三
第十二册
女学六卷 (清)蓝鼎元编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刊本 一
妇学一卷 (清)章学诚撰 清嘉庆南汇吴氏听彝堂刊《艺海珠尘》本 四二三
女鉴録四卷(清)尹会一辑 清光绪五年(1879)定州王氏谦德堂刊《畿辅丛书》本
四四一
母教録一卷 (清)郑珍撰 民国二十九年(1940)贵州省政府排印《巢经巢全集》本 四九七
第十三册
女四书二卷 (清)王相笺注 清光绪十四年(1888)共赏书局刊本 一
曾氏女训三卷 (清)刘鉴撰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刊本 二〇三
集字避复一卷 (清)刘鉴撰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刻本 四五七

第十四册
绘图女子修身教科书不分卷 (清)胡冰心编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南洋官书局石印本 一
女学修身教科书 不分卷 江楚编译局编 清末江楚编译局石印本 一八五
第十五册
梁瀛侯先生日省録一卷 (清)梁文科撰 清光绪六年(1880)刊本 一
先正遗规四卷 (清)汪正集録 清光绪十九年(1893)浙江书局刊本 一一五
无欺録二卷 (清)朱用纯撰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玉山书院刊《玉山朱氏遗书》本四四九
日省编 周学熙録 民国三十六年(1947)至德周氏影印本 七四七
第十六册
恒产琐言 (清)张英撰 清嘉庆中南汇吴氏听彝堂刊《艺海珠尘》本 一
习是编二卷 (清)屈成霖编 清同治九年(1870)重刊本 二七
第十七册
闲家编八卷 (清)王士俊辑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曙海楼刊本 一
第十八册
身世准绳二卷(清)李迪光纂辑清同治九年(1870)扬州王彩玉斋重刊本一
人鉴三卷(清)汤自铭纂辑清同治十一年(1872)泰兴襟江书院刊本三五五
第十九册
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一卷 (清)世宗胤禛编 清光绪江苏书局刊本 一
课子随笔钞六卷 (清)张又渠辑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湖南官书局刊本 二三七
第二十册
家庭讲话 [美]格莱夫斯撰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美华书馆排印本 一
五种遗规(卷一—二) (清)陈弘谋辑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浙江书局刊本 八七
第二十一册
五种遗规(卷三) (清)陈弘谋辑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浙江书局刊本 一
第二十二册
五种遗规(卷四) (清)陈弘谋辑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浙江书局刊本 一
第二十三册
五种遗规(卷五) (清)陈弘谋辑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浙江书局刊本 一
双节堂庸训六卷 (清)汪辉祖纂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刊本 三七一
第二十四册
国朝儒林正论四卷 (清)汪正编校 清道光二十年(1840)刊本 一
切近编一卷 (清)桑调元( 清)沈廷芳辑 清同治五年(1866)钱塘丁氏刊《当归草堂丛书》本 二六五
图民録四卷 (清)袁守定撰 清同治十一年(1872)江西书局刊本 三二七
澄怀园语四卷 (清)张廷玉撰 清光绪六年(1880)庞山刊本 五七九
第二十五册
聪训斋语二卷 (清)张英撰 清嘉庆南汇吴氏听彝堂刊《艺海珠尘》本 一
圣学入门书三卷 (清)陈瑚撰 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 七三
弟子职集解一卷 (清)庄述祖撰 清光绪十四年(1888)江苏书局刊本 二二三
下学梯航一卷(清)刘沅撰 民国三年(1914)刊《槐轩全书》本 二八七
童蒙养正诗选三集 (清)王锡元选 (清)王揖唐补辑 民国二十年(1931)合肥王氏刊本 三九九
俗言 (清)刘沅撰 民国二十年(1931)西充鲜于氏特园藏《槐轩全书》本 五九三
第二十六册
醒迷録一卷 (清)醒迷子编 清咸丰七年(1857)信古堂刊本 一
先正嘉言约钞二卷 (清)姚永朴编 民国至德周氏师古堂刊《周氏师古堂所编书》本 八七
人道大义録一卷 (清)夏震武撰 民国二年(1913)排印本 二二一
冰言十卷 (清)李惺撰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江苏提学署重刊本 二七一
冰言补録十卷(清)李惺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江苏提学署重刊本 三八三
人道须知八卷江衡编荆少英续编民国十九年(1930)无锡荣氏排印本 五〇五
第二十七册
人范须知六卷(卷一—四) (清)盛隆辑 清同治二年(1863)石竹山房刊本 一
第二十八册
人范须知六卷(卷五—六) (清)盛隆辑清同治二年(1863)石竹山房刊本 一
人范六卷 (清)蒋元辑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广雅书局刊本 三七七
第二十九册
孝弟图说不分卷 (清)倭仁编 清同治十三年(1874)武林任有容斋刊本 一
药言二卷(清)拙修老人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上海养晦堂刊本 二三三
里言 (清)拙修老人编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抚州府署石印《格言汇编》本 五〇五
药言胜稿一卷 (清)拙修老人撰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抚州府署石印《格言汇编》本 六〇五
唐封翁手书格言 唐若钦辑 民国十四年(1925)影印本 七三九
第三十册
小学弦歌八卷(清)李元度辑清光绪五年(1879)平江李氏刊本一
第三十一册
伦理学大意讲义 陆费逵撰 民国二年(1913)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一
伦理学精义 谢蒙编 民国三年(1914)中华书局排印本 六五
近世伦理学说 朱元善著 民国五年(1916)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二二一
新日记故事 陈春生辑评民国五年(1916)上海协和书局排印本 三〇九
裕昆言 吴兆元 辑民国十一年(1922)花好月圆人寿室排印本 四二一
第三十二册
伦理学大要 周曰济编 民国十三年(1924)中华书局排印本 一
伦理学要领 林砺儒著 民国十三年(1924)北京文化学社印行排印本 六五
儒家的伦理思想 薛正清著 民国十六年(1927)北京关学社排印本 二五五
中国伦理思想ABC 谢扶雅著 民国十八年(1929)世界书局排印本 四二五
中国伦理观及其学理的根据 [日]李淇著 陈筑山译 民国二十二年(1933)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排印本 五六九
第三十三册
格言联璧不分卷 (清)金缨辑 民国十九年(1930)潮阳郭氏双百鹿斋刊本 一
格言汇编四卷 江畲经编 民国二十六年(1937)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一七九
人格一卷 唐文治著 民国无锡五大印务局排印本 五二五
人格平等论 郭步陶撰 民国二十五年(1936)排印本 六七九
第三十四册
中国人生哲学史纲 潘新藻著 民国三十一年(1942)成都黄埔出版社排印本 一
儒家伦理思想述要 刘真编著 民国三十六年(1947)中正书局排印本 二三一
中国伦理政治大纲 方乐天著 民国三十六年(1947)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三二五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前 言

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今天,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这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整理中国历代伦理学典籍正是这方面的努力之一。
古老的中华文明正处在全面的社会转型之中,所谓社会转型,从社会发展的意义上看,是指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是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变革。具体说来,是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从伦理型社会向法治型社会转型,等等。中国社会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其主要经济形态是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征的小农经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以血缘为纽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法等级制度。这之后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五四运动开始,历民国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而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是要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从而进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这场具有深刻意义的改革开放在短短的三十余年中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获得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欣欣向荣。整个社会面貌大为改变,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并且社会阶层也正在分化之中。与之相应,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化是其最突出的表现。
多元化当然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会转型带来的新旧价值体系转换尚未完成,多元化就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社会精神层面的剧烈冲突和危机,道德失范和道德腐败便是表现之一,在许多地方和行业中,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成为社会的共识,中共中央于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道德建设推向了一个高潮。
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道德文明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离不开中国的传统道德文明。对于传统道德文明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一方面,任何一个民族的道德发展都割不断历史,即使在社会的大变革中,传统道德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中华道德传统中有不适应现当代社会的糟粕,也有支撑着民族脊梁的精华。因此,在这种社会大变革时期加强道德建设,我们必须从传统道德文明中吸取有益成分。吸取传统道德的精华,而这就必须首先去了解和理解传统道德文明。
我们这次对中国历代伦理学典籍的整理出版工作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为学者提供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方便,为国人提供理解中国传统道德文明的方便。
伦理学,又称为道德哲学,是研究人类道德生活的科学,为哲学学科的一个分支。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伦理学源于西方文明传统,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于19世纪末借用日本的译法,将其引进中国。
理解中国的道德传统,必得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中国传统社会有几大基本特点。一是维持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宗法制度。这种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形成于周朝,以家长制为中心,以立子立嫡为继承系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制度之一。在这种制度下,宗法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关系。二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生产始终是经济的主导。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小农经济占主要成分,高度分散,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三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和专制统治。自夏朝建立后,中国社会便进入了家天下时代,这种家天下政治结构在秦汉之前是通过分封制实行的,秦汉之后演变为郡县制,但都是以中央集权为前提的。秦汉以后,专制制度得以建立并不断演化,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主要特点。四是儒家思想占据着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儒家在春秋战国时代,仅为百家之一。至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便占据了支配地位。即使在以后不同时期的各种思想大融合中,儒家思想仍然是社会的主导思想。这些特点使中国社会总体上表现为“家国同构”,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内容和特点都是根源于这个“家国同构”的社会机制。下面,我们具体谈谈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与“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相应,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表现为人生哲学和社会伦理思想的两条基本主线。
从人生哲学看,中国传统伦理学有这么两个特点。一、以德性主义人性论为主流。与西方一样,中国古代人性论也存在着德性主义和自然主义两种基本主张,但在中国,其主要倾向是以性善论为主体的德性主义,而不是从人的自然欲望出发的自然主义。其主要原因在于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的牢固,因而由天然的血亲之爱而推衍出“孝、悌”为本的天赋德性如仁义礼智等。由于宗法制的存在与正统儒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统治地位,使“人之初、性本善”的德性人性论,成了中国人对人性见解的传统观念。人性论的这一特点,成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关于人可以为善、可以教而为善的理论根据,同时也为德治主义和道德决定论提供了人性论根据,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制观念不强,也与性善论之作为对人性认识的基本倾向有内在的关联系。
二、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理论在中国传统伦理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崇尚理想人格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追求,这是通过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实现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是一个不断接近道德理想人格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中国历代思想家也都十分注重道德理想人格的塑造。从孔子开创了一套道德修养的方法和理论后,孟子、荀子等后世大儒不断丰富着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理论。后世的思想家更是形成了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及内圣外王的系统理论。中国传统伦理学强调要将道德认识见之于生活行动,提倡“身体力行”、“躬行实践”。中国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思想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各种家训、修身规范等伦理道德典籍中。从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开始,出现了很多家训之类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典籍,尤其是宋明以后,涌现了很多的修身规范、家训、道德格言。
从社会伦理学看,中国传统伦理学主要是以维护宗法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为己任,从而呈现出这么两个特点。一、以家族为本位或个体必须服从家族及等级秩序的整体意识。忠孝为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最基本德目,这是维持社会所必需的。如前所述,中国社会是建立在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关系上的,对父母的孝、对国君的忠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汉儒概括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更是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纲常,强调个人对整个宗法关系和等级制度的服从与维护。在中国传统伦理学史上,主流伦理学说都是围绕三纲五常而展开的,以忠孝为社会基本之善,强调不可打破纲常秩序。
二、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义利观是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倾向是“重义轻利”,自先秦儒家提出这一观点后,经汉朝董仲舒——“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的发展,到宋明理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明确主张主体的行为应“不论利害,惟看义之当为不当为”。在专制集权的宗法社会中,个人没有独立自主的经济权利,更不允许发展个人利益去超越家族和国家的利益,从而形成了个人利益必须绝对服从和从属于家族、国家利益的要求。这种利益关系和要求反映在价值观上,就是道义至上,义即宗族、国家整体利益的价值反映,不能要求个人利益的满足。当其走向极端时,便成了存义去利、存天理灭人欲。
另外,中国传统伦理学还有其独自的特点。一、在整个伦理学史上,主流与非主流思想并存。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始终存在着正统思想与非正统思想的斗争。在中国伦理学史的各个时期,尤其是宋明清时期,虽然以义为上的思想绝对地支配着社会,但仍然有功利主义思潮不断地对其发出挑战,甚至被抨击为“以理杀人”。这种主流与非主流的斗争存在于伦理思想的各个方面,构成中国伦理思想的丰富性。二、宗教伦理思想的不发达,但占有一定地位。宗教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取得对世俗社会的统治地位。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及由外传入的佛教、基督教等宗教,都有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过影响。但是它们是以不触动宗法制度、三纲五常等思想为前提而发挥作用的。因此,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宗教伦理思想始终不占主要地位。
天翻地覆慷而慨,从传统到现代,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相伴随的是道德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共产主义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念一直在与时俱进,而贯穿其中的红线则是回应为了中华民族想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以及为了实现民族复兴需要提供何种相应人格。这一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核心层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表明这是中国人想要的理想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自由民主公正法治提供科学性保证,爱国提供精神动力,敬业诚信友善提供人格保证。



鉴于以上,我们特策划了《历代伦理学文献辑刊》,将历代伦理学文献和伦理学教材以及相关研究著作一百零五种,汇为一编,按内容相近原则分类编排,主要涉及了儒家传统的家庭伦理、修身伦理和伦理研究性成果等多类内容。其中,有关家庭伦理的文献主要是各个朝代的家规、家训,如宋人赵鼎撰写的《家训笔录》、元人郑泳撰写的《义门郑氏家仪》、明人庞尚鹏撰写的《庞氏家训》和清代曾国藩撰写的《曾文正公家训》、王师晋撰写的《资敬堂家训》、明人吕坤撰写的《闺范》《闺戒》和徐士俊撰写的《妇德四箴》等。有关修身伦理的文献主要有清人汤自铭纂辑的《人鉴》、清人李光迪纂辑的《身世准绳》和清人屈成霖编的《习是编》等文献。有关伦理学教材的主要有《绘图女子修身教科书》《女学修身教科书》等。有关伦理学的研究著作主要有陆费逵的《伦理学大意讲义》、林砺儒着的《伦理学要领》和刘真编着的《儒家伦理思想述要》等。
为节省篇幅起见,我们将伦理学文献中较为常见者只列其书名、卷数、作者、版本,编入附录一《中国历代伦理学文献存目》;又从大量的书目和期刊论文中选取与伦理学相关者,编入附录二《百年中国伦理学史研究论文著作目録》。
其目的是为学者研究中国传统伦理学提供方便,为国人理解传统道德文明提供导引。总之,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提倡,需要人民群众的行动,也需要学界的理论支持,特别是离不开伦理学界的理论思考与学术积累,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为此略尽绵薄之力。

张艺缤 吴 平

二〇一五年五月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