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文库补编(全十六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胡玉冰 定价 11200.00
责任编辑 张慧霞 ISBN 978-7-5013-6949-2
出版时间 2022-12-30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22-12-30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史籍史料
中图分类 Z122.43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本書爲二〇一八年出版之《朔方文庫》之補編(以下簡稱《補編》)。《補編》收録了此前《朔方文庫》因各種原因未能收録的與寧夏相關的古籍與文書檔案文獻共三十三種,其中古籍十六種,文書檔案十七種,多種文獻係首次公開影印出版。《補編》收録文獻的範圍、編纂原則與《朔方文庫》相同。第一大類爲形成於一九四九年以前的、由寧夏歷史人物撰寫的,或雖非寧夏人撰寫,但其内容與寧夏直接有關的各種傳世文獻,如明朝寧夏固原人李廷訓撰個人詩文《醯雞吟》;明朝湖北麻城人梅國楨撰《西征集》等。第二大類爲存藏於各地的有關寧夏的珍貴文書檔案,如《平羅底稿簿》《寧夏滿營駐防事宜》等,這批文獻極具版本價值和史料價值。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第一册

玄晏先生集二卷附録一卷(晉)皇甫謐 撰 清抄本一

龐娥親傳(晉)皇甫謐 撰 明末刻《緑窓女史一百九十四種》本九五

使西日記二卷(明)都穆 撰 明刻本一〇一

集句閨情百詠(明)朱 輯日本安永九年(1780)重刻本一七三

杏苑生春八卷(卷一至二)(明)芮經 彙集 油印複印本二五九

第二册

杏苑生春八卷(卷三至五)(明)芮經 彙集 油印複印本一

第三册

杏苑生春八卷(卷六至八)(明)芮經 彙集 油印複印本一

第四册

西征集十卷(卷一至八)(明)梅國楨 撰 明崇禎十一年(1638)刻本一

第五册

西征集十卷(卷九至十)(明)梅國楨 撰 明崇禎十一年(1638)刻本一

醯鷄吟十三卷(明)李廷訓 撰 明天啓三年(1623)刻本七一

第六册

撫夏奏議六卷(卷一至四)(明)黄嘉善 撰 明刻本一

第七册

撫夏奏議六卷(卷五至六)(明)黄嘉善 撰 明刻本一

重刻唐采臣先生傳稿(一)(清)唐德亮 撰 清康熙刻本三一七

第八册

重刻唐采臣先生傳稿(二)(清)唐德亮 撰 清康熙刻本一

龔景瀚詩文集二十四卷(澹靜齋文鈔六卷)(清)龔景瀚 撰 清道光六年(1826)恩錫堂刻本二一五

第九册

龔景瀚詩文集二十四卷(澹靜齋文鈔外篇二卷 澹靜齋詩鈔六卷)(清)龔景瀚 撰 清道光六年(1826)恩錫堂刻本一



第十册

龔景瀚詩文集二十四卷(祭儀考四卷 説祼二卷 邶風説二卷 離騷箋二卷)(清)龔景瀚 撰 清道光六年(1826)恩錫堂刻本一

誥授振威將軍晉贈建威將軍固原提督法福禮巴圖魯敕封三等子爵諭賜祭葬入祀

昭忠祠賜諡壯節顯考玉溪府君年譜一卷(清)王開雲 編 清咸豐四年(1854)刻本四二九

第十一册

海北聰禪師住寧夏小石空禪院語録五卷(清)釋清雲 記 明萬曆至清康熙刻《徑山藏續藏》本一

正覺潤光澤禪師澡雪集(清)潤光澤禪師 撰(清)香巖照水 編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二〇〇四年影印《禪宗全書》本三二三

香巖洗心水禪師語録二卷(清)洗心禪師 撰(清)實雪等 編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二〇〇四年影印《禪宗全書》本三八一

第十二册

林我禪師語録四卷(清)海鑫等 編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二〇〇四年影印《禪宗全書》本 一

斌雅禪師語録二卷(清)海岳 源清 記録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二〇〇四年影印《禪宗全書》本 一四五

甘肅鄉試硃卷(光緒辛卯科)(固原直隸州黄璋卷)(清)黄璋 撰 清末刻本 三一三

寧夏總兵劉芳名啓本不分卷(清)劉芳名 撰 稿本 三四三

隆德縣賦役全書  清雍正刻《甘肅民屯賦役全書》本 三五九

固原州賦役全書清雍正刻《甘肅民屯賦役全書》本 四四五



第十三册

鹽茶廳賦役全書 清雍正刻《甘肅民屯賦役全書》本一

寧朔縣賦役全書 清雍正刻《甘肅民屯賦役全書》本二五

中衛縣賦役全書 清雍正刻《甘肅民屯賦役全書》本六一

平羅縣賦役全書 清雍正刻《甘肅民屯賦役全書》本九五

新渠縣賦役全書 清雍正刻《甘肅民屯賦役全書》本一一五

寶豐縣賦役全書 清雍正刻《甘肅民屯賦役全書》本一二三

靈州賦役全書 清雍正刻《甘肅民屯賦役全書》本一三一

花馬池州同賦役全書 清雍正刻《甘肅民屯賦役全書》本一六九

寧夏滿營駐防事宜 清抄本一八三

平羅底稿簿 清抄本三六三

平遠縣新添驛站錢糧交代清册(清)李瑞徵 編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抄本三九三

平遠縣原額驛站錢糧交代清册(清)李瑞徵 編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抄本四一三

平遠縣徵獲本年罌粟地税銀兩書册(清)王家彦 編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抄本四三三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前言



本書爲二〇一八年出版之《朔方文庫》之補編(以下簡稱《補編》)。《補編》收録了此前《朔方文庫》因各種原因未能收録的與寧夏相關的古籍與文書檔案文獻共三十三種,其中古籍十六種,文書檔案十七種,多種文獻係首次公開影印出版。

《補編》收録文獻的範圍、編纂原則與《朔方文庫》相同。第一大類爲形成於一九四九年以前的、由寧夏歷史人物撰寫的,或雖非寧夏人撰寫,但其内容與寧夏直接有關的各種傳世文獻,如明朝寧夏軍户芮經彙集的“醫學指南”“醫學定鉢”《杏苑生春》;明朝寧夏固原人李廷訓撰個人詩文集《醯雞吟》;明朝湖北麻城人梅國楨撰《西征集》,記其萬曆二十年(1592)平定寧夏哱拜之亂期間與他人往來的書札及諭帖、告示等。第二大類爲存藏於各地的有關寧夏的珍貴文書檔案,如《平羅底稿簿》《寧夏滿營駐防事宜》等。

這批文獻極具版本價值和史料價值。如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明天啓三年(1623)刻本《醯鷄吟》、寧夏博物館藏清抄本《寧夏滿營駐防事宜》等均係孤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崇禎十一年(1638)刻本《西征集》因係殘本,二〇一八年版《朔方文庫》未予收録,新發現之日本東洋文庫本保存完整,堪稱善本,故《補編》予以影印收録。《海北聰禪師住寧夏小石空禪院語録》《正覺潤光澤禪師澡雪集》《香巖洗心水禪師語録》《林我禪師語録》《斌雅禪師語録》都是非常珍貴的有關寧夏佛教文獻,係首次集中影印出版,便於學界系統研究。《平遠縣新添驛站錢粮交代清册》《平遠縣原額驛站錢粮交代清册》《平遠縣徵獲本年罌粟地税銀兩書册》以及《隆德縣賦役全書》等十種賦役全書等文書檔案均係首次向學界公開。



  需要向讀者説明的是,由我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朔方文庫》編纂”自二〇一七年正式立項以來,承蒙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寧夏大學等單位的重視和支持,承蒙《朔方文庫》學術委員會委員、編纂委員會委員及學界同仁的支持和幫助,項目研究計劃得以有序展開和推進。通過對寧夏古代文獻檔案全面普查,基本理清了“家底”,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影印、整理、研究,並進一步進行專題資料彙編。經過項目組同仁和學界同仁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項目組已公開出版影印類成果《朔方文庫》,整理類成果《寧夏珍稀方志叢刊》《〈西夏書〉校補》《〈西夏書事〉校注》等,研究類成果《寧夏舊志研究》《寧夏明清人士著述研究》,專題資料彙編類成果《寧夏典藏珍稀文獻彙編》。待出版的有目録類成果《朔方文庫提要圖録》,專題資料彙編類成果《明清時期寧夏文書檔案彙編》《寧夏古舊地圖集》,其他如《西北五省方志序跋凡例彙編》《寧夏古代詩文彙編》《寧夏古代地理史料彙編》等正在陸續編纂中,“《朔方文庫》數據庫”列入自治區“十四五”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工程項目,若干名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以重大項目子課題所涉文獻爲整理研究對象,完成了學位論文撰寫,順利取得了學位。爲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項目組新增“《朔方文庫》微視頻製作與傳播研究”等科研課題,對重大項目整理研究成果進行現代化傳播方面的有益探索。



  二〇二二年四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爲新時代古籍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我們堅信,《朔方文庫》及《補編》影印的古籍和文書檔案不僅首次集成式整理彙編了寧夏古代文獻,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寧夏古文獻的搶救,必將進一步推動寧夏古籍工作向縱深發展,進一步有助於深入挖掘黄河流域古文獻的豐富内涵,系統闡釋其文獻的歷史底藴和時代新義,真正“讓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







胡玉冰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