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稿抄本丛刊续编(全四十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定价 36000.00
责任编辑 张珂卿 ISBN 978-7-5013-7701-5
出版时间 2023-03-31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23-03-31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史籍史料
中图分类 Z121.7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本书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45种有重要价值的稿抄本文献汇编成书,包括稿本20种,抄本25种,分为经、史、子、集四类,是对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珍稀稿抄本文献的继续开发。本书所选录的稿抄本大多数都未曾付梓刻印,除北师大图书馆外,亦未见有其他公私机构收藏,如清抄本《读易辑要》、稿本《诗学自怡录》、清抄本《徐丈集注说文》、清抄本《毕秋帆奏稿。本书所收稿抄本多为未曾刊刻,且多名家批校,递藏有绪,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与版本价值。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總目録



第一册



讀易輯要十卷(卷一—七)佚名撰清抄本一



第二册



讀易輯要十卷(卷八—十)佚名撰清抄本一



睫巢詩説不分卷睫巢咏詩不分卷(清)吴顥撰(清)吴爲楫輯清抄本七三



詩學自怡録不分卷(清)王約撰稿本一八九



毛詩庶物疏補遺一卷詩傳校异一卷(毛詩庶物疏補遺一)(清)吴唐林撰稿本四六一



第三册



毛詩庶物疏補遺一卷詩傳校异一卷(毛詩庶物疏補遺二詩傳校异)(清)吴唐林撰稿本一



吴南屏先生評點《孟子》七篇(清)吴敏樹撰清抄本一六三



説文引經考不分卷(清)程琰撰清姚氏咫進齋抄本三三三



第四册



徐丈集注説文不分卷(清)徐棻集注(清)皮錫瑞録清抄本一



説文蒙求不分卷(清)劉庠撰清抄本一五九



第五册



説文檢字不分卷(一)(清)查德基撰稿本一



第六册



説文檢字不分卷(二)(清)查德基撰稿本一



第七册



説文通訓定聲檢字二卷(清)查德基撰稿本一



説文解字部首采箋十五卷商玄微撰民國三十三年(1944)稿本一八五



第八册



字丳十卷(清)李次山撰清抄本一



第九册



轉注新考不分卷趙怡撰趙愷編訂清末民國間趙愷、趙宗靖抄本一



六書故檢字不分卷(清)歸曾祁撰稿本一三九



馬氏等韵不分卷(清)馬自援撰(清)邵其德傳(清)韓世堯口授清抄本二七三



第十册



廣諧聲表不分卷(一)(清)黄以愚撰稿本一



第十一册



廣諧聲表不分卷(二)(清)黄以愚撰稿本一



第十二册



海陽南鄉土音分類辯正二卷(清)戴純齋撰清抄本一



前秦書四十卷存十三卷(本紀)惲毓鼎撰清光緒間稿本四〇一



第十三册



前秦書四十卷存十三卷(列傳)惲毓鼎撰清光緒間稿本一



正史新奇二十六卷(卷一—十三)(清)李清撰清初抄本一〇一



第十四册



正史新奇二十六卷(卷十四—二十六)(清)李清撰清初抄本一



吴氏忠孝城南支譜不分卷(一)(清)吴兆元纂修(清)吴肯堂增補(清)吴光綬校清乾隆間稿本三六一



第十五册



吴氏忠孝城南支譜不分卷(二)(清)吴兆元纂修(清)吴肯堂增補(清)吴光綬校清乾隆間稿本一



第十六册



歙西溪南吴氏唐始祖光公傳至元十二世祖如川公派下家譜不分卷(清)吴應泰續修清抄本一



劉氏鋹公分支譜四卷首一卷佚名撰清抄、刻本二五七



第十七册



浚儀趙氏宗譜不分卷(清)趙廷贊修清光緒十二年(1886)稿本一



陳錫麒年譜不分卷(一)(清)陳錫麒編陳鴻保續編稿本三七一



第十八册



陳錫麒年譜不分卷(二)(清)陳錫麒編陳鴻保續編稿本一



紅蘭逸乘四卷(清)張紫琳撰清抄本七七



黄運兩河奏議不分卷(清)張師載等撰清抄本二八五



第十九册



畢秋帆奏稿不分卷(清)畢沅撰清抄本一



吴棠奏稿不分卷(清)吴棠撰稿本二三三



第二十册



文獻通考補增三卷參補二十六卷存二十三卷(補增三卷)(清)葉濬發撰清抄本一



第二十一册



文獻通考補增三卷參補二十六卷存二十三卷(參補卷一—六)(清)葉濬發撰清抄本一



第二十二册



文獻通考補增三卷參補二十六卷存二十三卷(參補卷七—九)(清)葉濬發撰清抄本一



第二十三册



文獻通考補增三卷參補二十六卷存二十三卷(參補卷十—十二)(清)葉濬發撰清抄本一



第二十四册



文獻通考補增三卷參補二十六卷存二十三卷(參補卷十三—十五)(清)葉濬發撰清抄本一



第二十五册



文獻通考補增三卷參補二十六卷存二十三卷(參補卷十六—十七十九—二十中)(清)葉濬發撰清抄本一



第二十六册



文獻通考補增三卷參補二十六卷存二十三卷(參補卷二十一—二十二二十四)(清)葉濬發撰清抄本一



第二十七册



文獻通考補增三卷參補二十六卷存二十三卷(參補卷二十六)(清)葉濬發撰清抄本一



威勝京營陸軍章程稿佚名撰清抄、繪本一九一



陸軍第一中學堂暫行規則佚名撰清末抄本二四五



故宫各殿第一次書畫點查册不分卷(一)佚名撰稿本四〇一



第二十八册



故宫各殿第一次書畫點查册不分卷(二)佚名撰稿本一



第二十九册



故宫各殿第一次書畫點查册不分卷(三)佚名撰稿本一



第三十册



山左碑目四卷(清)段松苓撰清抄本一



斗建彙考一卷先聖生卒年月日考二卷服鳥賦年月日考一卷(清)談泰撰清抄本三八七



第三十一册



周易懸鏡十卷存五卷(明)喻有功撰清抄本一



耕暇堂瑣談一卷(清)鄒存淦撰稿本二五一



雪齋瑣綴二卷(卷一)(清)林豐年撰稿本四〇一



第三十二册



雪齋瑣綴二卷(卷二)(清)林豐年撰稿本一



玭珠分韵解題五卷(卷一—二)(清)王琛輯清淮陰潘氏静一書屋抄本六五



第三十三册



玭珠分韵解題五卷(卷三—五)(清)王琛輯清淮陰潘氏静一書屋抄本一



六種詩集合抄七卷(清)銘岳撰佚名輯清抄本二八九



潑墨軒詞不分卷(清)戴鑑撰稿本四四一



第三十四册



聚學軒詞稿録存三卷劉世珩撰清光緒間稿本一



聽楓詞(清)陳鍾岳撰稿本四三



第三十五册



小居竹軒詞稿二卷(清)成沂撰(清)丁至和批點稿本一



齊人夢鼓詞東郭略二卷十二回(卷上第一—卷下第八回)(清)陳叔成撰稿本一六七



第三十六册



齊人夢鼓詞東郭略二卷十二回(卷下第九—十二回)(清)陳叔成撰稿本一



龍圖耳録一百二十回(第一—十九回)佚名撰清光緒七年(1881)抄本一一一



第三十七册



龍圖耳録一百二十回(第二十—四十二回)佚名撰清光緒七年(1881)抄本一



第三十八册



龍圖耳録一百二十回(第四十三—六十九回)佚名撰清光緒七年(1881)抄本一



第三十九册



龍圖耳録一百二十回(第七十—九十三回)佚名撰清光緒七年(1881)抄本一



第四十册



龍圖耳録一百二十回(第九十四—一百二十回)佚名撰清光緒七年(1881)抄本一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的前身爲清末京師優級師範學堂圖書室,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其藏書基於“舊師大”“舊女師大”“舊輔仁大學”所藏,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數十年的搜集采購、名家捐贈,形成了今日規模,現藏古籍四十萬册,其中善本古籍約四萬餘册,一百三十種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録》。明清刻本是館藏善本的主體,包括明嘉靖白棉紙本、明刻套印本、明清版畫、明清内府刻本等。還有大量的名家稿抄本及批校題跋本、清代名人書札及輿圖、版畫、石刻拓片等藏品,館藏品種齊全。



《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稿抄本叢刊續編》(以下簡稱《續編》)輯録的四十五種稿抄本,包括稿本二十種,抄本二十五種,這些稿抄本多未見刊刻,流傳稀少,文獻價值和版本價值較高;少數稿抄本雖有刻本或其他抄本行世,但在内容上不盡相同,這些相异處對文獻的流傳、考證、校勘等也都極具價值。《續編》按照四部分類法編排,涵蓋經、史、子、集四部,其中經部十七種,史部十六種,子部五種,集部七種。


稿本是書籍的最初形態,保存了書籍的最原始面貌,無傳寫、翻刻之訛,具有較高的版本價值,尤其某些稿本未經傳抄、刻梓,可謂存世孤本。如《續編》所選清陳錫麒編、陳鴻保續編《陳錫麒年譜》,清陳叔成撰《齊人夢鼓詞》,清查德基撰《説文檢字》《説文通訓定聲檢字》,商玄微撰《説文解字部首采箋》,清吴唐林撰《毛詩庶物疏補遺》,清趙廷贊修《浚儀趙氏宗譜》等,均未見刊本及其他抄本行世,這些本館獨有的稿本對我們瞭解這些學人及其著述思想具有較高的價值。稿本中還有一些爲名家著述,以及經名人批校題跋及名家收藏者,如著名藏書家、刻書家、學者劉世珩《聚學軒詞稿録存》稿本,清名宦、文人惲毓鼎《前秦書》的稿本;清歸曾祁撰《六書故檢字》有繆荃孫題跋;清戴鑑撰《潑墨軒詞》稿本經馬叙倫收藏。名家稿本又經名人題跋和收藏,愈加凸顯稿本的文獻價值與藝術價值。《續編》還有部分稿本作者、年代不明,此次整理時亦詳加考證。


抄本價值雖遜於稿本,但亦對文獻的保存、流傳起重要作用,尤其某些文獻的稿本、刊本已失存,僅賴抄本流傳。如《續編》中清談泰撰《斗建彙考》、佚名撰《讀易輯要》、清吴顥撰《睫巢詩説》、佚名撰《劉氏鋹公分支譜》、清王琛輯《玭珠分韵解題》、清吴應泰續修《歙西溪南吴氏唐始祖光公傳至元十二世祖如川公派下家譜》、清徐棻集注《徐丈集註説文》等,因無其他版本流傳,這些抄本亦可謂存世孤本。抄本中亦有名家抄録題跋收藏者,如清程琰《説文引經考》乃清姚氏咫進齋抄本,爲潘承弼舊藏,《著硯樓題跋記》著録;清吴敏樹撰《吴南屏先生評點〈孟子〉七篇》有清名宦唐炯題識;清李清撰《正史新奇》經毛氏汲古閣收藏。有些抄本雖有刻本或其他抄本行世,但在内容上與現行的刻本、其他抄本有出入,因此也具有相當的版本與文獻價值。如《龍圖耳録》一書,有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本,清光緒五年(1879)印《忠烈俠義傳》本,此次整理將館藏抄本與二本比對,顯示了《龍圖耳録》作爲源出唱本的章回小説,在流傳過程中的文本變化。趙怡是西南巨儒鄭珍的外孫,受鄭氏影響撰《轉注新考》一書,此書未見刊行,館藏兩部抄本,均爲趙怡從弟趙愷抄録,此次《續編》收録了其中一部抄本,這部抄本爲另一抄本的底本,亦即趙愷參與抄録的原始抄本,具有較高的版本價值。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