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富连成藏戏曲文献汇刊(全三十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叶金森 孙萍 定价 20000.00
责任编辑 程鲁洁 ISBN 978-7-5013-5701-7
出版时间 2016-06-23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6-06-23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文学艺术
中图分类 I232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富连成是京剧教育史上办学时间最长、造就人才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所科班。本书辑录了富连成收藏的戏曲剧本及教育、演出京剧所使用的剧本,全书共300种京剧剧本,有全本也有单出,其中有些剧本现在已无法见到,大多数剧本都含有身段谱及工尺谱,可以为京剧演出者使用及研究揣摩。本书是第一次将富连成所藏戏曲剧本披露于世,其对戏曲史、京剧史乃至京剧表演艺术有巨大意义。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第一冊(742)
一種情【冥勘】總本 鈔本1
二度梅 鈔本9

第二冊(546)
十三太保反蘇州 鈔本1
十王廟全本 鈔本141
九花洞 鈔本227
九頭案 鈔本257
九龍山總本 鈔本357
九龍杯全部 鈔本387
三俠五義(一—二本) 鈔本487
第三冊 (662)
三俠五義(一—八本) 鈔本1
三俠五義全本 鈔本253

第四冊(558)
三俠五義説明書 鈔本1
三教寺 鈔本13
三進碧遊宮(第一種) 鈔本21
三進碧遊宮(第二種) 鈔本85
大回朝 鈔本151
大名府 鈔本167
大岳家莊 鈔本249
大保國(後附七星燈等) 鈔本309
大破飛龍島全集 鈔本413
女將軍(第一種)鈔本509
女將軍(第二種)鈔本527
第五冊(548)
上元夫人 鈔本1
山東馬成龍 鈔本41
山門 鈔本97
小生單頭 鈔本109
天官賜福 鈔本127
五人義 鈔本143
五界山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鈔本245
五彩輿(一—五本) 鈔本293
太行山 鈔本495
太真外傳 鈔本511

第六冊(620)
太湖山 鈔本1
太湖山(一—二本) 鈔本53
反西涼 鈔本99
火判 鈔本127
火雲洞 鈔本143
水簾洞總本 鈔本233
孔雀東南飛 鈔本251
孔雀河 鈔本309
玉玲瓏單頭 鈔本445
玉堂春【監會】總講 鈔本453
未央宮總目 清光緒三年(1877)瑞勝堂鈔本501
打杠子 鈔本519
打虎 鈔本531
打面缸 鈔本547
打龍棚 鈔本557
四平山總本(第一種) 鈔本573
四平山總本(第二種) 鈔本593

第七冊(522)
四美圖(上、下卷) 鈔本1
出塞 鈔本163
出慶陽 鈔本189
出獵 鈔本291
生死恨 鈔本307
仙圓 鈔本367
白門樓 鈔本389
白泰官 鈔本407
白泰官總講 鈔本423
白蓮寺 鈔本479

第八冊(526)
西施(頭本) 鈔本1
西施(一—二本)鈔本53
西遊記(一—四本) 鈔本75

第九冊(516)
西遊記(五—七本)鈔本1

第十冊(502)
西遊記(八—十本) 鈔本1
西遊記 鈔本295
西遊記(卷一)(第一種) 鈔本313
西遊記(卷一)(第二種) 鈔本355
朱仙鎮 鈔本 375
伐東吳 清光緒二十年(1894)槐慶堂鈔本385
舟配總本 鈔本 405
合歡圖 燕翼堂鈔本463

第十一冊(506)
安天會總講 鈔本1
安天會(附總譜) 鈔本33
安天會總講(後附蓮花塘等) 鈔本51
汜水關 清道光十八年(1838)鈔本95
花臉單頭 鈔本117
男女歐陽德 鈔本251
延安關總本 鈔本 301
長生殿時劇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鈔本333
長生樂 鈔本 379
青門 鈔本401
青龍棍 鈔本415
武松打虎 鈔本425
武林盜趙壁單頭 鈔本437
英雄會(第一種) 鈔本451
英雄會(第二種) 鈔本463
取滎陽總講 鈔本485


第十二冊(588)
取南郡 鈔本1
取帥印(第一種) 鉛印本 69
取帥印(第二種) 鈔本77
奇女福 (一—二本) 鈔本103
奇雙會(第一種) 鈔本129
奇雙會(第二種) 鈔本175
抱娃入府 鈔本185
虎牢關總講 民國十一年(1923)鈔本203
忠孝全總講 鈔本211
忠孝俠烈傳 鈔本231
忠烈圖(一—八本) 鈔本331

第十三冊(510)
岳家莊單頭 鈔本1
金山寺 鈔本7
金光陣 鈔本51
金牛關(第一種)鈔本89
金牛關(第二種)鈔本157
金兜洞 鈔本227
金鎖陣 鈔本255
居庸關 鈔本265
定中原單頭(後附一捧雪)鈔本283
河澗府(後附刺巴傑等) 鈔本297
狀元譜單頭 鈔本401
春秋配全部 鈔本413
封相本 鈔本503

第十四冊(492)
封神三霄 鈔本1
封神榜 鈔本103
胡迪罵閻羅(頭本)總講 鈔本187
南界關(第一種) 鈔本211
南界關(第二種) 鈔本245
茹富蘭戲目 鈔本255
查關 鈔本337
虹霓關 鈔本349
拾面 鈔本375
貞娥刺虎 鈔本395
卸甲封王 鈔本409
風箏誤【前親】 鈔本425
風箏誤【驚醜】 鈔本445
風箏誤【驚醜】【前親】 鈔本459
風流雙槍將 鈔本483

第十五冊(586)
施公案 鈔本1
美人計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鈔本409
炮烙柱(前部) 鈔本425
烏龍崗 鈔本437
烏龍崗總本 鈔本537

第十六冊(566)
神亭嶺 鈔本 1
紅線盜盒 鈔本13
紅蘭鏡(三—四本) 清光緒十五年(1889)鈔本37
飛波島 鈔本121
素珠大俠紅髮客 鈔本1 33
莊周夢 鈔本319
連升店(後附變羊記等) 鈔本365
連環計 鈔本461
連環套 鈔本517

第十七冊(540)
連環陣總講(第一種)鈔本1
連環陣總講(第二種) 鈔本35
晉陽宮(一—三本) 鈔本61
晉陽宮總本 鈔本157
恩仇記(第一種)鈔本185
恩仇記(第二種)鈔本249
恩仇記總講 民國二十七年(1938)鈔本341
峨眉劍總講 鈔本395
徐庶屈身救母 鉛印本427
胭脂裙(後附奪太倉等) 鈔本437
訓子總本 鈔本533

第十八冊(524)
殺馬岡 鈔本1
殺狗總本 鈔本47
殺狗旦角單詞 鈔本83
酒丐 鈔本97
流沙河 一九五三年鈔本239
浣花溪 清鹹豐三年(1853)全福堂鈔本261
除三害 清光緒十二年(1886)鈔本303
聊齋志•窘德福總講 鈔本349
黃河陣單頭 375
乾坤鬥法(三本) 鈔本465

第十九冊(590)
乾坤鬥法總講(四本) 鈔本1
捧蟠桃 鈔本83
梅花山總本 鈔本91
斬于吉 鈔本143
探母 鈔本189
探寒窯 鈔本207
探莊 鈔本221
掃松 鈔本231
掃花 鈔本245
崑腔小角單頭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鈔本 273
假金牌 鈔本297
得意緣 鈔本307
麻姑上壽 鈔本367
惜猩猩 鈔本 375
望兒樓(後附殺惜等) 鈔本 395
剪賣髮 鈔本 407
清素庵全集 鈔本439
混元盒 鈔本491
混元盒總講 鈔本535
第二十冊(610)
淨行單頭 鈔本1
深家地 鈔本 63
張三豐劇本(第一種) 鈔本205
張三豐劇本(第二種)鈔本 295
彭公案 鈔本 399

第二十一冊(652)
葉盛章戲目 鈔本1
葉盛蘭小生單頭 鈔本55
棋盤山總講 鈔本117
雁門關(一—八本) 鈔本151
雁翎甲 鈔本321
雲錦裳劇本 鈔本349
單刀會 鈔本 367出
單騎退回紇 鈔本377
跑驢(第一種) 鈔本449
跑驢(第二種) 鈔本 463
黑狼山 鈔本487
無瑕璧 鈔本 525

第二十二冊(606)
智化盜冠(第一種) 鈔本1
智化盜冠(第二種) 鈔本67
普天樂(第一種) 鈔本131
普天樂(第二種) 鈔本217
溫明園231
盜銀壺(第一種) 鈔本245
盜銀壺(第二種) 鈔本337
盜銀壺(第三種) 鈔本429
富貴圖 鈔本537
富貴長春 民國十二年(1933)鈔本601

第二十三冊(510)
絨花記總講 鈔本1
新杏花村 鈔本37
新武松殺嫂 鈔本49
新義俠記 鈔本133
群英會 鈔本297
群花會 鈔本365
碧洋湖 鈔本379
鳳鳴山(第一種) 鈔本403

第二十四冊(506)
鳳鳴山(第二種) 鈔本1
鳳還巢 鈔本27
廣太莊(後附火牛陣) 鈔本125
廣陵會(後附草橋關) 鈔本 201
廣寒宮 鈔本257
滿床笏 鈔本301
演禮 鈔本311
翠鳳樓總講(一—二本) 鈔本319
鬧江州 鈔本353
歐陽德第四本總講(第一種) 鈔本381

第二十五冊(554)
歐陽德第四本總講(第二種) 鈔本1
歐陽德第四本總講(第三種) 鈔本93
歐陽德第四本總講(第四種) 鈔本203
歐陽德智破紫金山 鈔本279
擒方臘總本 鈔本379
蝴蝶杯 鈔本419

第二十六冊(556)
罵王朗總講 鈔本1
德政芳(一—十六本) 鈔本11
慶元宵七星鬧花燈 鈔本487

第二十七冊(562)
潯陽樓 鈔本1
選元戎(第一種) 鈔本111
選元戎(第二種) 鈔本127
擋亮 鈔本141
戰合肥(第一種) 鈔本153
戰合肥(第二種) 鈔本171
戰合肥(後附戰渭南) 鈔本183
戰渭南(第一種) 鈔本203
戰渭南(第二種) 鈔本215
戰渭南(第三種) 鈔本 237
戰濮州總目 鈔本265
戰濮陽 鈔本279
戰濮陽總講 鈔本297
冀州 鈔本313
穆天王 鈔本347
錘換帶總本(後附奪小沛等) 鈔本355
獬豸洞 鈔本411
鴛鴦淚 鈔本447
龍喜鎮總本 鈔本523
激周瑜單頭 鈔本553

第二十八冊(592)
藏珍樓(二、五、六本) 鈔本1
藏珍樓(五—六本) 鈔本95
藏珍樓總講(三—四本) 鈔本247
韓信 鈔本337
戲鳳姐 鈔本415
賺歷城(後附葭萌關) 鈔本425
黛玉葬花總講 鈔本471圖
鴻門宴 鈔本487

第二十九冊(612)
鵲橋 鈔本1
雙合印 鈔本15
雙牡丹 鈔本29
雙鈴記 鈔本77
鎮潭州 鈔本85
闖山 鈔本197
勸農(第一種) 鈔本209
勸農(第二種) 鈔本221
孽海計 鈔本 309
贈綈袍 鈔本343
羅成 鈔本383
廬州城(第一種) 鈔本417
廬州城(第二種) 鈔本483
辭朝 鈔本547
蘭娘(第一種) 鈔本557

第三十冊(678)
蘭娘(第二種) 鈔本1
獻成都 鈔本115
霸王別姬 鈔本155
鐵龍山 鈔本223
竊兵符(一—四本) 鈔本233
顯魂 鈔本439
讓徐州(一—四本) 鈔本469
麟骨床 鈔本531
豔陽樓(後附狀元印等) 鈔本611
不知名劇一種 鈔本 637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前言
在京劇發展史上,富連成社作爲開辦時間最長、培養專業人才最多、社會影響最大的京劇科班,存在時間達四十餘年,經歷了從清末到民國的複雜歷史,見證了京劇最爲輝煌的年代,爲京劇藝術培養了大量寶貴人才。
富連成社開創了戲曲教育成體制、成規模的京劇人才培養模式。從一九〇四年開辦到一九四八年解散,該機構存續達四十四年之久,培養了超過七百名京劇藝術各行人才。在這些富連成學員之中,有相當部分成爲在京劇表演領域開宗立派的大師級人物。如侯喜瑞的架子花臉“侯派”、馬連良的老生“馬派”、于連泉(筱翠花)的花旦“筱派”、譚富英的老生“譚派”、葉盛章的武丑“葉派”、葉盛蘭的小生“葉派”、裘盛戎的花臉“裘派”、袁世海的花臉“袁派”等;開創了旦角“梅派”、使京劇走向世界的梅蘭芳,開創了老生“麒派”的周信芳,也在早年於喜連成(富連成的前身)“借臺練戲”的生涯中大量吸取了營養,對他們日後的藝術道路産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此外,還有相當多的富社弟子成爲優秀的流派傳承人,如被稱爲“小梅蘭芳”的李世芳,藝兼筱(翠花)、荀(慧生)的毛世來,承襲高(慶奎)、馬(連良)的老生李盛藻,藝宗楊(小樓)派的武生楊盛春,譚門第五代傳人譚元壽等,都是在流派傳承中大放異彩的佼佼者。優秀的配角演員如武花臉駱連翔、架子花臉劉連榮、丑角馬富禄、青衣吳富琴等,不僅是民國時期各大京劇班社争相搶聘的對象,而且對於一些京劇流派的形成起到過至爲關鍵的作用。富連成能夠成批地在四十多年歷史中爲中國京劇培養出近百位藝術大師和名家,不是一個偶然現象。
富連成社堅持了因材施教、人盡其才的教學原則,不僅培養主演、配角及表演以外其他門類的優秀人才,也培養教學和管理人才。雷喜福、王喜秀、劉喜益、王連平、蘇連漢、梁連柱、茹富蘭、宋富亭、高富遠、段富環、孫盛文、孫盛雲、關盛明、蘇盛軾、董盛村、王世續、朱世友等一大批人爲培養京劇人才付出了畢生精力,他們是功勳卓著的京劇藝術教育家。在他們的嘔心瀝血之下,大量京劇新秀迅速成長,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中國戲曲教育尚以富連成教師爲骨幹,享有著富社無私的饋贈。可以說,這些富連成社培養的教師,是在時代交替之際,承擔京劇藝術接續重要歷史任務的骨幹。
富連成社不僅在新中國成立前紅極一時,在新中國成立後依然是中國京劇的脊梁,他們的戲德藝骨支撑著整個京劇界。在全國各地,富連成弟子非常多,是各京劇院團的中流砥柱。有相當部分的富連成社優秀畢業生還在中國臺灣、香港、澳門地區及世界各地進行演出、京劇教育等活動,爲傳統藝術的對外傳播、鞏固海內外華人共同的文化紐帶作出了積極貢獻。直到今天,富連成社的老藝術家及其傳人們依然繼續在京劇舞臺上從藝,在講臺上從教。富連成的實際貢獻和影響力達到一個世紀,遠遠超過了其本身辦學的歷史,一直延續至今。如果没有富連成,京劇不是今天的樣子。
從傳統文化保存延續的角度考察,富連成社是良好的傳統文化保留與傳承載體,也是良好的文化傳統保有及踐行組織。富連成社保存、整理、改編、上演了四百餘齣劇目,堪稱京劇劇目體系的建立者和集大成者。其中相當部分是首尾俱全的整本大戲或連臺本戲,甚至不少瀕臨失傳的劇目也在富連成的舞臺上重煥生機,其演出盛況名貫九州、享譽各地,在當時動蕩的社會背景下帶給人們歡欣與慰藉,撫平心靈的創傷和苦痛。尤其是富連成創作的劇目,不但成爲富連成引以爲傲的保留劇目,也成爲開宗立派的流派戲、市場當紅的新戲、流傳後世的經典戲。這對於探索京劇劇目發展的歷史軌跡,乃至研究清代以來民間演劇的內容形態和美學意義都極具價值。這些演出劇目文本得以保存並流傳至今,顯得更加彌足珍貴,在京劇劇本和史料的留存方面,富連成社絶不枉稱京劇藝術的基石。
京劇劇目的纍積、傳承、整理和創新,是京劇藝術研究和實踐的重要基礎。目前,中國人民大學國劇研究中心“富連成社研究系統工程”已初步完成了一整套項目的構建,並且正在按照預定計劃井然有序地進行中。“富連成社研究系統工程”從本土出發,爲京劇構建完整的、以綜合表演爲核心的理論體系,並推動其納入世界戲劇理論中,將會爲京劇的傳承延續和對外推廣奠定更堅實的基礎、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對於富連成劇本的挖掘、呈現、整理、研究便是“富連成社研究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出版的《富連成藏戲曲文獻彙刊》中所收録的劇本,均爲富連成社演出的劇目文本,多數來自家族傳續,也有一部分來自富連成社弟子及其後人的私人藏品,字裏行間都凝聚著收藏者祖輩的記憶和家族的榮光,其珍貴程度不言而喻。在此次出版之前,看見過它們的,可能衹有當年富連成社的內部人士,而現在它終於迎來第一個廣泛的閱讀者群體、研究者群體了。
衆所周知,新中國成立後,大規模的“戲劇改革”運動對於傳統京劇劇本的題材、唱腔、唱詞、念白等都大動手腳,使京劇劇本和演出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清末民國京劇劇本的原貌已經難以窺見。許多劇目現在已經很少演出或者根本没有人會演了,還在演出的戲,也與當年差别很大。《富連成藏戲曲文獻彙編》所收劇本的形成時期,大致在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之間,都是原創原貌、原汁原味、原裝原封,是不折不扣的老劇目、老寫本。由於保留了許多京劇當年演出的面貌,不同於“戲改”後的劇本,可以使我們看到六七十年乃至一百多年之前京劇的原貌,爲保存清末民國戲劇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給國內外京劇研究者提供最全面、最權威的第一手劇本材料,對戲曲史研究者和愛好者具有無可估量的價值。
作爲京劇演員出身的學者,作爲從事傳統文化、國粹藝術的文化工作者,長期以來立足於戲曲舞臺第一綫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們,衹有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纔能避免“兩張皮”現象。因此我們要加强文獻的立體化、活態化,將對文獻本體的研究置於對戲曲文化的研究中,重視戲曲文獻與舞臺藝術的關係,重視文獻考訂與演出實踐的結合。運用活態研究和應用的方法,“讓文獻活起來”。不僅啓動歷史文獻資源的生命力,更使戲曲這一立體的國學成爲中華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這些劇本絶大部分是當時常演劇目的舞臺演出本,不僅全面收入了劇中人物的唱詞、念白,而且生動地記録了表演、唱腔、音樂、鑼鼓等方面的內容,是京劇流派衆多、演出活動頻繁的成熟輝煌期的真實寫照。我們希望,本書能夠爲富連成社及京劇藝術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礎性的幫助,爲下一階段的研究、傳播、創作打下了豐厚的材料基礎,爲改編、演出傳統劇目提供可靠的依據,爲創作新戲提供寶貴的參考。
富連成社從建立之日起就秉承不圖個人私利、傳承中華文脈的使命。富連成社的先賢們,是京劇從業者平凡而偉大的縮影,在方寸帷幕之間窮極一生的精力和熱情,但凡對京劇藝術事業的發展有哪怕絲毫裨益的事情,就毫不吝惜地奉獻自己的一切。作爲葉春善先生和葉龍章先生的嫡系傳人,姓氏已經決定了我們夫婦二人一生的使命,我們多年從事京劇藝術的表演和教學工作,深知傳承京劇藝術是對前輩先賢遺志的繼承,更是鐫刻到骨子裏的責任。
這些寶貴的文本資料及其承載的內涵分量,是社會的藝術源泉、民族的精神財富、國家的文化血脈。前輩們爲京劇藝術做出的卓越貢獻與輝煌成就高山仰止,我輩雖望其項背,但不敢不砥礪躬行。我們認爲藝術不應私密,應當公開,因此我們將珍藏的富連成社戲曲文獻無私奉獻出來,將紙質手稿影印出版,與世人分享、爲京劇藝術造福,是富連成社那些功勳卓著的梨園先輩們和其弟子子孫幾代人的首丘之情。這既是對富連成社和其榮辱與共的京劇藝術的瞻仰、研究和系統梳理,又關乎著京劇藝術的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賡續。權且以本書之付梓,爲納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録”的京劇藝術再盡綿薄之力,以期讀者重樹對京劇藝術的高度認同、重拾傳統文化藝術所藴藏的精神內涵、重塑中華文化的深度自信,藉此告慰富連成社梨園先輩們的在天之靈!
孫萍葉金森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