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社简介
出版社简介
联系方式
出资企业
本社图书
特别推荐
中华再造善本
唐宋编
金元编
明代编
清代编
少数民族文字古籍
数字出版
艺术特藏
书摘书评
资源下载
书目下载
目录及部分内容页
电子书下载
MARC数据下载
其他下载
在线留言
--请选择--
古籍影印
民国文献
图书馆学、信息管理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
按书名
按作者
按丛书名
按ISBN
民国时期漫画杂志汇编(全三十...
¥28800.00
近代国学文献汇编:第二辑(全...
¥12000.00
伍连德及东三省防疫资料辑录:...
¥1800.00
4 民国时期新闻史料三编(全二十...
5 民国时期西康资料汇编(全五十...
6 民国时期税收史料汇编(全三十册)
民国时期税收史料续编(全三十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魏文享
定价
¥
18000.00
责任编辑
靳志雄
ISBN
978-7-5013-6734-4
出版时间
2019-06-28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9-06-28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文献资料丛编
中图分类
F812.96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本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民国时期税收史料续编》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中国工商税收研究”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延续初编体例,内容主要包括税类概要及统计报告、税收法规及章则、地区税务资料、税务报刊、税务学校史料等。所选材料大多尚未出版,极具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是税收史研究的有力资料支撑。
目录[
滚动
-
展开
]
总目録
第一册
中國賦税問題與二年來减廢之概况 中央統計處編 中央統計處, 一九三六年出版 … 一
晉綏財政整理處管轄國税彙録 晉綏財政整理處編 晉綏財政整理處, 一九三一年出版 … 一五
第二册
財政部江蘇財政特派員公署特刊 江蘇財政特派員公署編輯 江蘇財政特派員公署, 一九三〇年出版 … 一
第三册
浙江財政概要 浙江財務人員養成所編 浙江財務人員養成所, 一九三一年出版… 一
雲南改革税制計劃書 雲南省財政廳編 雲南省財政廳, 一九三〇年出版 …八九
雲南改革税制宣傳綱要 雲南官印局, 民國間出版 … 一八九
財政部税務署章則彙編 財政部税務署編 財政部税務署, 一九三八年出版… 二〇五
第四册
納税須知(又名現行税法彙編) 財政部廣東税務管理局資料室編 財政部廣東税務管理局資料室, 一九四三年出版 … 一
税務處職員録(中華民國十三年四月) 税務處編 税務處,一九二四年出版…四五七
税務處職員録(中華民國十五年九月) 税務處編 税務處,一九二六年出版…五〇一
查驗人員手册 財政部税務署編 財政部税務署, 一九四七年出版 … 五三五
第五册
税務人員手册 財政部税務署編 財政部税務署, 一九四七年出版 … 一
安徽省各縣税務局組織規程 民國間出版 … 一六五
四川省各縣徵收局填送收支月報暫行規則 四川省政府, 一九三七年出版…一八七
陝西省各縣賦税經徵處地籍員辦事暫行規則 陝西省財政廳制訂 陝西省財政廳, 一九四〇年出版 … 二〇一
田賦法令彙編(第一輯) 財政部整理田賦籌備委員會編 財政部整理田賦籌備委員會, 一九四一年出版 … 二二九
第六册
徵糧手册 江西田賦糧食管理處編 江西田賦糧食管理處, 一九四六年出版 … 一
田賦徵借實物問答(附糧食衡量換算表) 江蘇田賦糧食管理處,一九四六年出版 … 一七三
田賦徵收條例草案之商榷 民國間出版 … 一八五
工作檢討報告(三十年八月至三十一年四月) 財政部湖南省田賦管理處編 財政部湖南省田賦管理處, 一九四二年出版 … 二二一
湖南田賦糧食法令輯刊(上) 湖南田賦糧食管理處編 湖南田賦糧食管理處,一九四三年出版 … 二九五
第七册
湖南田賦糧食法令輯刊(下) 湖南田賦糧食管理處編 湖南田賦糧食管理處,一九四三年出版 … 一
江西省各縣購糧儲券、糧食庫券、徵購穀移充農田水利基金問題之商榷 民國間出版 … 四四一
湖北省田賦糧食法令彙編(一) 湖北省政府編 湖北省政府, 民國間出版 … 四六五
第八册
湖北省田賦糧食法令彙編 (二) 湖北省政府編 湖北省政府,民國間出版 … 一
第九册
土地税表解及要旨 四川省田賦管理處製 四川省田賦管理處, 一九四三年出版 … 一
四川田賦改制專刊 財政部四川省田賦管理處編 財政部四川省田賦管理處, 一九四一年出版 … 四五
四川省徵購糧食法令輯要 四川省政府財政廳、財政部四川省田賦管理處編 四川省政府財政廳、財政部四川省田賦管理處, 一九四一年出版 … 一六三
陝西省各縣土地類別等則畝數暨應徵地丁、本色糧折徵數目一覽表 民國間出版 … 二六三
綏遠煙酒輯要 綏遠煙酒事務局編 綏遠煙酒事務局, 一九二七年出版 … 三七七
第十册
土煙葉特税徵收暫行章程、土煙葉稽徵處罰規則、土酒定額税稽徵章程、安徽省印花煙酒税局稽徵土酒定額税施行細則、財政部改訂安徽省煙酒税率 安徽省政府財政廳編 安徽省政府財政廳, 一九三九年出版 … 一
關係中國主權紙煙捐税之問題 上海總商會編 上海總商會,民國間出版 … 二九
卷煙税稽徵規則 財政部國税署,民國間出版 … 一〇五
財政部冀晉察綏區統税局職員録 財政部冀晉察綏區統税局編 財政部冀晉察綏區統税局, 一九三四年出版 … 一四七
太原統税局工作紀要(二十九年度) 太原統税局編 太原統税局, 一九四一年出版 … 二二九
青島統税局工作紀要(廿九年分) 青島統税局編 青島統税局, 一九四一年出版 … 三七五
第十一册
青島統税局工作紀要(中華民國三十年) 青島統税局編 青島統税局, 一九四二年出版 … 一
財政部青島貨物税局工作概要(民國三十五年度) 財政部青島貨物税局編 財政部青島貨物税局, 一九四七年出版 … 二〇一
財政部青島貨物税局工作年報(民國三十六年度) 財政部青島貨物税局編 財政部青島貨物税局, 一九四八年出版 … 二八七
河南省營業税徵收暫行章程 河南省公署財政廳, 一九四〇年出版 … 四三一
復員一周年 財政部湖南區貨物税局零陵分局編 財政部湖南區貨物税局零陵分局, 一九四七年出版 … 四四七
第十二册
修正湖南省特種物品產銷税税則 湖南省財政廳, 一九四一年出版 … 一
粵省洋米免税問題彙輯(民國廿六年四月) 湘鄂皖贛蘇滬六省市糧業代表團編 湘鄂皖贛蘇滬六省市糧業代表團, 一九三七年出版 … 二七九
財政部廣東區貨物税局中山分局卅五年度業務概况 廣東區貨物税局中山分局編 廣東區貨物税局中山分局, 一九四七年出版 … 三六三
直接税法規 中央税法刊行社, 一九四七年出版 … 五〇三
第十三册
直接税法規(續) 中央税法刊行社, 一九四七年出版 … 一
印花税法 财政部北平国税稽徵局,一九四八年出版 … 五三
印花税票記賬及編製表報辦法 財政部直接税署編 財政部直接税署, 民國間出版 … 七七
講習簡報(第四期) 財政部直接税處麗水區税務助理員講習班編 財政部直接税處麗水區税務助理員講習班, 一九四〇年出版 … 一四九
國父紀念周紀録(第二集) 財政部直接税處編 財政部直接税處, 一九四一年出版 … 二〇三
財政部直接税人員手册 財政部直接税署編 財政部直接税署,一九四七年出版 … 三一七
處務會議紀録 財政部直接税處編 財政部直接税處, 民國間出版 … 三八九
財政部安徽區直接税局三十五年度工作報告 財政部安徽區直接税局編 財政部安徽區直接税局, 一九四七年出版 … 五六五
第十四册
財政部川康區直接税局三十六年度工作計劃 財政部川康區直接税局編 財政部川康區直接税局, 民國間出版 … 一
施行非常時期過分利得税在社會經濟上之意義 財政部所得税事務處編 財政部所得税事務處, 一九四〇年出版 … 三五
蘭州市推行土地税紀要 蘭州市政府, 一九四一年出版 … 五五
國民政府財政部鹽務稽核所職員録(第二編) 財政部鹽務稽核所編 財政部鹽務稽核所, 一九二五年出版 … 九三
國民政府財政部鹽務稽核所職員録(第七編) 財政部鹽務稽核所編 財政部鹽務稽核所, 一九三三年出版 … 三〇七
第十五册
財政部鹽務稽核所人事規則彙編(第二期 民國二十五年修正) 財政部鹽務稽核所編 財政部鹽務稽核所, 一九三七年出版 … 一
產運銷章則 財政部鹽政總局編 財政部鹽政總局, 一九四七年出版 … 七七
財務章則 財政部鹽政總局編 財政部鹽政總局, 一九四七年出版 … 二二五
國民政府財政部鹽務稽核總所可以支付款項(撥付各種可以支付款項之手續及會計格式用法説明) 國民政府財政部鹽務稽核總所編 國民政府財政部鹽務稽核總所, 一九三一年出版 … 三〇一
全國鹽區現行税率表 一九四〇年出版 … 三九一
第十六册
上海區食鹽貸款實施辦法 民國間出版 … 一
淮北鹽務紀要 淮北鹽務管理局編 淮北鹽務管理局, 一九四八 … 一七
雲南全省公路總局黑井區食鹽運銷處報告書 雲南全省公路總局黑井區食鹽運銷處編 雲南全省公路總局黑井區食鹽運銷處, 一九三六年出版 … 一六一
三月訓練之回顧 財政部川康區鹽務人員訓練班編 財政部川康區鹽務人員訓練班, 一九四二年出版 … 二二七
試行硝磺營業會計制度 財政部鹽務總局編訂 財政部鹽務總局, 一九四四年出版 … 二五九
財政部湖南硝磺局各縣土硝稽徵所承包暫行章程 財政部湖南硝磺局編訂 財政部湖南硝磺局, 一九三七年出版 … 三一三
税務月報 第一卷第一期—第一卷第三期 財政部税務署編輯 財政部税務署,一九四一年出版… 三二一
第十七册
税務月報 第一卷第四期—第三卷第三期 財政部税務署編輯 財政部税務署,一九四二—一九四三年出版… 一
第十八册
税務月報 第三卷第四期—第五卷第三、四期合刊 財政部税務署編輯 財政部税務署,一九四三—一九四四年出版… 一
第十九册
税務月報 第五卷第五、六期合刊—第六卷第一、二期合刊 財政部税務署編輯 財政部税務署,一九四四—一九四五年出版… 一
税務半月刊 第一卷第一期—第二卷第四期 財政部税務署編輯 財政部税務署, 一九四七年出版 … 一五九
第二十册
税務半月刊 第二卷第五期—第三卷第八期 財政部税務署編輯 財政部税務署, 一九四七—一九四八年出版 … 一
冀察熱區貨物税通訊 第一卷第一期 財政部冀察熱區貨物税局貨物税通訊編輯委員會編輯 財政部冀察熱區貨物税局貨物税通訊編輯委員會,一九四七年出版…四四七
第二十一册
河南貨物税月刊 第一卷第一期—第一卷第三期,第一卷第五期—第一卷第八期 財政部河南區貨物税局編輯 財政部河南區貨物税局, 一九四六年出版… 一
第二十二册
河南貨物税月刊 第一卷第九期,第二卷第一期—第二卷第七期 財政部河南區貨物税局編輯財政部河南區貨物税局, 一九四六—一九四七年出版 …一
第二十三册
河南貨物税月刊 第二卷第八期—第二卷第十二期 財政部河南區貨物税局編輯 財政部河南區貨物税局, 一九四七年出版 … 一
福建貨物税通訊 第一卷第一期—第一卷第七期,第一卷第十一、十二期合刊 財政部福建區貨物税局編譯室編輯 財政部福建區貨物税局, 一九四六年出版… 一九九
福建貨物税通訊 第二卷第二期—第二卷第三期,第二卷第六期—第二卷第十期,第二卷第二十二期 財政部福建區貨物税局秘書室編譯股編輯 財政部福建區貨物税局, 一九四七年出版… 三七五
第二十四册
湖南區貨物税業務通訊 創刊號—第十五期 財政部湖南區貨物税局編輯 財政部湖南區貨物税局, 一九四六—一九四八年出版… 一
雲南貨物税訊 第一卷第一期—第一卷第二期 財政部雲南區貨物税局秘書室編輯 財政部雲南區貨物税局秘書室, 一九四七年出版… 五〇三
第二十五册
陝西區貨物税通訊 第一期—第二十一期 財政部陝西區貨物税局工商輔導委員會編 財政部陝西區貨物税局工商輔導委員會, 一九四六—一九四七年出版 … 一
江蘇直接税通訊 第一期—第十二期 財政部江蘇區直接税局通訊社編 財政部江蘇區直接税局通訊社, 一九四七年出版… 三九九
第二十六册
江蘇直接税通訊 第十三期—第二十期 財政部江蘇區直接税局通訊社編 財政部江蘇區直接税局通訊社, 一九四七—一九四八年出版… 一
閩區直接税通訊 第一卷第四期—第一卷第十一期,第二卷第一期—第二卷第六、七期合刊 閩區直接税通訊編輯委員會編 閩區直接税通訊編輯委員會, 一九四六—一九四七年出版… 一一七
廣東直接税導報 創刊號 財政部廣東直接税局編輯 財政部廣東直接税局,一九四二年出版 … 四〇五
廣東直接税導報 光復版第一期—光復版第三期 財政部廣東區直接税局經濟資料室編輯 財政部廣東區直接税局經濟資料室,一九四六—一九四八年出版… 五一三
第二十七册
雲南直接税月刊 第一卷第二期 財政部雲南區直接税局編 財政部雲南區直接税局, 一九四六年出版 … 一
陝西直接税周報 第十九期—第二十五期,第二十八期,第三十一期—第三十三期,第三十九期 財政部陝西區直接税局編輯 財政部陝西區直接税局, 一九四六年出版… 四一
陝西直接税月刊 第二卷第二期,第二卷第六期 財政部陝西區直接税局編輯 財政部陝西區直接税局, 一九四七年出版
四川營業税周報 創刊號—第一卷第七期 四川省營業税局編輯 四川省營業税局, 一九三七年出版… 三六九
第二十八册
四川營業税周報 第一卷第八期—第一卷第九期,第二卷第一期—第二卷第十九期 四川省營業税局編輯 四川省營業税局, 一九三七—一九三八年出版… 一
第二十九册
四川省營業税局月報 第一卷第一期—第一卷第七期,第二卷第一期—第二卷第十至十二期合刊 四川省營業税局月報室編輯 四川省營業税局, 一九三八—一九三九年出版… 一
第三十册
四川省營業税局月報 第三卷第一期—第四卷第三期,第四卷第九期—第四卷第十二期 四川省營業税局月報室編輯 四川省營業税局, 一九四〇—一九四一年出版 … 一
北平市營業税特刊 北平市營業税徵收處編 北平市營業税徵收處,一九三一年出版 … 四三五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序言
本輯爲《民國時期税收史料彙編》第二輯,與第一輯一樣爲三十册。所收資料,基本是税政部門在税務行政過程中所形成的法令、制度、調查、報告等,較爲全面反映了各級税收部門的徵稽制度、徵稽行爲及徵收過程。與第一輯相較,本輯擴大了税務期刊的收録範圍。爲便於讀者使用,茲將本輯所收内容簡要分類介紹。
本輯三十册,按主題可分爲三類。第一類爲税政部門規程及工作報告。部門規程包括中央及地方各税務部門的工作章則、組織辦法、職員名録、税員手册等,是民國時期税收部門内部進行組織、制度及人員管理所形成的文獻。如北京時期財政部税務處的職員録,南京國民政府時期財政部税務署的税務人員手册,安徽各縣税務局的組織規程,陝西各縣賦税經徵處地籍員的辦事規則,都反映税務部門在加强内部的管理制度,既加强税務人員的專業性,明確其業務程序,同時也有紀律約束。此外,還有中央統計處在1936年的賦税减廢情况統計,浙江財政概要、雲南改革税制計劃書等,有助於了解不同地區税收整理情况。從時間上來看,除税務處職員録爲北京政府時期外,其餘基本都是南京政府時期的資料。
第二類是税類史料。所涉及税類,包括農業税及工商税收。農業税主要指田賦。按地區,涉及到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陝西等省的田賦糧食法令、徵糧手册、田賦徵借實物問答等制度性文件,此外還有湖南的工作檢討報告、四川的田賦改制、土地分類等資料。這些法令及報告多由各省的田賦管理處頒發或編輯,有些是爲貫徹國民政府所頒政令,有些則是針對實際情况頒行的地方性文件。
工商税收是本輯收録重點,所涉主要税類包括統税、直接税、鹽税。(1)統税的内容,收集的是晉察綏區統税局、太原統税局、青島統税局、青島貨物税局、廣東區貨物税局中山分局的工作概要及年報。國民政府在開徵統税後,在財政部税務署下設立有統税局,各地設區局及分局。到抗戰全面爆發後,税務署在1939年將統税、煙酒税、礦產税都合爲貨物税,各地相應改組爲貨税税局。經由概要及年報,可以了解各統税局或貨物税局的具體工作制度、徵稽方法及税收績效。除統税相關資料外,還有部分營業税、煙酒税的相關資料。(2)直接税的資料,側重是直接税法規彙輯、印花税法規及税票記賬辦法,還有直接税處的直接税人員手册、處務會議,安徽區、川康區直接税局的部分年度報告。直接税機構中,最早成立的是所得税處,後來在遺產税開徵後,改爲直接税處。到1943年,改爲直接税署。直接税署徵收的税類已不限於所得税、遺產税,還包括印花税、營業税。此類資料,多由財政部直接税處或直接税署、各税區直接税局編輯發行。(3)鹽税的資料,所涉主要機構是財政部鹽務稽核所和鹽政總局。民國時期的鹽務稽核所是在1913年成立的,其時北京政府以鹽税爲善後大借款之擔保,外國人要求設立稽核所參與管理中國鹽務。在中央設有總所,在地方則設分所。稽核所初設時是在鹽務署管轄之下,後來職權擴充,尤其掌握鹽税稽徵權,鹽務署的鹽務行政管理體系的權限反而弱化。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調整了鹽務稽核所的職權,限制洋員管理權力,强化了政府對鹽務的控制權。此後,逐步將原來分立的鹽務行政和鹽務稽核系統并合,在1937年成立了鹽務總局,統一管理鹽務的產、運、銷、税、緝等各類要政。本輯所收鹽務資料,包括鹽務稽核所的職員録、人事規則、產運銷章則、會計法則,還有上海、雲南、湖南等鹽區的各類管理制度。
第三類是税務期刊。税務期刊是本輯收録的重點,按税類分,可分爲綜合性税務期刊、貨物税期刊、直接税期刊、營業税期刊四類。(1)綜合性税務期刊包括税務月報、税務半月刊。税務月報由財政部税務署編輯發行,時間是在1941年至1945年,反映的是抗戰時期的税務狀况。税務半月刊是由税務月刊改組而來,亦由税務署編輯,主要是在抗戰勝利後發行,反映的是内戰時期的税務狀况。(2)貨物税期刊數量較多,主要是由各區貨物税局發行,本輯收録抗戰勝利之後各類貨物税期刊共6種。如《冀察熱區貨物税通訊》是財政部冀察熱區貨物税局貨物税通訊編輯委員會1947年發行的;《河南貨物税月刊》是財政部河南貨物税局在1946至1947年發行的;《福建貨物税通訊》是財政部福建區貨物税局在1946至1947年發行的;《湖南區貨物税業務通訊》是財政部湖南區貨物税局在1946至1948年發行的;《雲南貨物税訊》是財政部雲南區貨物税局秘書室在1947年發行的;《陝西區貨物税通訊》是財政部陝西區貨物税局工商輔導委員會在1946至1947年編輯發行的。各刊都是由貨物税局設立專門編輯委員會負責刊印的。(3)直接税期刊收録6種,均由各區直接税局編輯發行。《江蘇直接税通訊》由財政部江蘇區直接税局通訊社在1947至1948年編輯發行;《閩區直接税局通訊》由福建區直接税通訊編輯委員會在1946至1947年編輯發行;《廣東直接税導報》由財政部廣東區直接税局發行,最早創刊號是在1942年發行,後來停辦,至1946年又恢復發行;《雲南直接税月刊》由財政部雲南區直接税局1946年發行;《陝西直接税周報》由財政部陝西區直接税局在1946年發行;《陝西直接税月刊》由財政部陝西區直接税局在1946至1947年發行(本次收録的兩期爲1947年發行)。在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財政部爲增加戰時財政來源,改變過度依賴關税、鹽税和統税等間接税的不合理税收結構,將直接税作爲税制改革的重點加以推進。直接税采用垂直管理體系,在財政部下設立有直接税處,後改設爲直接税署,在各省設立了直接税局及分局。各區直接税局編輯發行直接税報刊,主要刊載直接税法令、制度,研究徵收過程中的問題。(4)營業税期刊主要收録了三種,即《四川營業税周報》《四川營業税月報》《北平市營業税特刊》。周報是由四川省營業税局在1937年開始發行的,到1938年改爲月報,本輯收録至1941年第四卷。《北平市營業税特刊》由北平市營業税徵收處在1931年編輯發行,反映的是營業税初徵時的情况。如從創刊時間上看,上列税刊多數是在抗戰時期及抗戰以後編輯發行,在1946年後發行者更多。至其原因,可能與抗戰時期税收機構的整合相關,也體現官方更爲重視對税政問題的研究。因收藏不全,雖經多方查詢,有些税務報刊僅收録部分期數,存有斷缺,但仍彙編刊出,以先盡其用。
本輯資料在第一輯基礎之上有所擴展。按資料之形成過程及來源,主要是財政及税收部門在推行税政中所存留的文本文獻,具有明顯官方特性。官方税收文獻因有相應的行政及檔案系統之管理,存留較爲完整。在各省市檔案館中,也都存有豐富的税收檔案。在此之外,還有税務部門編輯、發行或出版的公開文獻,本輯所録主要即爲後者。粗略估查現有税收史研究所采史料,官方文獻可以説是研究展開的重要基礎。但以應用之範圍來看,仍以法令政策居多,還有大量資料未得到利用。本輯收録史料雖主要是根據國家圖書館收藏情况加以整理,難以完全達到預設需要,部分資料也存有缺漏,但仍體現了一些實用特性。在法令及制度層面,既有政府及立法部門頒行的税法,還有不同層級税務機構所制定的内部規章。如職員名册,人事制度,税務手册,税務問答等,都有助於了解税務部門的税務管理方法。在税政層級上,收録的地方及不同税類部門的資料較多,而不僅限於中央税務部門。如關於各省的貨物税局、直接税局、營業税局的文獻,以往多有忽視。本輯收録福建、河南、陝西、雲南及青島等省市税局資料,與各地檔案史料可相印證,更能揭示不同税類徵收過程的實踐面相。本輯收録的税務期刊數量較多,均由税務部門組織的專門報刊社編輯發行。報刊以歷時性的方式,幾乎記載下了税務部門的税務行政過程,其内容極其豐富。不僅反映税收政策,溝通徵收信息,宣傳税法政令,也有不少納税人方面的資料。相較而言,納税人的歷史表達缺少官方公文體系的專門記録,而多涵括於與税務部門交涉的檔案及編輯文獻之中。就商民自身而言,商會史料、同業公會史料及企業史料倒是從不同層面留下相關的税務記録,近年學界在此方面亦有明顯拓展。在新聞媒體及各類報刊之中,商民言論及相關税務問題的討論也有較多反映。税務報刊詳在過程,也討論徵稽中所遇問題,經由其記録,也可以對徵納關系有更進一步的探析。
在已有近代税收史的研究中,制度既是研究的重要視角,也是核心的研究主題,由制度出發來討論税收的演變歷程,既符合歷史實情,也符合歷史認知的邏輯。官方文獻多集中於制度與政策,但税收制度史的研究卻不能僅停留於官方徵税者的立場,只關注法律文本和税務行政,也不可僅關注税收徵稽的數字結果和財政效應,而需要上下連通,内外關聯,將制度與人事、制度的運行實態、税收與社會、税收與政治等問題納入考察的視野。關於如何充分發掘史料,轉換視角,改進税收制度史的研究,鄧小南教授關於宋代制度史研究的觀點頗有啓發。鄧小南教授在2003年發表《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爲例的點滴思考》(《浙江學刊》2003年第3期)一文,後來又在多次公開演講中闡發“活”的制度史的觀點。她認爲,“活”的制度史,更加重視發展變遷、注重相互關係。制度不是靜止的政府型態與組織,“制度的形成及運行本身是一動態的歷史過程,有‘運作’、有‘過程’才有‘制度’,不處於運作過程之中也就無所謂‘制度’”。這一觀點具有很强的現場感和穿透力,制度并不是抽象僵化的,也不衹是形式上的規則,制度是處於動態運作之中的,是爲制度中的人或機構所規設與運用的。作爲研究者,不可只關注於因果關係,而應身臨其境,進入到歷史的全過程與關係網,理解制度演化與變動的複雜性。因此,她特別强調作爲“關係”的制度史與作爲“過程”的制度史。朱英教授在《研究近代中國制度變遷史應該注意的若幹問題》(《社會科學研究》2016年第4期)一文中也提出,近代制度史研究要重視變與未變、成文制度與民間習慣、制度文本與實踐運作的辯證關係,也提示近代中國的制度變遷有愈來愈進步的趨勢,但也不乏倒退現象。要理解此類研究中的悖論,也要求深入過程,理解制度演化與變異的深層原因。很有意思的是,2019年4月9日,劉志偉教授在北大文研講座中提出了“自下而上的制度史”的觀點。他以一條鞭法和圖甲制爲例,說明典章制度雖多由高層官員在中央層面制定推行,但在基層層面往往會隨著現實環境發生改變。基層爲因應制度運作中的問題,變通爲政,又會自下而上影響到國家層面的制度變化。一條鞭法和圖甲制均是在地方政府和基層社會的應變中形成的。劉志偉教授的觀點與前兩位學者的見解是可以相互印證的,其關注的精義其實相近。自上而下的制度設計與自下而上的制度調適,均體現出與制度運行、實踐過程的邏輯連接。理解制度,不能僅從後見者的角度進行外在觀察,而要立足於當時人、當時事的環境中加以多維檢視。
按這一標準,現在的税收制度史的研究還存有諸多欠缺,如學説、思想與制度之間相互隔離,制度與實踐之間缺少連接,只見制度不見作爲徵税者與納税者的“人”,主要强調税收的財政角色而忽視税收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效應等等。就是在税務行政問題的研究上,也還缺少對税收流程和整體關聯的細節考察。而一些關鍵性細節,往往會影響到制度運行的成敗。如直接税改革中的簿記改良與税額核算問題,直接税的改革受到職業會計師的普遍歡迎,原因在於税額核算極爲專業,商家或企業往往需要借助於會計師來核算及避税。在政府方面,也要求企業提供規範真實的賬簿,因此也激發了商家和企業的簿記改良浪潮。另如税率標準問題,究竟如何確定,在營業税、所得税、利得税、遺產税等税收徵稽中一直是商民交涉的重點。政府不斷調整提高税率,往往引起商家的反對。還如徵税辦法,政府多規定商民依法申報,但自主納税者極少,税局不得不推行查徵,但手續繁瑣,成本高昂。不少地方政府及税局因此違反中央法令,與商會達成包徵或代徵協議。在營業税、所得税的徵收中,團體包徵或代徵現象極爲普遍。再如税局人員,税務人員一向形象不佳,但從直接税報刊中可知,政府通過考試與訓練的辦法來提高税員素養,建立“新税人”隊伍,也著意建立經徵分離的税款管理制度,此制度後演化爲公庫制度,對税務人員的職業化和公共財政的資金管理來説均有重要意義。此外,政府不斷提倡减輕税收負擔,裁减苛捐雜税,但往往舊税未减,新税不斷增加,在地方層面更是雜税雜費繁多。學者常用“現代化”來對近代税收史的演化進程加以定位,但在此過程之中其實存在許多的内在冲突與悖論。在政府的角度,現代化往往意味著税收結構的合理化與税收收入的增加,但在納税人看來,卻更看重整體税收契約下的權利與義務關係。税負過重不僅引起納税人的反對,也有害於產業經濟的發展。税收與市場體系的關係,税收如何影響民族國家之建構,戰争與税收的關係,都是值得探討的新議題。
如此種種,均需放寬視野,深入過程,多方探求。税收爲財政之根基,但税收史的研究卻需要突破財政的範疇,與國家、社會、民衆、產業連接。借用鄧小南教授“活”的制度史的觀點,同樣要提倡“活”的税收史。“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活”的税收史,需要能展現制度運行過程及細節的史料,需要整體及關聯的視野,需要跟隨歷史上的税吏和納税人的步伐,去理解税收的利益及權利關係。從徵收到使用,從財政到社會,從政府到民衆,既在整體社會系統的關照下分析税收,也通過税收來透視所反映的社會關係。這恰也是歐洲“新財政史”研究中所提倡的,財政不再只限定在政治史的框架内,而是成爲觀察歷史的視角。財政不僅事關政府的財政能力,還在形塑國家政治、思想文化、戰争軍事、民族意識和社會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深度參與整體的歷史進程。新財政史未嘗不是一種“活”的財政史,是重視過程、關係與整體的財政史。正是在此意義上,期待本輯資料能夠對推動近代税收史研究有所裨益,也期待更多官方及民間税收文獻得到整理利用。
魏文享
二〇一九年四月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
国家新闻出版署
|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
|
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
|
中华古籍网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中国古籍保护网
|
中国图书馆学会
|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