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楚辞大典•第一编(全三十五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黄灵庚 定价 29000.00
责任编辑 程鲁洁 ISBN 978-7-5013-7923-1
出版时间 2023-12-06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23-12-06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文学艺术
中图分类 I207.223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楚辞》之学萌发于秦末汉初,两千多年来,《楚辞》文献学的研究一直是各时代的热门之学,目前海内外《楚辞》刻印、校读文献有上千种,面对卷轶浩繁的《楚辞》文献,在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做一次全面、系统的整理,对于《楚辞》和楚文化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楚辞大典》计划收入300余种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最为重要的《楚辞》及屈子文献(包括海内外的孤本、善本文献),依照原貌影印出版,并由专家为每种文献撰写提要。第一编收入“楚辞章句”和“楚辞集注”80种文献,不少都是海内外的孤本《楚辞》文献。《楚辞大典》的出版将为“楚辞学”研究提供一套珍贵的学术资料。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總目録



第一册

楚辭章句十七卷(漢)王逸撰(明)高第(明)黄省曾校正明正德十三年(1518)刻本一



第二册

楚辭章句十七卷(漢)王逸撰(明)高第(明)黄省曾校正(清)袁廷檮校跋明正德十三年(1518)刻本一



第三册

楚辭章句十七卷疑字直音補一卷(漢)王逸撰明隆慶五年(1571)豫章夫容館刻本一



第四册

楚辭章句十七卷附録一卷(漢)王逸撰(明)馮紹祖校正(清)彭孫遹彙評明萬曆十四年(1586)觀妙齋刻本一



第五册

楚辭章句十七卷附録一卷(漢)王逸撰(明)馮紹祖校正佚名批注明三樂齋翻刻觀妙齋本一



第六册

楚辭章句十卷(漢)王逸撰(明)吴琯校(清)錢陸燦批校明萬曆十四年(1586)俞初刻本一



第七册

楚辭章句十七卷(漢)王逸撰明萬曆朱燮元、朱一龍刻本一



第八册

楚辭章句十七卷(漢)王逸撰(明)朱燮元(明)朱一龍校(日)西村時彦批校明萬曆刻本一



第九册

楚辭章句十七卷(漢)王逸撰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劉廣刻本一



第十册

楚辭章句十七卷(漢)王逸撰(日)莊允益校(日)西村時彦考异日本寬延三年(1750)刻本一



第十一册

楚辭章句十七卷(漢)王逸撰(日)莊允益校(日)西村時彦疏證日本寬延三年(1750)刻本一



第十二册

楚辭王注考异上卷(日)西村時彦撰稿本一

王注楚辭翼二卷(日)董鷗洲撰稿本八五

楚辭音殘卷(隋)釋智鶱撰敦煌舊鈔本二六五

楚辭二卷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閔齊伋校刻三色套印本二六七



第十三册

讀書雜志·楚辭(清)王念孫撰清嘉慶二十二年至道光十一年(1817—1831)刻本一

札迻·楚辭王逸注(清)孫詒讓撰清光緒二十年(1894)刻二十一年(1895)重修本三三

楚辭校文三卷(清)毛祥麟撰稿本五三

楚辭考异一卷(清)劉師培撰民國二十五年(1936)寧武南氏鉛印《劉申叔先生遺書》本三八七



第十四册

楚辭校補易培基撰民國十一年(1924)、民國十二年(1925)《國學叢刊》第一卷第一期、第二卷第一期一

楚辭校補聞一多撰民國三十七年(1948)開明書店鉛印《聞一多全集》本二一

楚辭校勘記范午撰民國十八年(1929)《文學叢刊》第一集一七九

舊拓唐歐陽率更令正草九歌千文(唐)歐陽詢書民國二十五年(1936)中華書局影印本一九七

九歌書帖(宋)蘇軾書稿本二三一

離騷經(宋)米芾書臺北故宫博物院一九七五年影印《宋米芾墨迹》本二四一

九歌(宋)米芾書民國影印本三〇五

楚騷五卷附録一卷(卷一)(戰國)屈原等撰明正德十五年(1520)熊宇刻本三三七



第十五册

楚騷五卷附録一卷(卷二—五)(戰國)屈原等撰明正德十五年(1520)熊宇刻本一



第十六册

楚辭二卷(戰國)屈原等撰(漢)劉向輯明新安吴勉學刻本一

楚辭二卷(漢)劉安輯(漢)劉向續輯明萬曆十三年(1585)新都汪道昆刻本一九九

屈子七卷評一卷楚譯二卷參疑一卷(戰國)屈原等撰(明)毛晉參定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毛氏緑君亭刻本三五五



第十七册

翰苑七賢楷書楚辭(清)王仁堪等書民國二十五年(1936)商務印書館影印本一

離騷經一卷(清)佚名書鈔本八五

楚辭補注十七卷(卷一—七)(漢)王逸撰(宋)洪興祖補注明翻宋刻本一三一



第十八册

楚辭補注十七卷(卷八—十七)(漢)王逸撰(宋)洪興祖補注明翻宋刻本一

楚辭補注十七卷(卷一—二)(漢)王逸撰(宋)洪興祖補注明汲古閣初印本三二一



第十九册

楚辭補注十七卷(卷三—十七)(漢)王逸撰(宋)洪興祖補注明汲古閣初印本一



第二十册

楚辭補注十七卷(卷一—十一)(漢)王逸撰(宋)洪興祖補注王國維批校清初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第二十一册

楚辭補注十七卷(卷十二—十七)(漢)王逸撰(宋)洪興祖補注王國維批校清初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楚辭補注十七卷(卷一—八)(漢)王逸撰(宋)洪興祖補注(清)王引之評清康熙毛氏汲古閣刻本二一三



第二十二册

楚辭補注十七卷(卷九—十七)(漢)王逸撰(宋)洪興祖補注(清)王引之評清康熙毛氏汲古閣刻本一

楚辭補注十七卷(卷一—三)(漢)王逸撰(宋)洪興祖補注清天德堂翻印汲古閣本二九五



第二十三册

楚辭補注十七卷(卷四—十七)(漢)王逸撰(宋)洪興祖補注清天德堂翻印汲古閣本一



第二十四册

楚辭補注十七卷(漢)王逸撰(宋)洪興祖補注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惜陰軒叢書》本一



第二十五册

楚辭補注十七卷(卷一—十五)(漢)王逸撰(宋)洪興祖補注日本寬延二年(1749)皇都書林翻汲古閣刻本一



第二十六册

楚辭補注十七卷(卷十六—十七)(漢)王逸撰(宋)洪興祖補注日本寬延二年(1749)皇都書林翻汲古閣刻本一

評點王注楚辭十七卷(清)俞樾輯評民國六年(1917)中華圖書館石印本一一三



第二十七册

楚辭補注十七卷(漢)王逸撰(宋)洪興祖補注(清)譚獻批點清同治十一年(1872)金陵書局翻汲古閣刻本一



第二十八册

楚辭補注十七卷(漢)王逸撰(宋)洪興祖補注(日)西村時彦集釋清同治十一年(1872)金陵書局翻汲古閣刻本一



第二十九册

文選集注·楚辭二卷(南朝梁)蕭統撰唐鈔卷子本一

文選五臣注·楚辭二卷(南朝梁)蕭統撰(唐)吕延濟等注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建陽陳八郎刻本一六三

六家文選·楚辭二卷(南朝梁)蕭統撰(唐)李善等注韓國奎章閣翻北宋秀州刻本二〇七



第三十册

六家文選·楚辭二卷(南朝梁)蕭統撰(唐)李善等注南宋明州刻本一

六家文選·楚辭二卷(南朝梁)蕭統撰(唐)李善等注南宋建州刻本一〇五

六家文選·楚辭二卷(南朝梁)蕭統撰(唐)李善等注清嘉慶十四年(1809)胡克家翻南宋尤袤刻本二二七

文選·楚辭二卷(南朝梁)蕭統撰(唐)李善等注佚名彙評清乾隆葉樹藩校刻汲古閣本三一七

文選·楚辭二卷(南朝梁)蕭統撰(唐)李善等注(清)王同愈批校清同治八年(1869)金陵書局翻刻汲古閣本三七三

文選纂注·楚辭(明)張鳳翼撰明萬曆刻本四二五

文選章句·楚辭(明)陳與郊編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刻本四八三



第三十一册

義門讀書記·楚辭(清)何焯撰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長洲蔣氏刻本一

文選筆記·楚辭(清)許巽行撰清光緒刻本一一

重訂文選集評·楚辭(清)于光華輯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啓秀堂重刻本三一

文選音義·楚辭(清)余蕭客輯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静勝堂刻本八九

文選考异·楚辭(清)孫志祖撰清嘉慶刻《讀畫齋叢書甲集》本一〇五

選學膠言·楚辭(清)張雲璈撰民國十七年(1928)上海文瑞樓書局、北平直隸書局影印本一一五

文選集釋·楚辭(清)朱珔撰清光緒元年(1875)涇川朱氏梅村家塾刻本二二五

文選旁證·楚辭(清)梁章鉅撰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四〇一

文選箋證·楚辭(清)胡紹煐撰鈔本四七九

楚辭選注考六卷(清)尚兆山撰稿本五四一

楚辭翼注(清)李詳撰江蘇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排印《李審言文集》本五八七

文選平點·楚辭黄侃撰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印本六〇九



第三十二册

楚辭集注八卷辯證二卷(宋)朱熹撰(明)楊訥庵批校宋嘉定六年(1213)章貢郡齋刻本一



第三十三册

楚辭集注八卷辯證二卷後語六卷(宋)朱熹撰宋端平二年(1235)刻本一



第三十四册

楚辭集注八卷辯證二卷後語六卷(宋)朱熹撰清光緒十年(1884)黎庶昌《古逸叢書》影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高日新刻本一

楚辭集注八卷辯證二卷後語六卷(卷一—三)(宋)朱熹撰明成化十一年(1475)吴原明刻本四三九



第三十五册

楚辭集注八卷辯證二卷後語六卷(卷四—後語卷六)(宋)朱熹撰明成化十一年(1475)吴原明刻本一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弁 言





《楚辭文獻叢刊》於二○一四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以來,深受學術界青睞,給於《楚辭》研究者及文史工作者極大方便。譬如,我後來整理《楚辭要籍叢刊》,所用底本、參校本都在這部叢書之中,毋須去相關圖書館或者藏書樓查對、覆覈。近幾年國内出版社出版的《楚辭》類的點校本,差不多都依據此書版本,如湖南大學出版的鄭武《楚辭論文》也是如此。被出版學術著作、論文中的引用情况,已多到無從統計。由此可見,這部書的文獻價值已爲當下學術界廣泛認可,足見其影響力程度,是研究《楚辭》必備之書。


但是,《楚辭文獻叢刊》仍未能稱盡善盡美,留下些許遺憾。首先,出版後又陸陸續續發現一些當收而未收的珍貴文獻,如《楚辭章句》隆慶本的三次印本、《楚辭章句》張符升批校本、《楚辭補注》謝章鋌批校本、楊溥泉《楚辭研究》、馬淑蘭《楚辭研究》、《楚辭研究》等,都凡二十餘種。其次,雖已輯入《叢刊》某些版本,由於受當時條件限制,没能取得品相較爲精善的版刻,如黄文焕《楚辭聽直》,多有文字漫漶不明之處;王國維批校《楚辭補注》據縮微膠卷繙印而没有用原書。這些問題,都將留待以後再版處理。


令人鼓舞的是,我們終於等到了增補的良機:湖北宜昌市爲弘揚屈原文化,决定在《楚辭文獻叢刊》基礎上擴編爲《楚辭大典》,且作爲重大文化工程項目、打造千年文化精品來運作。今年六月,宜昌屈原文化研究院的雷青松院長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殷夢霞女士等人,冒着酷暑,相聚於金華市浙江師範大學,共則商討《楚辭》文獻編纂出版事宜,其執着於名山事業、貢獻屈原文化的學術精神,令我大爲感動。我雖年逾古稀,仍受聘於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从事研究工作,遂共同商定修訂、擴編原則:首以質量爲重,對將選入之書需要反復斟酌,將在“提要”中,充分論證、説明入選理由,謹防無學術價值之什,摻入其中。其次,保留原書體例,將分三批編輯出版,由八十册增至一百册左右,二○二六年全部完成。《楚辭文獻叢考》(上中下)三册,是歷來研究《楚辭》的成果,趁擴版之際,也重作修訂、增補,既且作爲“提要”,繫於每種收録《楚辭》文獻之首,又以全新面貌單獨予以重版。


《楚辭大典》或許是有生之年的最後一項工程,《楚辭》至此可以收筆矣。





八十老翁黄靈庚序於癸卯年癸亥月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