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赵万里传
 
 
分享到:
编  著  者 刘波 定价 98.00
责任编辑 许海燕 ISBN 978-7-5013-7165-5
出版时间 2021-07-30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21-07-30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平装,小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其他
中图分类 K825.41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本书采用以时段分章、以专题分节的结构,总体上以赵先生的生命历程为写作顺序,每一个专题大体上以所在时段为写作范围。全书共十章,内容分别为:从海宁到南京(1905—1925);清华园(1925—1928);北海之滨(1928—1937)(上下);苦守故都(1937—1945);鼎革之际(1945—1948);新中国,新气象(1949—1966)(上中下);病榻岁月(1966—1980)。全书系统介绍了赵万里先生的生平与事业。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目 录
第一章 从海宁到南京:1905—1925 / 001
“南渡世家” / 003
初露头角 / 007
负笈南京 / 010
东南大学“易长风潮” / 020
第二章 清华园:1925—1928 / 025
王国维的助教 / 027
痛失导师 / 034
初识学术门径 / 045
参编《大公报·文学副刊》 / 054
自主婚姻 / 062
第三章 北海之滨:1928—1937(上) / 067
转任北图馆员 / 069
搜购善本古籍 / 076
南下访书 / 084
观书天一阁 / 090
傅门问学 / 096
编纂《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 / 101
第四章 北海之滨:1928—1937(下) / 109
辑校宋金元三代散佚词集 / 111
考订汉魏六朝墓志 / 115
校勘《广韵》 / 121
编辑馆刊与编印善本丛书 / 126
馆外兼职与大学授课 / 136
硕果累累的“黄金十年” / 155
北图善本避祸南迁 / 165
第五章 苦守故都:1937—1945 / 169
滞留北平 / 171
为文献保存同志会在北平购书 / 177
日伪接管北平图书馆 / 186
苦闷中研读不辍 / 191
弢翁挚友 / 197
第六章 鼎革之际:1945—1948 / 207
抗战胜利,馆务复员 / 209
重返北大兼课 / 215
两份“图书副刊” / 220
巨变前夕 / 223
第七章 新中国,新气象:1949—1966(上) / 227
历史转折关头 / 229
《赵城金藏》的修复与整理 / 233
南下接收宁沪文教机关 / 238
“三反”运动的巨大冲击 / 240
无法躲避的运动 / 243
书生参政议政 / 248
第八章 新中国,新气象:1949—1966(中) / 253
劝导藏家捐赠图书 / 255
大举购入善本古籍 / 258
两次东南访书之行 / 268
《永乐大典》的搜集与辑佚 / 275
整理善本书库 / 283
指导古籍修复 / 287
培养古籍专业人才 / 291
第九章 新中国,新气象:1949—1966(下) / 295
主编《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 / 297
主编《中国版刻图录》 / 299
整理与编印古籍 / 302
敦煌文献研究 / 306
著述成果丰硕 / 318
西谛至交 / 324
广交同好,广结善缘 / 337
第十章 病榻岁月:1966—1980 / 345
风暴来了 / 347
卧病十二年 / 351
拨乱反正 / 358
哲人其萎,风范长存 / 359
参考文献 / 365
人名索引 / 399
后 记 / 427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后 记
2010年我有幸加入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先生组织的《赵万里文集》编辑团队,参与《文集》的整理编辑工作,从此走近了赵万里先生的世界。《文集》出版后,又花了一些业余时间,主要是2013—2014年在哈佛燕京图书馆访学期间的晚上和周末,基本完成了《赵万里先生年谱长编》的编撰。《年谱长编》按时日系事,富有资料性,但同一件事往往列在多处,缺乏呼应与联系,有零散之弊。因此我一直在考虑,有必要为赵先生写一部传记,系统地叙述他的生平与事业。
当时《年谱长编》的框架虽已成型,不过仍在陆续补充资料,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资料我没能看到,传记的撰写自然没能提上日程。2014年秋天回国后,正好赶上国图研究院组织“馆史资料征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的申报,项目计日程功,须按期结项,这是一个督促自己尽快完成这项研究的机会,于是以“赵万里传”为题申报一般项目,不料获批为重点项目(课题编号:NLC-GS-2014008),受宠若惊的同时也倍感压力。两年间,我去过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北京大学档案馆,分别查阅赵先生在各校兼职授课的情况;去过上海图书馆,查阅刘承幹的日记、信稿等;去过台北的中研院史语所傅斯年图书馆,查阅史语所档案和傅斯年档案中的赵万里书信等资料。这几个机构都非常友好,每次外出都有所得,甚至有意外收获。很多前辈和朋友,也在查找资料方面给予我很多支持、帮助和指教。
在资料掌握比较全面的基础上,传记的撰写过程进展比较顺利。我把赵先生的一生分为七个阶段,分别将《年谱长编》所涉及的材料按类编排,以事为纲,拟出章节。每天孩子入睡后,写上两三个小时。虽然不停有别的事情插进来,耽误几天甚至一两个月,不过只要别的事告一段落,便又马上回到这个题目。就这样写写停停,一年多之后竟然便完成了全稿。
每一章动笔之前,我先把同一事件的材料汇聚到一起,这样就能很容易地发现《年谱长编》编排方面的一些问题。传记的撰写,客观上提供了一次综合校验《年谱长编》的机会,对提高《年谱长编》的质量有不少帮助。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2018年秋《年谱长编》出版后,我在修订本书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些错误,比如1965年“5月,赴沪”条,应排入1955年,编排错误以致谬以千里;1954年“9月3日,遇顾廷龙”条,应为顾颉刚,张冠李戴,贻笑大方。这类错误,每一念及,则汗流浃背,惭愧无地。师友们指出的各种错误,包括错字、标点,还有不少。这几年,我还陆续读到了一些新资料。希望若干年以后,能有机会将《年谱长编》修订再版。
本书采用以时段分章、以专题分节的结构,总体上以赵先生的生命历程为论述顺序。每一个专题大体上以所在时段为论述范围,不过有的为了保持专题的完整性,也不拘泥于时段的限制,因此体例方面并不划一。我曾将书稿改为评传体,即以生平、事业、学术、交游等专题分章,结构颇为整齐。然而最终又改了回来,主要考虑是:赵先生成年之后虽然一直生活在北京,工作稳定,没有经历过多少坎坷曲折,但渡过了几个迥然不同的时代,1949年前有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八年沦陷时期、抗战胜利复员时期;进入新中国,又在几次政治运动中受到不公正对待,熬过十年浩劫最终看到了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每一个时段,他的事业与学术各有不同的成就,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鲜明的特点,能否有所作为、能有何作为都与历史进程密切相关,比如抗战期间为文献保存同志会购书、新中国成立初期大举扩充北图善本馆藏、1949年前后文风的差异,等等,都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评传体虽然整齐,但分专题将不同时代的事件连贯叙述,不易让人看到时代背景,反而对理解赵先生不太有利。因此,两稿比较,考虑再三,还是改回了以时段分章的结构。这样做,也许缺少一点“学术性”,但或许有益于知人论世。孰是孰非,请读者朋友们不吝赐教。
书稿完成之后,曾呈送张志清、林世田、张廷银、刘进宝、刘东、俞国林等先生求教,国图研究院邀请陈力、王余光、倪晓健、郑建明、肖希明等五位先生出席了结项鉴定会,前辈们给予拙稿很多鼓励和教正。最近几年,沈津、陈麦青、俞国林、艾俊川、李经国、柳向春、雷强、刘鹏等先生,或指正拙撰《赵万里先生年谱长编》中的疏误,或提供新资料。这些批评指教对本书的撰写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惭愧的是,我缺乏文学训练,写不出生动的文字。生涩平实、毫无波澜的文笔,实在无法展现赵先生精彩人生的千分之一,唯有尽我所能,力求下笔均有出处,不作向壁虚造的浮言。成稿之后搁置了几年,期间虽然时不时地做些修改补充,但是始终不能满意,看来短期内它在我手里也很难提升到更高的程度,索性就拿出来请师长们、同好们批评。我也衷心期望,以后能有富于才情的大手笔,写出更精彩的赵万里先生传记。
赵深先生一直关心本书的写作,花费巨大精力整理家藏资料,毫无保留地供研究和插图使用。我满以为,这本小书能给赵先生的晚年生活带来一点宽慰。可惜成稿之后,出版过程延宕了三四年。如今出版计划已定,稿子也即将提交,却听到了赵先生不幸于4月1日去世的消息。放下电话,我头脑中一片空白,半晌没有回过神来。我实在愧对赵深先生。如今只能以这本迟来的传,告慰赵先生的在天之灵。
刘波
2020年4月4日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