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域外人物传记资料汇编(全三十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张慧霞 冯立君 定价 24000.00
责任编辑 张珂卿 ISBN 978-7-5013-7013-9
出版时间 2020-10-31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20-10-31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史籍史料
中图分类 K811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本书收录域外汉文文献83种,不少文献为本身编译或直接来自域外的作品,这些域外作品大多是用汉文直接书写,是中国文化外传的直接记录。传记收录了诸如内藤湖南、李穑、宋时烈等等东亚汉字文化圈的近邻人物传记,还收录了哈同、卫中等一批欧美人物传记。从出版史角度言之,本书的出版是新时代文化大发展过程中的遗产整理的必要一步。从文献整理角度言之,近代国人观看中国以外的广袤世界本身已成为一段历史,文字记录和图书原貌是那个时代的反映,也是一项大规模文献保存和传播的重要组成。从学术价值而言,这套丛书对于研究近代的广义思想史、中外关系史提供了新的文本材料。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總目録
第一册本朝烈女傳十卷(卷一至八)[日]黑澤弘忠編日本寬文八年(1668)前川文榮堂刻本一
第二册本朝烈女傳十卷(卷九至十)[日]黑澤弘忠編日本寬文八年(1668)前川文榮堂刻本一
先哲叢談八卷[日]原善公道撰日本文化十三年(1816)武阪府書林刻本一〇五
第三册先哲叢談續編十二卷[日]東條耕撰日本千鍾房刻本一
第四册先哲叢談後編八卷[日]東條耕撰日本文政十三年(1830)大阪書林刻本一
第五册改正增補諸家知譜拙記五卷[日]土橋定代原編[日]速水房常增補日本文政三年(1820)刻本一
赤穗四十七士傳[日]青山延光撰日本嘉永四年(1851)江都書林刻本二八五
名節録三卷[日]岡田僑撰日本慶應二年(1866)刻本四〇七
第六册甲越春秋四卷[日]松原泰撰日本慶應三年(1867)江户書林玉山堂刻本一
皇國名醫傳前編三卷[日]淺田惟常撰日本明治六年(1873)勿誤藥室刻本二八一
第七册前賢故實十卷(卷一至五)[日]菊池武保輯著日本明治元年(1868)雲水無盡庵刻本一
第八册前賢故實十卷(卷六至十)[日]菊池武保輯著日本明治元年(1868)雲水無盡庵刻本一
第九册近世先哲叢談正編二卷續編二卷[日]松村操編日本明治十三年(1880)刻明治三十一年(1898)重印本一近世名醫傳三卷[日]松尾耕三撰日本明治十九年(1886)大阪松尾耕刻本四〇九第十册近世偉人傳(一)[日]蒲生重章著日本明治十至二十二年(1877—1889)青天白日樓刻本一第十一册近世偉人傳(二)[日]蒲生重章著日本明治十至二十二年(1877—1889)青天白日樓刻本一
第十二册日本七十三義俠傳三卷(清)韓蕓首撰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東亞書局日本神户鉛印本一大日本中興先覺志二卷[日]岡本監輔撰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開導社刻本一八三日本維新慷慨史二卷[日]西村三郎輯(清)趙必振譯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上海廣智書店鉛印本四四五
第十三册日本近世豪傑小史四卷(清)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商務印書館上海鉛印本一俳仙影鑑三卷[日]杉浦其粦輯日本大正四至六年(1915—1917)龍岡書房、近藤出版部東京刻暨影印本二〇五纂輯御系圖[日]横山由清[日]黑川真賴編日本昭和十一年(1936)纂輯御系圖刊行會東京鉛印本三九九
第十四册增補近世儒林年表[日]内野悟撰日本大正十五年(1926)松雲堂書店鉛印本一京都將軍家譜二卷[日]羅山子編日本明曆四年(1658)刻本一〇五家傳二卷日本鉛印本二六五闇齋先生年譜[日]山田連思叔編日本天保九年(1838)刻本三〇三高山操志[日]金井之恭輯日本明治三年(1870)刻本三六三橋北十七名花譜[日]凡鳥道人撰日本明治十一年(1878)吉川利貞東京鉛印本五四三胭脂渲染志[日]凡鳥道人撰日本明治十一年(1878)吉川利貞東京鉛印本五七七
第十五册日本龍馬俠士傳二卷[日]愚山真軼郎撰清末鉛印本一日本維新三傑三卷[日]北村紫山撰(清)馬汝賢譯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勵學譯社鉛印本一一五公慶上人年譜[日]大庭直編日本美術社鉛印本一九五追懷録[日]有吉忠一編日本大正八年(1919)有吉忠一鉛印本二七五宕陰先生年譜[日]鹽谷温編[日]孫時敏輯日本大正十二年(1923)東京鉛印本三四五華甲壽言(清)趙爾巽等撰日本大正十五年(1926)寶許盦鉛印本三八七李母横溝宜人傳略(清)李少微撰日本大正十五年(1926)石印本四一五隨軒服部先生追悼會記録民國間鉛印本四三七赤穗義人録[日]室直清撰日本昭和十年(1935)育德財團東京影印本四七七
第十六册璿源系譜紀略[朝]官修朝鮮光武七年(1903)刻本一
第十七册溪山思服録[朝]金玉鉉等編朝鮮甲川亭木活字本一崧陽耆舊傳三卷前編二卷[朝]金澤榮撰朝鮮木活字本一一一國朝人物志三卷(卷一)[朝]安鍾和撰朝鮮隆熙三年(1909)鉛印本三二三第十八册國朝人物志三卷(卷二至三)[朝]安鍾和撰朝鮮隆熙三年(1909)鉛印本一
第十九册東國名將傳[朝]洪良浩撰朝鮮光武十一年(1907)玄公廉鉛印本一東國文獻録二卷[朝]白鬥鏞輯1918年朝鮮翰南書林漢城刻本一七七高麗季世忠臣逸事傳[朝]金澤榮撰民國間鉛印本四二七續修聖蹟圖後學録[朝]鄭殷采輯1919年朝鮮誠文社漢城鉛印本四六五重釐韓代崧陽耆舊傳二卷[朝]金澤榮撰民國九年(1920)鉛印本五八七
第二十册孔夫子淵源儒林録[朝]鄭殷采輯1921年朝鮮中央印刷所漢城鉛印本一新羅璿譜[朝]金勝鉉編1922年朝鮮姜彦秀漢城木活字本一二七羅麗(朝鮮)名臣録二卷(卷一)[朝]李章薰撰朝鮮鉛印本二〇五
第二十一册羅麗(朝鮮)名臣録二卷(卷二)[朝]李章薰撰朝鮮鉛印本一首陽世家文襄公實記[朝]吴俊撰朝鮮木活字本五四七
第二十二册表忠祠志[朝]李縡等撰朝鮮刻本一竹林先生實紀二卷[朝]權宗洛撰朝鮮刻本一〇九西亭年譜略[朝]金晦洙編朝鮮木活字本二二一健陵誌狀二卷[朝]官修朝鮮木活字本二八三百拙齋年譜[朝]韓弼教編朝鮮憲宗三年(1836)木活字本五三五
第二十三册慎獨齋先生年譜二卷[朝]金在謹編朝鮮李太王八年(1871)金永宗活字本一艮齋年譜七卷[朝]佚名編朝鮮木活字本一五三尤庵先生言行録二卷[朝]宋近洙輯朝鮮木活字本五八三
第二十四册蘭谷先生年譜[朝]金啓鎮編朝鮮木活字本一太師權公實紀六卷[朝]權重顯編朝鮮隆熙三年(1909)活字本八七三陵誌狀續編[朝]官修朝鮮活字本五五九
第二十五册藏拙窩實記[朝]金世熙輯朝鮮木活字本一仁陵誌狀[朝]官修朝鮮活字本六一綏陵誌狀[朝]官修朝鮮活字本一六七唐陵君遺事徵[朝]鄭寅普撰朝鮮木活字本二一五申紫霞年譜[朝]金澤榮編清末鉛印本二九九至德誌五卷[朝]李克善輯朝鮮全南秋城夢漢閣刻本三〇九
第二十六册清葩堂孝感録[朝]李庭簡輯朝鮮光武間崔敬淵木活字本一忠肅公實紀三卷[朝]文樸編朝鮮刻本一三一牧隱先生年譜[朝]佚名編民國二十二年(1933)海寧陳乃乾抄本二一九三學士傳[朝]宋時烈撰[朝]金九經注民國二十四年(1935)遺迹保存會鉛印本二五一細村先生實紀二卷[朝]佚名編朝鮮刻本三五五權陽世蹟一卷[朝]佚名編朝鮮活字本五〇七
第二十七册泰西政治學者列傳[日]杉山藤次郎編纂(清)廣東青年述譯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上海廣智書局鉛印本一泰西人物韻編(清)汪成教輯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上海書局石印本四一增補泰西名人傳六卷(卷一至四)(清)上海徐匯報館原本(清)徐心鏡增訂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上海鴻寶齋石印本四六一
第二十八册增補泰西名人傳六卷(卷五至六)(清)上海徐匯報館原本(清)徐心鏡增訂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上海鴻寶齋石印本一海國尚友録六卷補遺二卷(清)吴佐清輯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上海奎章書局石印本一五三
第二十九册外國列女傳八卷(清)陳壽彭譯(清)薛紹徽編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江楚編譯官書總局金陵石印本一海外名賢事略民國間石印本二六一近代教士列傳[英]李提摩太撰民國二年(1913)商務印書館上海鉛印本三四九
第三十册衛中先生的自述[德]衛中口述張俶知筆録民國十五年(1926)大通學院鉛印本一約翰生傳[英]Macaulay撰(清)裘鍇譯民國間鉛印本四一李司特耳傳略[英]莫安人(Morgan Evan)撰(清)哈筱泉譯民國五年(1916)廣學會上海鉛印本一六九歐司愛哈同先生行述羅迦陵撰民國間鉛印本二九五美國教士慕翟先生行述二卷(存卷下)[美]惠廉(William R.Moody)撰(清)王臻善譯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上海華美書局鉛印本三八一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這套近代域外人物傳記,仍大體以其原初的淳樸狀態行世:記録忠實,文字平實,篇幅短小精悍,旨在介紹生平。顯然,它們仍具有中國史傳的優良傳統。百年之後,逐頁翻閱,不僅有文字内容蘊藉的力量,更因爲它們自身已然成爲歷史文物而帶來一種厚重感,當可滿足不少讀者的閱讀口味。所謂歷史文物,或曰兼具審美價值的古書舊書,則又超出學術研究、公衆閱讀的範疇,進入了圖書收藏層面。展讀這套作品集,我們可以直觀地欣賞在古籍閱覽室才能獲得的與泛黃書頁的親近感。近代書刊的印製既繼承了傳統書刊裝幀、字體、排版之美,又吸收了西式書刊在書體外觀和内容編排上的諸多優點,是那個時代文化精神風貌的體現。這就使得對此情有獨鍾的讀者將有如獲至寶的驚喜。本書收録域外文獻八十三種,收録了諸如李穡、宋時烈、内藤湖南等等東亞漢字文化圈的近鄰人物傳記,還收録了哈同、衛中等一批歐美人物傳記。這些傳記爲本身編譯或直接來自域外的作品,大多是用漢文直接書寫,是中國文化外傳的直接記録。這批資料從出版史角度言之,《域外人物傳記資料彙編》重新匯集出版是一次世紀回眸,是新時代文化大發展進程中遺產整理的必要一步。從文獻整理角度言之,近代國人觀看中國以外的廣袤世界本身已成爲一段歷史,文字記録和圖書原貌是那個時代的反映,《域外人物傳記資料彙編》或成爲一項大規模的文獻保存整理、重新傳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術價值上,這套叢書對於研究近代的廣義思想史(正如葛兆光所提出的“一般知識、思想和信仰”)、中外關係史提供了新的文本材料。在文化繁榮時期,出版大潮之中泥沙俱下,國家圖書館深具慧眼,堅持出版方向,耗費人力、物力編輯這套《域外人物傳記資料彙編》,加上後續一系列的近代人物傳記的影印出版,無疑是披沙瀝金、嘉惠學林之舉。我作爲一位擔任過近十年編輯、目前已轉至高校進行中外關係史研究的學人,自然對於國家圖書館推出這樣一套精審精印的域外人物傳記作品倍感欣喜。我也曾編輯過不下十部海外人物傳記的譯著,也曾動手翻譯、撰寫若干種歷史人物傳記,興趣使然,外加上這些經歷,不揣淺陋,接受國圖出版社編輯張慧霞的邀請,略作以上介紹。以讀者之心爲心,實在不敢稱序,僅志於此,聊充濫竽。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