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浠水县博物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分享到:
编  著  者 《湖北省浠水县博物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编委会 定价 290.00
责任编辑 赵嫄 ISBN 978-7-5013-7577-6
出版时间 2022-11-30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22-11-30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所属分类 工具书
中图分类 Z838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本书系湖北省浠水县博物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湖北省浠水县博物馆所藏1912年以前的古籍6375条,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检索使用。

本书是《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系列丛书之一种,该丛书是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旨在摸清家底,揭示馆藏,反映古籍的基本信息,为古籍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依据。目前该丛书已出版各级各类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130余种。




 
目录[ 滚动 - 展开 ]  
 


《湖北省浠水縣博物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1



《湖北省浠水縣博物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前言1



 420000-2383-0000001至0006375(古籍普查登記編號)1



 



書名筆畫字頭索引287



書名筆畫索引305

 
前言[ 滚动 - 展开 ]  
 
浠水位於長江中游北岸,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建縣,時名希水縣,距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南朝梁普通元年(520),改縣名爲浠水縣,縣名“浠水”自此始。浠水以河爲名,縣以河顯,山水秀麗,物産豐富,以“魚米之鄉”“文化之鄉”而久負盛名。


靈山秀水多俊杰,浠水歷代名人輩出,先後走出2名狀元、110多名進士。僅舉犖犖大者:醫王龐安時,其《傷寒總病論》實爲醫學經典;文宗陳沆,其《詩比興箋》盡顯狀元才學;愛國詩人聞一多,集詩書畫於一身;國學大師徐復觀,融合儒道,貫通古今。


新中國成立初期,白水田、張若谷、石川等浠水老一輩領導們遠見卓識,重視祖國優秀文化遺産的保護,在浠水文廟成立縣文物保管處(即浠水縣博物館的前身),將分散在各處的古籍、碑帖等,一律收攏集中保管,千方百計搶救珍貴文物。1958年,浠水縣博物館正式命名。六十多年來,我館歷任館長注重徵集古籍,從而使我館成爲湖北省建館較早、收藏古籍綫裝書衆多的縣級博物館。基於豐富的館藏,2010年,我館得以入選“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2007年以來,爲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强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我們積極開展古籍普查登記工作。在近十年的時間裏,工作人員忠於職守,對館藏古籍逐部核對,以期摸清家底,更求發現秘籍,以入善本之林。最終,我館綫裝文獻普查登記工作於2017年圓滿完成。經普查統計,我館藏綫裝文獻7313部41126册,内容涵蓋經、史、子、集、叢等多個類别。其中一級、二級、三級珍貴古籍共237部,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史料價值。


這次出版的《湖北省浠水縣博物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收録我館藏1912年以前古籍6375部36548册。本目録著録每部古籍的普查編號、索書號、題名卷數、著者、版本、册數、存卷等信息,書後還附有書名筆畫索引,便於讀者使用。


通過古籍普查,我館既鍛煉了人才,又完成了書本式目録,爲延續文脉、服務公衆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中華古籍既是古人思想的寶藏、先賢智慧的結晶,也是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是民族同胞的集體記憶。古籍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將繼續努力,砥礪前行。








《湖北省浠水縣博物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編委會


2022年3月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