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清代名人尺牍选萃(全三十四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于浩 定价 22000.00
责任编辑 潘竹 ISBN 978-7-5013-6233-2
出版时间 2017-10-17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7-10-17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史籍史料
中图分类 I264.9
读者对象 专家学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尺牍即古代人们用以传递信息、交往沟通的书信,乃书信之别称、雅称。自春秋以来,尺牍文献日益增多,于是从南北朝编纂的文章总集开始,尺牍作为一种文章体裁遂逐渐成为一种单独的文献类型。然而在明代之前,尺牍往往多编入总集和别集之中,自为一集者少。至于尺牍的专门文集则始编于明季,清代、民国继之。本丛刊共选编清代名人尺牍五十二种,其中有单刻(单抄)者,有收入别集者,有汇编为总集者,亦有收入丛书者。单刻(单抄)者,有《笠翁尺牍》《倦圃曹秋岳先生尺牍》等;收入别集者,有《弢园尺牍》《弢园尺牍续钞》等;汇编为总集者,有《名贤手札》《分类尺牍备览》《近代十大家尺牍》等;收入丛书者,有《欣赏斋尺牍》《梦园尺牍》等。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第一册
钱牧斋先生尺牍三卷(清)钱谦益撰清宣统三年(1911)刻本一
笠翁尺牍不分卷(清)李渔撰清嘉庆八年(1803)钞本三九一


第二册
倦圃曹秋岳先生尺牍二卷(清)曹溶撰(清)胡泰选清刻本一
龚端毅公手札不分卷(清)袭彦绪辑清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四五五
浦二田尺牍二卷(清)浦起龙撰民国石印本五三九


第三册
式古堂尺牍不分卷(清)张云翼撰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刻本一
陈文恭公手札节要三卷(清)陈弘谋撰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二六一
质园尺牍二卷(卷一)(清)商盘撰清刻本四四一


第四册
质园尺牍二卷(卷二)(清)商盘撰清刻本一
于文襄手札不分卷(清)于敏中撰民国二十二年(1933)影印本七七
刘石庵公家书真迹不分卷(清)刘墉撰民国十年(1921)影印本二〇九
传恭斋尺牍不分卷(清)方道希撰清干隆三十七年(1772)刻本二九一
王梦楼先生尺牍不分卷(清)王文治撰民国影印本四二七
惜抱先生尺牍八卷(卷一—二)(清)姚鼐撰清宣统元年(1909)刻本四五七


第五册
惜抱先生尺牍八卷(卷三—八)(清)姚鼐撰清宣统元年(1909)刻本一
惜抱先生尺牍补编二卷(清)姚鼐撰清光绪七年(1881)钞本三一一
翁覃溪手札墨宝不分卷(清)翁方纲撰民国十二年(1923)影印本四〇七
完白山民手札不分卷(清)邓石如撰民国影印本五五三
奚铁生手札不分卷(清)奚冈撰民国影印本五六七
有正味斋尺牍二卷(卷上)(清)吴锡麒撰清光绪元年(1875)铅印本五九一



第六册
有正味斋尺牍二卷(卷下)(清)吴锡麒撰清光绪元年(1875)铅印本一
李申耆先生手札不分卷(清)李兆洛撰民国影印本八一
周文忠公尺牍二卷(清)周天爵撰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一八七
林文忠公手札八卷(卷一—五)(清)林则徐撰清光绪十六年(1890)拓本三五五


第七册
林文忠公手札八卷(卷六—八)(清)林则徐撰清光绪十六年(1890)拓本一
张应昌手札不分卷(清)张应昌撰清咸丰四年(1854)写本一四七
石泉书屋尺牍二卷(清)李佐贤撰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一四九
两罍轩尺牍十二卷(清)吴云撰清宣统二年(1910)石印本二五五


第八册
李文忠公尺牍不分卷(一)(清)李鸿章撰民国五年(1916)影印本一


第九册
李文忠公尺牍不分卷(二)(清)李鸿章撰民国五年(1916)影印本一


第十册
李文忠公尺牍不分卷(三)(清)李鸿章撰民国五年(1916)影印本一


第十一册
李文忠公尺牍不分卷(四)(清)李鸿章撰民国五年(1916)影印本一


第十二册
李文忠公尺牍不分卷(五)(清)李鸿章撰民国五年(1916)影印本一


第十三册
李文忠公尺牍不分卷(六)(清)李鸿章撰民国五年(1916)影印本一


第十四册
李文忠公尺牍不分卷(七)(清)李鸿章撰民国五年(1916)影印本一


第十五册
李文忠公尺牍不分卷(八)(清)李鸿章撰民国五年(1916)影印本一


第十六册
李文忠公尺牍不分卷(九)(清)李鸿章撰民国五年(1916)影印本一
赵撝州手札不分卷(清)赵之谦撰民国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五二三


第十七册
翁常熟手札不分卷(清)翁同龢撰民国二十三年(1934)影印本一
吴愙斋尺牍不分卷(清)吴大澂撰民国二十七年(1938)影印本一一一


第十八册
张文襄公手札不分卷(清)张之洞撰清宣统二年(1910)影印本一
吴挚甫尺牍续编四卷(清)吴汝纶撰民国刻本二二三


第十九册
福山王文敏公墨迹手札不分卷(清)王懿荣撰民国影印本一
袁忠节公手札不分卷(清)袁昶撰民国二十九年(1940)影印本四九
增注秋水轩尺牍四卷(清)许思湄撰(清)娄世瑞注民国四年(1915)石印本一九五
缁林尺牍不分卷(清)释道古辑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三四一
鸿雪轩尺牍六卷(卷一)(清)瞿澄撰清同治元年(1862)刻本四六五


第二十册
鸿雪轩尺牍六卷(卷二—五)(清)瞿澄撰清同治元年(1862)刻本一


第二十一册
鸿雪轩尺牍六卷(卷六)(清)瞿澄撰清同治元年(1862)刻本一
六梅书屋尺牍四卷(清)凌丹陛撰清同治刻本一六五
得月轩尺牍八卷(卷一)(清)孙方增撰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四一五



第二十二册
得月轩尺牍八卷(卷二—七)(清)孙方增撰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一


第二十三册
得月轩尺牍八卷(卷八)(清)孙方增撰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一
弢园尺牍十二卷(卷一—七)(清)王韬撰清光绪十九年(1893)铅印本二一一


第二十四册
弢园尺牍十二卷(卷八—十二)(清)王韬撰清光绪十九年(1893)铅印本一
弢园尺牍续钞六卷(清)王韬撰清光绪十五年(1889)铅印本二一九
清代军政名牍汇编十八卷首一卷(卷首—一)刘铁冷辑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四六九


第二十五册
清代军政名牍汇编十八卷首一卷(卷二—十八)刘铁冷辑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一


第二十六册
名贤手札不分卷(清)郭子瀞辑清光绪十九年(1893)石印本一
分类尺牍备览三十卷(卷一—三)(清)王虎榜辑清光绪十九年(1893)石印本三一七


第二十七册
分类尺牍备览三十卷(卷四—十一)(清)王虎榜辑清光绪十九年(1893)石印本一


第二十八册
分类尺牍备览三十卷(卷十二—三十)(清)王虎榜辑清光绪十九年(1893)石印本一


第二十九册
瑶华集不分卷(清)张万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活字本一
尺牍丛刻十七种(张啸山先生尺牍—张廉卿先生尺牍)(清)文明书局辑清宣统三年(1911)铅印本一〇一


第三十册
尺牍丛刻十七种(洪稚存先生尺牍—李申耆先生尺牍)(清)文明书局辑清宣统三年(1911)铅印本一
近代十大家尺牍(吴挚甫尺牍—王益吾尺牍)(清)文明书局辑民国十一年(1922)石印本二七一


第三十一册
近代十大家尺牍(王壬秋尺牍—章太炎尺牍)(清)文明书局辑民国十一年(1922)石印本一
清代名人手札甲集六卷(卷一—四)吴长瑛辑民国十五年(1926)影印本一八六


第三十二册
清代名人手札甲集(卷五—六)吴长瑛辑民国十五年(1926)影印本一
谢氏家藏同光诸老尺牍(一)(清)费树蔚辑民国石印本一九七


第三十三册
谢氏家藏同光诸老尺牍(二)(清)费树蔚辑民国石印本一
健余先生尺牍四卷(清)尹会一撰清光绪五年(1879)刻本三五七
息盦尺牍二卷附存一卷(卷上)(清)陈观圻撰清光绪申报馆铅印本四七三


第三十四册
息盦尺牍二卷附存一卷(卷下—附存)(清)陈观圻撰清光绪申报馆铅印本一
欣赏斋尺牍六卷(清)曹仁镜辑清光绪申报馆铅印本八五
梦园尺牍二卷(清)刘曾騄撰清光绪至民国祥符刘氏丛书本四二五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尺牍是古代人们用以传递资讯、交往沟通的书信,乃书信之别称、雅称。自春秋以来,尺牍文献日益增多,于是从南北朝编纂的文章总集开始,尺牍作为一种文章体裁遂逐渐成为一种单独的文献类型。然而在明代之前,尺牍往往多编入总集和别集之中,自为一集者少。至于尺牍的专门文集则始编于明季,清代、民国继之。
本丛刊共选编清代名人尺牍五十二种,其中有单刻(单抄)者,有收入别集者,有汇编为总集者,亦有收入丛书者。单刻(单抄)者,有《笠翁尺牍》《倦圃曹秋岳先生尺牍》等;收入别集者,有《弢园尺牍》《弢园尺牍续钞》等;汇编为总集者,有《名贤手札》《分类尺牍备览》《近代十大家尺牍》等;收入丛书者,有《欣赏斋尺牍》《梦园尺牍》等。
具体而言,清代名人尺牍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一、史料价值。因为出于当事人之手,尺牍提供了研究相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第一手史料,寥寥数行,往往披露了不见于正史记载或公开报导的人物关系、政事秘辛等。《钱牧斋先生尺牍》卷二收录“与毛华伯、奏叔、黼季”,又“与毛奏叔”四首。华伯是毛晋次子毛褒的字。奏叔即毛表,毛晋第四子。黼季名扆,为毛晋末子。钱氏在这封信中提到为毛晋撰墓志之事,云“两日以来,头涔涔然,拥被僵卧,遂不得倒屣相迎,深用为愧。文债相逼,应是枯肠作祟”,又谓“尊府君墓志谨具草呈上”等等。毛晋卒后,牧斋身体欠佳,可能是毛氏昆仲催稿,故钱氏作答并将墓志草稿奉上。在与毛表的四封书信中,多为商议刻书之事。
二、文学价值。书信经过几千年的淬炼,已形成为一种文体。与诗词赋文相比,其在内容、文体、修辞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可与文集相互参阅,从而更有助于深入研究文人的思想。
三、书法艺术价值。虽然尺牍的内容值得重视,但也有不少收藏和研究者是出于对书法本身的喜爱和欣赏。除了那些大名鼎鼎的书法家有较多的墨宝传世之外,大多数名人的手迹并不常见。后人从他们所遗留下来的手札中,不仅可以一睹前贤之手泽,也可以欣赏他们在书法上的艺术成就。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