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新学文献辑刊》(全四十七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刘成国 定价 38000.00
责任编辑 田秀丽 ISBN 978-7-5013-8153-1
出版时间 2024-10-30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24-10-30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无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所属分类 史籍史料
中图分类 I214.412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王安石,字介甫,封荆国公、舒王,号半山,谥为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在两宋的经学名家中,王安石的政治地位是最高的;在执掌朝政的宋代士人中,王安石的学术地位是最高的。他对整个宋代的经学、文学、史学及政治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就经学而言,他主持编纂了《三经新义》作为科举用书、官学教材,完全打破了《五经正义》一统经学的格局。就文学而言,他本人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宋诗独特风貌的开拓者。王安石编纂《字说》,新学后来形成了一种析字为文的文章模式。就史学而言,新学不重史学,带来了史学之厄。至于在政治史上,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影响学界都已讨论极多。



王安石学术成就主要由经学、字学、子学、文学四部分组成。经学方面,他除了主持编纂《三经新义》外,还著有《易解》《洪范传》《论语解》等。这些著作虽然仅存部分,仍能够从中看出王氏经学的基本思想与阐释方法。王安石认为,经典是圣王之道与圣王之迹的记载,通过阐释能够发掘其中的圣王之道。他阐释儒家经典的基本思想,是发掘其中的道德性命思想,以及与之相关的制度规划。这也是新学的基本思想。



王安石的经学、字学、子学、文学或能引领一时风气,或能独步当时。他在世时,时人已推尊为圣人。其身后,新学大兴,开宗立派,洵为一代宗师。虽然后来被赶出孔庙,他的学术成就无疑是一流的名山事业。新学的知识体系与诠释方法,或有不足之处,但王氏敢于开拓的精神,整合百家的魄力,塑造新人的追求,改造国家的宏愿,独树高标,令人敬仰。在宋代士人中,以一代宗师的身份,将自己的学术主张践行于政治,真正做到合内圣外王为一的,仅此一人而已。我们通过研究王氏新学,发现其优点与不足,不仅能够对推进宋代学术史的深入研究,也能为当前传统文化的扬弃,提供历史借鉴。



王安石的学术思想,被称为新学、王学、金陵之学。《宋元学案》用“荆公新学”一词,指称王氏开创的新学派。我们认为,新学既是指以道德性命思想为核心的学术,也是“指以王安石为核心,以王雱、陆佃、王昭禹、陈祥道、方悫等为主体的学术流派,与‘金陵之学’‘王学’‘王氏之学’等词汇通用。”新学既是学术之名,也是学派之名。



新学在宋代的传播,几近二百年。具体历程,大致可分为新学崛起、成为官学、走向鼎盛、开始衰落、最终消亡五个时期。



所幸的是,近些年来,新学学派的学术思想、文学活动,重新受到学界的关注。其学派成员的部分著作,得到整理。如王安石文集的两大版本,分别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点校出版。最近,则有聂安福等点校《临川先生文集》、刘成国点校的《王安石文集》,高克勤、董岑仕点校《王荆文公诗》。《王安石全集》由復旦大学王水照先生主持编纂,收录了王安石、王雱父子的所有著作,是迄今为止王安石著作的唯一汇集。王安石的《字说》、《老子注》也有辑本数种。只是新学后学的著述,仅有《礼书》《埤雅》《论语全解》《庄子全解》《靖康缃素杂记》等少数几种得到了整理,其余著述,乏人问津。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学学派的研究,为研究新学乃至宋代学术思想史提供基本的文献,我们拟全面整理新学学派的著述。整体工作,拟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汇编影印现存的新学文献。我们先将流传至今、较为完整的新学著作,选取善本、全本汇编起来,满足学界对新学文献的需求。然后,在汇编的基础上标点、校勘、辑佚。对一些影响较大、价值较较高的著作,如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黃裳《演山集》等,则采用校注的方式进行深度整理。对一些亡佚但尚存佚文的文献,比如新学传人对《礼记》《诗经》的解说等,搜罗辑佚。总之,通过汇编影印与校勘整理两种方式,争取能够将目前所見的新学文献,尽快呈现给学界,为推进新学的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辑是新学学派文献的影印汇编。汇编选择的范围,包括王安石及新学弟子的著作,如陆佃、龚原、陈祥道等。其中,王令英年早逝,却深受王安石器重,他的文集也收入本编。郑侠、吕惠卿原系王氏高足,后来师徒反目,然文集、著述中的新学思想倾向依旧。邹浩曾问学于程颐,又是龚原的学生,应该算作新学的第三代传人。黃朝英的师承难以详考,然其著作之旨惟王氏为依归。以上诸人,他们的著述均纳入到本辑中。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