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本宋元学案(全六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黄宗羲,黄百家 定价 2800.00
责任编辑 张慧霞 ISBN 978-7-5013-7787-9
出版时间 2023-04-30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23-04-30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史籍史料
中图分类 B244.05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稿本《宋元学案》,现藏余姚博物馆,原书不分卷,系黄宗羲所撰,经黄百家纂辑,全祖望续修,黄璋校补,历时150年而成。全祖望逝后,其手稿《宋元学案》为抱经楼所得,卢镐据其手稿誊写,并将底稿即全氏手稿寄与黄璋,黄璋整理并命黄直垕抄录成八十六卷。稿本《宋元学案》即黄璋得自卢镐之全氏稿本,此稿本对《宋元学案》成书历史之考订,具有不可替代之价值。该书比较全面地综合了宋元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思想资料,并以学案体的形式加以编纂,详细介绍了各派的学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宗派门户之见,是了解和研究宋元时代学术思想史的必读参考书。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總目録

第一册

宋儒學案(一)

安定學案      五

泰山學案      二三

徂徠學案      九一

四靈學案      一二七

元城學案      一七一

濂溪學案      二二三

關中學案      二八九

明道學案      四五七



第二册

宋儒學案(二)

道南學案      五

上蔡學案      五九

廌山學案      八五

和靖學案      九五

平江學案      一三七

永嘉程門學案      一六一

鳴道學案(集説)  二〇三

豫章學案      三七九

豫章延平學案      三九四

横浦學案      四三九



第三册

宋儒學案(三)

玉山學案      五

武夷學案      二五

致堂學案      五三

五峰學案      九七

紫陽學案      一三一

勉齋學案      三一五

西山學案      三六一

潜庵學案      三八九







第四册

宋儒學案(四)

雙峰學案      六

四明朱門學案一    二三

四明朱門學案 二     三一

深寧學案      三五

東發學案      六五

新安學案      二三一

木鐘學案      二四一

雲峰學案      二四七

定宇學案      二五三

鶴山學案      二五九

西山學案      三三三

滎陽學案      三五九

紫薇學案      三七一

東萊學案      四一七



第五册

宋儒學案(五)

香溪學案      五

蛟峰學案      二一

金溪學案      三七

慈湖學案      一七七

廣平學案      二二九

潔齋學案      二五五

端憲學案      二六一

永嘉學案      二八五

止齋學案      三〇六

永康學案      三二一

金華學案      三四九



第六册

宋儒學案(六)

水心學案      五

屏山鳴道學案(説略)一九一

元儒學案      

北方學案      三五七

草廬學案      四〇七

九江學案        四八七

諸儒學案一  五二三

諸儒學案二  五三九

諸儒學案三  五四九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前 言







《稿本宋元學案》不分卷,清黄宗羲、黄百家撰,清全祖望續纂,清黄璋等校補。二十册,現藏餘姚博物館。每半葉行數、字數不等,小字雙行同。由多種稿紙寫成。各册皆鈐有“邵氏鈞儒珍臧”“□氏藏書”朱文方印。

黄璋,字稺圭,號華陔、大俞居士,餘姚(今屬浙江寧波)人。黄宗羲玄孫。據黄炳垕《黄氏世德傳贊》推斷,生於雍正六年戊申(1728),卒於嘉慶七年壬戌(1802),年七十五。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舉人。官沭陽知縣。著有《大俞山房集》。

此稿本原封一般題有册號及當册包含之學案,如“第一本 安定學案、泰山學案、徂徠學案”“第二本 四靈學案、元城學案、濂溪學案”,乃至“第二十本 北方學案、草廬學案、九江學案”等;惟第四册、第六册、第十二册僅題“第四本”“第六本”“第十二本”。册首或册中大題不一,或作“黄梨洲先生宋元儒學案元稿”“梨洲先生宋儒學案”“宋儒學案”“元儒學案”;其下署“遺獻黄梨洲先生稿,男百家纂輯,後學全祖望續修,元孫璋校補,〇〇〇刊行”,其中或云“遺獻黄梨洲先生稿”,或“稿”上有“原”字,或原有“原”字而墨筆圈去,或“遺獻黄梨洲先生稿”數字全闕,“璋”或闕筆避諱,或用“〇〇”代“刊行”二字,或“〇〇〇刊行”徑闕;特别是第五册中有題“宋儒學案。謝山續修,後學盧鎬校訂”,第十九册卷端題“梨洲先生宋儒學案卷一百。後學全祖望續修,鄭大節、毛德基校”。至於其中在一些學案前往往根據該學案人物,分别題有“宋儒學案”“元儒學案”“宋元儒學案”等字樣而無下署者頗多,或題或不題,前後并不統一。

據稿本原封所載學案名目,有五十餘學案,以其與正文相較,并不完全一致。如第五册原封題“永嘉學案”,正文簽題作“永嘉程門學案”;第九册原封題“南軒學案、紫陽學案”,但正文僅有《紫陽學案》,《南軒學案》實脱。此外,各學案内體例尚不統一。

據王梓材、馮雲濠《宋元學案考略》,全祖望亡後,其手稿爲抱經樓所得,盧鎬嘗據全氏手稿謄寫,并寄示底稿即全氏手稿二十册(即“全氏草稿本”)與黄璋,黄璋整理并命黄直垕抄録成八十六卷(即“餘姚黄氏校補本”)。考此稿本,題署標明係黄宗羲原稿,經黄百家纂輯,全祖望續纂,黄璋校補,故在卷中多有此四人之案語。然不僅此,此稿尚有顧諟、楊開沅等人之校語,盧鎬、鄭大節、毛德基校訂等字樣,以及黄徵乂(即稿中稱“平黼”“徵乂”者,乃黄璋次子)校語。故此稿本不僅保存了全祖望稿本的某些狀態,而且也存有月船盧氏本、二老閣本的某些綫索,特别是呈現了餘姚黄氏校補本的底本樣貌。

今日流行之《宋元學案》,有王梓材、馮雲濠所校《宋元學案》百卷本,又有王梓材、馮雲濠所輯《宋元學案補遺》百卷本、四十二卷本。取此稿本與諸本相校,此稿本不同於上述諸本,其對於理解全氏草稿本、月船盧氏本、二老閣本、餘姚黄氏校補本,以及王梓材、馮雲濠校本均極有助益。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史部·傳記類一》著录:“宋元學案校補不分卷。清黄璋撰。稿本。”所指即此稿本。



陳開勇

二〇二三年三月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