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国家图书馆藏稿钞本传记文献选刊(全一百二十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国家图书馆 编 定价 120000.00
责任编辑 潘竹 ISBN 978-7-5013-7187-7
出版时间 2021-07-31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21-07-31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史籍史料
中图分类 K82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国家图书馆藏稿抄本传记文献选刊》主要收录国家图书馆藏稿抄本人物传记文献,包括明稿本《历代隐逸传》、清稿本《畿辅人物略》、清稿本《重编义勇武安王集》等,其中不乏名家批注题跋,如吴骞增补校注《疑年录》、叶昌炽跋《历代隐逸传》等珍贵善本文献。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總目録


第一册


疑年録四卷(清)錢大昕 編清鈔本一


四續疑年録一卷(清)朱昌燕 輯稿本一二三


聖賢高士傳贊三卷(三國魏)嵇康 撰清鈔本二〇三


高士傳六卷逸士傳一卷(晋)皇甫謐 撰民國鈔本二七三


群輔録一卷(晋)陶潜 撰清鈔本三八一


紹陶録二卷(宋)王質 撰清康熙三十年(1691)翁炳、翁掞鈔本四三七





第二册

百將傳不分卷佚名 撰清鈔本一


栖真志四卷存二卷(明)夏樹芳 輯清鈔本三〇七



小隱書不分卷(明)敬虚子 撰民國鈔本四四五





第三册

歷代河神傳不分卷(明)徐渭等 撰清鈔本一


古今長者録八卷(明)丁蓮侣 撰(明)黄文炤 補編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鈔本五七



歷代内侍考十四卷(卷一—三)(明)毛一公 撰清鈔本三四一




第四册

歷代内侍考十四卷(卷四—十一)(明)毛一公 撰清鈔本一




第五册

歷代内侍考十四卷(卷十二—十四)(明)毛一公 撰清鈔本一



明漳浦黄忠端公懿畜二編(一)(明)黄道周 撰清鈔本八九



第六册

明漳浦黄忠端公懿畜二編(二)(明)黄道周 撰清鈔本一


象名録不分卷(一)(清)方景潮 纂輯(清)汪鳴鑾 增訂清鈔本三三九




第七册

象名録不分卷(二)(清)方景潮 纂輯(清)汪鳴鑾 增訂清鈔本一



勾章摭逸十卷(卷一—四)(清)鄭辰 編民國慈溪葉意深烏絲欄鈔本三〇一




第八册

勾章摭逸十卷(卷五—十)(清)鄭辰 編民國慈溪葉意深烏絲欄鈔本一



歷代隱逸傳不分卷(一)(明)錢穀 輯稿本四〇三




第九册

歷代隱逸傳不分卷(二)(明)錢穀 輯稿本一




第十册

東山國語不分卷(明)查繼佐 撰清鈔本一


圖繪寶鑑六卷補遺一卷(元)夏文彦 撰清鈔本二三九




第十一册

明清畫傳不分卷(清)張繼銘 輯清鈔本一


六世像贊不分卷佚名 撰稿本一二五


詩紀傳録不分卷佚名 撰清鈔本一三九


詩巢祔祀諸賢考次四卷佚名 撰清鈔本四〇五




第十二册

求志齋雜鈔不分卷佚名 編清鈔本一


道學源流六卷存三卷佚名 撰清鈔本四二五




第十三册

名人傳記不分卷佚名 撰清鈔本一


志草鈔存不分卷佚名 編清鈔本四七


顯微野史一卷(清)又一村人 編清末鈔本一一三


孔廟附祀列傳六卷存三卷佚名 撰清末鈔本二〇一



人物傳記不分卷佚名 撰民國鈔本二七七


歷代名臣傳三十五卷存三十三卷續編五卷(卷一—三)(清)朱軾 (清)蔡世遠 輯
(清)張江 纂清鈔本三一三




第十四册

歷代名臣傳三十五卷存三十三卷續編五卷(卷四—十二)(清)朱軾 (清)蔡世遠 輯
(清)張江 纂清鈔本一



第十五册

歷代名臣傳三十五卷存三十三卷續編五卷(卷十三—二十一)(清)朱軾 (清)蔡世遠 輯
(清)張江 纂清鈔本一



第十六册

歷代名臣傳三十五卷存三十三卷續編五卷(卷二十二—二十四 卷二十七—三十一)
(清)朱軾 (清)蔡世遠 輯(清)張江 纂清鈔本一




第十七册

歷代名臣傳三十五卷存三十三卷續編五卷(卷三十二—三十五 續編卷一—五)
(清)朱軾 (清)蔡世遠 輯(清)張江 纂清鈔本一



第十八册

名相贊五卷(明)尹直 撰清曹氏倦圃鈔本一



扢雅軒雜文偶鈔不分卷佚名 編清嘉慶二年(1797)鈔本一〇三


歷代畫史彙傳七十二卷首一卷附録二卷(卷首—二)(清)彭藴璨 編清朱絲欄鈔本三八五



第十九册

歷代畫史彙傳七十二卷首一卷附録二卷(卷三—十七)(清)彭藴璨 編清朱絲欄鈔本一




第二十册

歷代畫史彙傳七十二卷首一卷附録二卷(卷十八—三十二)(清)彭藴璨 編清朱絲欄鈔本一




第二十一册

歷代畫史彙傳七十二卷首一卷附録二卷(卷三十三—四十九)(清)彭藴璨 編清朱絲欄鈔本一




第二十二册

歷代畫史彙傳七十二卷首一卷附録二卷(卷五十—六十五)(清)彭藴璨 編清朱絲欄鈔本一




第二十三册

歷代畫史彙傳七十二卷首一卷附録二卷(卷六十六—七十二 附録上—下)(清)彭藴璨 編
清朱絲欄鈔本一



宋元以來畫人姓氏續録不分卷(一)(清)魯照 編清鈔本二一九




第二十四册

宋元以來畫人姓氏續録不分卷(二)(清)魯照 編清鈔本一


從祀賢儒不分卷(一)(清)茹芳 編清鈔本三六九




第二十五册

從祀賢儒不分卷(二)(清)茹芳 編清鈔本一




第二十六册

中國機器家考不分卷佚名 撰民國朱絲欄鈔本一


歷代名人小傳不分卷佚名 撰稿本四三


經濟思想史名人小傳不分卷佚名 撰清鈔本一二七


《四明叢書》作者列傳不分卷李續川 撰民國四明張氏約園鈔本一六七


孔子及其弟子傳不分卷佚名 輯清朱絲欄鈔本二四五




第二十七册

孔子門人考一卷補遺一卷存疑一卷正誤一卷(清)費崇朱 撰清同治稿本一



孔孟紀年附杜少陵年譜唐李白小傳唐李益小傳不分卷佚名 撰民國朱絲欄鈔本一三一


師古録一卷公茂 輯民國朱絲欄鈔本一六一


春秋臣傳三十卷(宋)王當 撰明鈔本二六九




第二十八册

廣卓異記二十卷(宋)樂史 撰清鈔本一


唐人小傳不分卷佚名 撰清鈔本二〇九


宋季忠義録十六卷(卷一—三)(清)萬斯同 輯清鈔本三一一




第二十九册

宋季忠義録十六卷(卷四—十三)(清)萬斯同 輯清鈔本一




第三十册

宋季忠義録十六卷(卷十四—十六)(清)萬斯同 輯清鈔本一



名臣經世輯要三卷末一卷(元)李好文 輯清鈔本一五五



第三十一册

草莽私乘一卷(明)陶宗儀 輯清鈔本一


宋遺民録十五卷(明)程敏政 輯清朱絲欄鈔本八五



第三十二册

宋傳八卷(明)歐志學 撰清藍絲欄鈔本一


宋賢從祀録不分卷(清)培仁 輯清鈔本一六七




第三十三册

宋名人論不分卷佚名 撰清鈔本一


重刊宋朝南渡十將傳十卷(宋)章穎 撰清繆荃孫烏絲欄鈔本一九九



第三十四册

宋人小傳不分卷佚名 撰清鈔本一


國朝名臣事略十五卷(卷一—七)(元)蘇天爵 輯明祁氏澹生堂鈔本二〇五



第三十五册

國朝名臣事略十五卷(卷八—十五)(元)蘇天爵 輯明祁氏澹生堂鈔本一


元儒考略四卷(元)馮從吾 撰清鈔本三一九


天下文恪公筆記不分卷(明)王鏊 撰清鈔本四五九




第三十六册

建三家世典不分卷(明)郭勛 輯清鈔本一


皇明名臣墓銘八集(一)(明)朱大韶 輯民國四明張氏約園鈔本六七




第三十七册

皇明名臣墓銘八集(二)(明)朱大韶 輯民國四明張氏約園鈔本一




第三十八册

嘉靖以來首輔傳八卷(明)王世貞 撰民國藍格鈔本一


皇明遜國臣傳五卷首一卷(卷首—二)(明)朱國禎 輯民國鈔本三四九




第三十九册

皇明遜國臣傳五卷首一卷(卷三—五)(明)朱國禎 輯民國鈔本一


遜國神會録二卷(明)黄士良 撰清鈔本二〇三



第四十册

崇禎内閣年表一卷崇禎内閣行略一卷(明)陳盟 撰民國鈔本一


皇明四朝成仁録十五卷(卷一—六)(清)屈大均 撰民國鈔本七七




第四十一册

皇明四朝成仁録十五卷(卷七—十五)(清)屈大均 撰民國鈔本一



皇明四朝成仁録補編四卷(清)屈大均 撰民國朱絲欄鈔本五一一



第四十二册

列朝小傳不分卷(清)錢謙益 撰清鈔本一



明末忠烈紀實二十卷(卷一—七)(清)徐秉義 撰民國鈔本二一五




第四十三册

明末忠烈紀實二十卷(卷八—十四)(清)徐秉義 撰民國鈔本一




第四十四册

明末忠烈紀實二十卷(卷十五—二十)(清)徐秉義 撰民國鈔本一




第四十五册

江人事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宋佚 撰(清)吴啓楠 補清鈔本一




第四十六册

明高士傳二卷(清)侯登岸 撰清末鈔本一


明名臣列傳殘稿一卷佚名 撰清鈔本一五五


皇明獻實不分卷(一)(明)袁袠 撰明鈔本二六五




第四十七册

皇明獻實不分卷(二)(明)袁袠 撰明鈔本一




第四十八册

革除遺事六卷(明)黄佐 撰明鈔本一


盗柄東林夥一卷佚名 撰清鈔本一三一


東林點將録一卷(明)王紹徽 撰清鈔本一七五


東林同難録一卷列傳一卷附傳一卷(明)楊坤 (明)繆敬持等 輯清同治十年(1871)鈔本二四九


東林籍貫一卷佚名 撰清鈔本四九三




第四十九册

啓禎遺詩小傳存七卷(清)陳濟生 撰清藕香簃烏絲欄鈔本一



明詩紀事小傳不分卷(一)(清)陳田 輯清末民國鈔本二三三




第五十册

明詩紀事小傳不分卷(二)(清)陳田 輯清末民國鈔本一


祁彪佳等傳不分卷佚名 撰民國鈔本二一五


鈔建文君從亡列傳不分卷佚名 撰清鈔本二六五


崇禎忠節録三十二卷存三十卷(卷一—三)(明)高承埏 撰清烏絲欄鈔本二九九




第五十一册

崇禎忠節録三十二卷存三十卷(卷四—十 卷十二)(明)高承埏 撰清烏絲欄鈔本一




第五十二册

崇禎忠節録三十二卷存三十卷(卷十三—十九)(明)高承埏 撰清烏絲欄鈔本一




第五十三册

崇禎忠節録三十二卷存三十卷(卷二十—二十四 卷二十六—二十七)(明)高承埏 撰
清烏絲欄鈔本一




第五十四册

崇禎忠節録三十二卷存三十卷(卷二十八—三十二)(明)高承埏 撰清烏絲欄鈔本一



崇禎閣臣事略不分卷(明)陳盟 撰民國鈔本二五九


崇禎五十宰相傳六卷(清)倦圃老人 撰清鈔本三七五




第五十五册

復社姓氏傳略十卷首一卷續輯一卷(卷首—六)(清)吴山嘉 纂輯清鈔本一




第五十六册

復社姓氏傳略十卷首一卷續輯一卷(卷七—十 續輯)(清)吴山嘉 纂輯清鈔本一



明季烈臣傳不分卷(一)佚名 撰清鈔本一三一




第五十七册

明季烈臣傳不分卷(二)佚名 撰清鈔本一




第五十八册

明季烈臣傳不分卷(三)佚名 撰清鈔本一




第五十九册

明季烈臣傳不分卷(四)佚名 撰清鈔本一




第六十册

明季烈臣傳不分卷(五)佚名 撰清鈔本一




第六十一册

明季烈臣傳不分卷(六)佚名 撰清鈔本一




第六十二册

明季烈臣傳不分卷(七)佚名 撰清鈔本一




第六十三册

明季烈臣傳不分卷(八)佚名 撰清鈔本一


明末忠義録不分卷佚名 輯清朱絲欄鈔本二四五




第六十四册

彭孫貽羿仁甲申後亡臣表不分卷(清)彭孫貽 撰民國朱絲欄鈔本一


天問閣明季雜稿三卷(明)李長祥 撰清鈔本五九



夥壞封疆録一卷(明)魏應嘉 撰清鈔本一八九


崇禎五十輔臣傳一卷(清)曹溶 撰清鈔本二〇三


初月樓聞見録十卷(清)吴德旋 撰清鈔本二四一





第六十五册

南明宗室傳不分卷佚名 撰稿本一


南都殉國臣傳二卷(卷一)田昌孝 撰民國二十三年(1934)稿本三三九




第六十六册

南都殉國臣傳二卷(卷二)田昌孝 撰民國二十三年(1934)稿本一



國朝河臣集略不分卷(清)定軒氏 輯清鈔本一七七



白山詩鈔詩人小傳不分卷(清)伊福訥 輯清鈔本三七九



入祀昭忠祠功臣列傳不分卷(一)佚名 輯清朱絲欄鈔本四二一




第六十七册

入祀昭忠祠功臣列傳不分卷(二)佚名 輯清朱絲欄鈔本一


古爾布什等列傳不分卷佚名 編清朱絲欄鈔本二八三


昭代明人小傳不分卷(一)佚名 輯清鈔本四〇九




第六十八册

昭代明人小傳不分卷(二) 佚名 輯清鈔本一




第六十九册

昭代明人小傳不分卷(三)佚名 輯清鈔本一




第七十册

昭代明人小傳不分卷(四)佚名 輯清鈔本一


思舊録詩人小傳不分卷佚名 撰民國朱絲欄鈔本三九九


名臣事狀五卷(卷一—三)(清)彭紹升 撰清烏絲欄鈔本四一七





第七十一册

名臣事狀五卷(卷四—五)(清)彭紹升 撰清烏絲欄鈔本一



大清國史宗室列傳不分卷(清)張廷玉等 撰清乾隆三年(1738)鈔本九七


昭代名人尺牘小傳二十四卷(卷一—十三)(清)吴修 輯清朱絲欄鈔本三三七




第七十二册

昭代名人尺牘小傳二十四卷(卷十四—二十四)(清)吴修 輯清朱絲欄鈔本一



昭代名人尺牘小傳索引不分卷佚名 撰民國緑絲欄鈔本九一


國朝名人傳略不分卷(清)吴修 輯清光緒十一年(1885)鈔本一二七


袁太史高文良黄文襄傳不分卷(清)袁枚 撰清鈔本一五九


大臣傳十二卷(卷一—五)佚名 撰清末鈔本一八七



第七十三册

大臣傳十二卷(卷六—十二)佚名 撰清末鈔本一




第七十四册

文獻徵存録不分卷(清)錢林 輯清光緒鈔本一


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存十一卷首一卷佚名 輯清鈔本六七



師友淵源記不分卷(清)陳奂 撰稿本二六一


尚友記二卷(清)汪喜孫 輯清咸豐五年(1855)烏絲欄鈔本三〇五




第七十五册

鑒舊齋書畫識十二卷(卷一—十)(清)李育根 撰清末鈔本一





第七十六册

鑒舊齋書畫識十二卷(卷十一—十二)(清)李育根 撰清末鈔本一



欽定國朝循吏列傳六卷佚名 撰清末紫格鈔本一〇一



國朝名人赤牘小傳不分卷褚松窓 輯稿本三一三


望社姓氏考不分卷(清)李元庚 輯清光緒鈔本三八三


欽定宗室王公功績表傳十二卷(卷一)(清)國史館 編清朱絲欄鈔本四〇九





第七十七册

欽定宗室王公功績表傳十二卷(卷二—六)(清)國史館 編 清朱絲欄鈔本一




第七十八册

欽定宗室王公功績表傳十二卷(卷七—十二)(清)國史館 編清朱絲欄鈔本一




第七十九册

貳臣傳不分卷(一)(清)國史館 編清鈔本一




第八十册

貳臣傳不分卷(二)(清)國史館 編清鈔本一




第八十一册

逆臣傳不分卷(清)國史館 編清鈔本一


清初名臣列傳不分卷(一)(清)國史館 編清朱絲欄鈔本四二七




第八十二册

清初名臣列傳不分卷(二)(清)國史館 編清朱絲欄鈔本一




第八十三册

國史稿大臣列傳不分卷(一)(清)國史館 編清朱絲欄鈔本一




第八十四册

國史稿大臣列傳不分卷(二)(清)國史館 編清朱絲欄鈔本一


儒林傳上三十二卷下四十一卷(儒林傳上卷一—五)佚名 編清鈔本三二七




第八十五册

儒林傳上三十二卷下四十一卷(儒林傳上卷六—二十五)佚名 編清鈔本一




第八十六册

儒林傳上三十二卷下四十一卷(儒林傳上卷二十六—三十二 儒林傳下卷一—十)佚名 編
清鈔本一



第八十七册

儒林傳上三十二卷下四十一卷(儒林傳下卷十一—三十)佚名 編清鈔本一



第八十八册

儒林傳上三十二卷下四十一卷(儒林傳下卷三十一—四十一)佚名 編清鈔本一



儒林傳擬稿不分卷(清)阮元 輯清鈔本二八七




第八十九册


碑文録不分卷佚名 編清光緒鈔本一


留芬集不分卷柳逢原 輯民國九年(1920)鈔本一一


清國史三十一大臣傳存七卷佚名 編民國吴興錢恂藍絲欄鈔本四三



《清史列傳》底稿不分卷清史館 編民國朱絲欄鈔本二四九






第九十册

胡林翼官文列傳不分卷清史館 編民國朱絲欄鈔本一


范氏家傳不分卷范迪章 編稿本五三


道咸以來梨園繫年小録二卷周明泰 輯稿本一一一



吴果壯公蘇勤僖公行述不分卷(清)蘇完尼 撰清鈔本四三五




第九十一册

嘆逝編不分卷(清)陸昆曾 撰(清)陸鉽 編民國鈔本一


師友淵源録二十八卷(卷一—六)(清)嚴長明 (清)嚴觀 輯
民國三十一年(1942)四明張氏約園烏絲欄鈔本一三七





第九十二册

師友淵源録二十八卷(卷七—十九)(清)嚴長明 (清)嚴觀 輯
民國三十一年(1942)四明張氏約園烏絲欄鈔本一




第九十三册

師友淵源録二十八卷(卷二十—二十八)(清)嚴長明 (清)嚴觀 輯
民國三十一年(1942)四明張氏約園烏絲欄鈔本一



庚辛之間亡友列傳不分卷(清)章學誠 撰清鈔本四三九







第九十四册

兩江忠義傳不分卷陳澹然 撰清光緒緑絲欄鈔本一


太平天國九王傳不分卷清史館 編稿本九三


廖平林損等傳草稿不分卷莊桓 撰民國鈔本三七五


城南詩社小傳不分卷馬仲瑩 編稿本四一七


菊部人部志不分卷仲瑩 輯民國十八年(1929)鈔本四三一


楊振鴻張文光合刊不分卷佚名 輯民國鈔本四七三




第九十五册

畿輔人物略不分卷(一)(清)孫承澤 撰稿本一




第九十六册

畿輔人物略不分卷(二)(清)孫承澤 撰稿本一


畿輔死事傳不分卷佚名 輯民國朱絲欄鈔本四一一


癭史不分卷(清)梁清遠 撰清鈔本四四三




第九十七册

文安縣張氏傳志不分卷(清)張箴等 撰清紫格鈔本一


北海耆舊傳十一卷(卷一—八)(清)張昭潜 撰稿本六五




第九十八册

北海耆舊傳十一卷(卷九—十一)(清)張昭潜 撰稿本一



琅邪詩人小傳一卷僑寓傳一卷佚名 編清鈔本一五三



精忠祠與中州先哲祠説略不分卷陳銘鑑 輯稿本二六三


清代山右碑傳録不分卷(一)田玉霖 編稿本三一七




第九十九册

清代山右碑傳録不分卷(二)田玉霖 編稿本一




第一〇〇册

清代山右碑傳録不分卷(三)田玉霖 編稿本一


華亭節孝家傳不分卷(清)姜垐等 撰清烏絲欄鈔本四〇七




第一〇一册

京口耆舊傳九卷佚名 撰清鈔本一



同里先哲志一卷(明)吴驥 輯清鈔本三八七


續同里先哲志二卷同里閨德志一卷(清)章夢易 輯清鈔本四二一




第一〇二册

姑蘇名賢小記二卷(明)文震孟 撰清鈔本一



紀善録不分卷(明)杜瓊 輯清鈔本一二一


天鑒録一卷佚名 撰清鈔本一九七


山陽録一卷(明)陳貞慧 撰清鈔本二一五


虞邑先民傳略十六卷(清)陶貞一 撰民國鈔本二四七



朱方先民事略殘編不分卷(清)姚文馥 撰清末鈔本四三一




第一〇三册

國朝昆山詩人小傳二卷彭治 輯清末鈔本一


桐彝三卷續二卷(明)方學漸 撰清鈔本二一一



龍眠風雅小傳不分卷(清)河墅先生 撰清鈔本三五一


會稽典録二卷(晋)虞預 撰清鈔本四九五





第一〇四册

敬鄉録十四卷(元)吴師道 撰清鈔本一



第一〇五册

明鄞獻表二卷(明)薛岡 輯清緑絲欄鈔本一



諸暨賢達傳存四卷(清)郭世勛 撰清鈔本一三九



武林明季傳忠集二卷(清)丁丙 輯民國鈔本三〇三



會稽先賢祠傳贊二卷四明十二先生贊佚名 撰清鈔本三七五



兩浙耆獻傳略三十二卷(卷一—二)(清)陸懋勛 輯民國烏絲欄鈔本四二五




第一〇六册

兩浙耆獻傳略三十二卷(卷三—九)(清)陸懋勛 輯民國烏絲欄鈔本一





第一〇七册

兩浙耆獻傳略三十二卷(卷十—十五)(清)陸懋勛 輯民國烏絲欄鈔本一




第一〇八册

兩浙耆獻傳略三十二卷(卷十六—二十一)(清)陸懋勛 輯民國烏絲欄鈔本一




第一〇九册

兩浙耆獻傳略三十二卷(卷二十二—二十七)(清)陸懋勛 輯民國烏絲欄鈔本一




第一一〇册

兩浙耆獻傳略三十二卷(卷二十八—三十二)(清)陸懋勛 輯民國烏絲欄鈔本一



第一一一册

湖北人物志略不分卷清史館 編民國朱絲欄鈔本一


續莆陽比事存三卷(清)黄海 撰民國鈔本四四五




第一一二册

雲南碑傳集十二卷(卷一—七)佚名 輯民國鈔本一




第一一三册

雲南碑傳集十二卷(卷八—十二)佚名 輯民國鈔本一



第一一四册

滇南碑傳集補不分卷李根源 輯民國鈔本一


黔省功德名臣考一卷(清) 潘文苪 撰清鈔本一六一


先德哀榮忠節録不分卷保如等 輯清宣統三年(1911)朱絲欄鈔本一七七


遼東四傳不分卷金毓黻 撰民國藍絲欄鈔本二三七


湖州氏族考六卷本朝湖州府縣官考一卷本朝科名盛事録一卷(清)沈樹本 撰稿本三二三





第一一五册


歷代后妃紀略存六卷(清)汪沅 編清鈔本一



皇明后紀妃嬪傳不分卷(明)楊繼禮 撰清鈔本二九三


劉室雙節傳不分卷(清)陳震 撰清鈔本四〇九


古艷雙芳録不分卷關卓然 撰民國十六年(1927)鈔本四一五






第一一六册


歷代烈女傳不分卷佚名 撰民國鈔本一


女鑑不分卷佚名 撰民國朱絲欄鈔本二四一


國朝閨閣詩鈔小傳不分卷佚名 撰民國朱絲欄鈔本二八九


列女傳拾遺三卷[日本]三枝子章 撰鈔本三一七





第一一七册

幽芳録一卷(清)雪庵氏 撰清嘉慶十四年(1809)焦循鈔本一


江渚貞烈志一卷(清)熊維熊 撰清鈔本一三


北海三考三卷(清)胡元儀 撰清鈔本四三



重編義勇武安王集八卷(清)錢謙益 輯稿本二五一




第一一八册

安禄山事迹三卷(唐)姚汝能 撰清道光十九年(1839)勞權鈔本一



文正王公遺事一卷(宋)王素 撰清鈔本一二一


种太尉傳一卷(宋)趙起 撰明鈔本一七九


宋陳少陽先生盡忠録八卷補録二卷(明)陳沂 輯清鈔本一九三



烏臺詩案一卷(宋)朋九萬 撰明鈔本四二九




第一一九册

胡公行實不分卷(明)胡桂奇 撰清鈔本一


平南敬親王尚可喜事實册不分卷佚名 撰清鈔本二七七


寶素室金石書畫編年録二卷(清)釋達受 撰清鈔本三四九



黄母左淑人家傳一卷(清)莫友芝 撰稿本五八九




第一二〇册

吕忠穆公年譜一卷勤王記一卷遺事一卷逢辰記一卷佚名 撰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鈔本一



宗室王公功績表傳五卷世系圖一卷(清)富顯 (清)陳筌等 纂修清鈔本一九九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前言


國家圖書館作爲國家總書庫、藏有古籍特藏約二百九十七萬兩千兩百册件,由甲骨、金石拓片、敦煌遺書、善本、普通古籍、名家手稿、革命文獻、古舊輿圖、少數民族文字古籍、西域文獻、老照片、年畫、外文善本等門類共同組成。這些珍貴的典籍一方面承襲南宋以來皇家珍藏,與南宋緝熙殿、元翰林國史院、明文淵閣、清翰林院及内閣大庫等一脉相承,又有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政府向國家圖書館的多次調撥,成爲國家圖書館藏珍貴典籍的基礎;另一方面是來自私家藏家的慷慨捐讓,如瞿氏鐵琴銅劍樓、傅氏雙鑑樓、潘氏寶禮堂、周叔弢自莊嚴堪、常熟翁氏、涵芬樓等明清以來纍世寶藏,著名的公私藏書如百川歸海,陸續入藏國家圖書館,形成國家圖書館珍貴典籍的豐富多彩;再一方面是國圖人不遺餘力的積極搜求和多方面的努力,形成了今天國家圖書館典籍的洋洋大觀。這些負載着中華文明,凝聚着民族智慧,記録着中外文化歷史交融的典籍,積聚在中國國家總書庫,以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的形象,述説着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印證着文化作爲人類共同語言的生生不息。走過一百一十二年的歷史,得益於代代館員的極力搜求、社會賢達的慷慨捐讓,特别是政府機構的支持,中國國家圖書館成爲世界上藏中國古籍善本數量最多、品質最佳的收藏單位。

  在這些善本特藏中,漢文古籍占比超過三分之二,爲收藏的主體部分。在漢文古籍中,稿鈔本無疑是最具文獻價值、最有特色的部分。

  稿本是書籍寫作的最初形態,爲諸本之祖,出於著者之手,無傳鈔、翻刻之誤,最爲可信。就其形成過程而言,可分爲初稿、修改稿與定稿;就其是否爲著者手筆,則可分爲著者親筆的手稿本和非親筆的謄鈔稿本。書稿中勾乙增删之處可見著者著述、治學的歷程,反映著者的學術思想,稿本上的友朋批校彰顯當時學人團體治學的趨向與異同,彌足珍貴。此外,稿本與其刻本的關係也爲版本學家所重視,未刊稿本及與刻本不同的稿本有更高的版本和文獻價值。

  “古人書籍,多無印本,皆自鈔録”。在雕版印刷術大規模使用之前,古籍多是以鈔本方式流傳,被稱爲中國書籍史上的“寫本時代”。晚唐時期,雕版印刷術興起,爲書籍的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宋代雕版印刷技術成熟,印本圖書的優越性越來越凸顯,逐漸代替鈔本成爲古代書籍傳播的主要形式。此後中國書籍史的關注對象,便更多地投向宋元明清佳刻,對鈔本、寫本的研究呈現逐漸减弱的趨勢。

然而根據《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的著録,在其收録的五萬六千餘種善本古籍中,稿鈔本約占三分之一。在這些流傳至今的鈔本中,宋元鈔本少,明清鈔本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後的鈔本數量很大。主要原因:一是時間久遠、兵燹火厄等因素所致,或失或損;二是宋元舊本到明代已日漸稀少,許多藏家、學者不得不靠傳鈔獲得所需之書;三是明代中期以後刻書追求形式與數量而不講究校勘,“明人刻書而書亡”,學者、藏書家爲得到校勘品質好的書籍又開始用鈔寫佳本的辦法,鈔書風氣大開。後世藏書家、研究者重視鈔本,主要基於:一、文物性,由於歷史原因,宋元鈔本保存至今者已稀如星鳳,藏家無不視爲鎮庫之寶;二、文獻資料性,一些書僅有鈔本,未曾刊刻或者曾有早期刻本,但早期刻本已經不存,鈔本成爲最早或最好版本,或名家鈔寫,校勘品質較高,其文獻資料性超過一般刻本;三、藝術性,一些鈔本出於名家之手,其書法輔以精妙紙墨,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一些鈔家的自製專用紙也因其個性化的精心設計頗具美感。

二○一六年,在國家圖書館前輩編纂藏書目録的基礎上,古籍館同仁對善本古籍進行了逐一清點核查,完成了《國家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在編纂目録的過程中對國家圖書館館藏善本進行了統計,館藏善本書三萬七百六十六部,其中宋鈔本七部,元鈔本八部,明鈔本一千兩百三十一部,清鈔本五千一百八十七部,在善本的比例中約百分之二十。另外還有稿本、檔案寫本等近兩千部,全部稿鈔本占善本書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我國古代的歷史人物傳記資料浩如烟海,這些傳記連接着人與人、人與歷史事件,是歷史人物生命的延續,也在時空中構築着今人與古人的對話。它把個體的生命與世界緊密關聯,融爲一體。這些傳記文獻生動、鮮活,帶着生命的温度,不僅記録了傳主的行迹、交游和思想,更反映了傳主所處社會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風俗習慣等,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是深入研究中國歷史必不可少的文獻史料。


當稿鈔本遇到傳記文獻,其疊加的價值不言而喻。此次出版的《國家圖書館藏稿鈔本傳記文獻選刊》收録國家圖書館藏稿鈔本人物傳記文獻一百九十八種,成書一百二十册。

  本次收入的明錢穀輯《歷代隱逸傳》,共五册,書中錢穀跋文載:“予閑居無事,掩關静坐,飽食之暇,檢閲史籍,手録三代而下至於有元隱逸之士,史爲其立傳者,得二百二十有三人,厘爲二帙,并述贊一首,藏諸篋笥,以便展覽,使人有敦薄俗振皇風之感焉。”説明此稿初衷。錢穀(一五○八—),字叔寶,自號磬室,江蘇長洲(今蘇州)人。少孤貧,失學,迨壯始知讀書。從學於文徵明,讀書學畫。善書法,畫尤知名。據文震孟《姑蘇名賢小記》,錢穀手録古文金石書數千卷。然今所能見者僅纂輯本三種、手鈔本六種。其子允治,原名府,字功甫,亦鈔書不倦,可惜原纂輯鈔録之書充棟之量至今多已流散,得見實屬不易。

  清孫承澤《畿輔人物略》稿本,十二册,卷端題“人物略”,下題“畿輔”。收録人物一百三十一人,是記載明代畿輔地區(以北京地區爲中心,包括今河北、天津一帶)人物事迹的著作。撰者孫承澤(一五九三—一六七六),字耳北,一作耳泊,號北海,又號退穀。原籍山東益都,世隸上林苑(今屬北京大興)籍。明崇禎四年(一六三一)進士,官至刑科給事中。甲申之變,孫承澤先自縊,後墮井,幾次欲自殺殉國,皆爲人所救阻,以爲天意,遂止。大順政權建立,孫承澤曾爲四川防禦使。入清,爲吏科給事中,後又歷任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吏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等職。晚年閑居,專心著述,尤傾力於史籍編纂與書畫賞鑒,有《春明夢餘録》《天府廣記》《庚子銷夏記》等數十種。《畿輔人物略》爲孫承澤清順治九年(一六五二)至十六年(一六五七),用六年時間完成的,原計劃爲《四朝人物志》,并按區域劃分撰寫。自序稱:“余山居無事,好讀史書,擬以平昔所聞所見前人事略輯爲《四朝人物志》一書,以消永晝,而《畿輔人物志》先成。” 名家名作,珍貴異常。

  清陳奂《師友淵源記》稿本,記録其生前交游,記録對象爲其親身接觸,多有往還者,史實更爲可靠,所記人物百餘人,不乏大家鴻儒。陳奂(一七八六—一八六三),一作陳焕,字倬雲,號碩甫,晚自號南園老人,江蘇長洲(今蘇州)人。清咸豐元年(一八五一),舉孝廉方正。先後師事江沅、段玉裁,又曾問學高郵王念孫、王引之。畢生殫精竭慮,專攻經學,於《毛詩》用力最勤。著有《詩毛氏傳疏》《毛詩説》《毛詩九穀考》《毛詩傳義類》等。


  鈔本是稿本或印本的傳鈔本。若原本亡佚,則賴鈔本保存原書内容,若鈔本出於不同版本系統,則有重要的校勘價值。鈔本傳世數量較刊本爲少,出於名家鈔寫、校訂的精鈔本則更爲珍貴。藏書家遇到珍貴古籍,令鈔手依照底本原樣摹寫,稱影鈔本。鈔書要明於義理者一手書寫,無脱漏錯誤,無破體字,用墨一色,方爲最善。名家鈔本較之一般鈔本校勘更精,書法也多精良,紙墨選擇更加講究,更具文獻和藝術價值,此亦後世在收藏中更看重名家鈔本的原因。


《國家圖書館藏稿鈔本傳記文獻選刊》所收《名相贊》五卷,爲清曹氏倦圃鈔本。曹溶(一六一三—一六八五),字秋嶽,一字潔躬,號倦圃,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明崇禎十年(一六三七)進士,官御史。清兵入北京後,仕清,任順天學政,爲清王朝獻策,定屯田、鹽法、錢法規制,禁兵丁將馬踐食田禾等,皆被采納實施。又就科舉、薦舉隱逸、訪旌殉節者等問題向朝廷建議。清順治年間,學士徐元文薦曹溶佐修《明史》,未赴。曹溶長於經濟,未竟其用,乃獨肆力於文章。家富藏書。曹溶工詩詞,其詩源本杜甫蒼老之氣,與龔鼎孳齊名,世稱“龔曹”。


《安禄山事迹》爲清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勞權所鈔。勞權,字平甫,號巽卿,又號飲香詞隱,浙江杭州人 參見陳玉瑩:《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續編)》,浙江古籍出版社,二〇〇一年版,第九十七頁。。清代諸生。其父勞經源喜蓄書,藏書樓爲“丹鉛精舍”,在塘棲鎮西小河街北埭,始築於乾隆年間,楠木爲廳,有樓三楹,以儲史、子、集三部。勞氏藏書之所還有學林堂、鉛槧堂、拂塵掃葉樓、秋井草堂、漚喜亭、木芙蓉館、雙聲閣、玉差參館、燕喜堂。勞氏藏書豐富,精校勘之學,專攻宋元詞曲及唐宋元别集、子部雜家書。其鈔校本傳世甚多,今人視爲善本。


《幽芳録》爲清嘉慶十四年(一八○九)焦循鈔本。焦循(一七六三—一八二○),字里堂,又字理堂,江蘇甘泉(今揚州)人。嘉慶舉鄉試。博聞强記,於經史、曆算、聲韵、訓詁之學都有研究,與阮元齊名。阮元督學山東、浙江,俱招往游。後應禮部試不第,托足疾不入城市者十餘年。構一樓名“雕菰樓”,讀書著述其中。有《里堂學算記》《易章句》《易通釋》《孟子正義》《劇説》等。




  《國家圖書館藏稿鈔本傳記文獻選刊》按照《國家圖書館普通古籍總目·傳記門》下總傳、列女傳、分傳的順序,分别按所載史事或人物時代先後排序。對於同一人物的不同傳記資料,一并收入,以便相互參照。一些稿鈔本上還有名家批注和題跋,如吴騫增補校注《疑年録》、葉昌熾跋《歷代隱逸傳》等。《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彙編》《金石書畫人物傳記資料叢刊》等人物傳記叢刊已收録且版本相同者,本書便不再重複收入。旨在方便讀者使用,利於藏家選購。


  稿鈔本,承載着名家手迹、名家思想、名人傳記,名家鈔書使用紙張的專門設計、專門印製,不同尋常。細心紬繹,乃知其美。一些藏家或蠅頭小楷、或行草飄逸的書寫,字紙俱佳,又平添了書寫之美的氣息。也使得讀者或研究其學術、剖析其思想,或欣賞其設計,感受箋紙、版式之美,亦或辨析其文字、領略其書法特點,都可以從此書中各取所需。在時空中穿越,與古人對話,與名家交流,讓紙上的文字傳下去、活起來,化爲可以讓更多人瞭解的古人故事,讓故人故紙承載精神的魅力,傳諸永久,或許是這部書編纂出版的初衷和價值所在吧。



陳紅彦

二○二一年六月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