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管子(全三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唐)房玄龄 定价 60.00
责任编辑 靳诺(常规) ISBN 978-7-5013-6369-8
出版时间 2018-06-30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8-06-30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平装,大32开,
丛  书  名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
所属分类 哲学宗教
中图分类 B226.12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管子》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即以此为稷下之学的管子学派。《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子部道家类,《隋书·经籍志》列入法家类。《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子部法家类。内容博大精深,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前475~前221)至秦汉时期,汉初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包括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其中以黄老道家著作最多,其次法家著作18篇,其余各家杂之,其中的法家思想是道家影响下的法家思维。 本书是国学基本典籍丛刊种的一种,选取最早之宋刻本影印出版。
 
目录[ 滚动 - 展开 ]  
 
总 目 录
第一册
卷第一
牧民第一•一三
形势第二•一八
权修第三•二四
立政第四•三一
乘马第五•三九
卷第二
七法第六•四九
版法第七•五八
卷第三
幼官第八•六一
幼官图第九•七三
五辅第十•八三
卷第四
宙合第十一•九一
枢言第十二•一○三
卷第五
八观第十三•一一一
法禁第十四•一二○
重令第十五•一二五
卷第六
法法第十六•一三一
兵法第十七•一四六
卷第七
大匡第十八•一五三
卷第八
中匡第十九•一七七
小匡第二十•一八一
王言第二十一(阙)•二○七

第二册
卷第九
霸形第二十二•一
霸言第二十三•七
问第二十四•二一
谋失第二十五(阙)•二八
卷第十
戒第二十六•二九
地图第二十七•三八
参患第二十八•三九
制分第二十九•四四
君臣上第三十•四七
卷第十一
君臣下第三十一•五九
小称第三十二•七一
四称第三十三•七七
正言第三十四(阙)•八三
卷第十二
侈靡第三十五•八五
卷第十三
心术上第三十六•一一九
心术下第三十七•一二六
白心第三十八•一三○
卷第十四
水地第三十九•一三九
四时第四十•一四四
五行第四十一•一五一
卷第十五
势第四十二•一五九
正第四十三•一六二
九变第四十四•一六四
任法第四十五•一六五
明法第四十六•一七三
正世第四十七•一七五
治国第四十八•一七九
卷第十六
内业第四十九•一八三
封禅第五十•一九一
小问第五十一•一九三
第三册
卷第十七
七臣七主第五十二•一
禁藏第五十三•九
卷第十八
入国第五十四•一九
九守第五十五•二一
桓公问第五十六•二四
度地第五十七•二五
卷第十九
地员第五十八•三五
弟子职第五十九•四四
言昭第六十(阙)•四八
修身第六十一(阙)•四八
问霸第六十二(阙)•四八
牧民解第六十三(阙)•四八
卷第二十
形势解第六十四•四九
卷第二十一
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七五
版法解第六十六•七八
明法解第六十七•八七
巨乘马第六十八•一○三
乘马数第六十九•一○五
问乘马第七十(阙)一○八
卷第二十二
事语第七十一•一○九
海王第七十二•一一一
国蓄第七十三•一一三
山国轨第七十四•一二一
山权数第七十五•一二六
山至数第七十六•一三三
卷第二十三
地数第七十七•一四三
揆度第七十八•一四八
国准第七十九•一五七
轻重甲第八十•一五九
卷第二十四
轻重乙第八十一•一七五
轻重丙第八十二(阙)•一八五
轻重丁第八十三•一八五
轻重戊第八十四•一九九
轻重己第八十五•二○六
轻重庚第八十六(阙)•二一○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序言

《管子》作为先秦法家类著作的代表,是齐国管仲学派发挥管仲思想的集体创作,托名管仲(约前七二三—前六四五)撰,符合当时著作的习惯。管仲名夷吾,字仲,谥敬,称管敬仲,颍上(今安徽阜阳)人。是先秦法家的先驱和早期代表,与战国法家商鞅、韩非齐名,习称“管商韩”。
管仲任齐相四十年(前六八五—前六四五),辅佐桓公,变法图强,使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论语•宪问》),成“春秋五霸”之首。管仲在齐国政治、经济、军事各领域建功立业,功勋卓著。
《管子》注者,历代著录或说“房玄龄”,或说“尹知章”。如今可知,房玄龄撰《管子注》的说法,是后人假托。《四库全书总目》对此有综合考证。尹知章(—七一八),绛州翼城(今属山西)人。武则天长安年间入仕,终官国子博士。两《唐书》有传。尹氏勤学,曾注《孝经》《老子》《庄子》《韩非子》《管子》等。除《管子》尹氏注外,其余注本,今已不存。
《管子》成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韩非子•五蠹》云:“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韩非根据见闻,言当时家家藏有《管子》,反映真实情况。汉代贾谊、晁错、司马迁等人著述,亦均有提及。可见《管子》在战国时期到汉代,广为传诵。
齐国托名管仲的各种著作版本,保存于齐国史馆。至汉代,《管子》篇幅已扩展数倍。西汉末年,官方征集图书,经刘向(约前七七—前六)编辑,“校除复重”,定《管子》八十六篇,是后世所见《管子》版本之源。刘向编《管子》八十六篇,传至今天,十篇遗失(有标题,无正文),实存七十六篇。《管子》发挥管仲思想,与众多古籍记载相合,证明是真实的历史文献。
《管子》内容广博,篇幅宏伟,是管仲学派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融会贯通而成的创造性的综合产物。该书总体突出法家论说,同时表现与诸子百家思想渗透融通的趋势。《管子》适应春秋战国时代需要,反映齐国变法实践,表现兼容百家、辩证综合的著作特征。其侧重用道家哲学阐释法家义理,体现道法结合、相容并包的学术意涵。
《管子》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逻辑、教育、美学和军事等诸多学科门类及研究领域,极大丰富了我国古代理论宝库,促进了学术文化发展。《明法》篇提倡修明法度,阐发“以法治国”的命题。主张“动无非法”,一切按法度办理。提出“政不二门”,倡导中央集权,政治统一,政出一门,是杰出的法律哲学论文,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可为今日依法治国启迪借鉴。
《霸形》《霸言》篇提出以“百姓”为本,“以人为本”的命题,说:“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牧民》篇侧重探讨治国原则,把“礼、义、廉、耻”四种道德规范,称为“国之四维”,即治国的四大纲领。同时注重发展农业、振兴经济,与“礼、义、廉、耻”等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教育相结合。
  《重令》篇说:“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人心之变,有余则骄,骄则缓怠。”物极必反,对立转化,管仲学派阐发天道人情的辩证规律,具有深邃的科学哲学意味,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价值。
《权修》篇论教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阐发百年树人、培育人才的重要性,成为至理名言。
《兵法》篇阐述用兵方法,重视权衡战争整体的利弊得失,探索战略决胜之道,是杰出的军事哲学论文,涉及战略、战术、器备、训练,以及战争的主动性、灵活性、机动性等精妙绝伦的总结概括,文辞洗练,生动有趣,极富哲理。
《制分》篇说:“凡用兵者,攻坚则轫,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故坚其坚者,瑕其瑕者。屠牛坦朝解九牛,而刀可以莫铁,则刃游间也。”用兵攻坚易受挫,攻弱易奏效。攻坚,其薄弱环节会变坚固。攻弱,其坚固部分会变薄弱。面对敌人坚固环节,稳住不动。面对敌人薄弱环节,设法削弱。以屠牛坦一天割解九头牛为例,屠刀锐利能削铁,这是因刀刃在骨缝间活动的原故。《管子》对用兵之道的精炼描述,活用老庄道家哲学精华,渗透对战争规律的深刻理解,是军事哲学的精言妙道,现代将帅必知必读。
此《宋本管子》共二十四卷。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二至二十五字不等,小字双行二十八至三十一字不等,白口,左右双边。首列杨忱北宋庆历四年(一〇四四)《管子序》,次列目录。后列刘向《进书序录》。刘向书序后为卷首,卷端署名题“唐司空房玄龄注”。卷尾有黄丕烈、戴望两人手跋。钤“玉兰堂”“辛夷馆印”“季振宜印”“干学”“黄丕烈印”“汪士钟印”“铁琴铜剑楼”“祁阳陈澄中藏书记”等印记,知其曾经明清两代藏书名家递藏。
据卷末张嵲《读〈管子〉》一篇可知,此本之刻在绍兴九年己未(一一三九)之后。另据讳字及刻工姓名,可推定此本为南宋初年浙江刻本,亦是存世《管子》宋刻孤本,弥足珍贵。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再造善本》曾据此影印,亦为此次《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影印底本。
《管子》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管子》义理深邃,经后人不断诠释,对当今社会启示良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读《管子》,可以领略这部经典的巨大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希望《宋本管子》的影印出版,有助于读者大众汲取《管子》思想精髓,转化创新,活用传统典籍文化。



孙中原

二○一八年三月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