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宋本汉书(全二十四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汉]班固 定价 498.00
责任编辑 陈卓 ISBN 978-7-5013-6140-3
出版时间 2017-08-31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7-08-31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平装,正32,
丛  书  名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
所属分类 史籍史料
中图分类 K234.104.2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汉书》,由中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由唐朝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第一册
乾興元年中書門下牒果子監文
漢書一 高紀第一上
漢書一 高紀第一下
漢書二 惠紀第二
漢書三 高后紀第三
漢書四 文紀第四
漢書五 景紀第五

第二册
漢書六 武紀第六
漢書七 昭紀第七
漢書八 宣紀第八
漢書九 元紀第九
漢書十 成紀第十

第三册
漢書十一 哀紀第十一
漢書十二 平紀第十二
漢書十三 異姓諸侯王表第一
漢書十四 諸侯王表第二
漢書十五 王子侯表第三上
漢書十五 王子侯表第三下
漢書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漢書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漢書十八 外戚恩澤侯表第六

第四册
漢書十九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漢書十九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漢書二十 古今人表第八
漢書二十一 律歷志第一上

第五册
漢書二十一 律歷志第一下
漢書二十二 禮樂志第二
漢書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漢書二十四 食貨志第四上

第六册
漢書二十四 食貨志第四下
漢書二十五 郊祀志第五上
漢書二十五 郊祀志第五下
漢書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

第七册
漢書二十七 五行志第七上
漢書二十七 五行志第七中之上
漢書二十七 五行志第七中之下
漢書二十七 五行志第七下之上

第八册
漢書二十七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
漢書二十八 地理志第八上
漢書二十八 地理志第八下

第九册
漢書二十九 溝洫志第九
漢書三十 藝文志第十
漢書三十一 陳勝項籍列傳第一

第十册
漢書三十二 張耳陳餘列傳第二
漢書三十三 魏豹田儋韓信列傳第三
漢書三十四 韓彭英盧吳列傳第四
漢書三十五 荆燕吳列傳第五
漢書三十六 楚元王列傳第六

第十一册
漢書三十七 季布欒布田叔列傳第七
漢書三十八 高五王列傳第八
漢書三十九 蕭何曹參列傳第九
漢書四十 張陳王周列傳第十
漢書四十一 樊酈滕灌傅靳周列傳第十一
漢書四十二 張周趙任申屠列傳第十二
漢書四十三 酈陸朱劉叔孫列傳第十三

第十二册
漢書四十四 淮南衡山濟北列傳第十四
漢書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列傳第十五
漢書四十六 萬石衛直周張列傳第十六
漢書四十八 賈誼列傳第十八
漢書四十九 爰盎鼂錯列傳第十九

第十三册
漢書五十 張馮汲鄭列傳第二十
漢書五十一 賈鄒枚路列傳第二十一
漢書五十二 竇田灌韓列傳第二十二
漢書五十三 景十三王列傳第二十三
漢書五十四 李廣蘇建列傳第二十四

第十四册
漢書五十五 衛青霍去病列傳第二十五
漢書五十六 董仲舒列傳第二十六
漢書五十七 司馬相如列傳第二十七上
漢書五十七 司馬相如列傳第二十七下
漢書五十八 公孫弘卜式兒寬列傳第二十八
漢書五十九 張湯列傳第二十九

第十五册
漢書六十 杜周列傳第三十
漢書六十一 張騫李廣利列傳第三十一
漢書六十二 司馬遷列傳第三十二
漢書六十三 武五子列傳第三十三
漢書六十四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列傳第三十四上
漢書六十四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列傳第三十四下

第十六册
漢書六十五 東方朔列傳第三十五
漢書六十六 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列傳第三十六
漢書六十七 楊胡朱梅云列傳第三十七
漢書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列傳第三十八
漢書六十九 趙充國辛慶忌列傳第三十九

第十七册
漢書七十 傅常鄭甘陳叚列傳第四十
漢書七十一 雋䟽于薛平彭列傳第四十一
卷七十二 王貢兩龔鮑列傳第四十二
卷七十三 韋賢列傳第四十三
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列傳第四十四

第十八册
卷七十五 眭兩夏侯京翼李列傳第四十五
卷七十六 趙尹韓張兩王列傳第四十六
卷七十七 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列傳第四十七
卷七十八 蕭望之列傳第四十八
卷七十九 馮奉世列傳第四十九

第十九册
卷八十 宣元六王列傳第五十
卷八十一 匡張孔馬列傳第五十一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列傳第五十二
卷八十三 薛宣朱博列傳第五十三
卷八十四 翟方進列傳第五十四
卷八十五 谷永杜鄴列傳第五十五

第二十册
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師丹列傳第五十六
卷八十七 揚雄列傳第五十七上
卷八十七 揚雄列傳第五十七下
卷八十八 儒林列傳第五十八
卷八十九 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第二十一册
卷九十 酷吏列傳第六十
卷九十一 貨殖列傳第六十一
卷九十二 游俠列傳第六十二
卷九十三 佞幸列傳第六十三
卷九十四 匈奴列傳第六十四上

第二十二册
卷九十四 匈奴列傳第六十四下
卷九十五 西南夷兩粵朝鮮列傳第六十五
卷九十六 西域列傳第六十六上
卷九十六 西域列傳第六十六下

第二十三册
卷九十七 外戚列傳第六十七上
卷九十七 外戚列傳第六十七下
卷九十八 元后列傳第六十八
卷九十九 王莽列傳第六十九上

第二十四册
卷九十九 王莽列傳第六十九中
卷九十九 王莽列傳第六十九下
卷一百 敘傳第七十上
卷一百 敘傳第七十下
漢書校語
黃丕烈跋
顧廣圻跋
 
前言[ 滚动 - 展开 ]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西漢一代二百餘年史事,全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及傳七十篇等,共一百篇,經後人整理,劃爲一百二十卷。

《漢書》作者班固(三二——九二),字孟堅,漢右扶風安陵(今屬陝西咸陽)人,《後漢書》卷四十與其父班彪有合傳。班彪字叔皮,好讀書、喜著述,有感《史記》之後各種史書“不足以踵繼其書”,乃親自蒐採遺聞,編撰“後傳”六十五篇。班彪去世後,班固歷時約三十年,對“後傳”進行刪冗補缺,撰寫出《漢書》的絕大部分内容。及班固去世,漢和帝詔令其妹班昭續寫“八表”、又令馬續協助班昭補寫“天文志”,最終成書。

《漢書》成書後即受到朝野推崇,士夫爭相抄閱,頗有“洛陽紙貴”之勢。但六朝以降,漢人文句之古音古訓與當時已頗有不同,於是先後出現了二十餘種《漢書》的訓詁釋讀作品。唐初,顔師古(五八一——六四五)彙集諸家注本,考訂同異、糾謬補缺,完成了集前代研究之大成的新注本。顔注取材廣博、抉擇審慎、解釋詳明、論證嚴謹,自問世以來,便與《漢書》合爲一體,密不可分。

《漢書》的最早刻本,應於北宋太宗淳化年間(九九〇——九九四)由國子監所刊刻。其後,真宗、仁宗兩朝,又對淳化國子監本進行了多次校勘。景祐元年(一〇三四),秘書丞余靖上書,坦陳淳化國子監本存在文字舛訛等問題,仁宗因詔余靖、王洙等負責校勘,至次年事畢,“增七百四十一字,損二百一十二字,改正一千三百三字”,是爲景祐國子監本。可惜,無論是淳化本或景祐本,均未保存到今天。

現存《漢書》的早期刻本,主要有北宋刻遞修本、宋慶元元年(一一九五)劉元起刻本、宋蔡琪家塾刻本及宋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白鷺洲書院刻本等。本書擇以影印的,便是其中的北宋刻遞修本,亦即《漢書》現存的最早刻本。此本自明清以來,因書末載有余靖的奏疏,曾被一些藏書大家、版本學者誤判爲景祐國子監本。至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趙萬里對此本中的刻工、諱字、銜名等内容進行了細緻深入的研究,得出結論,認爲此本當爲景祐國子監本的覆刻本,約刊刻於北宋末年欽宗朝,甚或已入南宋高宗朝,而絕非舊説所謂的景祐國子監本。此説一出,逐漸得到了學者的普遍認可,現已成爲主流觀點。

需要特別説明的是,此本卷前有宋乾興元年(一〇二二)中書門下牒國子監文一篇,反映出宋真、仁兩朝時,孫奭建言將司馬彪“八志”補入范曄《後漢書》,並得到准許。這篇牒文雖與《漢書》並無關係,但原書裝訂如此,爲保存原貌,本次影印不做任何調整,仍將之置於書前。

此本行格疏朗,字體樸茂,楮墨精良,刻印俱佳。雖有缺卷,但用以配補的宋劉元起本、宋蔡琪本,亦是相當著名的精善之本。二十世紀初期,張元濟主持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時,即以此本作爲底本。

此本鈐“汲古閣”“滄葦”“徐健菴”“士禮居”“閬源真賞”“菰里瞿鏞”“郇齋”等印,知其明清以來先後由毛晉父子、季振宜、徐乾學、黄丕烈、汪士鐘、瞿氏鐵琴銅劍樓、陳澄中等名家收藏,又有倪瓚、黄丕烈、顧廣圻三跋,頗足珍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