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方志序跋文献集粹续编(全七十四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中国古代地方志序跋文献集粹续编》编委会 定价 66000.00
责任编辑 潘竹 ISBN 978-7-5013-7698-8
出版时间 2024-04-30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24-04-30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史籍史料
中图分类 K29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中国地方志的编修历史较为久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编修理论、方法等。这些理论、方法及与方志相关的文化含义在方志编修者的序、跋中多可找到重要参考。本丛刊收录的主要是《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和其他方志丛刊著录和收录的、现可见 的方志之序、跋,旨在将历代方志所载序跋网罗一帙,尤其是由纂修者和名家撰写的序和跋,尽量收入其中。在编排顺序上,悉遵《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以省、府、州、县、乡为序。本丛刊选取华中、华南、西南两千余种重要方志中 的序跋万余篇,可为方志及相关地方文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专题参资料。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總目録



河南







第一册

[康熙]河南通志五十卷(清)賈漢復修(清)徐化成增修清康熙九年(1670)刻本一

[康熙]河南通志五十卷(清)顧汧(清)李輝祖修(清)張沐等纂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刻本二一五

[雍正]河南通志八十卷(清)田文鏡修(清)孫灝等纂清雍正十三年(1735)刻本二七三

[雍正]河南通志八十卷(清)田文鏡修(清)孫灝等纂清道光六年(1826)補刻本二七九

[雍正]河南通志八十卷(清)田文鏡修(清)孫灝等纂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刻本二九五

[乾隆]續河南通志八十卷首四卷(清)阿思哈纂修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刻本三〇七

[嘉靖]鄭州志六卷(明)徐恕修(明)王繼洛纂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刻本三三七

[康熙]鄭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清)何錫爵修(清)黄志清纂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刻本三四九

[乾隆]鄭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張鉞修(清)毛汝詵纂清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三六九

[民國]鄭縣志十八卷首一卷周秉彝修劉瑞璘纂民國五年(1916)刻本四〇九

[乾隆]滎陽縣志十二卷(清)李煦修(清)李清纂民國十三年(1924)鉛印本四三九

第二册

[民國]續滎陽縣志十二卷張向晨修張炘盧以洽纂民國十三年(1924)仁興石印局石印本一

[順治]滎澤縣志八卷(清)段補聖(清)每可薦修(清)李玿(清)沈士秀纂清順治十六年(1659)刻本二五

[乾隆]滎澤縣志十四卷圖一卷(清)崔淇修(清)王博(清)李維墧纂清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五七

[康熙]河陰縣志四卷(清)申奇彩修(清)毛泰徵纂清康熙三十年(1691)刻本九五

[民國]河陰縣志十七卷高廷璋胡荃修蔣藩纂民國十三年(1924)刻本一二七

[乾隆]汜水縣志二十二卷圖一卷(清)許勉燉修(清)禹殿鼇纂清乾隆九年(1744)刻本一七七

[民國]汜水縣志十二卷田金祺修趙東階張登雲纂民國十七年(1928)上海世界書局鉛印本一九七

[康熙]開封府志四十卷(清)管竭忠修(清)張沐纂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刻本二〇七

[順治]祥符縣志六卷(清)李同亨(清)張俊哲修(清)馬士騭纂清順治十八年(1661)刻本二九五

[乾隆]祥符縣志二十二卷(清)張淑載修(清)魯曾煜纂清乾隆四年(1739)刻本三一一

[光緒]祥符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清)沈傳義(清)俞紀瑞修(清)黄舒昺纂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刻本三二七

[宣統]陳留縣志四十二卷首一卷(清)鍾定纂修(清)武從超續修(清)趙文琳續纂清宣統二年(1910)石印本三四一

[嘉靖]杞縣志八卷(明)蔡時雍修(明)王顯志纂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刻本三五七

[乾隆]杞縣志二十四卷(清)周璣修(清)朱璿纂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刻本三六一

[嘉靖]尉氏縣志五卷(明)曾嘉誥修(明)汪心纂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刻本三六七

[道光]尉氏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劉厚滋(清)沈溎修(清)王觀潮等纂清道光十一年(1831)刻本三八九

[嘉慶]洧川縣志八卷首一卷(清)何文明修(清)李紳纂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刻本四〇七

[順治]新鄭縣志五卷(清)馮嗣京修(清)張光祖纂清順治十六年(1659)刻本四三五

第三册

[康熙]新鄭縣志四卷(清)朱廷獻(清)劉日烓纂修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一

[乾隆]新鄭縣志三十一卷首一卷(清)黄本誠纂修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刻本一五

[嘉靖]登封新志六卷(明)侯泰(明)王玉鉉纂修明嘉靖八年(1529)刻增修本二五

[康熙]登封縣志十卷(清)張聖誥修(清)焦欽寵纂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本四三

[嘉靖]蘭陽縣志十卷(明)褚宦修(明)李希程纂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刻本六五

[康熙]蘭陽縣志十卷(清)高世琦修(清)王旦(清)傅上襄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八九

[乾隆]蘭陽縣續志八卷(清)涂光範修(清)王壬纂清乾隆九年(1744)刻本九五

[康熙]儀封縣志四十卷首一卷(清)鍾定(清)朱弘士修清康熙三十年(1691)刻本一一七

[乾隆]儀封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紀黄中(清)王績修(清)宋宣纂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一三七

[乾隆]儀封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紀黄中(清)王績修(清)宋宣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河南建華印刷所鉛印本一四五

[康熙]考城縣志四卷(清)陳德敏修(清)王貫三纂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刻本一五七

[民國]考城縣志十四卷張之清修田春同纂民國十三年(1924)鉛印本二一五

[民國]考城縣志十四卷趙華亭修李盛謨纂民國三十年(1941)鉛印本二二一

[嘉靖]通許縣志二卷(明)韓玉纂修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刻本二二七

[乾隆]通許縣志十卷(清)阮龍光修(清)邵自祐纂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刻本二三七

[民國]通許縣新志十四卷張士傑侯昆禾纂修民國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二六三

[乾隆]中牟縣志十一卷首一卷(清)孫和相修(清)王廷宣纂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二七七

[同治]中牟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若烺修(清)焦子蕃纂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二八九

[民國]中牟縣志五編蕭德馨修熊紹龍纂民國二十五年(1936)中牟明德堂石印本三〇一

[嘉慶]密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景綸修(清)謝增纂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刻本三〇九

[民國]密縣志二十卷汪忠修吕林鍾閻鳳舞纂民國十二年(1923)鉛印本三二一

[嘉靖]鞏縣志八卷(明)周泗修(明)康紹第纂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刻本三三七

[嘉靖]鞏縣志八卷(明)周泗修(明)康紹第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涇川圖書館刻本三四三

[乾隆]鞏縣志四卷(清)邱軒昂修(清)曹鵬翊(清)趙發軔纂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三五一

[乾隆]鞏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李述武修(清)張紫峴纂民國十二年(1923)鉛印本三七三

[民國]鞏縣志二十六卷首一卷楊保東王國璋修劉蓮青張仲友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涇川圖書館刻本三八三

[順治]衛輝府志十九卷(清)程啓朱等修(清)蘇文樞(清)李實秀纂清順治十六年(1659)增刻萬曆本三九五

[乾隆]衛輝府志五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德昌修(清)徐郎齋纂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刻本四二三

[正德]新鄉縣志六卷(明)儲珊修(明)李錦纂明鈔本四三九

[乾隆]新鄉縣志三十四卷首一卷(清)趙開元修(清)暢俊纂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四四三

[民國]新鄉縣續志六卷韓邦孚蔣濬川修田芸生纂民國十二年(1923)鉛印本四六七

[乾隆]汲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徐汝瓚修(清)杜昆纂清乾隆二十年(1755)刻本四七五

[民國]汲縣今志二十章魏青鋩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南京鉛印本四八九

第四册

[順治]封丘縣志九卷首一卷(清)余縉修(清)李嵩陽纂清順治十六年(1659)刻本一

[順治]封丘縣志九卷首一卷(清)余縉修(清)李嵩陽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三三

[康熙]封丘縣續志不分卷(清)王賜魁修(清)李會生(清)宋作賓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三七

[康熙]封丘縣續志五卷(清)孟鏐(清)耿紘祚修(清)李承紱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四三

[民國]封丘縣續志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姚家望修黄蔭楠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四五

[乾隆]獲嘉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吴喬齡修(清)李棟纂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六三

[民國]獲嘉縣志十七卷首一卷(清)鄒古愚修(清)鄒鵠纂民國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七五

[順治]温縣志二卷(清)李若廙修(清)吴國用纂清順治十五年(1658)刻本九一

[乾隆]温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王其華修(清)苗于京纂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九九

[乾隆]濟源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蕭應植修(清)沈樗莊纂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刻本一〇七

[嘉慶]續濟源縣志十二卷(清)何荇芳修(清)劉大觀纂清嘉慶十八年(1813)刻本一四一

[嘉靖]輝縣志十卷(明)張天真纂修明嘉靖六年(1527)刻本一五三

[道光]輝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周際華修(清)戴銘纂清道光十五年(1835)百泉書院刻本一六五

[道光]輝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周際華修(清)戴銘纂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補刻本二四七

[萬曆]延津縣志四卷(明)劉元會修(明)李戴纂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刻本二六三

[康熙]延津縣志十卷(清)余心孺纂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刻本二七三

[乾隆]原武縣志十卷(清)吴文炘修(清)何遠纂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二九九

[嘉靖]陽武縣志三卷(明)吕楠纂修明嘉靖五年(1526)刻本三三五

[康熙]陽武縣志八卷(清)張慎纂修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刻本三四五

[乾隆]陽武縣志十二卷(清)談諟曾修(清)楊仲霞纂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三九五

[民國]陽武縣志六卷竇經魁修耿愔纂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印本四三一

[道光]武陟縣志三十六卷(清)王榮陛修(清)方履籛纂清道光九年(1829)刻本四四一

[民國]續武陟縣志二十四卷史延壽修王士傑纂民國二十年(1931)刻本四七一

第五册

[乾隆]孟縣志十卷(清)仇汝瑚修(清)馮敏昌纂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刻本一

[民國]孟縣志十卷首一卷阮藩儕修宋立梧楊培熙纂民國二十一年(1932)刻本二七

[順治]懷慶府志十四卷(清)彭清典修(清)蕭家芝纂清順治十七年(1660)刻本五一

[乾隆]新修懷慶府志三十二卷首一卷圖經一卷(清)唐侍陛(清)杜琮修(清)洪亮吉纂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一六一

[康熙]河内縣志五卷(清)李橒修(清)蕭家蕙(清)史璉纂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刻本一七三

[道光]河内縣志三十六卷(清)袁通修(清)方履籛(清)吴育纂清道光五年(1825)刻本二四九

[乾隆]修武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吴映白修(清)李謨纂(清)戈雲錦續修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增補本二六一

[道光]修武縣志十卷首一卷(清)馮繼照修(清)金皋(清)袁俊纂清同治七年(1868)孔繼中增刻本二六九

[嘉靖]彰德府志八卷(明)崔銑纂修民國鈔本三〇三

[萬曆]彰德府續志三卷(明)常存仁修(明)郭朴纂民國鈔本三〇五

[順治]彰德府續志八卷(清)宋可發修(清)吴之謨纂清鈔本三〇九

[乾隆]彰德府志二十二卷首一卷(清)劉謙(清)陳錫輅修(清)夏兆豐纂清乾隆五年(1740)刻本三一七

[乾隆]彰德府志三十二卷首一卷(清)盧崧修(清)江大鍵(清)程焕纂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本三七三

[康熙]安陽縣志十卷(清)馬國楨修(清)唐鳳翱纂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刻本三九一

[乾隆]安陽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陳錫輅修(清)朱煌纂清乾隆三年(1738)刻本三九九

第六册

[嘉慶]安陽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清)趙希璜修(清)武憶纂清嘉慶四年(1799)刻本一

[嘉慶]安陽縣志二十八卷首一卷(清)貴泰修(清)武穆淳纂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刻本五

[民國]續安陽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方策王幼僑修裴希度董作賓纂民國二十二年(1933)鉛印本一三

[康熙]南樂縣志十五卷(清)王培宗修(清)邱性善纂清康熙五十年(1711)增補明嘉靖末年本二一

[光緒]南樂縣志十卷首一卷補遺一卷(清)施有方(清)陸維炘修(清)武勛朝(清)李雲峰纂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刻本七九

[民國]南樂縣志十卷首一卷李鐵珊修郭保昌纂民國三十年(1941)鉛印本一〇五

[嘉靖]濮州志十卷(明)鄧韍纂修明嘉靖六年(1527)刻本一二五

[康熙]濮州續志二卷(清)郅玠修(清)任焕纂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刻本一三五

[宣統]濮州志八卷(清)高士英修(清)榮相鼎纂清宣統元年(1909)刻本一四三

[嘉靖]范縣志八卷(明)東時泰纂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刻本一九五

[康熙]范縣志三卷(清)霍之琯修(清)李簡身纂清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二〇九

[嘉慶]范縣志四卷(清)唐晟纂修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石印本二二五

[光緒]范縣志續編不分卷(清)楊沂修(清)杜均平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石印本二三七

[民國]續修范縣志六卷張振聲修余文鳳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二四一

[乾隆]滑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清)吴喬齡纂修(清)吕文光增修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刻本二四七

[同治]滑縣志十二卷(清)姚錕修(清)徐光第纂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二五三

[民國]重修滑縣志二十卷首一卷馬子寬修王蒲園纂民國二十一年(1932)鉛印本三〇七

[萬曆]濬縣志不分卷(明)李文昇等纂明萬曆刻本三一九

[光緒]續濬縣志八卷(清)黄璟修(清)李作霖(清)喬景濂纂清光緒十二年(1886)刻本三二七

[嘉靖]内黄縣志九卷(明)董弦等纂修明嘉靖十六年(1537)刻本三三三

[乾隆]内黄縣志十八卷首一卷(清)李湞修(清)黄之徵纂清乾隆四年(1739)刻本三五一

[光緒]内黄縣志十九卷首一卷(清)董慶恩(清)裘獻功修(清)陳熙春纂清光緒十八年(1892)刻本三九一

[民國]清豐縣志十卷首一卷劉朝陛修胡魁鳳纂民國三年(1914)鉛印本四六七

[民國]清豐縣志十卷龐仲濤纂修民國三十一年(1942)鉛印本四七七

第七册

[嘉靖]開州志十卷(明)孫巨鯨修(明)王崇慶纂一九六三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一

[康熙]開州志十卷首一卷(清)孫棨纂修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九

[嘉慶]開州志八卷首一卷(清)李符清修(清)沈樂善纂清嘉慶十一年(1806)刻本二五

[光緒]開州志八卷首一卷(清)陳兆麟修(清)祁德昌纂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四一

[正德]長垣縣志九卷(明)杜緯修(明)劉芳纂一九六四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五九

[康熙]長垣縣志八卷(明)張文炫原本(清)宗琮增修(清)王元烜增纂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增補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本七七

[嘉慶]長垣縣志十六卷(清)李于垣修(清)楊元錫纂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一二一

[道光]續修長垣縣志二卷(清)葛之鏞(清)陳壽昌修(清)蔣庸(清)郭餘裕纂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一四一

[同治]增續長垣縣志二卷(清)觀祜(清)費瀛修(清)齊聯芳(清)李元鵬纂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一五一

[崇禎]湯陰縣志十九卷(明)沙藴金修(明)蘇育纂明崇禎十年(1637)刻本一六一

[乾隆]湯陰縣志十卷(清)楊世達纂修清乾隆三年(1738)刻本二〇五

[順治]淇縣志十卷圖考一卷(清)王謙吉(清)王南國修(清)白龍躍(清)葛漢忠纂清順治十七年(1660)刻本二四一

[康熙]林縣志十二卷(清)徐岱(清)熊遠寄修(清)萬兆龍纂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二九一

[乾隆]林縣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楊潮觀纂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黄華書院刻本三四五

[咸豐]續林縣志四卷首一卷(清)康仲方修(清)衛濟世纂清咸豐元年(1851)刻本三五一

[民國]林縣志十八卷首一卷王澤溥王懷斌修李見荃纂民國二十一年(1932)石印本三五九

[嘉靖]歸德志八卷(明)李嵩纂修明嘉靖末年刻本三七一

[順治]歸德府志十卷(清)宋國榮修(清)羊琦纂清順治十七年(1660)刻本三七九

[乾隆]歸德府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清)陳錫輅(清)永泰修(清)查岐昌纂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四〇七

[康熙]商丘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劉德昌修(清)葉澐纂民國二十一年(1932)黄正忠石印本四二九

[嘉靖]夏邑縣志八卷(明)鄭相修(明)黄虎臣纂明嘉靖三十年(1551)刻本四五三

第八册

[民國]夏邑縣志九卷首一卷韓世勛修黎德芬纂民國九年(1920)石印本一



[光緒]柘城縣志十卷首一卷(清)元淮(清)傅鍾浚纂修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刻本七九

[光緒]續修睢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清)王枚修(清)徐紹廉纂清光緒十八年(1892)刻本一五三

[光緒]虞城縣志十卷(清)張元鑑原本(清)李淇增修(清)席慶雲增纂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刻本一七三

[嘉靖]永城縣志六卷(明)鄭禮纂修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刻本二七三

[康熙]永城縣志八卷(清)周正紀修(清)侯良弼纂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刻本二七九

[光緒]永城縣志三十八卷首一卷(清)岳廷楷修(清)胡贊采(清)吕永輝纂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刻本三〇一

[康熙]寧陵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王圖寧修(清)王肇棟纂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三二五

[宣統]寧陵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蕭濟南修(清)吕敬直纂清宣統三年(1911)刻本三七三

[民國]寧陵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孟廣贄纂修民國三十年(1941)鉛印本三九五

[乾隆]商水縣志十卷首一卷(清)董榕修(清)郭熙纂(清)牛問仁續纂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牛問仁增校刻本三九九

[民國]商水縣志二十五卷徐家璘宋景平修楊凌閣纂民國七年(1918)刻本四〇七

[乾隆]扶溝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七十一(清)董豐垣修(清)郝廷松(清)薄玫纂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四一九

[道光]扶溝縣志十三卷(清)王德瑛纂修清道光十三年(1833)刻本四三五

第九册

[光緒]扶溝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熊燦修(清)張文楷纂清光緒十九年(1893)大程書院刻本一

[康熙]鹿邑縣志十卷首一卷(清)吕士鵕修(清)梁建纂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刻本二七

[乾隆]鹿邑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許菼纂修清乾隆十八年(1753)真源書院刻本四三

[光緒]鹿邑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于滄瀾(清)馬家彦修(清)蔣師轍纂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刻本五三

[康熙]續修陳州志四卷(清)王清彦(清)張喆修(清)莫爾漼纂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刻本七九

[乾隆]陳州府志三十卷首一卷(清)崔應階修(清)姚之琅纂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一一七

[道光]淮寧縣志二十七卷(清)永銘修(清)趙任之(清)吴純夫纂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一九七

[民國]淮陽縣志二十卷首一卷嚴緒鈞修朱撰卿纂民國五年(1916)刻本二二五

[嘉靖]沈邱縣志五卷(明)李宗元纂修明嘉靖九年(1530)刻本二四五

[乾隆]沈邱縣志十二卷(清)何源洙修(清)魯之璠纂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二五三

[順治]西華縣志八卷(清)左國楨修(清)王鼎鎮(清)吴中奇纂鈔本二六七

[乾隆]西華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清)宋恂修(清)于大猷纂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二七七

[民國]西華縣續志十四卷首一卷凌甲烺吕應南修張嘉謀等纂民國二十七年(1938)鉛印本二八三

[嘉靖]太康縣志十卷(明)安都纂修明嘉靖三年(1524)刻本二八九

[道光]太康縣志八卷(清)戴鳳翔修(清)高崧(清)江練纂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三〇一

[民國]太康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杜鴻賓修劉盼遂纂民國二十二年(1933)鉛印本三七一

[民國]太康縣志十二卷首一卷郭成章修謝延祉纂民國三十一年(1942)鉛印本三七七

[乾隆]項城縣志十卷首一卷(清)韓儀修(清)張延福纂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三七九

[民國]項城縣志三十二卷首一卷張鎮芳修施景舜纂民國三年(1914)石印本四二九

[嘉靖]許州志八卷(明)張良知纂修一九六一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四三五

[康熙]許州志十五卷首一卷(清)胡良弼修(清)焦奎儒(清)寇哲纂清康熙五年(1666)刻本四六一

第十册

[乾隆]許州志十六卷(清)甄汝舟修(清)談起行纂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一

[道光]許州志十六卷首一卷(清)蕭元吉修(清)李堯觀纂清道光十八年(1838)刻本三一

[民國]許昌縣志二十卷王秀文修張庭馥纂民國十二年(1923)石印本三九

[嘉靖]鄢陵縣志八卷(明)劉訒纂修一九六三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五三

[順治]鄢陵縣志十卷(清)經起鵬修(清)劉漢黎纂清順治十六年(1659)刻本七一

[同治]鄢陵文獻志四十卷(清)蘇源生纂修清同治四年(1865)刻本八九

[民國]鄢陵縣志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靳蓉鏡修王介等纂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印本一〇九

[嘉靖]郾城縣志十二卷(明)楊邦梁等纂修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刻本一三七

[順治]郾城縣志十卷(清)荆其惇(清)傅鴻鄰修(清)閻舉纂清順治十六年(1659)刻本一五七

[乾隆]郾城縣志十卷(清)趙作霖纂修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一八一

[乾隆]郾城縣志十八卷(清)傅豫纂修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一九五

[嘉靖]襄城縣志八卷(明)林鸞纂修明嘉靖三十年(1551)刻本二一七

[康熙]襄城縣志十卷(清)佟昌年原本(清)陳治安增修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增刻本二二五

襄城文獻録十二卷(清)劉宗泗纂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刻本二四三

[乾隆]襄城縣志十卷首一卷(清)汪運正纂修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二四七

[嘉靖]魯山縣志十卷(明)姚卿修(明)孫鐸纂一九六三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二八七

[乾隆]魯山縣全志九卷(清)徐若階(清)馬慧姿修(清)傅爾英(清)宋足發纂清乾隆八年(1743)刻本二九九

[嘉慶]魯山縣志二十六卷(清)董作棟修(清)武億纂清嘉慶元年(1796)刻本三二七

[咸豐]郟縣志十二卷(清)姜篪修(清)郭景泰纂清咸豐九年(1859)刻本三三五

[同治]郟縣志十二卷(清)姜篪原本(清)張熙瑞續修(清)郭景泰續纂清同治四年(1865)增刻本四〇九

[正德]長葛縣志六卷(明)李璇修(明)車明理纂明正德十二年(1517)刻本四二九

[康熙]長葛縣志八卷(清)何鼎纂修清康熙三十年(1691)刻本四三三

[乾隆]長葛縣志十卷(清)阮景咸纂修(清)李秀生等纂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四五三

[民國]長葛縣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陳鴻疇修劉盼遂纂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四六九

第十一册

[順治]臨潁縣志八卷(清)李馥先修(清)吴中奇纂清順治十七年(1660)刻本一

[乾隆]臨潁縣續志八卷(清)劉沆修(清)魏運嘉纂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四五

[乾隆]舞陽縣志十二卷圖一卷(清)丁永琪修(清)李轍纂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九三

[道光]舞陽縣志十二卷(清)王德瑛纂修清道光十五年(1835)刻本一一七

[乾隆]葉縣志八卷(清)石其灝修(清)程沭纂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一三九

[同治]葉縣志十卷首一卷(清)歐陽霖(清)張佩訓修(清)倉景恬(清)胡廷楨纂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重印本一五一

[嘉慶]寶豐縣志二十四卷(清)陸蓉修(清)武億纂清嘉慶二年(1797)刻本一八一

[道光]寶豐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李彷梧修(清)耿興宗(清)鮑桂徵纂清道光十七年(1837)刻本一八七

[乾隆]禹州志十四卷(清)邵大業修(清)孫廣生纂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一九九

[道光]禹州志二十六卷(清)朱煒修(清)姚椿(清)洪符孫纂清道光十五年(1835)刻本二六一

[民國]禹縣志三十卷首一卷車雲修王棽林纂民國二十八年(1939)刻本三二三

[民國]確山縣志二十四卷張縉璜纂修民國十七年(1928)修二十年(1931)鉛印本三三三

[民國]西平縣志四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李毓藻修陳銘鑑纂民國二十三年(1934)刻本三五九

[康熙]汝寧府志十六卷(一)(清)金鎮修(清)孔暹纂清康熙元年(1662)刻本三六三

第十二册

[康熙]汝寧府志十六卷(二)(清)金鎮修(清)孔暹纂清康熙元年(1662)刻本一

[康熙]汝寧府志十六卷首一卷(清)何顯祖修(清)董正纂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刻本一四一

[嘉慶]汝寧府志三十卷首一卷(清)德昌修(清)王增纂清嘉慶元年(1796)刻本一九七

[順治]汝陽縣志十卷(清)紀國珍修(清)劉元琬(清)羊璘纂清順治十七年(1660)刻本二一九

[康熙]汝陽縣志十卷(清)丘天英修(清)李根茂纂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刻本二三三

[乾隆]新蔡縣志十卷(清)莫璽章修(清)王增纂清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二六五

[康熙]泌陽縣志四卷(清)程儀千修(清)馬之起纂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刻本二八三

[道光]泌陽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倪明進修(清)栗郢纂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二八七

[順治]遂平縣志十五卷(清)張鼎新修(清)趙之珩纂清順治十六年(1659)刻本三〇一

[乾隆]遂平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金忠濟修(清)祝暘(清)魏弘謨纂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三一九

[康熙]上蔡縣志十五卷(清)楊廷望修(清)張沐纂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刻本三四一

[嘉靖]真陽縣志十卷補遺一卷(明)何麟纂修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刻本三五九

[嘉慶]正陽縣志十卷(清)彭良弼修(清)吕元灝等纂(清)楊德容補修(清)賀祥補纂清嘉慶元年(1796)刻本三七七

[民國]重修正陽縣志八卷首一卷末一卷劉月泉劉炎光修陳全三魏松聲纂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印本四〇九

[乾隆]信陽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張鉞修(清)萬侯纂民國十四年(1925)鉛印本四二三

[民國]重修信陽縣志三十一卷首一卷方廷漢謝隨安修陳善同纂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印本四四一

[順治]息縣志十卷(清)邵光胤修(清)宣洪猷纂清順治十四年(1657)刻本四四七

第十三册

[康熙]息縣續志八卷(清)鄭振藻(清)蔣彪修(清)何朝宗纂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刻本一

[嘉慶]息縣志八卷首一卷(清)劉光輝修(清)任鎮及纂清嘉慶四年(1799)刻本一一

[光緒]續修息縣志不分卷(清)趙輝棣修(清)夏縉卿纂清光緒六年(1880)刻本二九

[嘉靖]固始縣志十卷(明)張梯修(明)葛臣纂一九六三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三九

[順治]固始縣志十卷(清)包韺纂修清順治十六年(1659)刻本五三

[康熙]固始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楊汝楫纂修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刻本一一一

[乾隆]固始縣續志十二卷(清)包桂纂修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一四九

[乾隆]重修固始縣志二十六卷首一卷(清)謝聘修(清)洪亮吉纂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刻本二一三

[順治]光州志十二卷(清)莊泰弘修(清)孟俊纂清順治十七年(1660)刻本二四七

[乾隆]光州志十二卷(清)李訒纂修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三四七

[乾隆]光州志六十八卷(清)高兆煌纂修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刻本三七一

[光緒]光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清)楊修田修(清)馬佩玖纂清光緒十二年(1886)刻本三八五

光州鄉土志不分卷(清)胡贊采編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刻本三九五

[乾隆]羅山縣志八卷(清)葛荃修(清)李之杜(清)謝寶樹纂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三九七

第十四册

[嘉靖]商城縣志八卷(明)萬炯修(明)張應辰纂明嘉靖三十年(1551)刻本一

[嘉慶]商城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武開吉修(清)周之騄纂清嘉慶八年(1803)刻本一九

[嘉靖]光山縣志九卷(明)沈紹慶修(明)王家士纂一九六二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四三

[乾隆]光山縣志三十二卷首一卷(清)楊殿梓修(清)錢時雍纂清光緒十五年(1889)補刻本六九

[民國]光山縣志約稿四卷首一卷許希之修晏兆平纂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印本一〇七

[順治]南陽府志十三卷圖一卷(清)王維新等修(清)劉漢客纂清順治十六年(1659)刻本一一五

[康熙]南陽府志六卷(清)朱璘纂修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一四三

[嘉慶]南陽府志六卷圖一卷(清)孔傳金纂修清嘉慶十二年(1807)刻本一五三

[康熙]南陽縣志六卷首一卷(清)張光祖修(清)宋景愈(清)徐永芝等纂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刻本一五五

[光緒]南陽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潘守廉修(清)張嘉謀(清)張鳳岡纂清光緒三十年(1904)刻本一六七

[乾隆]裕州志六卷(清)董學禮纂修(清)宋名立續修清乾隆五年(1740)增刻本一八五

[康熙]唐縣志八卷首一卷(清)平鄗鼎修(清)李璜纂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本一九七

[乾隆]唐縣志十卷(清)黄文蓮修(清)吴泰來纂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本二四七

[康熙]新野縣志八卷首一卷(清)武國樞纂修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刻本二六五

[乾隆]新野縣志九卷首一卷(清)徐金位纂修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二八七

[嘉靖]鄧州志十六卷(明)潘庭楠纂修一九六三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二九五

[順治]鄧州志二十卷(清)陳良玉修(清)彭而述纂清順治十六年(1659)刻本三一五

[乾隆]鄧州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蔣光祖修(清)姚之琅纂清乾隆二十年(1755)刻本三四九

[乾隆]南召縣志四卷(清)陳之熉修(清)張睿(清)曹鵬翊纂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三八一

[乾隆]桐柏縣志八卷首一卷(清)鞏敬緒修(清)李南暉纂清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四一三

[康熙]鎮平縣志三卷(清)張琮修(清)崔皋宣纂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刻本四五五

第十五册

[光緒]鎮平縣志六卷(清)吴聯元修(清)王翊運纂清光緒二年(1876)刻本一

[康熙]内鄉縣志十二卷(清)寶鼎望原本(清)張福永增修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增刻本二五

[乾隆]河南府志一百十六卷首四卷(清)施誠修(清)童鈺(清)裴希純纂清同治六年(1867)陳肇鏞補刻本六一

[順治]洛陽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武攀龍纂修清順治十五年(1658)刻本一一五

[乾隆]重修洛陽縣志二十四卷圖考一卷(清)龔崧林修(清)汪堅纂民國十三年(1924)石印本一四九

[嘉慶]洛陽縣志六十卷(清)魏襄修(清)陸繼輅纂民國五年(1916)石印本一六四

[民國]洛陽縣志略十八章蘇從武纂修民國九年(1920)石印本一六九

[同治]洛陽龍門志不分卷(清)路朝霖纂修清同治九年(1870)修清光緒十三年(1887)刻本一七一

[康熙]孟津縣志四卷(清)孟常裕纂修(清)徐元璨增補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增刻順治十六年(1659)刻本一七五

[正德]汝州志八卷(明)王雄修(明)承天貴纂一九六三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一八九

[康熙]嵩縣志四卷(清)楊厥美修(清)屈翔纂清康熙二年(1663)刻本一九九

[乾隆]嵩縣志三十卷首一卷(清)康基淵纂修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刻本二二五

[道光]重修伊陽縣志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張道超修(清)馬九功纂清道光十八年(1838)刻本二四三

[道光]重修伊陽縣志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張道超修(清)馬九功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石印本二四九

[康熙]靈寶縣志四卷(清)霍濬遠纂修清康熙三十年(1691)刻本二六九

[乾隆]重修靈寶縣志六卷(清)周慶增修(清)敖啓潜(清)許宰纂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三四三

[光緒]重修靈寶縣志八卷(清)周淦(清)方胙勛修(清)高錦榮(清)李鏡江纂清光緒二年(1876)刻本三八三

[民國]靈寶縣志十卷首一卷附四卷孫椿榮修張象明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四一一

[順治]閿鄉縣志六卷(清)張三省(清)楊遵修(清)杜允中纂清順治十一年(1654)刻十六年(1659)增刻本四一三

[乾隆]閿鄉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梁溥纂修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四四三

[光緒]閿鄉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劉思恕(清)汪鼎臣修(清)王維國(清)王守恭纂清光緒二十年(1894)刻本四七一

[民國]新修閿鄉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黄覺修韓嘉會纂民國二十一年(1932)鉛印本四七五

[民國]澠池縣志二十卷陸紹治修李鳳翔上官駿謨纂民國十七年(1928)石印本四八五

第十六册

[弘治]偃師縣志四卷(明)魏津纂修一九六二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一

[乾隆]偃師縣志三十卷首一卷(清)湯毓倬修(清)孫星衍(清)武億纂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七

[民國]偃師縣風土志略不分卷喬榮筠纂修民國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一七

[康熙]宜陽縣志四卷(清)申明倫纂修清康熙三十年(1691)刻本二三

[乾隆]宜陽縣志四卷(清)王道成(清)周洵修(清)汪堅纂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六九

[光緒]宜陽縣志十六卷(清)謝應起修(清)劉占卿(清)龔文明纂清光緒七年(1881)刻本一〇九

[民國]宜陽縣志十卷張浩源林裕燾修王鳳翔纂民國七年(1918)鉛印本一二五

[順治]永寧縣志八卷(清)程萬善修(清)張鼎延(清)鎖青縉纂清順治十年(1653)刻本一三七

[乾隆]永寧縣志八卷首一卷(清)張楷纂修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刻本一四三

[民國]洛寧縣志八卷首一卷賈毓鶚修王鳳翔纂民國六年(1917)河南官印局鉛印本一九一

[光緒]重修盧氏縣志十八卷首一卷(清)郭光澍修(清)李旭春纂清光緒十八年(1892)刻本二〇一

[乾隆]重修直隸陝州志二十卷首一卷(清)龔崧林修(清)楊建章纂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張學林修訂刻本二五五

[同治]直隸陝州志二卷(清)周仁壽纂修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二九三

[光緒]陝州直隸州志十五卷首一卷(清)趙希曾纂修清光緒十七年(1891)刻本二九七

[光緒]陝州直隸州續志十卷首一卷(清)黄璟修(清)慶增(清)李本龢纂清光緒十八年(1892)刻本三四一

[民國]陝縣志二十六卷歐陽珍修韓嘉會纂民國二十五年(1936)開封鉛印本三四七





湖北





[嘉靖]湖廣圖經志書二十卷(明)薛綱纂修(明)吴廷舉續修明嘉靖元年(1522)刻本三六七

[民國]湖北通志一百七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吕調元劉承恩修張仲炘楊承禧纂民國十年(1921)刻本三八三

[乾隆]湖北下荆南道志二十八卷(清)魯之裕修(清)靖道謨纂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重印嘉慶本三九三

[康熙]湖廣武昌府志十二卷(清)裴天錫修(清)羅人龍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四二五

第十七册

[嘉靖]漢陽府志十卷(明)劉汝松(明)賈應春修(明)朱衣纂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刻本一

[康熙]漢陽府志十六卷首一卷(清)陳國儒修(清)李寧仲纂清康熙八年(1669)刻本一五

[乾隆]漢陽府志五十卷首一卷(清)陶士偰修(清)劉湘煃纂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二三七

[民國]夏口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附補遺一卷侯祖畬修吕寅東纂民國九年(1920)刻本二四五

[嘉靖]大冶縣志七卷(明)趙鼐修(明)冷儒宗纂明嘉靖十九年(1540)刻本二七三

[康熙]大冶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陳邦寄修(清)胡繩祖等纂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二八三

[同治]大冶縣志十八卷首一卷(清)胡復初修(清)黄昺傑纂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三五三

[光緒]續編大冶縣志十卷首一卷(清)林佐修(清)陳冠洲纂清光緒八年(1882)稿本三六五

[光緒]大冶縣志續編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林佐修(清)陳鼇纂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三七一

[康熙]孝感縣志二十四卷(清)梁鳳翔修(清)李湘(清)程維祉纂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刻本三八三

[康熙]孝感縣志二十四卷(清)梁鳳翔修(清)李湘(清)程維祉纂清嘉慶十六年(1811)增刻本五〇五

第十八册

[光緒]孝感縣志二十四卷續補一卷(清)朱希白修(清)沈用增纂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一

[康熙]黄陂縣志十五卷(清)楊廷藴纂修清康熙五年(1666)刻本七一

[同治]黄陂縣志十六卷圖一張(清)劉昌緒修(清)徐瀛纂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八九

[同治]漢川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清)德廉(清)袁鳴珂修(清)林祥瑗纂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一一三

[康熙]雲夢縣志十二卷(清)陳夢舟修(清)張奎華纂清康熙七年(1668)刻本一四五

[道光]雲夢縣志略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吕錫麟修(清)程懷璟纂清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一九五

[光緒]續雲夢縣志略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念椿修(清)程壽昌(清)曾廣浚纂清光緒九年(1883)刻本二一五

[嘉靖]應山縣志二卷(明)顔木纂明嘉靖十九年(1540)刻本二二三

[康熙]應山縣志七卷圖一卷(清)周祜修(清)陳聯璧纂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二二九

[同治]應山縣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劉宗元等修(清)吴天錫纂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二六三

[乾隆]漢陽縣志三十二卷附續志一卷(清)劉嗣孔修(清)劉湘煃纂清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三〇九

[嘉慶]漢陽縣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清)裘行恕修(清)邵翔纂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刻本三一七

[同治]續輯漢陽縣志二十八卷(清)黄式度(清)王柏心纂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三二五

[光緒]漢陽縣識十卷首一卷(清)濮文昶修(清)張行簡纂清光緒景賢書塾刻本三四五

[雍正]應城縣志十二卷(清)李可寀修清雍正四年(1726)刻本三五一

[光緒]應城志十四卷首一卷(清)羅緗(清)陳豪修(清)王承禧纂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三七三

[康熙]鼎修德安府全志二十四卷(清)傅鶴祥修(清)萬年觀等纂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四〇一

[光緒]德安府志二十卷首一卷補遺一卷(清)賡音布修(清)劉國光(清)李春澤纂清光緒十四年(1888)刻本四四九

第十九册

[康熙]德安安陸郡縣志二十卷(清)高翱(清)高聯捷修(清)沈會霖纂清康熙五年(1666)刻本一

[道光]安陸縣志四十卷首一卷(清)梅體萱(清)蔣炯等纂修(清)李廷錫增纂清咸豐三年(1853)刻本一一五

[同治]安陸縣志補二卷(清)陳廷鈞纂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刻本一五九

[弘治]黄州府志十卷(明)盧希哲纂修明弘治十三年(1500)刻本一七一

[光緒]黄州府志四十卷首一卷(清)英啓修(清)鄧琛纂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一八五

[宣統]黄州府志拾遺六卷(清)沈致堅纂清宣統二年(1910)鉛印本一九九

[乾隆]黄岡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蔡韶清修(清)胡紹鼎纂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二〇一

[乾隆]黄岡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王鳳儀修(清)胡紹鼎(清)杜乘時纂(清)王正常續修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二三五

[道光]黄岡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清)俞昌烈修(清)謝菼(清)劉秉忠纂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二四一

[光緒]黄岡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清)戴昌言修(清)劉恭冕纂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二七一

[康熙]黄安縣志十二卷(清)劉承啓修(清)詹大衢纂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刻本二九七

[同治]黄安縣志十卷首一卷(清)朱錫綬(清)袁瓚修(清)張家俊(清)吴端委纂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四六三

第二十册

[光緒]黄安縣志十卷首一卷(清)陳瑞瀾(清)陶大夏修(清)吴言昌(清)王儀吉纂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一

黄安鄉土志二卷圖一卷(清)陳湋編清宣統元年(1909)鉛印本一九

[康熙]麻城縣志十卷(清)屈振奇修(清)王汝霖纂清康熙九年(1670)刻本二五

[乾隆]麻城縣志二十八卷(清)黄書紳纂修(清)章學誠裁定清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六一

[光緒]麻城縣志五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鄭慶華修(清)潘頤福纂清光緒二年(1876)刻本八五

[光緒]麻城縣志四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陸祐勤(清)朱榮椿修(清)余士珩纂清光緒三十年(1904)刻本一〇三

[民國]麻城縣志前編十五卷首一卷鄭重修余晋芳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一三一

[嘉靖]羅田縣志八卷(明)祝珝修(明)楊鸞(明)蔡元偉纂民國十五年(1926)鉛印本一四三

[光緒]羅田縣志八卷首一卷(清)管貽葵修(清)陳錦纂清光緒二年(1876)刻本一六三

[嘉靖]蘄水縣志四卷(明)周瑶修(明)蕭璞等纂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刻本二〇一

[順治]蘄水縣志二十六卷首一卷(清)劉佑修(清)楊繼經纂清順治十四年(1657)刻本二一七

[乾隆]蘄水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高舉修(清)徐養忠纂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刻本二六九

[嘉靖]蘄州志九卷(明)甘澤纂修一九六二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三一七

[康熙]蘄州志十二卷(清)王宗堯修(清)盧綋纂清康熙三年(1664)刻本三三三

[光緒]蘄州志三十卷(清)封蔚礽修(清)陳廷揚纂清光緒八年(1882)麟山書院刻本四〇三

[乾隆]黄梅縣志十二卷(清)薛乘時修(清)沈元寅纂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胡紹中刻本四二一

[康熙]廣濟縣志十八卷(清)王玉鉉修(清)王臨纂清康熙三年(1664)刻本四二九

[乾隆]廣濟縣志二十二卷(清)虞學灝纂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四五一

[乾隆]廣濟縣志十二卷(清)黄塏修(清)陳詩纂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刻本四五五

[乾隆]英山縣志二十六卷首一卷(清)張海修(清)姚之琅纂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四六九

第二十一册

[道光]補修英山縣志二十六卷首一卷(清)萬年淳纂修清道光三年(1823)刻本一

[道光]英山縣志二十六卷(清)李文泉等纂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七一

[光緒]興國州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清)吴大訓等修(清)陳光亨纂(清)劉鳳綸(清)王鳳池續纂清光緒十五年(1889)富川書院刻本一一三

[光緒]續補興國州志三卷首一卷(清)賀祖蔚修(清)劉鳳綸纂清光緒三十年(1904)刻本一二五

通山縣鄉土志不分卷余六鰲編民國七年(1918)稿本一三五

[同治]重修嘉魚縣志十二卷(清)鍾傳益修(清)俞焜纂清同治五年(1866)刻本一三七

[乾隆]江夏縣志十五卷首一卷(清)陳元京纂修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刻本一七七

[同治]江夏縣志八卷首一卷(清)王庭楨修(清)彭崧毓纂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一八三

[康熙]武昌縣志八卷(清)熊登修(清)孟振祖纂清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一九七

[乾隆]武昌縣志十卷首一卷(清)邵遐齡修(清)談有典纂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二五七

[光緒]武昌縣志二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鍾桐山修(清)柯逢時纂清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二七五

[康熙]荆州府志四十卷首一卷(清)郭茂泰修(清)胡在恪纂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二七九

[民國]沙市志略十卷王百川纂唐祖培校補民國五年(1916)鉛印本三四五

[順治]江陵志餘十卷(清)孔自來纂鈔本三四九

江陵縣志刊誤六卷(清)劉士璋撰清嘉慶五年(1800)刻本三八三

[乾隆]荆門州志三十六卷(清)舒成龍修(清)李法孟(清)陳榮傑纂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三八七



第二十二册

[嘉慶]荆門直隸州志三十六卷(清)王樹勛修(清)廖士琳纂清嘉慶十四年(1809)刻本一

[同治]荆門直隸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清)恩榮修(清)張圻纂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二七

[嘉靖]承天大志四十卷(明)徐階等修(明)林燫等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四九

[康熙]安陸府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清)張尊德修(清)王吉人(清)譚篆纂清刻本六一

[同治]鍾祥縣志二十卷(清)孫福海等纂修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二〇五

[康熙]京山縣志十卷(清)吴游龍修(清)王濱(清)廬前驥纂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二一九

[民國]京山縣新志五卷李廉方纂修民國三十八年(1949)鉛印本二四五

[康熙]監利縣志十卷(清)郭徽祚纂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修鈔本二四七

[同治]監利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徐兆英(清)林瑞枝修(清)王柏心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重印本三二三

[乾隆]石首縣志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王維屏修(清)徐佑彦纂清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三六三

[康熙]景陵縣志十二卷(清)錢永修(清)戴祁纂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刻本四〇九

[乾隆]天門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清)胡翼修(清)章鑣(清)章學誠纂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四三七

[光緒]潜江縣志續二十卷首一卷(清)史致謨修(清)劉恭冕(清)郭士元纂清光緒五年(1879)刻本四五五

[嘉靖]沔陽志十八卷(明)曾儲修(明)童承叙纂民國十五年(1926)刻本四八三

[嘉靖]沔陽志十八卷(明)曾儲修(明)童承叙纂一九六二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四八九

[康熙]公安縣志書十六卷(清)孫錫蕃纂修清康熙九年(1670)刻本四九三

[康熙]公安縣志六卷(清)楊之駢纂修清康熙六十年(1721)刻本五二三

[同治]公安縣志八卷首一卷(清)周承弼修(清)王慰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五三九

第二十三册

[民國]松滋縣志十卷(清)楊傅松修(清)楊洪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增補十八年(1929)鉛印本一

[弘治]夷陵州志十卷拾遺一卷(明)劉允修(明)沈寬纂明弘治九年(1496)刻本七

[同治]宜昌府志十六卷首一卷(清)聶光鑾修(清)王柏心(清)雷春沼纂清同治五年(1866)刻本二七

[同治]續修東湖縣志三十卷首一卷續補藝文一卷(清)金大鏞修(清)王柏心纂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七七

[咸豐]遠安縣志八卷(清)趙廣恩(清)朱錫綬修(清)劉子垣纂清咸豐八年(1858)重刻本八三

[康熙]當陽縣志八卷(清)婁肇龍修(清)栗引之纂清康熙九年(1670)刻本一一五

[乾隆]當陽縣志九卷首一卷(清)黄仁修(清)童巒纂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刻本一二三

[同治]當陽縣志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阮恩光修(清)王柏心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一四五

[光緒]當陽縣補續志四卷首一卷(清)李元才等修(清)李葆貞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一五九

[康熙]宜都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劉顯功纂修清咸豐九年(1859)刻本一六三

[同治]長樂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焕春原本(清)龍兆霖續清同治九年(1870)補刻本一八三

[光緒]長樂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焕春原本(清)龍兆霖續(清)鄭敦祜再續清光緒元年(1875)增刻本二二七

[乾隆]長陽縣志六卷(清)李拔纂修清乾隆十九年(1754)修鈔本二三三

[嘉靖]歸州全志二卷(明)張時纂修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刻本二三七

[嘉靖]歸州志四卷(明)鄭喬纂修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刻本二四五

[光緒]歸州志十卷首一卷(清)沈雲駿修(清)劉玉森纂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二五一

[同治]增修施南府志三十卷首一卷(清)松林(清)周慶榕修(清)何遠鑒(清)廖彭齡纂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二九五

[嘉慶]恩施縣志四卷(清)張家檙修(清)朱寅贊纂清嘉慶十三年(1808)刻本三四一

[同治]恩施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多壽修(清)羅凌漢纂民國六年(1917)補刻本三四九

[嘉靖]巴東縣志三卷(明)楊培之纂修明嘉靖三十年(1551)刻本三六五

[同治]巴東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廖恩樹修(清)蕭佩聲纂清光緒六年(1880)刻本三七五

[乾隆]鶴峰州志二卷(清)毛峻德纂修清乾隆六年(1741)刻本四〇一

[同治]鶴峰州志續修十四卷首一卷(清)徐澍楷修(清)雷春沼纂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四〇九

[光緒]鶴峰州志續修十四卷首一卷(清)長庚(清)厲祥官修(清)陳鴻漸纂清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四二五

[光緒]鶴峰州志續修十四卷首一卷(清)長庚(清)厲祥官修(清)陳鴻漸纂民國二十三年(1934)鶴峰縣鉛印本四四三

[乾隆]來鳳縣志十二卷(清)林翼池修(清)蒲又洪纂傳鈔乾隆二十一年(1756)本四四九

[同治]利川縣志稿十卷首一卷(清)何蕙馨修(清)吴江纂清同治四年(1865)刻本四七一

[康熙]湖廣鄖陽府志四十二卷補一卷圖一卷(清)劉作霖(清)楊廷耀纂修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四七五

[同治]鄖陽志八卷首一卷(清)吴葆儀修(清)王嚴恭纂清光緒三年(1877)刻本四九三

[乾隆]房縣志鈔三十三類(清)汪魁儒纂修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鈔本五一三

第二十四册

[同治]房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楊延烈修(清)郁方董(清)劉元棟纂清同治四年(1865)刻本一

[道光]竹谿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李錦源修(清)顧渭纂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二一

[康熙]均州志四卷(清)党居易纂修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六三

[乾隆]竹山縣志二十七卷(清)常丹葵修(清)鄧光仁纂清乾隆五十年(1785)刻本一二一

[嘉慶]竹山縣志十卷(清)范繼昌修(清)張士旦纂清嘉慶十年(1805)刻本一五七

[同治]竹山縣志二十九卷(清)周士楨修(清)黄子遂纂清同治四年(1865)刻本一七一

[乾隆]鄖西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張道南纂修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刻本二一九

[嘉慶]鄖西縣續志四卷首一卷(清)孔繼檊纂修清嘉慶九年(1804)刻本二五五

[天順]重刊襄陽郡志四卷(明)張恒纂修明天順三年(1459)刻本二六三

[正德]襄陽府志二十卷(明)聶賢修(明)曹璘纂明正德十二年(1517)刻本二七一

[順治]襄陽府志三十四卷(清)趙兆麟纂修清順治九年(1652)刻本二八五

[乾隆]襄陽府志四十卷首一卷(清)陳鍔纂修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刻本三二七

[光緒]襄陽府志二十六卷志餘一卷(清)恩聯等修(清)王萬芳等纂清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三五五

[同治]襄陽縣志七卷首一卷(清)楊宗時修(清)崔淦纂(清)吴耀斗續修(清)李士彬續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三六五

[同治]隨州志三十二卷首一卷(清)文齡(清)孫文俊修(清)史策先纂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三九五

[嘉慶]南漳縣志集鈔三十五卷首一卷(清)陶紹侃修(清)胡正楷纂清嘉慶二十年(1815)刻本四五三

第二十五册

[同治]南漳縣志集鈔二十六卷首一卷(清)沈兆元修(清)胡正楷纂(清)胡心悦增纂清同治四年(1865)東鶴山堂增刻嘉慶本一

[民國]南漳縣志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包安保修向承煜纂民國十一年(1922)石印本二三

[同治]穀城縣志八卷(清)承印修(清)蔣海澄(清)黄定鏞纂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二七

[乾隆]棗陽縣志二十四卷(清)甘定遇修(清)熊天章纂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修鈔本四五

[咸豐]重修棗陽縣志十五卷首一卷(清)陳子飭修(清)王樹滋纂清咸豐四年(1854)刻本五七

[同治]棗陽縣志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張聲正修(清)史策先纂清同治四年(1865)刻本七一

[民國]棗陽縣志三十四卷首一卷梁汝澤等修王榮先謝鴻舉纂民國十二年(1923)鉛印本八七

棗陽縣鄉土志一卷馬伯援編民國二十一年(1932)鉛印本九一

[嘉靖]宜城縣志三卷(明)郝廷璽纂修明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修鈔本九三

[同治]宜城縣志十卷(清)程啓安修(清)張炳鐘(清)魯裔曾纂清同治五年(1866)刻本九七

[同治]保康縣志七卷首一卷(清)林讓昆(清)宋熙曾修(清)楊世霖纂清同治五年(1866)刻本一二五

[正德]光化縣志六卷末一卷(明)曹璘纂修一九六四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一三七

[光緒]光化縣志八卷首一卷(清)鍾桐山修(清)段映斗纂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一五五





湖南





[乾隆]湖南通志一百七十四卷首一卷(清)陳宏謀修(清)范咸(清)歐陽正焕纂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本一八三

[嘉慶]湖南通志二百十九卷首三卷末六卷(清)巴哈布(清)翁元圻等修(清)王煦(清)黄本驥纂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刻本二七七

[光緒]湖南通志二百八十八卷首八卷末十九卷(清)卞寶第(清)李瀚章等修(清)曾國荃(清)郭嵩燾等纂清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二九五

[光緒]湖南通志二百八十八卷首八卷末十九卷(清)卞寶第(清)李瀚章等修(清)曾國荃(清)郭嵩燾等纂民國二十三年(1934)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本三一五

[嘉靖]長沙府志六卷(明)徐一鳴纂修明嘉靖十二年(1533)刻本三一九

[乾隆]長沙府志五十卷首一卷(清)吕肅高修(清)張雄圖(清)王文清纂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三二九

[嘉慶]長沙縣志二十八卷首一卷(清)趙文在等纂修清嘉慶十五年(1810)刻本三八三

[同治]長沙縣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清)劉采邦等修(清)張延珂(清)袁繼翰纂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四一三



第二十六册

[乾隆]善化縣志十二卷(清)魏成漢修(清)張汝潤(清)劉大正纂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一

[嘉慶]善化縣志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王勛修(清)王餘英等纂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刻本三九

[光緒]善化縣志三十四卷首一卷(清)吴兆熙(清)冒沅修(清)張先掄(清)韓炳章纂清光緒三年(1877)刻本五五

[弘治]岳州府志十卷(明)劉璣纂修明弘治元年(1488)刻本六三

[康熙]岳州府志二十八卷(清)李遇時修(清)楊柱朝纂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八七

[乾隆]岳州府志二十四卷(清)李遇時修(清)楊柱朝纂(清)李壽瀚續修(清)黄秀續纂清乾隆元年(1736)刻本一一三

[乾隆]岳州府志三十卷首一卷(清)黄凝道修(清)謝仲坃纂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一四一

[嘉慶]巴陵縣志三十卷首一卷(清)陳玉垣(清)莊繩武修(清)唐伊盛(清)龔立海纂清嘉慶九年(1804)刻本一七一

[同治]巴陵縣志三十卷首一卷(清)嚴鳴琦(清)潘兆奎修(清)吴敏樹(清)方功渤纂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二一五

[光緒]巴陵縣志六十三卷首一卷(清)姚詩德(清)鄭桂星修(清)杜貴墀等纂清光緒十七年(1891)刻本二三三

[康熙]臨湘縣志八卷(清)楊敬儒修(清)楊柱朝纂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二三五

[同治]臨湘縣志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盛慶黻(清)恩榮修(清)熊興傑(清)歐陽恩霖纂清光緒十八年(1892)刻本二七五

[乾隆]平江縣志二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謝仲坃纂修(清)石文成增修清乾隆八年(1743)修二十年(1755)刻本三〇七

[嘉慶]平江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陳增德修(清)李如珪等纂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刻本三三七

[同治]平江縣志五十五卷首二卷末一卷(清)張培仁(清)麻維緒修(清)李元度等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三五九

[嘉靖]湘陰縣志二卷(明)張燈纂修(明)李廷龍續修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修四十四年(1565)續修刻本三七三

[嘉慶]湘陰縣志三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閻肇烺修(清)黄朝綬纂(清)徐鋐校補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修道光四年(1824)校補刻本三七七

[光緒]湘陰縣圖志三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郭嵩燾纂修清光緒六年(1880)刻本四二五

[乾隆]華容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狄蘭標修(清)羅時暄纂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刻本四三七

[光緒]華容縣志十五卷首一卷(清)孫炳煜(清)龍起濤修(清)熊紹庚(清)劉乙燃纂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四五三

第二十七册

[光緒]華容縣志十五卷首一卷(清)孫炳煜(清)龍起濤修(清)熊紹庚(清)劉乙燃纂民國十九年(1930)朱德龍鉛印本一

[乾隆]湘潭縣志二十五卷首一卷續集一卷(清)吕正音修(清)歐陽正焕纂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五

[嘉慶]湘潭縣志四十卷(清)張雲璈等修(清)周系英纂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刻本四三

[雍正]瀏陽縣志四卷首一卷(清)陳夢文修(清)方暨謨纂鈔本五三

[嘉慶]瀏陽縣志四十卷首一卷(清)謝希閔修(清)王顯文纂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刻本六五

[同治]瀏陽縣志二十四卷(清)王汝惺等修(清)鄒焌杰等纂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一一五

[嘉慶]醴陵縣志二十六卷首一卷(清)黄應培修(清)丁世瑮纂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刻本一六七

[同治]醴陵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徐淦等修(清)江普光等纂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二二九

[民國]醴陵縣志十卷陳鯤修劉謙纂民國三十七年(1948)鉛印本二四一

[乾隆]攸縣志六卷(清)馮運棟修(清)李天旭纂清嘉慶八年(1803)張範增刻本二五七

[嘉慶]攸縣志五十五卷(清)趙勷(清)萬在衡修(清)陳之驎纂清道光十九年(1839)潘礪襄增刻本三二一

[同治]攸縣志五十五卷首一卷(清)趙勷(清)萬在衡修(清)陳之驎纂(清)王元凱續修(清)嚴鳴琦續纂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三四七

[嘉靖]茶陵州志二卷(明)張治纂修明嘉靖四年(1525)刻本三七一

[嘉慶]茶陵州志二十三卷首一卷(清)趙國宣修(清)彭康纂(清)甘慶增(清)朱怡滋增纂清嘉慶十八年(1813)增刻康熙本三七七

[嘉慶]茶陵州志二十三卷首一卷(清)瑞徵修(清)譚良治(清)鄧奉時纂清道光十二年(1832)增刻本三八九

[同治]茶陵州志二十四卷(清)福昌修(清)譚鍾麟纂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四三九

[同治]茶陵州志二十四卷(清)福昌修(清)譚鍾麟纂民國二十二年(1933)何培基增刻本四五五



第二十八册

[乾隆]酃縣志二十三卷首一卷(清)林愈蕃修(清)段維翰纂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本一

[同治]酃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唐榮邦等修(清)周作翰等纂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四九

[康熙]湘鄉縣志十卷(清)劉履泰修(清)劉象賢纂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六一

[乾隆]湘鄉縣志六卷(清)張天如修(清)謝天錦纂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八三

[嘉慶]湘鄉縣志十卷首一卷(清)翟聲焕修(清)朱祖恪纂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刻本一〇九

[同治]湘鄉縣志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齊德五(清)王述恩修(清)黄楷盛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一五五

湘鄉鄉土地理志不分卷成希蕃編鈔本一七七

[萬曆]郴州志二十卷(明)胡漢纂修一九六二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一七九

[康熙]郴州總志十一卷(清)陳邦器修(清)李嗣泌(清)劉帶蕙纂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一九一

[康熙]郴州總志十二卷(清)陳邦器修(清)李嗣泌(清)劉帶蕙纂(清)范廷謀增修(清)蔡來儀增纂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刻本二五五

[嘉慶]郴州總志四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朱偓修(清)陳昭謀纂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刻本二八九

[嘉慶]安仁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侯鈴修(清)歐陽厚均纂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刻本三五三

[同治]安仁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張景垣修(清)張鵬(清)侯材驥纂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三六五

[乾隆]永興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吕宣曾修(清)黄立幹纂清乾隆十四年(1749)刻本三八五

[乾隆]永興縣志十二卷(清)沈維基修(清)楚大德纂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四〇五

[光緒]永興縣志五十五卷首一卷(清)吕鳳藻修(清)李獻君纂清光緒九年(1883)刻本四三三

第二十九册

[乾隆]興寧縣志十二卷(清)羅紳修(清)張九鐔等纂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一

[道光]興寧縣志六卷(清)張偉修(清)孫鋌纂清道光元年(1821)刻本一九

[光緒]興寧縣志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郭樹馨(清)劉錫九修(清)黄榜元(清)許萬松纂清光緒元年(1875)刻本六五

[乾隆]桂東縣志十二卷(清)洪鐘(清)張焕修(清)黄體德纂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一〇五

[嘉慶]桂東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林鳳儀(清)曾鈺修(清)黄性時(清)李克鈿纂清咸豐九年(1859)章濂增刻本一二九

[同治]桂東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劉華邦修(清)郭岐勛纂清同治五年(1866)刻本一三七

[同治]桂東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劉華邦修(清)郭岐勛纂民國十四年(1925)木活字補版重印本一四七

[乾隆]桂陽縣志十三卷(清)凌魚(清)黄文理修(清)朱有斐(清)李宗纂清嘉慶七年(1802)增刻本一五九

[同治]桂陽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清)錢紹文(清)孫光燮修(清)朱炳元(清)何俊纂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一八七

[民國]汝城縣志三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陳必聞修盧純道等纂民國二十一年(1932)刻本二二五

[嘉慶]宜章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清)陳永圖修(清)黄本騏纂清嘉慶二十年(1815)刻本二四一

[民國]宜章縣志三十二卷首一卷曹家銘修鄧典謨纂民國三十年(1941)活字本二五九

[嘉慶]臨武縣志四十七卷首一卷(清)鄒景文修(清)曹家玉纂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刻本二九五

[同治]臨武縣志四十七卷首一卷(清)鄒景文原本(清)吴洪恩續修(清)陳佑啓(清)章俊純續纂清同治六年(1867)增刻本三〇九

[同治]嘉禾縣志二十六卷(清)高大成修(清)李光甲纂(清)陳國仲增修(清)吴紱榮增纂清同治二年(1863)增刻本三五七

[雍正]桂陽州志十四卷(清)張明叙修(清)李瓊林纂清雍正七年(1729)刻本四〇九

[乾隆]直隸桂陽州志二十八卷首一卷(清)張宏燧修(清)廬世昌(清)邵玘纂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四四一

第三十册

[康熙]耒陽縣志八卷(清)張應星纂修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刻本一

[道光]耒陽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清)常慶(清)陳翰修(清)鄭優(清)伍聲偁纂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五五

[光緒]耒陽縣志八卷首一卷(清)李師濂(清)於學琴修(清)宋世煦纂清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六九

耒陽縣鄉土志二卷(清)劉奎編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活字本九一

[嘉靖]衡州府志九卷(明)楊珮纂修明嘉靖十五年(1536)刻本九九

[乾隆]衡州府志三十三卷首一卷(清)饒佺修(清)曠敏本纂清光緒元年(1875)補刻本一〇九

[嘉慶]衡陽縣志四十卷首一卷(清)閻肇烺修(清)馬倚元纂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刻本一三九

[乾隆]清泉縣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清)江恂修(清)江昱纂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一五五

[同治]清泉縣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王開運修(清)張修府纂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一六九

清泉縣鄉土志(清)廖世英編清宣統元年(1909)活字本一七三

[弘治]衡山縣志六卷(明)劉熙修(明)何紀纂民國十三年(1924)衡山康和聲鉛印周鏜續修本一七五

[乾隆]衡山縣志十四卷(清)德貴纂修(清)鍾光序續修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本一八七

[道光]衡山縣志五十五卷首一卷(清)侯鈐(清)張富業修(清)張孝齡(清)蕭鳳翥纂清道光三年(1823)增刻本二二九

[光緒]衡山縣志四十五卷首一卷(清)李惟丙(清)勞銘勛修(清)胡伯弟纂清光緒元年(1875)刻本二五三

[雍正]常寧縣志二十九卷(清)侯國正(清)鄧必科修清雍正十年(1732)刻本二九一

[同治]常寧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玉山修(清)李孝經纂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三〇三

[乾隆]祁陽縣志八卷(清)李蒔修(清)曠敏本纂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三〇七

[嘉慶]祁陽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清)萬在衡修(清)甘慶增纂清嘉慶十七年(1812)刻本三三三

[同治]祁陽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清)陳玉祥修(清)劉希關等纂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三七七

[民國]祁陽縣志十一卷李馥纂修民國二十年(1931)刻本三九三

[乾隆]浯溪新志十四卷(清)宋溶纂修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刻本四〇三

[弘治]永州府志十卷(明)姚昺纂修明弘治七年(1494)刻本四〇五

[康熙]永州府志二十四卷(清)劉道著修(清)錢邦芑纂清康熙九年(1670)刻本四二七

[康熙]永州府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姜承基修(清)常在等纂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四五一

第三十一册

[道光]永州府志十八卷首一卷(清)吕恩湛修(清)宗績辰纂清同治六年(1867)重校刻本一

[康熙]零陵縣志十四卷(清)王元弼修(清)黄佳色等纂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二五

[嘉慶]零陵縣志十六卷(清)武占熊修(清)劉方璿纂清嘉慶十五年(1810)刻本三三

[光緒]零陵縣志十五卷附補遺一卷(清)嵇有慶(清)徐保齡修(清)劉沛纂民國二十年(1931)增刻本六七

[嘉慶]新田縣志十卷(清)張厚郿等修(清)樂明紹等纂民國二十九年(1940)鉛印本八一

[乾隆]寧遠縣志十四卷(清)鍾人文纂修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八九

[嘉慶]寧遠縣志十卷(清)曾鈺纂修清嘉慶十六年(1811)刻本九五

[康熙]藍山縣志十五卷首一卷(清)劉涵修(清)劉世臣纂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修鈔本一一一

[同治]藍山縣志十六卷末一卷(清)胡鶚薦(清)洪錫綬修(清)鍾範纂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一三三

[雍正]江華縣志十一卷(清)鄭鼎勛修(清)蔣琛纂清雍正七年(1729)刻本一八五

[同治]江華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劉華邦修(清)唐爲煌纂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二三一

[康熙]永明縣志十四卷(清)周鶴修(清)王纘纂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刻本二四九

[道光]永明縣志十三卷首一卷(清)王春藻纂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二八三

[光緒]永明縣志五十卷(清)萬發元修(清)周詵詒纂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刻本三〇七

[嘉慶]道州志十二卷(清)張元惠修(清)黄如瑴纂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刻本三一一

[光緒]道州志十二卷(清)李鏡蓉(清)盛賡修(清)許清源(清)洪廷揆纂清光緒四年(1878)刻本三一五

[乾隆]東安縣志八卷(清)吴德潤修(清)毛世卿(清)鄧錫爵纂清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三六三

[隆慶]寶慶府志五卷(明)陸柬纂修明隆慶元年(1567)刻本三八九

[康熙]寶慶府志三十八卷首一卷(清)梁碧海修(清)劉應祁纂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三九三

第三十二册

[乾隆]寶慶府志八十四卷首一卷(清)鄭之僑纂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一

[道光]寶慶府志一百四十三卷首二卷末三卷(清)黄宅中等修(清)鄧顯鶴等纂民國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二五

[乾隆]邵陽縣志四十二卷首一卷(清)蕭聚昆修(清)鄺永鍇纂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四七

[嘉慶]邵陽縣志四十九卷首一卷(清)唐鳳德修(清)黄崇光等纂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刻本五九

[光緒]邵陽縣志十卷(清)諸垣修(清)黄文琛等纂清光緒二年(1876)刻本七九

邵陽縣鄉土志四卷首一卷(清)陳吴萃(清)上官廉修(清)姚炳奎纂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刻本八三

[萬曆]新寧縣志八卷(明)沈文系纂修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刻本八九

[康熙]新寧縣志十八卷(清)牟國鎮修(清)朱宏緒纂鈔本一一一

[光緒]新寧縣志二十六卷首一卷(清)張葆連修(清)劉長佑(清)劉坤一纂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一三三

[康熙]武岡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吴從謙修(清)潘應斗(清)潘應星纂清康熙二年(1663)刻本一三七

[乾隆]武岡州志十卷首一卷(清)席芬修(清)周思仁纂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一九五

[嘉慶]武岡州志三十卷首一卷(清)許紹宗修(清)鄧顯鶴纂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刻本二一五

[同治]武岡州志五十四卷首一卷(清)黄維瓚等修(清)潘清(清)鄧繹纂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二一九

武岡州鄉土志不分卷(清)張德昌編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活字本二二三

[同治]城步縣志十卷(清)盛鎰源修(清)戴聯璧(清)陳志升纂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二二七

[同治]綏寧縣志四十卷首一卷(清)方傳質修(清)龍鳳翥等纂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二五九

[乾隆]新化縣志二十七卷(清)梁棟修(清)楊振鐸纂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三〇七

[道光]新化縣志三十四卷首一卷(清)林聯桂纂修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三二五

[同治]新化縣志三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關培鈞修(清)劉洪澤等纂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三三七

[乾隆]續編辰州府志八卷(清)永泰纂修清乾隆五年(1740)刻本三三九

[乾隆]辰州府志五十卷首一卷(清)席紹葆等修(清)謝鳴謙(清)謝鳴盛纂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三四九

[乾隆]黔陽縣志四十二卷首一卷(清)姚文起修(清)危元福纂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三六九

[同治]黔陽縣志六十卷首一卷(清)陳鴻作等修(清)易燮堯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三九五

[道光]辰谿縣志四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徐會雲等修(清)劉家傳等纂清道光元年(1821)刻本四一五

第三十三册

[康熙]沅陵縣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郎廷槤修(清)張佳晟纂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刻本一

[同治]沅陵縣志五十卷首一卷(清)守忠等修(清)許光曙等纂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三一

[乾隆]漵浦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陶金諧修(清)楊鴻觀纂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五五

[同治]漵浦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清)齊德五修(清)舒其錦纂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八七

[民國]溆浦縣志三十二卷首一卷吴劍佩陳整修舒立淇纂民國十年(1921)活字本九五

[乾隆]會同縣志十卷首一卷(清)于文駿修(清)梁嘉瑜纂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九九

[光緒]會同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清)孫炳煜等修(清)黄世昌等纂民國石印本二三一

[乾隆]靖州志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吕宣曾修(清)張開東纂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刻本二三九

[光緒]靖州直隸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起鳳(清)勞銘勛修(清)唐際虞(清)李廷森纂清光緒五年(1879)刻本二六一

靖州鄉土志四卷(清)金蓉鏡編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刻本二七三

[嘉慶]通道縣志十卷首一卷(清)蔡象衡修(清)羅臨遠(清)李逄生纂民國二十年(1931)石印本二七五

[道光]晃州廳志四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俞克振修(清)梅嶧纂清道光五年(1825)刻本三〇三

[道光]晃州廳志四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俞克振修(清)梅嶧纂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印本三二七

[同治]沅州府志四十卷首一卷(清)張官五等纂修(清)吴嗣仲續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增刻乾隆本三二九

[道光]芷江縣志五十九卷(清)胡禮箴修(清)黄凱纂清道光十九年(1839)刻本三七五

[同治]芷江縣志六十四卷首一卷(清)盛慶紱(清)吴秉慈修(清)盛一棵纂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四一七

[康熙]麻陽縣志十卷(清)黄志璋纂修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四三三

[康熙]麻陽縣志十卷(清)陳輝璧修(清)田長盛纂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四五五

[乾隆]續麻陽縣志二卷(清)趙弘儀原本(清)秦周增修(清)施敬增纂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四六九

[同治]新修麻陽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清)姜鍾琇等修(清)劉士先(清)王振玉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四七九

第三十四册

[同治]永順府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張天如原本(清)魏式曾增修(清)郭鑑襄增纂清同治十二年(1873)增刻乾隆本一

[乾隆]乾州志四卷(清)王瑋纂修清乾隆四年(1739)刻本四七

[光緒]乾州廳志十六卷首一卷(清)蔣琦溥原本(清)林書勛續修(清)張先達續纂清光緒三年(1877)續修刻本七五

[乾隆]永順縣志四卷(清)李瑾纂修(清)王伯麟增修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八七

[乾隆]永順縣志四卷首一卷(清)黄德基修(清)關天申纂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刻本一三七

[同治]永順縣志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魏式曾(清)唐賡修(清)李龍章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一六一

[民國]永順縣志三十六卷胡履新等修張孔修纂民國十九年(1930)鉛印本二二一

[民國]永順縣風土志一卷劉正學纂民國十二年(1923)鉛印本二二七

[乾隆]桑植縣志四卷首一卷(清)顧奎光纂修清鈔本二三七

[同治]桑植縣志八卷首一卷(清)周來賀修(清)盧元勛纂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二三九

[康熙]九谿衛志三卷(清)袁修(清)董儒修纂鈔本二四五

[康熙]永定衛志三卷(清)潘義修(清)楊顯德纂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二七一

[嘉慶]永定縣志八卷(清)趙亨鈐修(清)熊國夏(清)王師麟纂清道光三年(1823)刻本二九七

[同治]續修永定縣志十二卷(清)萬修廉修(清)張序枝纂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三一五

永定縣鄉土志四卷王樹人侯昌銘編民國九年(1920)鉛印本三五三

[光緒]古丈坪廳志十六卷(清)董鴻勛纂修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鉛印本三六一

[乾隆]瀘谿縣志二十四卷(清)顧奎光修(清)李湧纂清乾隆二十年(1755)刻本三八一

[乾隆]鳳凰廳志二十三卷(清)潘曙修(清)凌標纂鈔本四〇五



第三十五册

[道光]鳳凰廳志二十卷首一卷(清)黄應培修(清)孫均銓(清)黄元復纂清道光四年(1824)刻本一

[光緒]鳳凰廳續志十六卷首一卷(清)侯晟(清)耿維中修(清)黄河清纂清光緒十八年(1892)刻本二九

[同治]永綏直隸廳志六卷(清)周玉衡等修(清)楊瑞珍纂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三一

[宣統]永綏廳志三十卷首一卷(清)董鴻勛纂修清宣統元年(1909)鉛印本五一

[同治]保靖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林繼欽(清)龔南金修(清)袁祖綬纂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六三

[嘉慶]龍山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繳繼祖修(清)洪際清纂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刻本九七

[光緒]龍山縣志十六卷首一卷補刻一卷(清)符爲霖修(清)吕懋恒纂(清)謝寶文續修(清)劉沛續纂清光緒四年(1878)續修刻本一一三

[嘉靖]常德府志二十卷(明)陳洪謨纂修一九六四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一二七

[嘉慶]常德府志四十八卷首一卷(清)應先烈修(清)陳楷禮纂清嘉慶十八年(1813)刻本一四七

[同治]武陵縣志四十八卷(清)惲世臨(清)孫翹澤修(清)陳啓邁纂清同治二年(1863)刻本一八一

[同治]武陵縣志三十二卷首一卷(清)歐陽烈等修(清)楊丕復纂(清)楊彝珍續纂修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二〇七

[康熙]龍陽縣志四卷(清)蔡蔭修(清)陳一揆纂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二一一

[嘉慶]龍陽縣志八卷(清)張在田修(清)游鳳藻(清)陳德沛纂清嘉慶十八年(1813)刻本二三一

[光緒]重修龍陽縣志三十二卷首一卷(清)黄教鎔(清)黄文桐修(清)陳保真(清)彭日曉纂清光緒元年(1875)刻本二六九

[乾隆]直隸澧州志林二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附補續一卷(清)何璘修(清)黄宜中纂清乾隆十五年(1750)刻本二八九

[道光]澧州直隸州志二十八卷首三卷(清)安佩蓮修(清)孫祚泰等纂清道光元年(1821)刻本三二九

[同治]直隸澧州志二十六卷首三卷(清)何玉棻修(清)魏式曾纂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三三九

[民國]澧縣縣志十卷張之覺修周齡纂民國二十八年(1939)刻本三六五

[乾隆]安鄉縣志八卷(清)張綽修(清)曾之亨纂清光緒六年(1880)盛賡補刻本三六九

[民國]安鄉縣志二十六卷末一卷王熛纂修民國二十五年(1936)石印本三九五

[道光]安福縣志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何寅斗修(清)潘永盛(清)黄彝纂清道光三年(1823)刻本四〇一

[同治]安福縣志三十四卷首三卷(清)姜大定修(清)尹襲澍纂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四三五

[道光]桃源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譚震修(清)方堃(清)文運陞纂清道光三年(1823)刻本四五七

第三十六册

[同治]桃源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羅行楷修(清)沙明焯(清)郭也欽纂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一

[光緒]桃源縣志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余良棟修(清)劉鳳苞纂清光緒十八年(1892)刻本五三

[嘉慶]重修慈利縣志八卷首一卷(清)李約修(清)皇甫如森纂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刻本六五

[同治]續修慈利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清)嵇有慶(清)蔣恩澍修(清)魏湘纂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一〇一

[光緒]慈利縣志十卷首一卷(清)吴恭亨纂修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刻本一四一

[康熙]石門縣志三卷(清)張霖纂修(清)許湄續修民國二十一年(1932)鉛印本一四五

[嘉慶]石門縣志五十五卷首一卷(清)蘇益馨修(清)梅嶧纂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刻本一五一

[同治]石門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清)林葆元(清)陳煊修(清)申正颺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補刻本一六五

[光緒]石門縣志六卷(清)閻鎮珩纂修清光緒十五年(1889)刻本一八一

[乾隆]益陽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清)高自位(清)蔡如杞修(清)曾璋等纂清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一八五

[同治]益陽縣志二十五卷首一卷(清)姚念楊等修(清)趙裴哲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二〇九

[嘉慶]沅江縣志三十卷(清)唐古特修(清)駱孔僎(清)陶澍纂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增刻本二五五

[乾隆]寧鄉縣志十卷首一卷(清)李杰超修(清)王文清纂清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二八一

[同治]續修寧鄉縣志四十四卷首一卷(清)郭慶颺修(清)童秀春纂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三四三

[民國]寧鄉縣志不分卷附新志四卷周震麟修劉宗向纂民國三十年(1941)活字本三七五

[嘉慶]安化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周文重修(清)雷聲(清)陶澍纂清嘉慶十六年(1811)刻本三八九

[同治]安化縣志三十四卷首五卷末一卷(清)邱育泉修(清)何才焕纂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四一一





廣東





[嘉靖]廣東通志初稿四十卷首一卷(明)戴璟修(明)張嶽纂明嘉靖十四年(1535)刻本四一七



第三十七册

[康熙]廣東通志三十卷(清)金光祖纂修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刻本一

[道光]廣東通志三百三十四卷首一卷(清)阮元修(清)陳昌齊等纂清道光二年(1822)刻本一一一

[道光]廣東通志三百三十四卷首一卷(清)阮元修(清)陳昌齊等纂民國二十三年(1934)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本一一五

[民國]續修廣東通志十九册朱慶瀾修梁鼎芬纂民國五年(1916)修廣東通志局稿本一一九

[乾隆]新修廣州府志六十卷首一卷(清)金烈修(清)張嗣衍(清)沈廷芳纂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一二三

[光緒]廣州府志一百六十三卷(清)戴肇辰(清)蘇佩訓修(清)史澄(清)李光廷纂清光緒五年(1879)刻本二一九

[康熙]花縣志四卷(清)王永名修(清)黄士龍(清)黄虞纂清光緒十六年(1890)刻本二四七

[民國]花縣志十三卷孔昭度符矩存修利璋纂民國十三年(1924)鉛印本二八一

[乾隆]長寧縣志十卷(清)楚士元纂修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二八九

[道光]長寧縣志十卷(清)高炳文修(清)馮蘭纂鈔本三〇九

[康熙]增城縣志十四卷(清)蔡淑修(清)陳輝璧纂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刻本三二三

[乾隆]增城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管一清纂修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三四七

[嘉慶]增城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趙俊等修(清)李寶中(清)黄應桂纂清同治十年(1871)增刻本三六一

[民國]增城縣志三十一卷首一卷王思章修賴際熙等纂民國十年(1921)刻本三九七

[雍正]從化縣新志五卷(清)郭遇熙纂修(清)蔡廷鑣續修(清)張經綸續纂清雍正八年(1730)續修刻本四〇九

[雍正]從化縣新志五卷(清)郭遇熙纂修(清)蔡廷鑣續修(清)張經綸續纂民國十九年(1930)鉛印本四一一

[康熙]龍門縣志十二卷(清)成王佐修(清)樂安成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四一七

[民國]龍門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招念慈修鄔慶時纂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印本四三七

[乾隆]番禺縣志二十卷(清)任果(清)常德修(清)檀萃(清)凌魚纂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本四三九

第三十八册

羊城古鈔八卷首一卷(清)仇巨川纂清嘉慶十一年(1806)刻本一

[同治]番禺縣志五十四卷首一卷附録一卷(清)李福泰修(清)史澄(清)何若瑶纂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一五

[宣統]番禺縣續志四十四卷首一卷(清)梁鼎芬修(清)丁仁長(清)吴道鎔等纂民國二十年(1931)重印本二三

佛山忠義鄉志十四卷(清)吴榮光纂清道光十一年(1831)刻本二七

佛山忠義鄉志十九卷首一卷冼寶幹等纂民國十五年(1926)刻本三九

[康熙]重修曲江縣志四卷(清)秦熙祚纂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四九

[光緒]曲江縣志十六卷(清)張希京修(清)歐樾華(清)馮翼之纂清光緒元年(1875)刻本六五

[康熙]韶州府志十八卷(清)唐宗堯修(清)秦嗣美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七三

[同治]韶州府志四十卷(清)額哲克等修(清)單興詩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八三

[同治]樂昌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徐寶符(清)段綖傳修(清)李穠(清)陳其藻纂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一〇一

[民國]樂昌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劉運鋒修陳宗瀛纂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一三三

[康熙]仁化縣志二卷(清)李夢鸞纂修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刻本一三九

[同治]仁化縣志八卷首一卷(清)陳鴻修(清)劉鳳輝纂清光緒九年(1883)刻本一四九

[民國]仁化縣志八卷何炯璋修譚鳳儀纂民國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一七九

[嘉靖]南雄府志二卷(明)譚大初纂修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刻本一八三

[乾隆]南雄府志十九卷(清)梁弘勛等修(清)胡定纂一九五八年廣東省中山圖書館油印本二一一

[道光]直隸南雄州志三十四卷首一卷(清)余保純等修(清)黄其勤纂(清)戴錫綸續纂修清道光四年(1824)續修刻本二一九

[乾隆]保昌縣志十四卷(清)陳志儀纂修清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二六七

[嘉靖]始興縣志二卷(明)汪慶舟修(明)袁宗與等纂明嘉靖十五年(1536)刻本二八一

[嘉靖]始興縣志二卷(明)汪慶舟修(明)袁宗與等纂一九五八年油印本二八七

[乾隆]始興縣志十六卷(清)鄭炳修(清)凌元駒纂清乾隆二十年(1755)刻本二九一

[嘉慶]始興縣志十六卷(清)胡勛裕修(清)鄧粹纂清道光十二年(1832)增補刻本三二三

[民國]始興縣志十六卷首一卷陳賡虞等修陳及時纂民國十五年(1926)石印本三四五

始興縣鄉土志一卷(清)張報和編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鉛印本三五七

[康熙]翁源縣志七卷(清)劉士麒纂修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刻三六一

[乾隆]翁源縣志八卷(清)楊楚枝修(清)郭正嘉纂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三七七

[嘉慶]翁源縣新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謝崇俊等修(清)顔爾樞等纂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刻本三八三

[道光]佛岡直隸軍民廳志四卷(清)龔耿光纂修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修咸豐元年(1851)刻本四〇一

[道光]英德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黄培爃(清)劉濟寬修(清)陸殿邦纂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刻本四一一

[民國]英德縣續志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鄧士芬修黄佛頤凌鶴書等纂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四二三

[乾隆]清遠縣志十四卷(清)陳哲纂修清乾隆三年(1738)刻本四三一

[光緒]清遠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李文烜(清)羅煒修(清)朱潤芳(清)麥瑞芳纂清光緒六年(1880)刻本四五三

[民國]清遠縣志二十一卷圖一卷吴鳳聲余棨謀修朱汝珍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四五五

第三十九册

[順治]陽山縣志八卷(清)熊兆師纂修清順治十五年(1658)刻本一

[道光]陽山縣志十五卷首一卷(清)陸向榮修劉彬華纂清道光三年(1823)刻本二九

[民國]陽山縣志十八卷首一卷黄瓚等修朱汝珍纂民國二十七年(1938)鉛印本三七

[民國]連山縣志十六卷首一卷何一鸞修臧承宣纂凌錫華增修民國十七年(1928)鉛印本四一

[乾隆]連州志十二卷(清)楊楚枝修(清)吴光纂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修三十六年(1771)刻本七三

[同治]連州志十二卷(清)袁泳錫(清)覺羅祥瑞修(清)單興詩纂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九九

[民國]連縣志七卷韓建勛修伍嶽嵩纂民國三十八年(1949)油印本一二一

[康熙]乳源縣志十二卷(清)裘秉鈁修(清)龐瑋纂一九五七年廣東省中山圖書館油印本一三三

[康熙]乳源縣志八卷(清)張洗易修(清)李師錫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一四三

[嘉靖]惠州府志十六卷(明)姚良弼修(明)楊宗甫纂一九六一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一五三

[嘉靖]惠州府志十二卷(明)李玘修(明)劉梧纂明嘉靖藍印本一八五

[嘉靖]惠志略不分卷(明)楊載鳴纂一九六一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一九一

[萬曆]惠州府志二十一卷(明)林國相(明)程有守修(明)楊起元纂(明)龍國增修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刻四十五年(1617)增刻本一九七

[康熙]惠州府志二十卷首一卷(清)吕應奎等修(清)黄挺華等纂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刻本二一七

[光緒]惠州府志四十五卷首一卷(清)劉溎年(清)張聯桂修(清)鄧掄斌(清)陳新銓纂清光緒三年(1877)修七年(1881)刻本二三五

[雍正]歸善縣志二十一卷(清)孫能寬等修(清)葉適等纂清雍正二年(1724)刻本二六九

[乾隆]歸善縣志十八卷首一卷(清)章壽彭修(清)陸飛纂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本三一三

[崇禎]博羅縣志七卷(明)蘇元起修(明)韓日纘纂民國鈔本三三五

[乾隆]博羅縣志十四卷(清)陳裔虞纂修一九五八年廣東省圖書館油印本三四七

[康熙]河源縣志八卷(清)王駒纂修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刻本三五九

[乾隆]河源縣志十五卷(清)陳張翼修(清)尹報逵纂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三七一

[同治]河源縣志十五卷(清)彭君穀修(清)賴以平等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三九一

[雍正]連平州志十卷(清)廬廷俊修(清)顔希聖(清)何深纂清雍正八年(1730)刻本四一九

[嘉慶]和平縣志八卷首一卷(清)羅天桂修(清)徐延翰纂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刻本四二五

[民國]和平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曾樞修凌開蔚纂民國三十二年(1943)鉛印本四五七

第四十册

[乾隆]龍川縣志十二卷(清)書圖修(清)楊廷釗纂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一

[嘉慶]龍川縣志四十卷(清)胡瑃修(清)勒殷山纂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刻本一九

[萬曆]永安縣志二卷圖一卷(明)郭之藩修(明)葉春及纂明萬曆十四年(1586)刻本五一

[道光]永安縣三志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安如楠(清)葉廷芳修(清)賴朝侣纂清道光二年(1822)刻本五四

[康熙]新安縣志十三卷(清)靳文謨修(清)鄧文蔚纂一九六二年廣東省中山圖書館油印本八五

[嘉慶]新安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清)舒懋官修(清)王崇熙纂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刻本八九

[雍正]東莞縣志十四卷(清)周天成修(清)鄧廷喆纂清雍正八年(1730)刻本一二一

[嘉慶]東莞縣志四十六卷(清)彭人傑(清)范文安修(清)黄時沛等纂清嘉慶三年(1798)刻本一七五

[民國]東莞縣志一百零二卷首一卷陳伯陶等纂修民國十六年(1927)鉛印本二〇五

茶山鄉志十三卷首一卷袁應淦編劉文亮補編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二〇七

[光緒]嘉應州志三十二卷首一卷(清)吴宗焯(清)李慶榮修(清)温仲和纂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修二十七年(1901)刻本二〇九

[雍正]平遠縣志十卷圖一卷(清)劉駿名原本(清)黄大鵬增修民國鈔本二一七

[嘉慶]平遠縣志五卷首一卷(清)盧兆鰲修(清)余鵬舉等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二二一

[乾隆]重修鎮平縣志六卷(清)潘承焯(清)吴作哲修(清)王應亨纂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本二五五

[光緒]鎮平縣志九卷(清)黄釗纂清光緒六年(1880)刊本二七七

[嘉靖]大埔縣志九卷(明)吴思立修(明)陳堯道等纂一九六三年廣東省中山圖書館油印本二九三

[乾隆]大埔縣志十二卷(清)藺壔纂修清乾隆九年(1744)刻本三一一

[嘉慶]大埔縣志十八卷首一卷(清)洪先燾纂修清嘉慶九年(1804)刻本三六九

[同治]大埔縣志十八卷首一卷(清)張鴻恩纂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修光緒二年(1876)刻本三七七

[民國]新修大埔縣志三十九卷首一卷劉織超修温廷敬等纂民國三十二年(1943)鉛印本三八九

[乾隆]豐順縣志八卷首一卷(清)葛曙纂修清同治四年(1865)補刻本四〇三

第四十一册

[光緒]豐順縣志八卷首一卷(清)葛曙纂修(清)許普濟續修(清)吴鵬續纂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一

[民國]新修豐順縣志二十六卷劉禹輪修李唐纂民國三十二年(1943)鉛印本一五

[康熙]長樂縣志八卷(清)孫胤光修(清)李逢祥纂清康熙二年(1663)刻本二三

[康熙]長樂縣志八卷(清)孫蕙修(清)孔元體等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六七

[正德]興寧志四卷(明)祝允明纂修一九六二年上海中華書局影印明正德稿本七九

[嘉靖]興寧縣志三卷(明)黄國奎修(明)盛繼纂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刻本八一

[崇禎]興寧縣志六卷(明)劉熙祚修(明)李永茂纂明崇禎十年(1637)刻本一二一

[康熙]興寧縣志八卷首一卷(清)王綸部修(清)勞清纂清康熙二十年(1681)刻本一七五

[嘉靖]潮州府志八卷(明)郭春震纂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刻本二一三

[順治]潮州府志十二卷(清)吴穎(清)賀寬纂修一九五七年廣東省中山圖書館油印本二二一

[乾隆]潮州府志四十二卷首一卷(清)周碩勛纂修清光緒十九年(1893)重刻乾隆四十年(1775)本二二九

[民國]潮州府志略不分卷潘載和纂修民國二十二年(1933)鉛印本二六五

[雍正]澄海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寧時文等纂修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二七一

[乾隆]澄海縣志二十九卷首一卷(清)金廷烈纂修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三六九

[嘉慶]澄海縣志二十六卷首一卷(清)李書吉等纂修清嘉慶二十年(1815)刻本三八五

[雍正]海陽縣志十二卷(清)張士璉修(清)葉適(清)陳玨等纂清雍正八年(1730)修十二年(1734)刻本四一一



第四十二册

[光緒]海陽縣志四十六卷首一卷(清)盧蔚猷修(清)吴道鎔纂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刻本一

[康熙]饒平縣志四卷(清)劉抃等纂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一五

[光緒]饒平縣志二十五卷(清)劉抃原本(清)惠登甲增修(清)黄德容(清)翁荃增纂清光緒九年(1883)增刻本六五

[乾隆]南澳志十二卷(清)齊翀纂修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補刻本七七

[隆慶]潮陽縣志十五卷(明)黄一龍修(明)林大春纂明隆慶六年(1572)刻本九七

[嘉慶]潮陽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唐文藻纂修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刻本一三九

[光緒]潮陽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清)周恒重修(清)張其等纂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一五五

[光緒]潮陽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清)周恒重修(清)張其等纂民國三十一年(1942)鉛印本一八五

[乾隆]海豐縣志十卷末一卷(清)于卜熊修(清)史本纂清乾隆十五年(1750)刻本一九三

[乾隆]海豐縣志十卷末一卷(清)于卜熊修(清)史本纂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二〇八

[同治]海豐縣志續編二卷(清)蔡逢恩修(清)林光斐纂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二一一

[乾隆]陸豐縣志十二卷(清)王之正等修(清)沈展才等纂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二一五

[乾隆]陸豐縣志十二卷(清)王之正等修(清)沈展才等纂民國二十年(1931)刻本二二七

[乾隆]普寧縣志十卷首一卷(清)蕭麟趾修(清)梅奕紹等纂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二二九

[乾隆]普寧縣志十卷首一卷(清)蕭麟趾修(清)梅奕紹等纂民國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三〇七

[光緒]普寧縣志稿十卷(清)盧師職修(清)賴漢辰纂清光緒十五年(1889)修鈔本三〇九

[雍正]揭陽縣志八卷(明)陳樹芝纂修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三一三

[乾隆]揭陽縣志八卷首一卷(清)劉業勤修(清)凌魚纂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刻本三二七

[乾隆]揭陽縣志八卷首一卷(清)劉業勤修(清)凌魚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三六三

[光緒]揭陽縣續志四卷首一卷(清)王崧修(清)李星煇纂清光緒十六年(1890)刻本三七五

[光緒]揭陽縣續志四卷首一卷(清)王崧修(清)李星煇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四〇一

[康熙]南海縣志十七卷(清)郭爾戺(清)胡雲客纂修清康熙三十年(1691)刻本四〇三

第四十三册

[乾隆]南海縣志二十卷(清)魏綰修(清)陳張翼纂清乾隆六年(1741)刻本一

[同治]南海縣志二十六卷首一卷(清)鄭夢玉等修(清)梁紹獻(清)李徵霨纂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七三

[宣統]南海縣志二十六卷末一卷(清)張鳳喈等修(民國)桂坫等纂清宣統三年(1911)刻本八三

南海九江鄉志五卷(清)黎春曦纂鈔本八五

九江儒林鄉志二十一卷(清)朱次琦(清)馮栻宗纂清光緒九年(1883)刻本八七

[康熙]三水縣志十五卷首一卷(清)鄭玟纂修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刻本一〇三

[嘉慶]三水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李友榕(清)汪雲任等修(清)鄧雲龍(清)董恩誠纂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刻本一一一

[嘉慶]三水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李友榕(清)汪雲任等修(清)鄧雲龍(清)董恩誠纂民國十二年(1923)影印本一三九

[康熙]順德縣志十三卷首一卷(清)黄培彝修(清)嚴而舒纂清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一七三

[乾隆]順德縣志十六卷(清)陳志儀修(清)胡定纂清乾隆十五年(1750)刻本二四九

[咸豐]順德縣志三十二卷(清)郭汝誠修(清)馮奉初纂清咸豐三年(1853)修六年(1856)刻本三〇九

[民國]順德縣志二十四卷附郭志刊誤二卷周之貞馮葆熙修周朝槐纂民國十八年(1929)刻本三一三

龍山鄉志十四卷首一卷(清)温汝能纂清嘉慶十年(1805)金紫閣刻本三一七

[嘉靖]香山縣志八卷(明)鄧遷修(明)黄佐纂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刻本三八七

[康熙]香山縣志十卷(清)申良翰修(清)歐陽羽文纂清鈔本三九五

[乾隆]香山縣志八卷首一卷(清)暴煜修(清)李卓揆纂清乾隆十五年(1750)刻本四一一

[光緒]香山縣志二十二卷(清)田明曜修(清)陳澧纂清光緒五年(1879)刻本四二五

[民國]香山縣志續編十六卷首一卷厲式金修汪文炳張丕基纂民國十二年(1923)刻本四三一

[萬曆]新會縣志七卷(明)王命璿修(明)黄淳纂清順治修補本四三五

第四十四册

[康熙]新會縣志十八卷首一卷(清)賈雒英修(清)薛起蛟等纂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刻本一

[乾隆]新會縣志十三卷首一卷(清)王植纂修清乾隆六年(1741)刻本五一

[道光]新會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清)林星章修(清)黄培芳(清)曾釗纂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本五七

[同治]新會縣續志十卷首一卷(清)彭君穀修(清)鍾應元(清)李星煇纂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六三

[康熙]高明縣志十八卷首一卷(清)于學修(清)黄之璧等纂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刻本六七

[道光]高明縣志十八卷首一卷(清)祝淮修(清)夏植亨纂清道光五年(1825)刻本八九

[光緒]高明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鄒兆麟(清)蔡逢恩修(清)梁廷棟(清)區爲樑纂清光緒二十年(1894)刻本一九七

[道光]鶴山縣志十二卷末一卷(清)徐香祖修(清)吴應逵纂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二〇九

[道光]開平縣志十卷(清)王文驤修(清)李科等纂清道光三年(1823)刻本二二九

[民國]開平縣志四十五卷首一卷余棨謀修張啓煌纂民國二十二年(1933)香港民聲印書局鉛印本二六一

[民國]赤溪縣志八卷首一卷王大魯修賴際熙等纂民國九年(1920)修十五年(1926)刻本二七一

[光緒]赤溪雜志二卷(清)金武祥撰清光緒十七年(1891)刻本二八一

[嘉靖]新寧縣志十卷(明)王臣修(明)陳元珂纂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刻本二八九

[康熙]新寧縣志十卷(清)寧林修(清)麥汝梓纂清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三〇一

[乾隆]新寧縣志四卷(清)王暠修(清)陳份纂清乾隆三年(1738)刻嘉慶九年(1804)補刻本三三七

[道光]新寧縣志十卷(清)張深修(清)曾釗(清)温訓纂清道光十九年(1839)刻本三五一

[康熙]恩平縣志十一卷(明)宋應昇原本(清)佟世男續修(清)鄭軾等續纂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增訂明崇禎刻本三六一

[乾隆]恩平縣志十卷(清)曾萼纂修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本四一一



第四十五册

[民國]恩平縣志二十五卷首一卷余丕承修桂坫纂民國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一

[正德]瓊臺志四十四卷(明)唐胄纂一九六四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一一

[萬曆]瓊州府志十二卷(明)戴熺(明)歐陽燦總裁(明)蔡光前纂修明萬曆間刻本二七

[乾隆]瓊州府志十卷(清)蕭應植修(清)陳景塤纂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本四五

[道光]瓊州府志四十四卷首一卷(清)明誼修(清)張嶽崧纂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本八七

[康熙]瓊山縣志十卷(清)王贄修(清)關必登纂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刻本一〇三

[乾隆]瓊山縣志十卷(清)楊宗秉纂修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一一九

[咸豐]瓊山縣志三十卷首一卷(清)李文烜修(清)鄭文彩(清)蔡藩纂清咸豐七年(1857)刻本一三五

[康熙]文昌縣志十卷(清)馬日炳纂修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刻本一四五

[咸豐]文昌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張霈(清)陳起禮修(清)林燕典纂清咸豐八年(1858)刻本一四九

[民國]文昌縣志十八卷林帶英修李鍾嶽纂民國九年(1920)刻本一六一

[乾隆]定安縣志四卷(清)張文豹(清)梁廷佐纂修(清)董興祚增修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刻乾隆增刻本一六七

[光緒]定安縣志十卷首一卷(清)吴應廉修(清)王映斗纂清光緒四年(1878)刻本一八三

[乾隆]會同縣志十卷(清)于煌纂修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二二七

[嘉慶]會同縣志十卷(清)陳述芹纂修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補刻本二五一

[嘉慶]會同縣志十卷(清)陳述芹纂修民國十四年(1925)王大鵬鉛印清嘉慶本二五七

[康熙]樂會縣志四卷(清)程秉慥纂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修清鈔本二六五

[道光]萬州志十卷(清)胡端書修(清)楊士錦(清)吴鳴清纂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二六九

[康熙]澄邁縣志十卷(清)高魁標纂修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刻本二八一

[嘉慶]澄邁縣志十卷(清)謝濟韶修(清)李光先纂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刻本二九一

[光緒]澄邁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龍朝翊修(清)陳所能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刻本三一九

[萬曆]儋州志三集(明)曾邦泰等纂修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刻本三二一

[康熙]儋州志三卷(清)韓祐纂修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刻本三三一

[光緒]臨高縣志二十四卷(清)聶緝慶(清)張延修(清)桂文熾(清)汪瑔清光緒十八年(1892)刻本三四三

[康熙]陵水縣志不分卷(清)高首標纂修(清)潘廷侯訂補一九五七年廣東省中山圖書館油印本三五三

[乾隆]崖州志十卷(清)李如柏修(清)黄德厚纂清乾隆二十年(1755)刻本三五七

[萬曆]高州府志十卷(明)曹志遇等纂修明萬曆間刻本三七七

[康熙]高州府志十卷(清)蔣應泰纂修(清)黄雲史重輯清康熙八年(1669)修十一年(1672)刻本三八五

[乾隆]高州府志十六卷(清)王槩纂修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四〇三

[道光]高州府志十六卷(清)黄安濤(清)海壽等修(清)潘眉纂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四三七



第四十六册

[光緒]高州府志五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楊霽修(清)陳蘭彬等纂清光緒十六年(1890)刻本一

[嘉慶]茂名縣志二十一卷首一卷(清)秦沅(清)王勛臣修(清)吴徽敍纂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刻本三七

[光緒]茂名縣志八卷首一卷(清)鄭業崇修(清)許汝韶纂清光緒十四年(1888)刻本六九

[嘉慶]石城縣志六卷首一卷(清)張大凱纂修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刻本七九

[光緒]石城縣志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蔣廷桂修(清)陳蘭彬等纂清光緒十八年(1892)刻本一二五

[民國]石城縣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鍾喜焯等修江珣等纂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一四一

[光緒]化州志十二卷(清)彭貽蓀(清)章毓桂修(清)彭興瀛等纂清光緒十六年(1890)刻本一四五

[康熙]信宜縣志十二卷(清)周修(清)方日定(清)鍾煌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修鈔本一六九

[乾隆]信宜縣志十三卷(清)劉啓江修(清)李東紹纂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一八七

[光緒]信宜縣志八卷(清)敖式槱修(清)梁安甸纂清光緒十七年(1891)刻本二〇五

[康熙]陽春縣志十八卷(清)康善述纂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二〇七

[乾隆]陽春縣志十四卷(清)姜山修(清)吕伊纂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二二五

[道光]陽春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清)陸向榮等修(清)劉彬華纂清道光元年(1821)廣州六書齋刻本二四五

[民國]陽春縣志十四卷藍榮熙等修吴英華纂民國三十年(1941)修三十八年(1949)鉛印本二七三

[道光]陽江縣志八卷(清)李澐等修(清)區啓科等纂(清)李應均增補(清)胡瑃續纂清道光二年(1822)續修刻本二八七

[民國]陽江志三十九卷首一卷張以誠修梁觀喜纂民國十四年(1925)刻本三三一

[康熙]電白縣志八卷(清)郭指南纂修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三四五

[道光]重修電白縣志二十卷末一卷(清)章鴻(清)葉廷芳修(清)邵詠(清)崔翼周纂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三八三

[民國]電白縣新志稿十章邵桐孫等纂民國三十五年(1946)油印本四〇七

[雍正]吴川縣志十卷(清)盛熙祚(清)章國禄纂修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四〇九

[乾隆]吴川縣志十卷(清)沈峻纂修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刻本四五五

[道光]吴川縣志十卷(清)李高魁(清)葉載文修(清)林泰雯纂清道光五年(1825)刻本四五九

[光緒]吴川縣志十卷首一卷(清)毛昌善修(清)陳蘭彬纂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校訂重印本四六五

第四十七册

[宣統]徐聞縣志十五卷首一卷(清)王輔之修(清)駱克良等纂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印本一

[萬曆]雷州府志二十二卷(明)歐陽保等纂修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刻本五

[康熙]雷州府志十卷(清)吴盛藻修(清)洪泮洙纂清乾隆間補刻本二五

[嘉慶]雷州府志二十卷首一卷(清)雷學海修(清)陳昌齊等纂清嘉慶十六年(1811)刻本五五

[康熙]海康縣志三卷(清)鄭俊修(清)宋紹啓纂民國十八年(1929)鉛印本八七

[嘉慶]海康縣志八卷(清)劉邦柄修(清)陳昌齊纂清嘉慶十七年(1812)刻本九三

[民國]海康縣續志四十六卷首一卷梁成久纂修陳景棻續修民國二十七年(1938)鉛印本九七

[康熙]遂溪縣志四卷(清)宋國用修(清)洪泮洙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一〇三

[道光]遂溪縣志十二卷(清)喻炳榮修(清)朱德華(清)楊翊纂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補刻本一一九

[萬曆]肇慶府志二十二卷(明)鄭一麟修(明)葉春及纂明萬曆十六年(1588)刻本一六三

[崇禎]肇慶府志五十卷(明)陸鏊修(明)陳烜奎纂明崇禎六年(1633)刻本一八三

[康熙]肇慶府志三十二卷(清)史樹駿修(清)區簡臣纂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二四五

[道光]肇慶府志二十二卷首一卷(清)屠英等修(清)江藩等纂清道光十三年(1833)刻本二六一

[道光]高要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清)韓際飛修(清)何元等纂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二九三

[宣統]高要縣志二十六卷附志二卷(清)馬呈圖等纂修民國二十七年(1938)鉛印本三〇九

[同治]懷集縣志十卷(清)孫汝霖(清)趙準修(清)曾浤仁纂清同治十二年(1873)修光緒元年(1875)貴蒸校刻本三一五

[民國]懷集縣志十卷周贊元等纂修民國五年(1916)鉛印本三二三

[道光]廣寧縣志十七卷(清)黄思藻等纂修清道光四年(1824)刻本三二七

[道光]廣寧縣志十七卷(清)黄思藻等纂修民國二十二年(1933)鉛印本三三五

[康熙]四會縣志二十卷(清)陳欲達等纂修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刻本三五一

[光緒]四會縣志十編首一編末一編(清)陳志喆(清)劉德恒修(清)吴大猷纂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刻本三六九

[康熙]新興縣志二十卷(清)徐煌(清)康善述纂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四〇九

[康熙]新興縣志二十卷(清)徐煌(清)康善述纂修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補刻本四二九

[康熙]東安縣志十一卷(清)袁承泰纂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四五一

第四十八册

[乾隆]東安縣志四卷(清)莊大中纂修清乾隆五年(1740)刻本一

[道光]東安縣志四卷(清)汪兆柯纂修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印本一一

[康熙]羅定直隸州志十卷(清)劉元禄纂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二九

[雍正]羅定直隸州志六卷首一卷(清)王植纂修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六一

[民國]羅定志十卷周學仕修馬呈圖纂陳樹勛續修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八一

[康熙]西寧縣志十卷(清)趙震陽修(清)鍾光斗纂清康熙六年(1667)刻本八七

[康熙]西寧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張溶修(清)區孟賢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一五三

[康熙]西寧縣志十二卷(清)李玉鋐修(清)金光綬纂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刻本二〇一

[民國]西寧縣志三十四卷首一卷何天瑞修桂坫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二一五

[康熙]德慶州志十二卷(清)譚桓修(清)梁宗典纂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二二三

[乾隆]德慶州志十八卷(清)宋錦(清)李麟洲纂修清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二四七

[天啓]封川縣志二十二卷(明)方尚祖纂修明天啓二年(1622)修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二六一

[康熙]開建縣志十卷(清)邵龍元纂修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刻本二九七

[道光]開建縣志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余瀚修(清)余楷纂鈔本三〇五





廣西壯族自治區





[萬曆]廣西通志四十二卷(明)蘇濬纂修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刻本三一七

[嘉慶]廣西通志二百七十九卷首一卷(清)謝啓昆修(清)胡虔纂清光緒十七年(1891)桂垣書局再補刻本三二五

[嘉靖]南寧府志十卷(明)郭楠纂修明嘉靖十七年(1538)刻本三二九

[嘉靖]南寧府志十一卷(明)方瑜纂修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刻本三三七

[道光]南寧府志五十六卷(清)蘇士俊纂修(清)何鯤增修清宣統元年(1909)羊城澄天閣石印道光本三四九

[民國]邕寧縣志四十四卷謝祖萃修莫炳奎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三八九

[光緒]上林縣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徐衡紳修(清)周世德纂清光緒二年(1876)刻本三九五

[道光]賓州志二十四卷(清)耿省修修(清)張鵬展纂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三九九

[乾隆]横州志十二卷(清)謝鍾齡等修(清)朱秀等纂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四三五

第四十九册

[乾隆]横州志十二卷(清)謝鍾齡等修(清)朱秀等纂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刻本一

[光緒]新寧州志六卷首一卷(清)戴焕南修(清)張燦奎纂清光緒五年(1879)刻本三

[民國]同正縣志十卷曾瓶山楊北岑等纂修民國二十二年(1933)鉛印本一五

[萬曆]廣西太平府志三卷(明)蔡迎恩修(明)甘東陽纂明萬曆五年(1577)刻本一九

[雍正]太平府志五十卷(清)甘汝來纂修清雍正四年(1726)刻本三五

[雍正]太平府志五十卷(清)甘汝來纂修民國油印本四九

[康熙]左州志二卷(清)李銓纂修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刻本五一

[民國]崇善縣志十編吴龍輝張景星等纂修一九六二年廣西僮族自治區檔案館鉛印本七一

[嘉慶]龍州紀略二卷(清)黄譽纂修清嘉慶八年(1803)刻本七五

[民國]龍州縣志二十卷區震漢莫庭光修葉茂莖等纂民國十六年(1927)修一九五七年廣西僮族自治區博物館油印本九九

[康熙]養利州志不分卷(清)傅天寵纂(清)汪溶日續纂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一〇三

[民國]雷平縣志十編鄧贊樞修梁明綸等纂一九五八年廣西僮族自治區博物館油印本一一三

[民國]隆安縣志六卷首一卷陽壽祺修黄城沅纂民國二年(1913)玫瑰書局鉛印本一二一

[乾隆]慶遠府志十卷(清)李文琰修(清)何天祥纂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一二三

[乾隆]慶遠府志十卷(清)李文琰修(清)何天祥纂民國鈔本一五七

[民國]宜北縣志八編李志修覃玉成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一七三

[民國]鳳山縣志八編謝次顔潘鼎新修黄文觀等纂民國三十五年(1946)修一九五七年廣西僮族自治區博物館油印本一七七

[乾隆]柳州府志四十卷首一卷(清)王錦修(清)吴光昇纂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一八五

[民國]三江縣志十卷首一卷覃卓吾龍澄波纂修魏任重續修姜玉笙續纂民國三十五年(1946)鉛印本二一一

[民國]雒容縣志二卷臧進巧修唐本心纂民國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二三七

[民國]榴江縣志十編蕭殿元吴國經等修唐本心等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二五一

[乾隆]象州志四卷(清)李宏湑修(清)蔣日萊纂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二五九

[民國]象縣志九編吴克寬梁方津修劉策羣纂民國三十七年(1948)鉛印本二八三

[嘉慶]武宣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高攀桂修(清)梁士彦纂清嘉慶十三年(1808)刻本二八七

[民國]武宣縣志十五卷唐朝繩修覃先澄纂民國三年(1914)鉛印本三一三

[民國]武宣縣志八編朱昌奎修龐賡辛纂民國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三一七

[乾隆]柳州府馬平縣志十卷首一卷(清)舒啓修(清)吴光昇纂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三二九

[民國]來賓縣志二編翟富文纂修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三四九

[民國]遷江縣志十編黎祥品韋可德修劉宗堯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三五一

[嘉慶]臨桂縣志三十二卷(清)蔡呈韶(清)金毓奇修(清)胡虔(清)朱依真纂清光緒六年(1880)補刻本三六一

[雍正]靈川縣志四卷(清)鄭采宣(清)陳虞昭修(清)崔達纂清雍正三年(1725)刻本三六七

[民國]靈川縣志十四卷首一卷陳美文修李繁滋纂民國十八年(1929)石印本四二三

[乾隆]興安縣志十卷首一卷附續志一卷(清)黄海修(清)蔣若淵纂清乾隆五年(1740)刻本四三三

第五十册

[康熙]全州志八卷(清)黄志璋纂修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刻本一

[民國]全縣志十三編黄崑山虞世熙修唐載生廖藻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二一

[民國]全縣志十三編黄崑山虞世熙修唐載生廖藻纂一九五七年廣西僮族自治區博物館油印本二九

[康熙]灌陽縣志十卷(清)單此藩修(清)蔣學元(清)陳廷藩纂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刻本三三

[道光]灌陽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蕭煊修(清)范光祺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六五

[光緒]恭城縣志四卷(清)陶墫修(清)陸履中(清)常静仁纂鈔本八九

[嘉慶]平樂府志四十卷首一卷(清)清柱等纂修清光緒三年(1877)刻本九三

[光緒]平樂縣志十卷(清)全文炳修(清)伍嘉猷(清)羅正宗纂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一一一

[民國]平樂縣志八卷蔣庚蕃郭春田修張智林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修二十九年(1940)鉛印本一二一

[康熙]荔浦縣志四卷(清)許之豫纂修鈔本一二九

[道光]修仁縣志十卷(清)林光棣纂修清道光十年(1830)修鈔本一四九

[道光]永寧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清)黄培杰纂修清道光十七年(1837)刻本一五五

[光緒]永寧州志十六卷(清)高日華(清)聯豐修(清)劉漢鎮纂民國間石印本一七七

[民國]永福縣志四卷(清)林光棣原本(民國)劉興增修(民國)李驥年增纂民國六年(1917)刻本一八三

[同治]蒼梧縣志十八卷首一卷(清)蒯光焕(清)李百齡原修(清)羅勛(清)嚴寅恭原纂(清)黄玉柱續修(清)王棟續纂清咸豐元年(1851)修同治十三年(1874)續修刻本二一九

[乾隆]富川縣志十二卷(清)葉承立纂修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本二三一

[乾隆]岑溪縣志四卷(清)何夢瑶纂修(清)劉廷棟續纂修鈔本三一一

[同治]藤縣志二十二卷(清)邊其晋修(清)胡毓璠纂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三一九

[同治]藤縣志二十二卷(清)邊其晋修(清)胡毓璠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鉛印本三二九

[嘉慶]永安州志十八卷首一卷(清)李炘纂修清嘉慶十八年(1813)刻本三五一

[光緒]永安州志四卷首一卷(清)李常霮(清)鄧文淵修(清)吴纘周等纂鈔本三七五

[乾隆]鬱林州志十卷(清)邱桂山修(清)劉玉麟(清)秦兆鯨纂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三八一

[光緒]鬱林州志二十卷首一卷(清)馮德材(清)全文炳修(清)文德馨(清)牟懋圻纂清光緒二十年(1894)刻本四〇一

[乾隆]興業縣志四卷(清)王巡泰纂修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刻本四二七



第五十一册

[嘉慶]續修興業縣志十卷首一卷(清)蘇勒通阿修(清)彭焜基(清)龐錫綸纂鈔本一

[道光]潯州府志七十六卷首一卷(清)孫世昌修(清)光昭纂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一三

[同治]潯州府志三十八卷首一卷(清)魏篤修(清)王俊臣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五五

[光緒]潯州府志五十七卷(清)夏敬頤(清)褚興周纂修一九五七年廣西僮族自治區博物館油印本七五

[乾隆]桂平縣志四卷(清)吴志綰修(清)黄國顯纂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刻本八九

[道光]桂平縣志十六卷(清)袁湛業修(清)黄體正(清)王維新纂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刻本一一七

[民國]桂平縣志五十九卷黄佔梅等修程大璋等纂民國九年(1920)粤東編譯公司鉛印本一三一

[道光]平南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清)張顯相修(清)黎士華纂清道光十五年(1835)刻本一四一

[光緒]平南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清)裘彬(清)江有燦修(清)周壽祺纂鈔本一四七

平南縣鑑二編鄭湘濤纂修民國二十九年(1940)鉛印本一六五

[光緒]容縣志二十八卷首一卷(清)易紹德(清)王永貞修(清)封祝唐(清)黄玉年纂民國鉛印本一六七

[乾隆]北流縣志十卷(清)張允觀纂修清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一八一

[光緒]北流縣志二十四卷(清)徐作梅等修(清)李士琨等纂清光緒六年(1880)刻本二〇七

[民國]陸川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古濟勛修吕濬堃范晋藩纂民國十三年(1924)刻本二三一

[道光]博白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任士謙等修(清)朱德華等纂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二四五

[雍正]欽州志十四卷(清)董紹美修(清)吴邦瑗纂清雍正元年(1723)刻本二七三

[道光]欽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清)朱椿年等修(清)杜以寬(清)葉輪纂鈔本二八九

[雍正]靈山縣志十二卷(清)盛熙祚纂修清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三一七

[乾隆]靈山縣志十二卷(清)黄元基纂修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三三一

[民國]靈山縣志二十二卷劉運熙纂修民國三年(1914)鉛印本三四五

[崇禎]廉州府志十四卷(明)張國經修(明)鄭抱素纂明崇禎十年(1637)刻本三四九

[康熙]廉州府志十四卷(清)徐化民纂修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三七三

[康熙]廉州府志十四卷(清)徐成棟纂修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刻本三八一

[乾隆]廉州府志二十卷首一卷(清)周碩勛修(清)王家憲纂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梅蒼書屋刻本四三三

[道光]上思州志二十卷首一卷(清)陳蘭滋纂修清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四三九

[民國]上思縣志六卷黄大受修黄步青纂民國四年(1915)鉛印本四四三

[光緒]百色廳志八卷首一卷(清)陳如金等修(清)華本松等纂清光緒八年(1882)刻十七年(1891)增刻本四五九

第五十二册

[乾隆]鎮安府志八卷(清)傅埾纂修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一

[光緒]鎮安府志二十五卷首一卷(清)羊復禮纂修清光緒十八年(1892)刻本七七

[道光]歸順直隸州志九卷(清)何福祥纂修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鈔本八三

[光緒]歸順直隸州志六卷(清)顔嗣徽纂修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刻本九一

[民國]田西縣志八編葉鳴平羅建邦修岑啓沃纂民國二十七年(1938)鉛印本九五





四川





[嘉靖]四川總志十六卷(明)劉大謨等修(明)王元正等纂(明)周復俊(明)崔廷槐重編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刻本一〇七

[康熙]四川總志三十六卷(清)蔡毓榮等修(清)錢受祺等纂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一四一

[雍正]四川通志四十七卷首一卷(清)黄廷桂等修(清)張晋生等纂清乾隆元年(1736)補版增刻本二四七

[嘉慶]四川通志二百四卷首二十二卷(清)常明等修(清)楊芳燦(清)譚光祜等纂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刻本二七九

[民國]四川通志稿四川通志局編民國二十五年(1936)稿本三〇一

[民國]四川郡縣志十二卷龔煦春纂民國三十五年(1946)刻本三〇三

蜀典十二卷(清)張澍纂清光緒二年(1876)刻本三一一

[康熙]四川成都府志三十五卷(清)佟世雍修(清)何如偉等纂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修鈔本三一五

[嘉慶]成都縣志六卷首一卷(清)王泰雲等修(清)衷以塤等纂(清)楊芳燦續纂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刻本三五一

[同治]重修成都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李玉宣等修(清)衷興鑑等纂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三七三

成都通覽不分卷(清)傅崇榘編清宣統元年(1909)石印本三七七

[嘉慶]雙流縣志四卷(清)汪士侃纂修清嘉慶十九年(1814)刻本三八一

[光緒]雙流縣志四卷首一卷(清)彭琬等纂修清光緒三年(1877)刻本三八九

[光緒]雙流縣志二卷(清)彭琬等修(清)吴特仁增訂民國二十一年(1932)刻《養正堂遺書》本三九五

[民國]雙流縣志四卷首一卷劉佶等修劉咸榮等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四〇一

[嘉慶]華陽縣志四十四卷首一卷(清)吴鞏(清)董淳修(清)潘時彤等纂清光緒十八年(1892)補刻本四一一

[民國]華陽縣志三十六卷首一卷陳法駕葉大鏘等修曾鑑林思進等纂民國二十三年(1934)刻本四三一

[嘉慶]金堂縣志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謝惟傑修(清)陳一津(清)黄烈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楊得質補刻本四四一

[同治]續金堂縣志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王樹桐(清)徐璞玉修(清)米繪裳等纂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四七三

[民國]金堂縣續志十卷首一卷王暨英等修曾茂林等纂民國十年(1921)刻本四八一

第五十三册

[萬曆]重慶府志八十六卷(明)張文耀修(明)鄒廷彦纂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刻本一

[道光]重慶府志九卷(清)王夢庚修(清)寇宗纂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刻本一九

[光緒]重修長壽縣志十卷(清)張永熙修(清)周澤溥等纂清光緒元年(1875)刻本二七

[民國]長壽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湯化培等修李鼎禧纂民國十七年(1928)石印本四九

[民國]長壽縣志十六卷陳毅夫等修劉君錫張名振纂民國三十三年(1944)鉛印本五三

[乾隆]巴縣志十七卷首一卷(清)王爾鑑修(清)王世沿等纂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刻本五九

[同治]巴縣志四卷(清)霍爲棻等修(清)熊家彦等纂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九五

[民國]巴縣志二十三卷朱之洪等修向楚等纂民國三十二年(1943)重印本一一一

[道光]綦江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宋灝修(清)羅星纂清同治二年(1863)增刻本一一五

[光緒]四川綦江續志四卷(清)戴綸喆纂修民國二十七年(1938)刻本一五七

[道光]江北廳志八卷首一卷(清)福珠朗阿修(清)宋煊(清)黄雲衢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一六七

[嘉慶]温江縣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清)李紹祖等修(清)徐文賁(清)車酉纂清嘉慶二十年(1815)刻本二〇五

[民國]温江縣志十二卷首一卷張驥等修曾學傳等纂民國十年(1921)刻本二二五

温江縣鄉土志十二卷曾學傳纂清宣統元年(1909)刻本二二九

[乾隆]郫縣志十卷(清)李馨纂修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補刻本二三一

[同治]郫縣志四十四卷(清)陳慶熙修(清)高升之等纂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二三九

[民國]郫縣志六卷李之青等修民國三十七年(1948)鉛印本二七一

郫縣鄉土志不分卷(清)黄德潤等修(清)姜士諤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鉛印本二七五

[嘉慶]崇寧縣志四卷(清)劉壇等纂修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刻本二八一

[乾隆]灌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孫天寧纂修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刻本二九三

[光緒]增修灌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清)莊思恒修(清)鄭珶山纂清光緒十二年(1886)刻本三一一

[光緒]增修灌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清)莊思恒修(清)鄭珶山纂民國三年(1914)楊端宇修鋟增補本三二九

灌縣鄉土志二卷(清)鍾文虎修(清)徐昱等纂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刻本三三五

[嘉慶]彭縣志四十二卷(清)王鍾鈁纂修清嘉慶十八年(1813)刻本三四一

[光緒]重修彭縣志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附補遺一卷(清)張龍甲修(清)吕調陽等纂清光緒六年(1880)刻本三五五

[嘉慶]什邡縣志五十四卷(清)紀大奎修(清)林時春等纂清嘉慶十八年(1813)刻本三六一

[同治]續增什邡縣志五十四卷(清)傅華桂修(清)王璽尊等纂清同治四年(1865)刻本三八三

[民國]重修什邡縣志十卷王文照修曾慶奎吴江纂民國十八年(1929)鉛印本三八七

[嘉慶]漢州志四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劉長庚修(清)侯肇元(清)張懷泗纂清嘉慶十七年(1812)修二十二年(1817)刻本三九五

[同治]續漢州志二十四卷首一卷補志一卷(清)張超等修(清)曾履中(清)張敏行纂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四一七

[嘉慶]新都縣志五十四卷首一卷補遺一卷(清)孫真儒等修(清)李覺楹等纂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刻本四三七

[道光]新都縣志十八卷首一卷(清)張奉書等修(清)張懷洵等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四四三

[民國]新都縣志六編陳習删等修閔昌術等纂民國十八年(1929)鉛印本四五九

[乾隆]新繁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清)鄭方城修(清)朱敦修等纂清乾隆八年(1743)刻本四六三

[同治]新繁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張文珍(清)李應觀修(清)楊益豫等纂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四七五

第五十四册

[民國]新繁縣志三十四卷首一卷侯俊德等修劉復等纂民國三十六年(1947)鉛印本一

新繁縣鄉土志十卷(清)余慎(清)陳彦升編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鉛印本九

[道光]新津縣志四十卷首一卷(清)王夢庚原稿(清)陳霽學修(清)葉芳模(清)童宗沛纂清道光十九年(1839)增刻本一三

新津縣鄉土志二卷(清)禄勛編清宣統元年(1909)鉛印本五五

[乾隆]蒲江縣志四卷(清)紀曾蔭修(清)黎攀桂(清)馬道亨纂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五七

[光緒]蒲江縣志五卷(清)孫清士修(清)解璜(清)徐元善纂清光緒四年(1878)刻本七七

[嘉慶]邛州直隸州志四十六卷首一卷(清)吴鞏修(清)王來遴纂清嘉慶十七年(1812)修二十三年(1818)刻本一一一

[民國]邛崍縣志四卷首一卷劉夐等修寧緗等纂民國十一年(1922)鉛印本一三九

[乾隆]大邑縣志四卷(清)宋載纂修清乾隆十四年(1749)刻本一四七

[同治]大邑縣志二十卷(清)趙霦等纂修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一六七

[同治]大邑縣志二十卷(清)趙霦等纂修清光緒二年(1876)林嘉澍、余上富增刻本一八三

[民國]大邑縣志十四卷王銘新解汝襄等修鍾毓靈龔維錡等纂民國十九年(1930)鉛印本一九三

大邑縣鄉土志(清)紹曾修(清)查體仁纂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修鈔本一九七

[光緒]增修崇慶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清)沈恩培修(清)胡麟等纂清光緒三年(1877)刻本二〇五

[道光]龍安府志十卷(清)鄧存咏等纂修清咸豐八年(1858)補刻本二一五

[嘉靖]潼川志十卷(明)陳講等纂修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修鈔本二三七

[乾隆]潼川府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張松孫等纂修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刻本二四七

[光緒]新修潼川府志三十卷(清)阿麟修(清)王龍勛等纂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刻本二七三

[同治]直隸綿州志五十五卷(清)文棨(清)董貽清修(清)伍肇齡(清)何天祥纂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二八五

[民國]綿陽縣志十卷首一卷蒲殿欽袁鈞等修崔映棠等纂民國二十一年(1932)刻本三一三

[雍正]江油縣志二卷(清)彭阯纂修民國十九年(1930)傳鈔清乾隆刻本三一七

[道光]江油縣志四卷首一卷(清)桂星纂修清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三五七

[光緒]江油縣志二十四卷(清)武丕文修(清)歐培槐等纂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刻本三六一

[乾隆]彰明志略十卷(清)陳謀纂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三七七

[同治]彰明縣志五十七卷首二卷(清)牛樹梅原本(清)何慶恩(清)韓樹屏增修(清)李朝棟等增纂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修同治十年(1871)增修十三年(1874)刻本三九三

[民國]重修廣元縣志稿二十八卷首一卷謝開來等修王克禮羅映湘纂民國十五年(1926)修二十九年(1940)鉛印本四一三

[道光]重修昭化縣志四十八卷(清)張紹齡等纂修清同治三年(1864)曾寅光修鋟道光刻本四二一

[雍正]劍州志二十四卷圖一卷(清)李梅賓修(清)楊端纂清雍正五年(1727)刻本四三七

[民國]劍閣縣續志十卷張政等纂修民國十六年(1927)鉛印本四六七

[乾隆]梓潼縣志二卷(清)朱簾(清)杜苃纂修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刻本四七七

[咸豐]重修梓潼縣志六卷(清)張香海修(清)楊曦等纂清咸豐八年(1858)刻本四八七

第五十五册

[乾隆]三臺縣志八卷(清)張松孫(清)鄭璇纂修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刻本一

[嘉慶]三臺縣志八卷(清)沈昭興纂修清嘉慶二十年(1815)刻本一七

[民國]三臺縣志二十六卷林志茂謝勷等纂修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二五

[乾隆]鹽亭縣志四卷首一卷(清)董夢曾纂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四五

[光緒]鹽亭縣志續編四卷首一卷(清)邢錫晋修(清)趙宗藩等纂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七一

[乾隆]射洪縣志八卷(清)張松孫修(清)胡光琦纂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刻本七七

[嘉慶]射洪縣志十八卷首一卷(清)陳廷鈺等修(清)趙燮元等纂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刻本九五

[光緒]射洪縣志十八卷首一卷(清)黄允欽等修(清)羅錦城等纂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九七

[乾隆]遂寧縣志八卷首一卷(清)田朝鼎修(清)周彭年纂清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一三五

[乾隆]遂寧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張松孫(清)李培峘修(清)寇賚言等纂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本一五九

[光緒]遂寧縣志六卷首一卷(清)孫海等修(清)李星根纂清光緒五年(1879)刻本一九五

[民國]遂寧縣志八卷甘燾等修王懋昭等纂民國十八年(1929)刻本一九九

[康熙]蓬溪縣志二卷(清)潘之彪纂修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徐纘功增刻本二一一

[乾隆]蓬溪縣志八卷首一卷(清)張松孫(清)謝泰宸纂修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刻本二二三

[道光]蓬溪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吴章祁等修(清)顧士英等纂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二五三

[光緒]蓬溪縣續志十四卷首一卷(清)周學銘修(清)熊祥謙等纂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刻本二五七

[民國]蓬溪縣近志十四卷首一卷伍彝章等修曾世禮莊喜泉等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刻本二六五

[民國]潼南縣志六卷首一卷王安鎮修夏璜纂民國四年(1915)刻本二七一

[乾隆]中江縣志十二卷(清)張松孫修(清)陳景韓纂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本二七九

[道光]中江縣新志八卷首一卷(清)楊霈修(清)李福源(清)范泰衡纂清道光十九年(1839)刻本二九七

[民國]中江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譚毅武修陳品全等纂民國十九年(1930)鉛印本三〇九

[乾隆]直隸綿州德陽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闞昌言修(清)張又李纂清乾隆九年(1744)刻本三一五

[乾隆]續德陽縣志(清)周際虞纂修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三三一

[道光]續增德陽縣志十卷(清)王陞元修(清)廖家驌纂清道光五年(1825)刻本三三九

[道光]德陽縣新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裴顯忠修(清)劉碩輔纂清道光十七年(1837)刻本三四七

[同治]德陽縣志四十四卷首一卷(清)何慶恩等修(清)劉宸楓(清)田正訓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三六一

[光緒]德陽縣志續編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鈕傳善修李炳靈(清)楊藻纂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刻本三八五

[民國]德陽縣志五卷熊卿雲汪仲夔修洪烈森等纂民國二十八年(1939)鉛印兼石印本三九七

[康熙]綿竹縣志五卷首一卷(清)王謙言纂修(清)陸箕永增補清乾隆安洪德、吴一璜再增刻本四一三

[嘉慶]綿竹縣志四十四卷(清)沈瓖等纂修清嘉慶十八年(1813)刻本四四五

第五十六册

[民國]綿竹縣志十八卷王佐文顯謨修黄尚毅等纂民國九年(1920)刻本一

綿竹縣鄉土志二卷(清)朱儒宗纂清末鈔本三七

[乾隆]安縣志四卷(清)張仲芳纂修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三九

[同治]安縣志三十二卷首一卷(清)楊英燦纂修(清)余天鵬續修(清)陳嘉綉續纂清同治二年(1863)增補嘉慶本五九

[民國]安縣志六十卷夏時行等修劉公旭等纂民國二十七年(1938)石印本六九

[民國]安縣續志六卷成雲章修陳紹欽纂民國二十七年(1938)石印本七九

[乾隆]直隸綿州羅江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清)沈潜(清)闞昌言纂修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八一

[嘉慶]羅江縣志十卷(清)李調元纂修清嘉慶七年(1802)刻本九一

[嘉慶]羅江縣志三十六卷(清)李桂林等纂修清嘉慶二十年(1815)刻本九七

[同治]續修羅江縣志二十四卷(清)馬傳業修(清)劉正慧等纂清同治四年(1865)刻本一〇七

[乾隆]石泉縣志四卷(清)姜炳璋纂修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刻本一〇九

[道光]石泉縣志十卷(清)趙德林等修(清)張沆等纂清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一二一

[民國]北川縣志八卷首一卷楊鈞衡等修黄尚毅等纂民國二十一年(1932)石印本一四三

[光緒]内江縣志十五卷首一卷(清)陸爲棻等修(清)熊玉華等纂清光緒九年(1883)刻本一八七

[民國]内江縣志十二卷(清)曾慶昌纂修民國十四年(1925)刻本二七九

[民國]内江縣志八卷(清)曾慶昌原本易元明修朱壽朋伍應奎纂民國三十四年(1945)石印本二八九

[乾隆]樂至縣志八卷首一卷(清)張松孫修(清)雷懋德等纂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刻本二九三

[道光]樂至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裴顯忠修(清)劉碩輔纂清同治八年(1869)補刻本三二三

[光緒]續增樂至縣志四卷首一卷(清)胡書雲修(清)李星根等纂清光緒九年(1883)刻本三三三

[民國]樂至縣志又續四卷首一卷楊祖唐等修蔣德勛等纂民國十八年(1929)刻本三四一

[乾隆]安岳縣志八卷首一卷(清)張松孫修(清)朱紉蘭纂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刻本三四三

[道光]安岳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濮瑗修(清)周國頤纂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三五九

[光緒]續修安岳縣志四卷(清)陳其寬修(清)鄒宗垣等纂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刻本三九七

[乾隆]威遠縣志八卷首一卷(清)李南暉修(清)張翼儒纂清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四〇五

[乾隆]威遠縣志八卷首一卷(清)李南暉修(清)張翼儒纂清光緒三年(1877)重印本四四五

[嘉慶]威遠縣志六卷(清)陳汝秋纂修清嘉慶十八年(1813)刻本四五三

[乾隆]榮縣志四卷附補遺(清)黄大本纂修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四六一

第五十七册

[道光]榮縣志三十八卷首一卷(清)王培荀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一

[光緒]資州直隸州志三十卷首四卷(清)劉炯原本(清)羅廷權續修(清)何衮等續纂清光緒二年(1876)增刻本二三

[乾隆]資陽縣志十六卷(清)張德源纂修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七九

[咸豐]資陽縣志四十八卷首二卷(清)范淶清等修(清)何華元等纂清咸豐十年(1860)刻本九七

[咸豐]簡州志十四卷(清)濮瑗修(清)黄樸等纂清咸豐三年(1853)刻本一四九

[光緒]簡州續志十四卷(清)易家霖修(清)傅爲霖等纂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刻本一七一

[民國]簡陽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林志茂等修汪金相胡忠閥等纂民國十六年(1927)鉛印本一八一

[民國]簡陽縣續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李青廷修汪金相胡忠閥等纂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一九五

[康熙]四川叙州府志二十九卷(清)何源濬纂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二〇七

[光緒]叙州府志四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王麟祥修(清)邱晋成等纂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刻本二六五

[嘉慶]宜賓縣志五十四卷首一卷(清)劉元熙修(清)李世芳等纂清嘉慶十七年(1812)刻本二八一

[乾隆]富順縣志二十卷(清)熊葵向修(清)周士誠纂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刻本三〇一

[乾隆]富順縣志五卷首一卷(清)段玉裁(清)李芝纂修清光緒八年(1882)重刻乾隆四十二年(1777)本三七一

[道光]富順縣志三十八卷(清)張利貞修(清)黄靖圖纂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三七三

[同治]富順縣志三十八卷(清)羅廷權等修(清)吕上珍等纂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三七七

[民國]富順縣志十七卷首一卷彭文治李永成修盧慶家高光照纂民國二十年(1931)刻本四一一

[乾隆]隆昌縣志十二卷(清)黄文理纂修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四一七

[乾隆]隆昌縣志二卷(清)朱雲駿纂修清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四五七

第五十八册

[同治]隆昌縣志四十二卷首一卷(清)魏元燮(清)花映均修(清)耿光祜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晏棻增刻本一

[康熙]南溪縣志二卷(清)王大騏纂修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刻本五一

[嘉慶]南溪縣志十卷首一卷(清)胡之富修(清)包字纂清嘉慶十七年(1812)刻本六一

[道光]南溪縣志十卷(清)呈麟纂修清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七一

[同治]南溪縣志八卷(清)福倫修(清)胡元翔(清)唐毓彤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七七

[民國]南溪縣志六卷李凌霄等修鍾朝煦纂民國二十一年(1932)修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八五

[嘉慶]江安縣志六卷(清)趙模修(清)鄭存仁等纂清嘉慶十七年(1812)刻本九一

[道光]江安縣志二卷首一卷(清)高學濂纂修清道光九年(1829)刻本九九

[民國]江安縣志四卷嚴希慎修陳天錫纂民國十一年(1922)鉛印本一〇七

[嘉慶]納谿縣志十卷(清)趙炳然(清)陳廷鈺纂修清嘉慶十八年(1813)刻本一一三

[嘉慶]納谿縣志十卷(清)趙炳然(清)陳廷鈺纂修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一二九

[乾隆]瀘州志八卷(清)夏詔新纂修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一三三

[嘉慶]直隸瀘州志十二卷(清)沈昭興修(清)余觀和等纂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刻本一五一

[民國]瀘縣志八卷王禄昌裴綱修高覲光纂歐陽廷續補民國二十七年(1938)鉛印本一六一

[光緒]瀘州九姓鄉志四卷(清)任五采修(清)車登衢等纂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一七三

[乾隆]合江縣志八卷(清)葉體仁修(清)朱維辟纂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一八七

[同治]合江縣志五十四卷首一卷(清)秦湘修(清)楊致道(清)鄭國楹纂(清)瞿樹蔭等增修(清)羅增垣等增纂清同治十年(1871)增刻本二一九

[民國]合江縣志六卷王玉璋修劉天錫張開文等纂民國十八年(1929)鉛印本二三一

[康熙]叙永廳志二卷(清)宋敏學修(清)袁斯恭纂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刻本二三七

[嘉慶]直隸叙永廳志四十八卷(清)周偉業修(清)褚彦昭等纂清嘉慶十七年(1812)刻本二五一

[光緒]續修叙永永寧廳縣合志五十四卷首一卷(清)鄧元鏸等修(清)萬慎等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鉛印本二七一

[民國]叙永縣志八卷賴佐唐等修宋曙等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二八五

[乾隆]九姓司志二卷(清)任啓烈纂修(清)任履肅續纂鈔本二九七

[嘉慶]長寧縣志十二卷(清)曹秉讓修(清)楊庚等纂清鈔本三〇三

[康熙]興文縣志一卷(清)宗讓纂修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刻本三一一

[光緒]興文縣志六卷首一卷(清)江亦顯(清)郭天章修(清)黄相堯纂清光緒十三年(1887)刻本三一七

[民國]興文縣志三十九卷首一卷李仲陽等修何鴻亮纂民國三十二年(1943)鉛印本三五五

[乾隆]珙縣志十五卷首一卷(清)王聿修纂修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三六五

[同治]高縣志五十四卷首一卷(清)敖立榜等修(清)曾毓佐等纂清同治五年(1866)刻本三九一

[康熙]四川叙州府志慶符縣二卷(清)丁林聲修(清)王之熊纂清鈔本四〇七

[嘉慶]慶符縣志五十四卷(清)何應駒(清)色卜星額修(清)李合和(清)馮協桐纂清嘉慶十九年(1814)刻本四一一

[光緒]慶符縣志五十五卷(清)孫定揚修(清)胡錫祜等纂清光緒二年(1876)刻本四一七

[康熙]筠連縣志不分卷(清)丁林聲纂修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修鈔本四二一

[同治]筠連縣志十六卷(清)程熙春修(清)文爾炘等纂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四二九

[民國]續修筠連縣志七卷祝世德纂修民國三十七年(1948)鉛印本四三三

[嘉靖]馬湖府志七卷(明)余承勛纂修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刻本四三九

[乾隆]屏山縣志八卷首一卷(清)張曾敏修(清)陳琦纂清嘉慶五年(1800)增刻本四五三

[乾隆]屏山縣志八卷首一卷(清)張曾敏修(清)陳琦纂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四七三

[光緒]屏山縣續志二卷首一卷(清)張九章修(清)陳藩垣等纂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刻本四七五

[萬曆]嘉定州志八卷(明)李采修(明)范醇敬纂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修鈔本四八一

第五十九册

[康熙]嘉定州志五卷(清)張能鱗修(清)彭欽纂清康熙六年(1667)修乾隆四十一年(1776)承勛續增鈔本一

[嘉慶]嘉定府志四十八卷首一卷(清)宋鳴琦修(清)陳一沺纂清嘉慶八年(1803)刻本七

[同治]嘉定府志四十八卷首一卷(清)文良(清)朱慶鏞等修(清)陳堯采等纂清同治三年(1864)刻本五一

[嘉慶]樂山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龔傳黻纂修清嘉慶十七年(1812)刻本七五

[民國]樂山縣志十二卷唐受潘修黄鎔謝世瑄等纂王畏岩補正民國十三年(1924)修二十三年(1934)鉛印本九三

[嘉慶]夾江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王佐纂修清光緒十四年(1888)補版重印本九五

[民國]夾江縣志十二卷羅國鈞修劉作銘薛志清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一一一

[嘉靖]洪雅縣志五卷(明)束載修(明)張可述纂一九六三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一二一

[嘉慶]洪雅縣志二十五卷首一卷(清)王好音修(清)張柱等纂清光緒或民國初年重印本一三三

[光緒]洪雅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郭世棻修(清)鄧敏修等纂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一五三

[光緒]丹稜縣志十卷首一卷(清)顧汝萼修(清)朱文瀚等纂清光緒十八年(1892)刻本一六一

[民國]丹稜縣志八卷首一卷劉良模等修羅春霖等纂民國十二年(1923)石印本一七三

[光緒]青神縣志五十四卷首一卷(清)郭世棻修(清)文筆超等纂清光緒三年(1877)刻本一七七

[康熙]眉州屬志五卷首一卷(清)張漢修(清)汪纂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刻本二〇九

[嘉慶]眉州屬志十九卷(清)徐長發修(清)王昌年纂清嘉慶五年(1800)刻本二五一

[嘉慶]續眉州志略不分卷(清)戴三錫修(清)王之俊等纂清嘉慶十七年(1812)刻本二六一

[民國]眉山縣志十五卷王銘新等修楊衛星郭慶琳纂民國十二年(1923)鉛印本二六七

[乾隆]彭山縣志七卷(清)張鳳翥纂修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本二八三

[嘉慶]彭山縣志六卷(清)史欽義等纂修清嘉慶十九年(1814)刻本三一七

[民國]重修彭山縣志八卷劉錫純纂民國十四年(1925)修三十三年(1944)鉛印本三三三

[嘉慶]井研縣志十卷(清)張寧陽等修(清)陳獻瑞(清)胡元善纂清嘉慶元年(1796)刻本三四九

[光緒]井研志四十二卷首一卷(清)葉桂年等修(清)吴嘉謨(清)龔煦春纂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刻本三六一

[道光]仁壽縣新志八卷(清)馬百齡修(清)魏崧(清)鄭宗垣纂清道光十八年(1838)刻本三七一

[同治]仁壽縣志十五卷首一卷(清)羅廷權等修(清)馬凡若纂清同治五年(1866)刻本四三一

[光緒]補纂仁壽縣原志六卷末一卷(清)翁植(清)楊作霖等修(清)陳韶湘纂清光緒七年(1881)刻本四五五

[乾隆]犍爲縣志九卷(清)宋錦修(清)李拔纂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四六一

第六十册

[嘉慶]犍爲縣志十卷首一卷(清)王夢庚纂修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刻本一

[民國]犍爲縣志十四卷首一卷陳謙陳世虞修羅綬香印焕門等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鉛印本一七

[乾隆]峨眉縣志十二卷(清)文曙修(清)張弘映纂清乾隆五年(1740)刻本三七

[嘉慶]峨眉縣志十卷首一卷(清)王燮修(清)張希縉(清)張希珝纂清宣統三年(1911)李錦成補刻本五九

[宣統]峨眉縣續志十卷圖一卷(清)李錦成修(清)朱榮邦等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補刻本七五

[光緒]永川縣志十卷首一卷(清)許曾蔭等修(清)馬慎修等纂清光緒二十年(1894)刻本八七

[乾隆]大足縣志十一卷(清)李德纂修清乾隆十五年(1750)刻本一二一

[光緒]大足縣志八卷(清)王德嘉等修(清)高雲從等纂清光緒三年(1877)刻本一二七

[道光]銅梁縣志八卷首一卷(清)徐瀛修(清)白玉楷纂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一六三

[光緒]銅梁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清)韓清桂等修(清)陳昌等纂清光緒元年(1875)刻本一七三

[萬曆]合州志八卷(明)劉芳聲修(明)田九垓纂明萬曆七年(1579)刻本一八一

[乾隆]合州志八卷(清)宋錦(清)劉桐纂修清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一九三

[乾隆]合州志十六卷(清)周澄修(清)張乃孚等纂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二〇五

[同治]璧山縣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寇用平修(清)陳錦堂(清)盧有徽纂清同治四年(1865)刻本二三五

[乾隆]江津縣志二十二卷(清)曾受一修(清)王家駒纂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刻本二六七

[嘉慶]江津縣志二十二卷(清)曾受一修(清)王家駒纂(清)徐鼎續修(清)楊彦青續纂清嘉慶十七年(1812)李寶曾續修刻本二七一

[光緒]江津縣志十二卷(清)王煌修(清)袁方城等纂清光緒元年(1875)刻本三一七

[民國]江津縣志十六卷首一卷聶述文等修劉澤嘉等纂民國十三年(1924)刻本三二五

[乾隆]榮昌縣志四卷首一卷(清)許元基纂修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增刻本三三九

[光緒]榮昌縣志二十二卷(清)文康原本(清)施學煌續修(清)敖册賢續纂清光緒十年(1884)增刻本三五三

[康熙]重慶府涪州志四卷(清)董維祺修(清)馮懋柱纂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刻本三九一

[乾隆]涪州志十二卷(清)多澤厚修(清)陳于宣纂清乾隆五十年(1785)刻本四一五

[道光]涪州志十卷(清)德恩修(清)石彦恬(清)李樹兹纂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四五一

[同治]重修涪州志十六卷首一卷(清)吕紹衣等修(清)王應元(清)傅炳墀等纂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四六七

第六十一册

[民國]涪陵縣續修涪州志二十七卷首一卷王鑒清等修施紀雲等纂民國十七年(1928)鉛印本二

[道光]墊江縣志十卷(清)夏夢鯉修(清)董承熙纂清咸豐八年(1858)錢濤重校刻本九

[光緒]墊江縣志十卷(清)謝必鏗修李炳靈纂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刻本四三

墊江縣鄉土志不分卷陳忠良李炳靈編民國六年(1917)鉛印本五五

[同治]重修酆都縣志四卷首一卷(清)田秀栗(清)徐濬鏞修(清)徐昌緒纂同治八年(1869)刻本五七

[光緒]酆都縣志四卷首一卷(清)田秀栗(清)徐濬鏞修(清)徐昌緒纂(清)蔣履泰增纂清光緒十九年(1893)增續重刻同治本八七

[民國]重修酆都縣志十四卷黄光輝等修郎承詵余樹堂等纂民國十六年(1927)鉛印本一〇一

[乾隆]石砫廳志不分卷(清)王縈緒纂修清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一一一

[道光]補輯石砫廳新志十二卷(清)王槐齡纂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刻本一一七

[光緒]秀山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清)王壽松修(清)李稽勛等纂清光緒十八年(1892)刻本一二五

[乾隆]酉陽州志四卷(清)邵陸纂修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本一三三

[同治]增修酉陽直隸州總志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王鱗飛等修(清)馮世瀛(清)冉崇文纂清同治二年(1863)刻本一四三

[咸豐]黔江縣志四卷首一卷(清)張紹齡纂修清咸豐元年(1851)刻本一九五

[同治]續增黔江縣志一卷(清)張鋭堂修(清)程尚川等纂鈔本一九七

[光緒]黔江縣志五卷首一卷(清)張九章修(清)陳藩垣(清)陶祖謙等纂清光緒二十年(1894)刻本二〇一

[光緒]彭水縣志四卷首一卷(清)莊定域修(清)支承祜等纂清光緒元年(1875)刻本二一一

[光緒]南川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黄際飛等修(清)周厚光等纂清光緒二年(1876)刻本二三九

[民國]重修南川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柳琅聲等修韋麟書等纂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二六七

[正德]夔州府志十二卷首一卷(明)吴潜修(明)傅汝舟纂明正德八年(1513)刻本二六九

[乾隆]夔州府志十卷(清)崔邑俊修(清)楊崇(清)焦懋熙纂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二八三

[道光]夔州府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清)恩成修(清)劉德銓纂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三〇三

[道光]夔州府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清)恩成修(清)劉德銓纂清光緒十七年(1891)補刻本三〇九

[乾隆]萬縣志四卷(清)劉高培修(清)趙志本纂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三四九

[同治]增修萬縣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王玉鯨(清)張琴等修(清)范泰衡等纂清同治五年(1866)刻本三七七

萬縣鄉土志九卷(清)佚名編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編民國十五年(1926)石印本四二九

[乾隆]開縣志不分卷(清)胡邦盛纂修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四三三

[咸豐]開縣志二十七卷首一卷(清)朱肇奎等修(清)陳昆等纂清咸豐三年(1853)刻本四三七

第六十二册

[道光]城口廳志二十卷首一卷(清)劉紹文修(清)洪錫疇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一

[光緒]大寧縣志八卷首一卷(清)高維嶽修(清)魏遠猷等纂清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七

[光緒]巫山縣志三十二卷首一卷(清)連山等修(清)李友梁等纂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三一

[光緒]奉節縣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清)曾秀翹修(清)楊德坤等纂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七三

[嘉靖]雲陽縣志二卷(明)楊鸞修(明)秦覺纂明嘉靖二十年(1541)刻本一〇五

[乾隆]雲陽縣志四卷(清)劉士縉(清)曹源邦修(清)陳嘉瑯纂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一二三

[咸豐]雲陽縣志十二卷(清)江錫麒修(清)陳昆纂清咸豐四年(1854)刻本一五一

[民國]雲陽縣志四十四卷首一卷朱世鏞黄葆初修劉貞安等纂民國十八年(1929)修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一八三

[道光]忠州直隸州志八卷首一卷(清)吴友篪修(清)熊履青纂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一八九

[嘉慶]梁山縣志十八卷首一卷(清)符永培纂修清同治六年(1867)艾鉽增刻本二〇三

[光緒]梁山縣志十卷首一卷(清)朱言詩等纂修清光緒二十年(1894)刻本二四三

[康熙]順慶府志十卷(清)李成林修(清)羅承順等纂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袁定遠增補刻本二五一

[康熙]順慶府志十卷(清)李成林修(清)羅承順等纂清嘉慶十二年(1807)黄銑補刻本二六一

[道光]保寧府志六十二卷(清)黎學錦(清)徐雙桂等修(清)史觀等纂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補刻本二六五

[嘉慶]南充縣志八卷首一卷(清)袁鳳孫修(清)陳榕等纂清咸豐七年(1857)洪璋增刻本二九九

[民國]南充縣志十六卷附圖一卷李良俊修王荃善等纂民國十八年(1929)刻本三二三

[乾隆]蒼溪縣志四卷(清)丁映奎纂修清鈔本三二七

[民國]蒼溪縣志十五卷熊道琛鍾俊等修李靈椿等纂民國十七年(1928)鉛印本三三七

[咸豐]閬中縣志八卷(清)徐繼鏞修(清)李惺等纂清咸豐元年(1851)刻本三四七

[民國]閬中縣志三十卷岳永武修鄭鐘靈等纂民國十五年(1926)石印本三五三

[同治]儀隴縣志六卷(清)曹紹樾(清)胡晋熙修(清)胡輯瑞等纂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三五七

[同治]儀隴縣志六卷(清)曹紹樾(清)胡晋熙修(清)胡輯瑞等纂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補刻本三八三

[道光]南部縣志三十卷首一卷(清)王瑞慶等修(清)徐暢達等纂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三九九



第六十三册

[康熙]西充縣志十二卷(清)李棠等修(清)李昭治纂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刻本一

[光緒]西充縣志十四卷圖一卷(清)高培穀修(清)劉藻纂清光緒二年(1876)刻本一三

[萬曆]營山縣志八卷(明)王廷稷修(明)李彭年等纂明萬曆四年(1576)刻本三三

[同治]營山縣志三十卷(清)翁道均修(清)熊毓藩等纂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四九

[正德]蓬州志十卷(明)吴德器修(明)徐泰纂明正德十三年(1518)刻本一二七

[光緒]蓬州志十五卷(清)方旭修(清)張禮杰等纂民國二十四年(1935)石印本一三三

[乾隆]廣安州志十三卷(清)陸良瑜修(清)鄧時敏纂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刻本一四九

[光緒]廣安州志十三卷首一卷(清)顧懷壬等修(清)周克堃等纂清光緒十三年(1887)刻本一九三

[乾隆]岳池縣志八卷(清)黄克顯纂修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二四三

[光緒]岳池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清)何其泰等修(清)吴新德纂清光緒元年(1875)刻本二五九

[嘉慶]定遠縣志三十五卷(清)沈遠標(清)吴人傑修(清)何蘇(清)何烋纂清嘉慶二十年(1815)刻本三〇七

[光緒]定遠縣志六卷(清)姜由範等修(清)王鏞等纂清光緒元年(1875)刻本三四一

[民國]新修武勝縣志十三卷羅興志等修楊葆田孫國藩等纂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三五七

[嘉慶]達縣志五十二卷(清)魯鳳輝等修(清)王廷偉等纂清嘉慶二十年(1815)刻本三六五

[民國]達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補遺二卷藍炳奎等修吴德準王文熙朱炳靈纂民國二十二年(1933)刻本三七五

[民國]達縣志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補遺二卷藍炳奎等修吴德準王文熙朱炳靈纂民國二十七年(1938)袁濟安增補鉛印本三八三

達縣磐石鄉志四卷張子履編民國三十二年(1943)鉛印本三八七

[光緒]太平縣志十卷首一卷(清)楊汝偕等纂修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三九七

[民國]萬源縣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劉子敬修賀維翰纂民國二十一年(1932)鉛印本四〇七

[嘉慶]東鄉縣志三十三卷(清)徐陳謨纂修清道光元年(1821)增補本四二五

[光緒]東鄉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如柏纂修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刻本四四三

[民國]宣漢縣志十六卷汪承烈修鄧方達等纂民國二十年(1931)石印本四五七

[乾隆]新寧縣志四卷(清)竇容邃修(清)吴師瑗纂清乾隆十八年(1753)周金紳增刻本四五九



第六十四册

[同治]新寧縣志八卷(清)復成修(清)周紹鑾(清)胡元翔纂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一

[乾隆]鄰水縣志四卷首一卷(清)陳覲光修(清)楊爾式(清)甘文林纂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本二一

[道光]鄰水縣志六卷首一卷(清)曾燦奎(清)劉光第修(清)甘家斌等纂清道光十五年(1835)刻本三三

[乾隆]大竹縣志十卷(清)陳仕林纂修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刻本四七

[道光]大竹縣志四十卷(清)翟瑔修(清)王懷孟等纂(清)蔡以修續修(清)劉漢昭等續纂清道光二年(1822)刻本五七

[民國]大竹縣志十六卷鄭國翰曾瀛藻修陳步武江三乘纂民國十七年(1928)鉛印本六七

[同治]渠縣志五十二卷首一卷(清)何慶恩修(清)賈振麟(清)金傳培纂清同治三年(1864)刻本七三

[民國]渠縣志六十六卷楊維中等修鍾正懋等纂郭奎銓續纂民國十四年(1925)修十九年(1930)續修二十一年(1932)鉛印本一〇五

[道光]南江縣志三卷(清)胡炳修(清)彭晪纂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一〇九

[民國]南江縣志四編董珩修岳永武等纂民國十一年(1922)鉛印本一一一

[道光]巴州志十卷首一卷(清)朱錫穀修(清)陳一津等纂清道光十三年(1833)刻本一一七

[民國]巴中縣志四編張仲孝等修馬文燦等纂余震等續纂民國七年(1918)修十二年(1923)續修十六年(1927)石印本一二七

[道光]通江縣志十五卷(清)錫檀修(清)陳瑞生(清)鄧範之纂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一三五

[乾隆]雅州府志十六卷(清)曹掄彬等修(清)曹掄翰等纂清光緒補刻本一四一

[康熙]蘆山縣志二卷(清)楊廷琚(清)劉時遠修(清)竹全仁等纂清乾隆十年(1745)曾符升補刻本一八一

[民國]蘆山縣志十卷首一卷宋琅張宗翽修劉天倪等纂民國三十二年(1943)鉛印本一九七

[光緒]名山縣志十五卷(清)趙懿纂修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校刻本二〇九

[民國]名山縣新志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胡存琮等纂修民國十九年(1930)刻本二一三

[乾隆]滎經縣志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勞世沅纂修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二一九

[民國]滎經縣志二十卷首一卷賀澤等修張趙才等纂民國四年(1915)刻本二五一

[民國]滎經縣志二十卷首一卷賀澤等修張趙才等纂民國十八年(1929)王琢增刻本二五九

[嘉慶]清溪縣志四卷(清)劉傳經修(清)陳一沺纂清嘉慶五年(1800)刻本三三五

[民國]漢源縣志四卷劉裕常修王琢等纂民國三十年(1941)鉛印本三五三

[咸豐]天全州志八卷首一卷(清)陳松齡纂修清咸豐八年(1858)刻本三六一

[民國]西昌縣志十二卷首一卷鄭少成等修楊肇基等纂民國三十一年(1942)鉛印本三八五

[乾隆]會理州志四卷(清)曾濬哲修(清)嚴爾譓纂清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三九一

[同治]會理州志十二卷(清)鄧仁垣等修(清)吴鐘侖等纂清同治九年(1870)修十三年(1874)刻本三九五

[光緒]會理州續志二卷(清)蔣金生修(清)徐昱纂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刻本四一七

鹽邊廳鄉土志不分卷楊松年編民國元年(1912)刻本四二一

[光緒]鹽源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清)辜培原等修(清)曹永賢等纂清光緒二十年(1894)刻本四二五

[咸豐]冕寧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英粲修(清)李昭纂清光緒十七年(1891)林駿元、林茂光增刻本四四三



第六十五册

[民國]松潘縣志八卷首一卷張典等修徐湘等纂民國十三年(1924)刻本一

[道光]茂州志四卷首一卷(清)楊迦懌等修(清)劉輔廷纂清道光十一年(1831)刻本四一

[嘉慶]汶志紀略四卷(清)李錫書纂修清嘉慶十年(1805)刻本六三

[民國]汶川縣志七卷祝世德纂修民國三十三年(1944)鉛印本七五

[乾隆]保縣志八卷(清)陳克繩纂修清乾隆十一年(1746)修鈔本七九

撫邊屯鄉土志不分卷(清)劉文增(清)周汝梅編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修鈔本八七

綏靖屯志十卷首一卷(清)李涵元修(清)潘時彤纂清道光五年(1825)刻本九一

[民國]綏靖屯志十卷王筌撰鈔本一〇五

西康建省記三卷(清)傅嵩炑編民國元年(1912)鉛印本一〇七

四川新設鑪霍屯志略不分卷(清)李之珂纂修中央民族學院圖書館吴豐培校訂油印本一〇九

章谷屯志略(清)吴德煦纂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一一一

瀘定縣鄉土志王世瑀張培恕編民國九年(1920)編鈔本一一三

[嘉慶]裏塘志略二卷(清)陳登龍編清嘉慶十二年(1807)編十五年(1810)刻本一一五

[嘉慶]裏塘志略二卷(清)陳登龍編中央民族學院圖書館吴豐培校訂油印本一二一

[道光]巴塘志略二卷(清)錢召棠纂中央民族學院圖書館吴豐培校訂油印本一二三

巴塘鹽井鄉土志二卷(清)段鵬瑞編清宣統三年(1911)刻本一二五

[宣統]昭覺縣志稿四卷(清)徐懷璋纂修清宣統三年(1911)稿本一三一

[民國]峨邊縣志四卷首一卷李宗鍠等修李仙根等纂民國四年(1915)鉛印本一三五

[嘉慶]馬邊廳志略六卷首一卷(清)周斯才纂修清嘉慶十二年(1807)刻本一四一

[光緒]雷波廳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秦雲龍修(清)萬科進纂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一九一

[光緒]越嶲廳全志十二卷(清)馬忠良修(清)馬湘等纂(清)孫鏘等續修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鉛印本二二七





貴州





[萬曆]貴州通志二十四卷(明)王耒賢(清)許一德纂修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刻本二三九

[康熙]貴州通志三十三卷(清)曹申吉修(清)潘馴等纂曬印本二八一

[康熙]貴州通志三十六卷(清)衛既齊修(清)薛載德纂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貴州刻本三二一

[民國]貴州通志十九編首一卷劉顯世吴鼎昌修任可澄楊恩元纂民國三十七年(1948)鉛印本四一七

[道光]貴陽府志八十八卷首二卷餘編二十卷(清)周作楫修(清)蕭琯(清)鄒漢勛纂清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四三一





第六十六册

[道光]遵義府志四十八卷首一卷(清)平翰等修(清)鄭珍(清)莫友芝等纂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本一

[乾隆]綏陽縣志八卷(清)陳世盛修(清)傅維澍纂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修鈔本五九

[康熙]餘慶縣志八卷(清)蔣深等纂修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刻本六五

[道光]銅仁府志十一卷補遺一卷(清)敬文修(清)徐如澍纂清道光四年(1824)刻本一三一

[光緒]銅仁府志二十卷(清)余上華修(清)喻勛(清)胡長松纂民國三十五年(1946)銅仁文獻委員會鉛印本一三九

[康熙]平溪衛志書不分卷(清)鄭逢元纂修一九六四年貴州省圖書館油印本一四五

[康熙]思州府志八卷(清)蔣深纂修一九六四年貴州省圖書館油印本一五七

[乾隆]玉屏縣志十卷首一卷(清)趙沁修(清)田榕纂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本一七七

[乾隆]玉屏縣志十卷首一卷(清)趙沁修(清)田榕纂鈔本二一三

[嘉靖]思南府志八卷(明)鍾添纂修一九六二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二二五

[道光]思南府續志十二卷(清)夏修恕等修(清)蕭琯(清)何廷熙纂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刻本二五九

[民國]德江縣志三卷張禮綱修田廣心纂民國三十一年(1942)石印本二七九

[道光]松桃廳志三十二卷(清)徐鋐修(清)蕭琯纂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二八三

[乾隆]石阡府志八卷(清)羅文思纂修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二八七

[同治]石阡府志八卷(清)方齊壽修(清)楊大鏞纂清同治十年(1871)修光緒二年(1876)刻本二九九

[民國]沿河縣志楊化育修覃夢松纂民國三十二年(1943)鉛印本三〇七

[乾隆]南籠府志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其昌纂修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三一一

[民國]南籠續志三十卷洪寅修宋紹熙纂民國十年(1921)修鈔本三二一

[永樂]普安州志十卷(明)佚名纂明永樂十六年(1418)修三二三

[乾隆]普安州志二十六卷(清)王粤麟修(清)曹維祺(清)曹達纂鈔本三三七

[民國]普安縣志十八卷楊學溥熊邦才修田昌雯纂民國十五年(1926)石印本三六一

[道光]大定府志六十卷(清)黄宅中修(清)鄒漢勛纂民國鈔本三七五

[同治]畢節縣志稿二十卷首一卷(清)王正璽(清)扎拉芬修(清)周範纂一九六五年貴州省圖書館油印本三八九

[嘉慶]黔西州志八卷首一卷(清)劉永安等修(清)徐文璧纂清嘉慶八年(1803)刻本四一一

[光緒]黔西州續志六卷(清)白建鋆修(清)諶焕模等纂清光緒十年(1884)重印本四二一

[道光]平遠州志二十卷圖一卷(清)徐豐玉(清)周溶修(清)諶厚光纂清光緒十六年(1890)刻本四三五

[光緒]平遠州續志八卷首一卷(清)黄紹光修(清)申雲根(清)諶顯模纂清光緒十六年(1890)刻本四六三

[咸豐]安順府志五十四卷首一卷(清)常恩修(清)鄒漢勛(清)吴寅邦纂清光緒十七年(1891)補刻本四六七





第六十七册

[道光]安平縣志十卷首一卷(清)劉祖憲等纂修鈔本一

[道光]永寧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清)黄培杰纂修清光緒二十年(1894)刻本一五

[光緒]永寧州志十二卷(清)沈毓蘭修(清)楊棫林等纂清光緒二十年(1894)刻本三一

[乾隆]鎮遠府志二十八卷(清)蔡宗建修(清)龔傅紳纂鈔本三九

[道光]清平縣志六卷(清)段榮勛修(清)孫茂橿纂清道光十八年(1838)刻本六五

[康熙]清浪衛志略不分卷(清)朱黼纂修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修鈔本七五

[光緒]天柱縣志八卷首一卷(清)林佩綸等修(清)楊樹琪等纂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活字本八五

[嘉慶]黄平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清)李臺修(清)王孚鏞纂清嘉慶六年(1801)刻本八九

[乾隆]開泰縣志四卷(清)郝大成修(清)王師泰等纂清乾隆十七年(1752)三陽堂刻本一四五

桑梓述聞十卷(清)傅玉書纂清嘉慶三年(1798)修一九六四年貴州省圖書館油印本一五三

[道光]廣順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金臺修(清)但明倫纂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一五七

[康熙]定番州志二十一卷(清)年法堯修(清)夏文炳纂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修乾隆、道光增補舊鈔本一八五

[民國]定番州志二十一卷(清)年法堯原本陳惠夫續修尹石公續纂民國三十四年(1945)鉛印本一八九

[光緒]荔波縣志十一卷(清)蘇忠廷修(清)李肇同(清)董成烈纂清光緒元年(1875)修鈔本二〇七

[光緒]平越直隸州志四十卷(清)瞿鴻錫(清)曹維祺修(清)賀緒藩纂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修二十八年(1902)刻本二一一

[乾隆]獨山州志十卷(清)劉岱修(清)艾茂(清)謝庭薰纂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刻本二三三

[乾隆]獨山州志十卷(清)劉岱修(清)艾茂(清)謝廷薰纂民國三十三年(1944)鉛印本三一九





雲南





[景泰]雲南圖經志書十卷(明)鄭顒修(明)陳文纂明景泰六年(1455)刻本三二三

[正德]雲南志四十四卷(明)周季鳳纂修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翻刻正德五年(1510)本三三五

[天啓]滇志三十三卷(明)劉文徵纂鈔本三五三

[康熙]雲南通志三十卷首一卷(清)范承勛(清)王繼文修(清)吴自肅(清)丁煒纂清康熙三十年(1691)刻本三五七

[乾隆]滇黔志略三十卷(清)謝聖綸纂清乾隆修二十八年(1763)刻本三九七

[嘉慶]滇雲紀略二卷(清)張若驌纂清嘉慶十三年(1808)刻本四一九

[嘉慶]滇繫四十卷(清)師範纂清光緒十三年(1887)雲南通志局刻本四四一



第六十八册

[道光]雲南備徵志二十一卷(清)王崧纂修清道光十一年(1831)刻本一

[道光]雲南備徵志二十一卷(清)王崧纂修清宣統二年(1910)雲南官報局鉛印本九

[道光]滇南志略不分卷(清)李廷輝纂鈔本一五

[光緒]雲南通志二百四十二卷首四卷附録四十一卷(清)岑毓英修(清)陳燦纂清光緒二十年(1894)刻本一九

[民國]新纂雲南通志二百六十六卷首一卷龍雲盧漢修周鍾嶽纂民國三十三年(1944)修三十八年(1949)鉛印本七五

[康熙]雲南府志二十六卷(清)張毓碧修(清)謝儼等纂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本一〇一

[康熙]雲南府志二十六卷(清)張毓碧修(清)謝儼等纂清光緒重印本一一七

[道光]昆明縣志十卷(清)戴絅孫纂修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修光緒二十七年(1901)刻本二一五

[民國]昆明市志張維翰修童振藻纂民國十三年(1924)昆明市政公所總務科鉛印本二四七

[民國]昆明縣志八卷倪維欽董廣布修陳榮昌顧視高纂民國二十八年(1939)修三十二年(1943)鉛印本二五一

高嶢志二卷附二卷由雲龍纂民國二十八年(1939)鉛印本二五七

[康熙]富民縣志不分卷(清)彭兆逵修楊撝秀纂鈔本二五九

[乾隆]晋寧州志二十八卷(清)毛嶅(清)朱陽纂修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二六七

[道光]晋寧州志十二卷(清)朱慶椿修(清)陳金堂纂民國十五年(1926)鉛印本三一一

[雍正]呈貢縣志八卷(清)朱若功原本(清)李明續修(清)李蔚文等續纂清光緒十一年(1885)增刻雍正本三一三

[雍正]安寧州志二十卷(清)楊若椿修(清)段昕纂清雍正九年(1731)修乾隆四年(1739)刻本三九七

[道光]昆陽州志十六卷(清)朱慶椿纂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刻本四一三



第六十九册

[宣統]恩安縣志六卷(清)汪炳謙纂修清宣統三年(1911)鈔本一

[民國]昭通志稿十二卷符廷銓修楊履乾纂民國十三年(1924)鉛印本三

[民國]昭通縣志稿九卷盧金錫修楊履乾包鳴泉纂民國二十七年(1938)鉛印本二七

[光緒]鎮雄州志六卷(清)吴光漢修(清)宋成基纂清光緒十三年(1887)刻本三五

[民國]巧家縣志稿十卷首一卷陸崇仁修湯祚纂民國三十一年(1942)雲南印刷局鉛印本六一

[乾隆]東川府志二十卷首一卷(清)方桂修(清)胡蔚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重印本七三

[光緒]東川府續志四卷(清)余澤春修(清)茅紫芳纂(清)馮譽聰續修清光緒十年(1884)修二十三年(1897)刻本一二一

[咸豐]南寧縣志十卷首一卷(清)毛玉成修(清)張翊辰(清)喻懷信纂清咸豐二年(1852)刻本一三一

[咸豐]南寧縣志十卷首一卷(清)毛玉成修(清)張翊辰(清)喻懷信纂鈔本一五三

[道光]宣威州志八卷(清)劉沛霖修(清)朱光鼎等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一五九

[民國]宣威縣志稿十二卷首一卷王鈞圖陳其棟修繆果章纂民國二十三年(1934)雲南開智印刷公司鉛印本一八五

[光緒]平彝縣志十卷(清)韓再蘭修(清)李恩光纂鈔本一九三

[雍正]師宗州志二卷續編一卷(清)管棆原本(清)夏治源增修鈔本二〇七

[康熙]路南州志四卷(清)金廷獻修(清)李汝湘纂民國十七年(1928)石印本二四一

[乾隆]續編路南州志四卷(清)史進爵修(清)郭廷選纂鈔本二五三

[民國]路南縣志十卷馬標修楊中潤纂民國六年(1917)鉛印本二六三

[康熙]嵩明州志八卷(清)汪煚修(清)任洵等纂鈔本三〇三

[光緒]續修嵩明州志八卷(清)胡緒昌(清)蕭宗幹修(清)王沂淵(清)梁恩明纂清光緒十三年(1887)刻本三一一

[民國]嵩明縣志三十八卷陳詒孫等修楊思誠纂民國三十四年(1945)鉛印本三一九

[嘉靖]尋甸府志二卷(明)王尚用修(明)陳梓(明)張騰纂一九六三年《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本三三一

[康熙]尋甸州志八卷(清)李月枝纂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刻本三四五

[乾隆]霑益州志四卷(清)王秉韜纂修鈔本三六七

[光緒]霑益州志六卷(清)陳燕(清)韓寶琛修(清)李景賢纂清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三八七

[康熙]羅平州志四卷(清)黄德巽修(清)胡承灝(清)周啓先登纂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刻本三九九

[康熙]羅平州志四卷(清)黄德巽修(清)胡承灝(清)周啓先登纂鈔本四五一

羅平州鄉土志十三卷首一卷(清)陶大濬修(清)羅鳳章編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鉛印本四五五

第七十册

[乾隆]陸凉州志六卷(清)沈生遴纂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一

[乾隆]陸凉州志六卷(清)沈生遴纂修民國曬印本一五

[道光]陸凉州志八卷(清)繆闐修(清)施映衮等纂鈔本二一

[乾隆]宜良縣志四卷(清)李淳等纂修鈔本二九

[民國]宜良縣志十卷首一卷王槐榮修許實纂民國十年(1921)鉛印本五五

[民國]續修馬龍縣志十卷首一卷王懋昭纂修鈔本七七

[道光]澂江府志十六卷首一卷(清)李熙齡纂修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八七

[乾隆]新興州志十卷(清)任中宜原本(清)徐正恩續纂清乾隆十五年(1750)刻本一七三

[康熙]寧州志五卷(清)王星麟纂鈔本二五一

[宣統]寧州志□□卷佚名纂民國五年(1916)劉啓藩鉛印本二五九

[康熙]通海縣志八卷(清)魏藎臣修(清)闞禎兆纂清康熙三十年(1691)刻本二六一

[光緒]通海縣續志不分卷(清)陳其棟纂修清光緒九年(1883)修民國九年(1920)石印本二九七

[乾隆]續修河西縣志四卷(清)董樞纂修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刻本三〇一

[乾隆]續修河西縣志四卷(清)董樞纂修民國十四年(1925)鉛印本三四七

[民國]元江志稿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黄元直修劉達武纂民國十一年(1922)鉛印本三五一

[道光]新平縣志八卷(清)李誠(清)羅宗璉纂修民國三年(1914)鉛印本四四五

[民國]新平縣志八卷首一卷吴永立王志高修馬太元纂民國二十三年(1934)石印本四五七

第七十一册

[嘉慶]江川縣志二十九卷(清)張維翰纂修(清)葛煒增修鈔本一

[民國]嶍峨縣志七卷徐振聲纂修民國十三年(1924)修鈔本七

[道光]普洱府志二十卷(清)鄭紹謙原本(清)李熙齡續修清道光二十年(1840)修三十年(1850)續修咸豐元年(1851)刻本二三

[乾隆]景東直隸廳志四卷(清)吴蘭孫纂修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修鈔本五三

[民國]景東縣志稿二十二卷首一卷周汝釗修侯應中纂民國十二年(1923)石印本六五

[道光]威遠廳志八卷(清)謝體仁纂修清道光十七年(1837)刻本一五一

[民國]江城縣志略二卷佚名纂民國稿本二三三

[雍正]順寧府志十卷首一卷(清)范溥修(清)田世容纂清雍正三年(1725)刻本二三五

[乾隆]順寧府志十卷(清)劉埥纂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刻本二四三

[光緒]續修順寧府志三十八卷(清)党蒙等修(清)周宗洛等纂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務本堂刻本二六七

[道光]永昌府志二十六卷首一卷(清)陳廷焴纂修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二八五

[光緒]永昌府志六十六卷首一卷(清)劉毓珂等纂修清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三二五

[乾隆]雲南騰越州志十三卷(清)屠述濂纂修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刻本三三九

[光緒]騰越廳志稿二十卷首一卷(清)陳宗海修(清)趙端禮纂清光緒十三年(1887)刻本三六一

[民國]龍陵縣志十六卷首一卷張鑑安修名傳修寸開泰纂民國三年(1914)修六年(1917)刻本三七五

[乾隆]麗江府志略二卷(清)管學宣修(清)萬咸燕纂鈔本三八九

[光緒]麗江府志八卷首一卷附録一卷(清)陳宗海修(清)李星瑞纂鈔本四一五

[乾隆]永北府志二十八卷(清)陳奇典修(清)劉慥纂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四二三

[光緒]續修永北直隸廳志十卷首一卷(清)葉如桐(清)秦定基修(清)劉必蘇等纂清光緒三十年(1904)刻本四三三

第七十二册

[乾隆]開化府志十卷(清)湯大賓修(清)趙震等纂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一

[道光]開化府志十卷(清)何懷道(清)周炳修(清)萬重篔纂清道光九年(1829)刻本四五

[道光]廣南府志四卷(清)李熙齡纂修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馮譽驄補刻道光本五五

(新編)麻栗坡特别區地志資料三卷陳鍾書等修鄧昌麟纂傳鈔民國三十六年(1947)稿本七九

[民國]馬關縣志十卷張自明修王富臣等纂民國二十一年(1932)石印本八五

[民國]邱北縣志十二卷徐孝喆修繆雲章纂民國十五年(1926)石印本一〇九

[民國]富州縣志不分卷陳肇基纂修民國二十一年(1932)修二十六年(1937)鈔本一二三

[雍正]臨安府志二十四卷(清)張無咎修(清)夏冕纂鈔本一二五

[嘉慶]臨安府志二十卷(清)江璿源修(清)羅惠恩等纂清光緒八年(1882)補刻本一三九

[乾隆]廣西府志二十六卷(清)周埰修(清)李綬等纂清乾隆四年(1739)刻本一六七

[乾隆]彌勒州志二十七卷首一卷(清)秦仁(清)王緯修(清)伍士瑎纂(清)傅騰蛟等增訂清乾隆四年(1739)刻本一八七

[雍正]阿迷州志二十四卷(清)陳權修(清)顧琳纂鈔本二四九

[嘉慶]阿迷州志十三卷(清)張大鼎纂修清嘉慶元年(1796)刻本二七七

[宣統]續蒙自縣志十二卷首一卷佚名纂清宣統修稿本三〇九

[乾隆]石屏州志八卷(清)管學宣纂修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三二三

[乾隆]石屏州志八卷(清)管學宣纂修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印本三三一

[乾隆]石屏州續志二卷(清)吕纘先修(清)羅元琦纂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刻本三五七

[民國]石屏縣志四十卷首一卷袁嘉穀纂修民國二十七年(1938)鉛印本三六三

[雍正]建水州志十六卷(清)祝宏修(清)趙節等纂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三八一

[雍正]建水縣志十六卷(清)祝宏修(清)趙節等纂民國二十二年(1933)漢口道新印書館鉛印本四〇三

[民國]續修建水縣志稿十八卷丁國樑修梁家榮纂民國九年(1920)鉛印本四一三

[民國]鎮越縣志不分卷趙思治修單鋭纂民國二十七年(1938)油印本四二九

[康熙]楚雄府志十卷首一卷(清)張嘉穎修(清)劉聯聲等纂鈔本四三五

[宣統]楚雄縣志十二卷(清)崇謙修(清)沈宗舜纂傳鈔清宣統二年(1910)稿本四四三

第七十三册

[康熙]武定府志四卷(清)王清賢修(清)陳淳纂鈔本一

[光緒]武定直隸州志六卷(清)郭懷禮修(清)孫澤春纂(清)孟丕榮箋注鈔本五

[康熙]禄豐縣志四卷(清)劉自唐纂修鈔本一九

[康熙]羅次縣志四卷(清)王秉煌等修(清)梅鹽臣等纂鈔本二五

[光緒]羅次縣志四卷(清)胡毓麒等修(清)楊鍾璧等纂清光緒十三年(1887)刻本四五

[咸豐]鎮南州志六卷(清)華國清修(清)劉階纂清咸豐三年(1853)刻本五一

[光緒]鎮南州志十一卷(清)李毓蘭修(清)甘孟賢纂清光緒十八年(1892)刻本八七

[康熙]姚州志四卷首一卷(清)管棆纂修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刻本九七

[光緒]姚州志十一卷首一卷(清)陸宗鄭修(清)甘雨纂清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一〇七

[民國]姚安縣志六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霍士廉等修由雲龍等纂民國三十七年(1948)鉛印本一三七

[道光]大姚縣志十六卷圖一卷(清)黎恂修(清)劉榮黼纂清光緒三十年(1904)增刻本一四五

[乾隆]白鹽井志四卷(清)郭存莊纂修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一五一

[乾隆]白鹽井志四卷(清)郭存莊纂修鈔本一五五

[光緒]續修白鹽井志十一卷首一卷(清)李訓鋐等修(清)羅其澤等纂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修三十三年(1907)刻本一七七

[民國]鹽豐縣志十二卷首一卷郭燮熙纂修民國十三年(1924)鉛印本二〇九

[民國]禄勸縣志十五卷首一卷全奂澤修許實纂民國十七年(1928)鉛印本二三五

[道光]定遠縣志八卷(清)李德生等修(清)李慶元等纂鈔本二五九

[康熙]琅鹽井志四卷(清)沈鼐纂修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修鈔本三二三

[乾隆]琅鹽井志四卷首一卷(清)孫元相修(清)趙淳纂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三三五

[康熙]廣通縣志九卷首一卷(清)李銓修(清)張維房纂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刻本三四七

[康熙]南安州志六卷(清)張倫至纂修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刻本三六一

嘉志書草本不分卷(清)羅仰錡纂清乾隆十一年(1746)修鈔本三七一

[乾隆]大理府志三十卷首一卷(清)傅天祥等修(清)黄元治等纂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三七五

[乾隆]大理府志三十卷首一卷(清)傅天祥(清)李斯佺修(清)黄元治等纂民國二十九年(1940)大理嚴氏鉛印本三七九

[民國]大理縣志稿三十二卷首一卷張培爵等修周宗麟等纂周宗洛校訂民國六年(1917)鉛印本四一三

[康熙]劍川州志二十卷(清)王世貴修(清)張倫纂鈔本四五三

第七十四册

[康熙]續修浪穹縣志八卷附録一卷(清)趙珙纂修鈔本一

[光緒]浪穹縣志略十三卷(清)周沆纂修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刻本九

[光緒]浪穹縣志略十三卷(清)周沆纂修民國元年(1912)重印本二五

[咸豐]鄧川州志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鈕方圖修(清)侯允欽纂清咸豐五年(1855)刻本三一

[乾隆]趙州志四卷(清)程近仁修(清)趙淳等纂清乾隆元年(1736)刻本六三

[道光]趙州志六卷(清)陳劍鏜修(清)李其馨等纂民國二十六年(1937)石印本一三七

[康熙]蒙化府志六卷首一卷(清)蔣旭修(清)陳金珏纂清光緒七年(1881)刻本一六五

[乾隆]續修蒙化直隸廳志六卷首一卷(清)劉塏(清)席慶年修(清)吴蒲等纂清光緒七年(1881)刻本二二五

[民國]蒙化志稿二十六卷李春曦修梁友檍纂民國九年(1920)雲南崇文書館鉛印本二五一

[康熙]鶴慶府志二十六卷(清)佟鎮修(清)李悼雲(清)鄒啓孟纂鈔本二六五

[光緒]鶴慶州志三十二卷首一卷(清)王寶儀修(清)楊金和楊金鎧纂鈔本二八三

[民國]鶴慶縣志十二卷楊金鎧纂修民國十二年(1923)稿本三〇五

[光緒]雲南縣志十二卷(清)項聯晋修(清)黄炳堃纂清光緒十六年(1890)刻本三一一

[雍正]雲龍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清)陳希芳修(清)胡禹謨纂清雍正六年(1728)刻本三三一

[雍正]雲龍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清)陳希芳修(清)胡禹謨纂鈔本三九一

[民國]瀘水志不分卷段承鈞纂修民國二十一年(1932)石印本三九五

[民國]雲南省中甸縣縣志馮駿纂修鈔本三九九

[民國]維西縣志四卷李炳臣修李翰湘纂民國二十一年(1932)修鈔本四〇一





西藏





[乾隆]西藏志不分卷(清)佚名纂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和寧刻本四〇五

[乾隆]西藏志不分卷(清)佚名纂一九七八年中央民族學院圖書館吴豐培校訂油印本四一七

[嘉慶]衛藏通志十六卷首一卷(清)和琳纂民國石印本四二五

[道光]拉薩廳志二卷(清)李夢皋纂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纂鈔本四三五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序跋作爲一種文體,是叙述一書寫作宗旨、目的等内容的文字,冠於一書之前者稱爲序或叙、序言、弁言等,置於一書之末者稱爲跋或題跋、跋尾等。序作爲一種文體起源很早,最早的序當推孔子弟子子夏所作《詩大序》。到了漢代,書序得到很大的發展,如司馬遷的《史記·太史公自序》、班固的《漢書·叙傳》等,都是作者自撰,且放在全書最後。而漢代孔安國作《尚書序》,晋人杜預所作《春秋序》,則又都置於卷首。可見序在書中的位置,起初似乎前後不拘,直至南朝齊梁間大多書序,如劉勰著《文心雕龍》,仍遵循古例置於書末,六朝以後書序受篇章小序影響,轉置於書前。
唐以後人們開始有意識地把序放在書前,宋以後始有跋語,將位於書最後的文字稱爲“跋”或“後序”。明人徐師曾曰:“按題跋者,簡編之後語也。凡經、傳、子、史、詩文、圖書之類,前有序引,後有後序,可謂盡矣。其後覽者,或因人之請求,或因感而有得,則復撰詞以綴於末簡,而總謂之題跋。至綜其實則有四焉:一曰題,二曰跋,三曰書某,四曰讀某。”(明)徐師曾著,羅根澤校點:《文體明辨序説·題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8月第1版,第136頁。序跋有作者自序自跋,也有旁人作序題跋,旁人的序跋多出自師友或名家,寫序題跋的人在文末署名。
序跋成爲方志的一種文體,是在宋代方志定型以後,文字一般不多,有自序、他序、代序。方志的序,着重介紹方志的源流、編次體例、修志的目的及修志的意義與功用等。如以位置區分,又可分爲前序、後序。置於卷首者稱爲前序,有序、序言、弁言等名稱,亦有“叙”的稱謂。附於志末者爲後序,稱爲跋、跋語、後跋、後序、志後、跋志後等。在内容上序跋有許多重複,序的記述要廣泛,跋主要側重在對志書内容評介與考釋,有時也涉及刊刻等情况。從數量而言,一般序要多於跋,從明代開始方志序跋呈現增多的趨勢。明代中期以前,志書一般一序或二序一跋,甚至有的無序無跋,多序多跋的情况不多見,明代中期以後漸有多序志書刊刻,有的多達四五序甚至更多。顧炎武在《書不當兩序》中就指出“今則有兩序矣,有纍三四序而不止者矣。兩序非體也,不當其人,非職也,世之君子不學而多言也”,對一志兩序都認爲不當,更何况多序。章學誠對方志多序也提出尖鋭批評,認爲“題序蕪濫,體要久亡,難徵録例也”。方志的序跋要言之有物,要有所爲而作。
一部完整的方志,包括題名、序跋、纂修人員、凡例、目録、圖、正文等,序跋是方志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序跋作者的身份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各地上級主管官員、在任或曾任職的地方官;二是本地有學識的名士或在外做官的本地士人。如從題序者的職銜看,可謂名類繁多,職權各异。但從題序者的實際身份來看,多爲一地方志纂修的主修官、同修官或上級主管官員,甚至更高一級的官員,其中也不乏實際的編纂者、同郡邑的名流士紳及致仕官員等社會精英。方志編修的興盛推動了序跋的創作及收録,序跋反映了文人之間交往的加强,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方志政府行爲官修的特點。
修志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從方志的序跋可以看到編修删訂的全過程。歷代方志序跋雖長短不一,但内容却大致相似,主要是對修志源流、方志性質、體例、編纂方法、修志要求與目的、意義等理論問題的闡述:一是闡明地方的建置沿革、地理形勢和社會狀况;二是叙述修志源流,評舊志的得失;三是詳述修志始末,考釋修志體例和内容;四是闡述資料搜集與編纂原則;五是對志書進行評價;六是論述修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七是强調修志的困難;八是評價地方官。序跋内容豐富,不僅是研究方志學理論的重要文獻,而且記録了編修者、歷史名人,地方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以及民情風俗、宗教信仰等,對地方學術源流進行了梳理,保存了許多有價值的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近年隨着方志學研究的深入,對方志序跋的研究逐漸受到學者的關注,不僅有學術文章進行專門論述,而且還出現了多種關於歷代方志序跋的資料彙編,如《貴州地方志序跋凡例選録》《江西地方志序跋凡例選録》《遼寧地方志書凡例小序選》《東北方志序跋輯録》《清代方志序跋彙編·通志卷》《明代方志選編·序跋凡例卷》等,還有王曉巖著《歷代名人論方志》、朱士嘉編著《中國舊志名家論選》等也有所涉及,反映出這些序跋資料日益引起學界的重視。這些資料基本屬於資料彙編性質,爲學者進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資料基礎,但是迄今尚未有全面系統地反映中國地方志序跋的資料彙編,這與目前地方志事業的發展和方志理論研究的形勢是極不相稱的。此次由天津圖書館李國慶先生主編的《中國地方志序跋文獻集粹》《中國地方志序跋文獻集粹續編》,爲學術研究提供了非常必要而且極爲重要的參考資料。
《中國地方志序跋文獻集粹》和《中國地方志序跋文獻集粹續編》主要收録《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録》和其他方志叢刊著録和收録的今傳世可見的歷代地方志序跋,將歷代方志卷前卷末所載,尤其是由纂修者和名家撰寫的序跋,儘可能收録。《中國地方志序跋文獻集粹》收録華北、華東、西北、東北二千六百三十四種方志中的序跋一萬零八百八十一篇。《中國地方志序跋文獻集粹續編》收録華中、華南、西南地區的一千六百三十七種方志中的序跋五千八百七十八篇。在編排順序上,悉遵《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録》體例,以省、府、州、縣、鄉爲序。以每一種方志爲條目,著録信息包括書名、卷數、版本,羅列該志所載新舊序跋全文。因所録有《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録》不載,但却是珍稀或孤本方志中的序跋,因此這套書的出版不僅填補了中國地方志序跋彙編整理的空白,體現了系統全面的特點,而且對推動中國地方志編修理論、編修方法、方志學史以及地方歷史文化研究等方面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我和李國慶先生相識交往多年,李國慶先生在天津圖書館古籍部工作,長期從事古籍編目整理工作與研究,文獻學功底深厚,對方志學理論與方法研究頗深,這套書按照文獻學規範彙編整理,傾注了整理者和出版者大量的心血和艱苦的工作,相信這套書的出版對文獻目録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誠摯祝賀這套書的出版!是爲序。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