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枫下清芬:笃斋藏两罍轩往来尺牍
 
 
分享到:
编  著  者 李雋、吴刚 定价 980.00
责任编辑 潘云侠 ISBN 978-7-5013-6894-5
出版时间 2019-12-20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9-12-20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大8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综合文献
中图分类 I265.2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吴云(1811—1883),字少青,一字少甫,又字愉庭,号平斋、退楼等。浙江归安(今湖州)人,清末金石学家、收藏家。该书收入吴云与友朋往来尺牍91通,涉及人物29人。信札内容可分为三部分:一是与其他官员谈论朝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具体政见。吴云是当时在江南镇压太平军的主要人物之一,经常与友人讨论太平军的具体事宜以及看法。二是与著名藏书家汪鸣銮的书信往来,通过这些信札得知“潜泉”原为汪鸣銮的少见别号,对流传清晚期“潜泉”的尺牍鉴定具有决定作用。三是他与三儿吴承潞的28通家书。以上尺牍均为首次公开出版,堪称吴云研究的资料汇集,具有很高的文献和史料价值。
 
目录[ 滚动 - 展开 ]  
 
兩罍軒同仁尺牘

一、李鴻章致吳雲·二二
二、何桂清致吳雲·二四
三、何桂清致吳雲·二六
四、何桂清致吳雲·二八
五、薛煥致吳雲·三〇
六、薛煥致吳雲·三二
七、王有齡致吳雲·三四
八、王有齡致吳雲·三六
九、黃芳致吳雲·三八
十、黃芳致吳雲·四〇
十一、黃芳致吳雲·四二
十二、黃芳致吳雲·四四
十三、周學濬致吳雲·四六
十四、吳煦致吳雲·四八
十五、吳煦致吳雲·五〇
十六、勒方錡致吳雲·五二
十七、勒方錡致吳雲·五四
十八、勒方錡致吳雲·五六
十九、金安清致吳雲·五八
二〇、金安清致吳雲·六〇
二一、金安清致吳雲·六二
二二、薛書常致吳雲·六四
二三、薛書常致吳雲·六六
二四、杜文瀾致吳雲·六八
二五、杜文瀾致吳雲·七〇
二六、姚仰雲致吳雲·七二
二七、陳介祺致吳雲·七四
二八、彭翰孫致吳雲·七六
二九、宗源瀚致吳雲·七八
三〇、許應鑅致吳雲·八〇
三一、許應鑅致吳雲·八二
三二、張富年致吳雲·八四
三三、陸心源致吳雲·八六
三四、彭祖賢致吳雲·八八
三五、彭祖賢致吳雲·九〇
三六、應寶時致吳雲·九二
三七 、鍾佩賢致吳雲·九四
三八、鍾佩賢致吳雲·九六
三九、江清驥致吳雲·九八
四〇、江清驥致吳雲·一〇〇
四一、沈敦蘭致吳雲·一〇二
四二、沈敦蘭致吳雲·一〇四
四三、沈秉成致吳雲·一〇六
四四、沈秉成致吳雲·一〇八
四五、沈秉成致吳雲·一一〇
四六、佚名致吳雲·一一二
四七、佚名致吳雲·一一四

兩罍軒主人吳雲尺牘

四八、吳雲致汪鳴鑾·一一八
四九、吳雲致汪鳴鑾·一二〇
五〇、吳雲致汪鳴鑾·一二二
五一、吳雲致汪鳴鑾·一二四
五二、吳雲致汪鳴鑾·一二六
五三、吳雲致汪鳴鑾·一二八
五四、吳雲致汪鳴鑾·一三〇
五五、吳雲致汪鳴鑾·一三二
五六、吳雲致汪鳴鑾·一三四
五七、吳雲致汪鳴鑾·一三六
五八、吳雲致汪鳴鑾·一三八
五九、吳雲致汪鳴鑾·一四〇
六〇、吳雲致汪鳴鑾·一四二
六一、吳雲致汪鳴鑾·一四四
六二、吳雲致吳大澂·一四六

兩罍軒主人吳雲家書

六三、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五〇
六四、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五二
六五、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五四
六六、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五六
六七、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五八
六八、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六〇
六九、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六二
七〇、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六四
七一、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六六
七二、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七〇
七三、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七二
七四、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七四
七五、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七六
七六、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七八
七七、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八〇
七八、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八二
七九、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八四
八〇、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八六
八一、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八八
八二、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九〇
八三、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九二
八四、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九四
八五、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九六
八六、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一九八
八七、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二〇〇
八九、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二〇二
九〇、吳雲致三兒吳承潞·二〇四

編後記·二〇七
 
前言[ 滚动 - 展开 ]  
 
進聽楓山館,如今並不容易,成了官辦畫院的所在,平日裏大門緊閉,概不接待外客,其實這樣倒是更貼近了吳家花園的舊時模樣。在平齋寫給三子吳承潞(一八三五—一八九八)的家書中,就說友人『屺堂飯後至聽楓山館,低回不忍去』。彼時,聽楓山館連通著南部金太史場的吳宅,高牆深院,幽靜恬淡。經歷了百年的風雨,而今老宅早已不復往日模樣,衹有這小園雖換了門楣,卻依然清寂如舊。吳雲(一八一一—一八八三),字少青,一字少甫,又字愉庭,號平齋、退樓等。浙江歸安(今湖州)人。是當時在江南鎮壓太平軍的主要人物之一。清咸豐間,奉命總理江北大營營務,歷署鎮江、蘇州、松江府事。其間一度失官,改佐薛煥幕府。同治三年(一八六四)以後,看淡了功名,吳雲便索性退居林下,在蘇城置下了宅院,鄰著怡園、曲園,不時與吳中耆宿如顧文彬、李鴻裔、沈秉成、彭慰高等,詩酒雅集,賞畫看帖,唱和題跋。一班勘破了世事的老頭兒,變著樣子,被畫到了《吳郡真率會圖》《吳中七老圖》裏去,煞是有趣。吳平齋的友朋書札,一冊凡二十餘人,名頭有大有小,無關品味,卻大抵可分成兩類,如李鴻章、何桂清、薛煥、王有齡、張富年等,所言皆兵事政務;勒方錡、沈秉成等,則更多些士人風雅。正好對應著吳雲做官與退隱的兩段截然不同的生活,一武一文,一張一弛,透過紙背箋痕墨蹟,仿佛依稀能看到吳雲兩張不同的面孔。息影吳下,以書畫古籍金石碑版自娛的吳雲,一直在與時間賽跑,陳介祺說他晩年著述一味貪快,力求速成,於是纔有了《二百蘭亭齋金石記》《兩罍軒彝器圖釋》《兩罍軒印存漫考》等傳世。嚴謹的陳簠齋衹留下一堆未定稿,散落各地。

說到收藏,那兩百本《蘭亭》早在咸豐末年就因戰亂散失大半。記得吳雲在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十一月,遇到大詩人龔自珍的那個不肖子龔橙(孝拱)拿著家藏的歐摹宋拓《蘭亭》冊來訪,展看之下,不禁讓二百蘭亭齋主人觸景傷情,又不得不硬著頭皮題了一段,說『《蘭亭》帖二百餘種,今已盡付紅羊,所剩僅十之一二,尚多殘缺不全』,說不出的苦澀,或許這就是爲何聽楓山館中,衹有平齋,不見二百蘭亭齋。不過,得失往往命中注定,失了二百《蘭亭》,吳雲竟於十年間先後收獲了揚州阮氏、蘇州曹氏所藏的兩隻齊侯罍,滿心歡喜,於是便於後園之中專辟一室,名之曰兩罍軒。之後的著作,遂多用此齋號。《兩罍軒尺牘》是其中一種,此書刻本並不難得。昔日見過用紅方格稿紙謄清的稿子,應該是當年付刻的底本,每通尺牘最後均附注日月,而今刻本已經刪去,甚爲可惜。更可惜的是,這部謄清稿早年散落,目下分藏在蘇、滬兩地,聚合無期。篤齋藏的退樓致汪鳴鑾尺牘冊,共計十三通,衹有一通六頁長札談及《散氏盤》拓本,收錄於刻本,然已十分難得。這冊尺牘,多用吳雲自製的魚符箋,上款或作柳門,或題郋亭,偶爾還夾雜汪鳴鑾極少被提及的別號『潛泉』,可見兩人的親近,不足爲外人道。
尺牘收藏,藏家往往輕視家書,大概因多說些家長里短、人情世故,一旦脫離原來的情境,不是毫無頭緒,索然寡味,就是錙銖必較,面目可憎起來了。不過也有例外。早在民國三十三年(一九四四),湖州籍藏書家周越然在市上見吳平齋家書一冊,均是寫給兒孫輩看的,談爲人治學讀書習字的大道理,周氏很喜歡,衹是一時困窘,無錢購買,靈光一閃,他借了冊頁回家,節錄成文,題爲《吳平齋家訓》,寄給《古今》雜誌發表,同年就收入自己的集子。在《吳平齋家訓》的序言裏,周越然稱祖輩與吳平齋交好,兩家本有世誼。前所舉的吳雲友朋書札中,恰好就有周越然伯祖周學濬的尺牘。我們在感歎巧合之餘,不免還要慶幸今人的眼福,居然比周越然還好。
吳雲《示三兒書》兩冊,全是寫給三子吳承潞的,時間約略距其去世不過兩三年光景。若論有趣,僅記青銅器作僞一段堪玩味,其餘談論的話題,與《家訓》風格相類似,惟更見老態。殆此時《吳平齋家訓》的收信人之一七公子吳承源已去世,鍾佩賢爲此專門致函慰問吳雲(見友朋書札)。不過,誰又能保證,再過若干年,我們年逾古稀時,重新展讀這些家書,是否會有迥然不同的心境呢!隱在姑蘇繁華鬧市中的篤齋,日常的生活似乎與昔日的平齋有點近似。朋友來了,也是看畫讀帖喝茶聊天。卷冊舒展之間,悠悠然其樂自得,今以所藏《兩罍軒往來尺牘》結集刋行,俾孤本化身千百,既使前賢風規得以彰顯,又可補史乘之不足,善莫大焉!

己亥六月下澣,暑熱難當
李軍揮汗識於吳門聲聞室
(作者供職於蘇州博物館)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