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三国志》研究文献辑刊(全十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程仁桃 葛瑞华 定价 3500.00
责任编辑 潘竹 ISBN 978-7-5013-5929-5
出版时间 2016-10-31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6-10-31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大32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史籍史料
中图分类 K236.04
读者对象 专家学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被尊为“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最受推崇的史书之一。本书收录明代至民国时期较为重要的《三国志》研究文献三十七种,其中有清范本礼撰《吴疆域图说》、曹元忠撰《补魏志郑小同传》等补志、补表类著述,也有明钟惺辑《三国志注钞》、清郭麐钞《国志蒙拾》、赵华基辑《二十四史辑要》、刘咸炘《三国志知意》等史钞史评类著述,还有清潘眉撰《三国志考证》、清李祖陶撰《读三国志书后》等考证类专著,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此外,本丛书汇编了重要的析出文献,如钱大昕《诸史拾遗》、何焯《义门读书记》等的相关论述,还辑入民国时《三国志》研究论文六十四篇。此外,编者整理了“《三国志》相关文献知见目录”一编,包括《三国志》的研究专著、论文及1949年以来影印出版《三国志》的文献目录,以冀有益于学人。
 
目录[ 滚动 - 展开 ]  
 
三國志注鈔八卷 (明)鍾惺輯 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刻本
《历代史论》卷二十一、卷二十二 (明)张溥撰 清光緒(1875-1908)刻本
日知錄史評一卷 (清)顧炎武 清道光15年(1835)刻本
廿一史約編 (清)郑元庆述 清(1644-1911)刻本
蜀漢文抄 (清)高嵣 清乾隆(1736-1795)刻本
義門讀書記五十八卷 (清)何焯 清光緒六年(1880)苕溪吳氏刻本
諸史然疑一卷 (清)杭世駿 民國鉛印本
援鶉堂筆記 (清)姚範撰 清道光15年(1835)刻本
三國志剿說四卷 (清)史珥 四史剿說,清(1644-1911)刻本
古文分編集評 (清)于光華編 清乾隆間(1736-1795)刻本
諸史拾遺五卷 (清)錢大昕 清嘉慶十二年(1807)嘉興稻香吟館刻本
廿二史劄记 (清)赵翼 清(1644-1911)刻本
國志蒙拾二卷 (清)郭麐撰 聚學軒叢書清光緒間(1875—1908)刻本
三國魏志疑年錄 (清)阮劉文如 清宣统元年(1909)刻本
三國志辦微 (清)尚鎔撰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瑤湖草堂
諸史考異十八卷 (清)洪頤煊 光緒十五年(1889)廣雅書局刻本
三國志考證一卷 (清)潘眉撰 昭代叢書本(道光本)清道光间(1821—1850)刻本
史略 朱堃 辑 清同治6年(1867)刻本
铜熨斗斋随笔 (清)沈涛撰 清光緒間(1875-1908)刻本
讀三國志書後一卷 (清)李祖陶 清同治10年(1871)刻本
東塾讀書記卷十六 (清)陳灃撰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上海江左書林刻本
二十四史論贊(卷十二—十四) (清)陈阐撰 清光绪(1875—1908)石印本
三國志札記一卷 (清)李慈銘撰 民國間(1912-1949)铅印本
桐城吳先生諸史點勘 (清)吳如綸點勘 民國九年(1920)深澤王氏鉛印本
诸史琐言十六卷(卷十三—十六) 沈家本 民國間(1912-1949)刻本
二十四史校勘記 張森楷撰 稿本
三國志捃華二卷 莊適輯 民國七年(1918)上海商務鉛印本
三國志平議二卷 李寶淦 民國十二年(1923)鉛印本
二十四史輯要六十四卷(卷二十四—二十八) 赵华基 民国17年(1928)中华书局铅印
補魏志鄭小同傳 曹元忠 民國三十年(1941)鉛印本
三國志选注 民國王钟麒选注 1931年商務印書館
三國志評議四卷 民國李景星 民國21年(1932)鉛印本
校補三國疆域志 金兆丰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三國志知意 民國劉咸炘 成都尚友書塾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刻本
三國志注補六十五卷附補遺一卷 (清)趙一清撰 陶元珍補遺 民國二十四年(1935)北京大學出版社影印廣雅書局刻本
 
前言[ 滚动 - 展开 ]  
 
《三国志》记载了汉献帝建安元年(196)至吴末帝孙晧天纪四年(280)的历史,叙述了魏、蜀、吴三国兴起、鼎立、灭亡之事,时跨85年。《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被尊为“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最受推崇的史书之一。南宋叶适对《三国志》推崇备至,认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只是稍逊于司马迁,而高于班固,“陈寿笔高处逼司马迁。方之班固,但少文义縁饰尔,要终胜固也。”
《三国志》由陈寿独力私撰而成。陈寿,字承祚,生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一年(233),卒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巴西安汉人(今四川南充)。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灭孙吴,三分天下的格局终结,国家恢复统一,这一年陈寿48岁。晋平吴后不久,陈寿开始撰写《三国志》,十余年后,《三国志》终于撰成,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全书共30余万字。《三国志》问世之后受到极高评价。当时,夏侯湛正在撰写《魏书》,读过陈寿之作后,深感不如,便坏己之书。历史也证明了《三国志》的价值,在陈寿撰书之前,已有官修的王沈《魏书》44卷和韦曜《吴书》稿55卷,及鱼豢私撰《魏略》38卷,这些书都湮灭在历史长河,千年之后,留存下来的唯有陈寿的《三国志》。
魏、蜀、吴三国鼎立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英雄辈出,精彩异常。当时记述这段历史的人很多,为何只有陈寿的《三国志》流传下来?这是因为《三国志》有三大特点:一是史识过人,陈寿对魏、蜀、吴三国平等对待,并不刻意贬低或拔高某一朝。二是精审严谨,当代人著当代史材料多,但辩误甄选难度也大,如何处理历史中与司马氏相关的部分也是一大挑战,陈寿能做到审慎、直书和平衡。三是简洁凝练,陈寿的行文简洁,文约而事丰,虽述三国之事,但交叉之处,不见重复。


《三国志》是一部不朽的历史著作,问世之后历代研究者从各方面对其进行了整理和研究。比如对《三国志》进行补阙,或补志和表,以及对《三国志》进行校勘、辑佚、补注或今注今译,乃至对以《三国志》为主题的著作进行著录和索引等等。
东晋时,出现了徐众《三国志评》三卷、王涛《三国志序评》三卷、何常侍(琦)《论三国志》九卷。也许是紧随他们之后的裴松之《三国注》太出色了,晋人的这三部书均已亡佚,只能透过裴松之的《三国志注》窥得只言片语。
南朝裴松之于宋文帝元嘉六年(429),也就是陈寿去世132年之后,承宋文帝之命完成《三国志注》,宋文帝看完之后称赞,“此为不朽矣”。裴松之在《上三国志注表》中,概括了《三国志注》的主旨和做法。

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采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所以,裴松之作《三国志注》的目的,是为了对《三国志》所载史事,进行补阙、备异、惩妄和论辩。清人所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概括了《三国志注》的内容,分为六个方面:“一曰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一曰参诸书之说以核讹异,一曰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一曰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一曰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
清人赵翼曾统计,裴松之引书150余种,且所引之书都注明了书名。今人王仲荦考证,《三国志注》引书210种。可见,裴松之真是做到了“鸠集传记,增广异闻”。后人对于裴注引文之多也有诟病者,认为注文比主文多,是为喧宾夺主,芜杂秽累。但据今人统计,《三国志》正文约36万字,注文约32万字,正文比注文多4万余字,裴注并未反客为主。裴松之所处的时代距今约1600年,裴氏所引之书,如今十不存一,裴松之注《三国志》意外地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的文献资料。
为经典著作注释,裴松之不是第一个。东汉末年,应劭有《汉书集解》,西晋杜预作《春秋左氏传集解》,但以注史而非注经的态度来作注,裴松之是第一人,裴氏除了解释音义、名物、地理、典故之外,更进行了补充事实、列举异同、考辨真伪、发表评论,实际上裴松之开创了史注的风格。清人钱大昭于这一点颇为肯定,“注史与注经不同……注史以达事为主,事不明,训诂虽精无益也。”
南北朝时期,除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外,还有北魏张始均改写《三国志》的魏书部分为编年体,成书30卷;《隋书·经籍志》著录北齐卢宗道撰有《魏志音义》一卷,此二书均已亡佚。




隋唐时期,《三国志》仰赖抄写流传,传播并不广,在《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未见唐人的研究著作,只有唐人刘知几的《史通》中有《三国志》的研究结论。但此时《三国志》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被定为士子的必读书之一,并且也是策试出题的内容。《唐六典》卷四有注曰:“习《史记》者、《汉书》者、《东观记》者、《三国志》者,皆须读文精熟,言音典正,策试十通,取粗解注义,经通六,史通三。”
《三国志》简略,而裴注芜杂,历代皆有学人诟病。北宋时,有人试图将二者合一,比如吕南公、郑知几、陈亮等。北宋还有唐庚作《三国杂事》,内容类似徐众的《三国志评》,主要是对三国人和事的评论。南宋都临安,偏安一隅,情势颇类东晋,如同东晋的习凿齿,有些文人提出应奉蜀汉为正统,兴起了正统之争。存世的有萧常的《续后汉书》,书中仅改了《三国志》的体例,以蜀汉为正统作帝纪,视魏、吴为伪政权,仿照《晋书》的体例配以载记;之所以叫《续后汉书》,是因为作者认为昭烈先主承继汉献帝,所以书也承范晔的《后汉书》为《续后汉书》;该书的史实方面,没有超过《三国志》及裴注。其他的著作有,高似孙《蜀汉书》,李杞《改修三国志》,宗谏《三国采要》,师古《三国志质疑》,杨天惠《三国人物》论等,但这些著作都已亡佚。
宋代雕版印刷术兴起,《三国志》得以大规模传播,出现了北宋咸平六年(1003)国子监刻本、南宋绍兴(1131-1162)刻本(即衢州州学刻本)、南宋绍熙(1190-1194)刻本(即所谓建刻本)。其中咸平刻的牒文有“爰命学徒,俾其校正,宜从模印,式广颁行”,这是自裴注《三国志》之后,有据可考的第二次校勘工作,而衢州刻和建刻是后世流传《三国志》的源头。
元人郝经亦撰《续后汉书》,如同萧常的《续后汉书》,郝著亦以蜀汉为正统,魏、吴只以列传纪之。郝著成书时,书名仍为《三国志》,后来更名为《续后汉书》。郝著增加了陈寿书所缺的八录与年表,并增加了一些人物纪传,但总体而言,并未超出《三国志》与裴注。除此之外,还有张枢的《续后汉书》和赵居信的《蜀汉本末》。《三国志》在元代只有一刻,即元大德十年(1306)池州路儒学刻本。
明代《三国志》的刊刻规模继续扩大,学者也对《三国志》及裴注进行了研究,但这种研究多是读史之论,而非专项研究。比如杨士奇《东里续集》有“跋三国志”等篇,何乔新《椒丘文集》有“书三国志后”,章懋《枫山章先生集》有“读蜀汉志”和“读魏志”二篇,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和《少室山房集》有多篇以《三国志》及裴注为主题的文章,且多有剀切之论,还有钟惺《史怀》、朱明镐《史纠》、周婴《卮林》中都有评论性文章。明嘉靖学者谢陛秉“帝蜀”之说,编写《季汉书》,但从史实而言,并未超出《三国志》与裴注。明嘉靖年间,罗贯中根据《三国志》和裴注,利用宋元《三国志平话》以及杂剧戏曲等资源,撰成《三国志通俗演义》,明人李贽、毛宗岗对其进行了点评。《三国演义》刊行后,影响极大,从此大众读《三国演义》就能知三国历史的梗概,而不必读《三国志》和裴注。



清代是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高峰,对《三国志》的研究也达到了高潮,清代学人用功极勤,成果累累,相关专著达到50多种,而且研究的内容全面、广泛,包括校勘考订、词义训释、典故注解、意义阐发、史事补充、地理诠释和表志修补等等。
康熙中,何焯校勘了《三国志》,何氏的校勘堪称精良,乾隆中,应礼部侍郎方苞之请,何氏以校勘本付国子监,为新刊本(也就是官刊武英殿本)所取正。何焯的弟子陈景云著有《三国志辨误》,所校订之文句亦多精当。何焯之后,杭世骏著有《三国志补注》6卷,杭书多采自《世说注》、《水经注》、《太平御览》及汉晋诸书。时隔千年,杭世骏再补注《三国志》,难度很大,加之裴注已经非常出色了,所以,杭书得到的评价不高。赵一清与杭世骏是同时期人,著有《三国志注补》65卷,此书是清人研究整理《三国志》著作中卷数最多,最有价值之作,可谓是征引广博,考证精审。
乾嘉时期,出现了三大史学家——钱大昕、王鸣盛、赵翼,分别著有《三国志考异》3卷、《三国志商榷》4卷、《三国志札记》一卷半。这些著作虽然卷数不多,但是考辨精细,观点有洞见。钱大昕对于地理、人名的考订尤其精到。赵翼的《三国志札记》虽然只有一卷半,共18条,但长于议论,一条即是一篇观点新颖,论证扎实的论文。王鸣盛的《三国志商榷》,既有考证又有议论,比如,书中有“州郡中正”条,采集材料,对《三国志》未能述及的九品中正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三大史家同时或略晚的还有钱大昭、潘眉、沈钦韩和侯康,分别著有《三国志辨疑》3卷、《三国志考证》8卷、《三国志补注训诂》8卷及《三国志补注》一卷。
道光中,梁章钜著有《三国志旁证》30卷,梁氏在此书中集解了之前所有的《三国志》及裴注的研究成果,从宋代的王应麟、唐庚,到清代的顾炎武、朱彝尊直至何焯、侯康等等,梁氏所引用有名有姓的学者达到了50多人,可以说梁氏此书将清道光以前的《三国志》研究成果搜罗殆尽。同期还有康发祥撰《三国志补义》13卷。光绪初年,周寿昌著《三国志证遗》4卷、补4卷,周氏著作旨在补梁章钜的《三国志旁证》,有很多超越前人的地方。光绪中,沈家本撰有《三国志琐言》4卷。
除了上述的专著札记,清人研究《三国志》著作还有一大类是补志,例如,万斯同的《三国大事年表》、《三国季汉方镇年表》、《三国诸王世表》,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侯康《补三国艺文志》等等。
进入民国后,一方面,前清学者的《三国志》专著札记得以出版,另一方面,仍有众多学者对《三国志》进行整理研究。民国四年,罗振玉的《三国志证闻校勘记》刊行。此后有李宝淦《三国志平议》、邹树荣《三国志偶辨》。三十年代有李慈铭的《三国志札记》、周明泰的《三国志世系表》、李景星的《三国志评议》、李澄宇的《读三国志蠡述》、卢弼的《三国志集解》等,卢氏仿王先谦《汉书补注》和《后汉书集解》体例,汇集历代学者对《三国志》和裴注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详细的校勘、注解、考证,是为《三国志》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此外,除了这些研究《三国志》的专著,还有许多作者撰写论文,对《三国志》的文本、注文、体例、价值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三国志》的整理研究工作继续进行,也出版了许多《三国志》的通俗性读物。1955年,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的《二十五史补编》由中华书局刊行,全六册,系用开明书店原版重印。是书关于《三国志》的著述凡20种,有《三国大事年表》、《三国纪年表》、《补三国艺文志》、《三国艺文志》等。1962年,缪钺编注的《三国志选》由中华书局刊行。1985年周一良的《魏晋南北朝史札记》由中华书局刊行,其中包括《三国志札记》29条,此书考订名物制度较多。1992年,张舜徽主编的《三国志辞典》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刊行。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吴金华著《三国志丛考》,2001年赵幼文《三国志校笺》由巴蜀书社出版,此书对《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作了全面的整理校勘,用功甚深。
总之,《三国志》内容丰富,历代研究成果众多,这些著作研究范围广泛,对《三国志》的字句校勘考订、词义训释、典故注解、意义阐发、史事补充、地理诠释、表志修补等均有详细的论证纂述,是我们今天研究三国史、《三国志》的编撰及历代《三国志》学史的珍贵文献。
有基于此,本丛书在前人整理出版的基础上,检搜国内各大图书馆收藏的珍本,剔掉《二十五史补编》、《二十五史三编》、《二十四史订补》等已影印出版的部分《三国志》研究著作,收历代《三国志》研究专著及析出文献共36种,还辑入民国时《三国志》研究论文64篇。最后,编者整理了“《三国志》相关文献知见目录”一编,包括《三国志》的研究专著、论文及1949年以来影印出版《三国志》的文献目录,以冀有益于学人。
最后,此书能够辑成出版,还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吴平老师在编撰体例、收录文献方面的指导和建议;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提供部分底本。
程仁桃丙申年初夏于北京师范大学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