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全椒古代典籍丛书·吴鼒集(全十四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清)吴鼒 定价 4200.00
责任编辑 司领超 ISBN 978-7-5013-6884-6
出版时间 2020-12-31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20-12-31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小16开,
丛  书  名 全椒古代典籍丛书
所属分类 文学艺术
中图分类 Z429.49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此集为《全椒古代典籍丛书》系列之一种。 全椒初建于西汉,今属安徽省,有2200多年的历史,自古文风昌盛,历代文人都热衷于著书立说,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化遗产。自宋代至民国,全椒文人编著的书目约有342种之多。一县之地而产出如此众多跨代久远的古籍,在全国当为罕见。而据历代《全椒县志》记载,椒人的许多著作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很高的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为充分展示全椒的深厚文化底蕴,也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政协全椒县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编辑整理了《全椒古代典籍丛书》。《丛书》计划分专题出版,如释德清、吴敬梓、薛时雨等人物著作的专题出版。本集《吴鼒集》全面搜辑整理吴鼒诗文词著作、手札及其辑录的作品,在求全的基础上择优善本收录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馆馆藏《吴学士文集》《吴学士诗集》《百萼红词》《阳宅撮要》《宋元检验三录》《韩晏合编》《吴山尊先生手札》。
 
目录[ 滚动 - 展开 ]  
 
總目録


第一册


韓晏合編三十一卷(韓非子卷一至十六)(清)吴鼒 編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影宋刻本一


第二册

韓晏合編三十一卷(韓非子卷十七至二十韓非子識誤三卷晏子春秋卷一至四)(清)吴鼒 編
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影宋刻本一


第三册

韓晏合編三十一卷(晏子春秋卷五至八)(清)吴鼒 編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影宋刻本一




韓晏合編三十一卷(韓非子卷一至八)(清)吴鼒 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揚州汪氏
重刻本一七三



第四册

韓晏合編三十一卷(韓非子卷九至二十韓非子識誤三卷 )(清)吴鼒 編清道光二十五年
(1845)揚州汪氏重刻本一


第五册

韓晏合編三十一卷(晏子春秋八卷)(清)吴鼒 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揚州汪氏重刻本一





第六册

宋元檢驗三録八卷(洗冤集録五卷平冤録一卷)(清)吴鼒 編清嘉慶十七年(1812)刻本一




第七册

宋元檢驗三録八卷(無冤録二卷)(清)吴鼒 編清嘉慶十七年(1812)刻本一

陽宅撮要二卷(清)吴鼒 撰清嘉慶十七年(1812)刻本一〇一

陽宅撮要二卷(清)吴鼒 撰清末鈔本二〇三

抑庵遺詩八卷(卷一至四)(清)吴鼒 撰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二六三






第八册

抑庵遺詩八卷(卷五至八)(清)吴鼒 撰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一

吴學士文集四卷(卷一)(清)吴鼒 撰 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一四三






第九册

吴學士文集四卷(卷二至四)(清)吴鼒 撰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一







第十册

吴學士詩集五卷(清)吴鼒 撰 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一

吴山尊先生手札不分卷(清)吴鼒 撰稿本二五九

古文詞畧二十四卷(卷一至三)(清)梅曾亮(清)吴鼒 輯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二九一






第十一册

古文詞畧二十四卷(卷四至十二)(清)梅曾亮(清)吴鼒 輯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一






第十二册

古文詞畧二十四卷(卷十三至二十四)(清)梅曾亮(清)吴鼒 輯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一







第十三册

國朝八家四六文鈔八種九卷(一)(清)吴鼒 輯清光緒五年(1879)補刻本一


第十四册

國朝八家四六文鈔八種九卷(二)(清)吴鼒 輯清光緒五年(1879)補刻本一

吴山尊評本庚辰集不分卷(清)吴鼒 評鈔本一二一

百萼紅詞二卷(清)吴鼒 撰清光緒五年(1879)刻本二三五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前言


吴鼒(1755—1821),字山尊、及之,號抑庵、達園、南禺山樵,安徽全椒人。清代著名駢文家。七歲時即能詩文,年十二爲諸生冠首,二十三歲獲選拔貢,入國子監就讀。游鎮江焦山作“聽潮歌”,丹徒人王文治驚服其才,與他結爲忘年交。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應廷試,受業於鴻儒朱筠門下。是時揚州知州伊秉綬主盟揚州詩壇,會集文士在平山堂飲酒賦詩。吴鼒不請自入,索取紙筆,頃刻間成詩數十韻。座中之客大爲傾倒,請吴鼒入席高會。吴鼒中鄉試副榜後,向體仁閣大學士朱珪(朱筠之弟)問學,拜其爲師,悉心鑽研經史之學。清嘉慶四年(1799),吴鼒得中進士,選爲庶吉士。嘉慶帝曾向朱珪問及新科進士情况,大學士朱珪首先薦舉吴鼒。朱珪曾經對别人説:“我親手取的進士中,經學得鮑桂星,詞章得吴鼒。”可見對吴鼒文學才能的肯定。

嘉慶二十一年(1816),吴鼒出任廣西鄉試主考,選拔了一批人才,受到嘉慶皇帝的稱贊,於是委派他編修《八旗詩》,纂修《高宗實録》。書成後,爲一時之典範。嘉慶帝於偏殿召集文臣撰寫“褒忠祠碑文”,吴鼒站立於殿下片刻揮就。皇帝大爲欣賞,又提升他爲侍讀學士。吴鼒宦海十載,撰寫了無數的公文奏章,無不超越時人。即便是大學士朱珪奉命撰寫的文字,亦多半出自吴鼒之手。

  吴鼒不僅具備傑出的文學才能,而且學問淵深。他遍閲經典,對佛學也有深入的鑽研,可謂平生無遺學。他崇尚實學而鄙薄考據,尤其擅長駢文。作詩頗具盛唐法度,宏深如張説,峭幽如杜牧,初仿晚唐,終歸韓愈。特别五言長詩浩翰無涯,氣象闊大,每作必有新意,不落窠臼。吴鼒還是著名的書畫家,他工書善畫,書法有唐代虞世南、褚遂良的俊逸之氣,畫作具黄庭堅的神韻。

  致仕以後,他寓居揚州西園,主講紫陽書院、梅花書院。一時俊彦紛紛遠道而來,向其求教。吴鼒同時也是一位收藏家,他珍藏了大量的宋元古籍珍本,并親自校勘影印。其中包括《韓非子》《晏子春秋》《玉海》《文苑英華》等。他還編定文學總集《全上古八代文》,校定《全唐文》,又選編邵齊燾、洪亮吉、吴錫麒、劉星煒、袁枚、孫星衍、孔廣森、曾燠八人的文章爲《八家四六文鈔》刊刻行世。吴鼒對自己的著作要求極其苛刻,生平常説:“字不可上石,文不可上木。”自己的著作從不輕易付梓。門人劉逢禄、費廷瑛最早整理了他的詩文集二十餘卷。

  吴鼒晚年退居全椒襄河邊,筑“達園”養息其間。夏寶晉所撰《翰林院侍讀學士吴公墓誌銘》對其有評價曰:“其仕也,既以疏不容於朝。其歸也,復以放逸見譏於世。然内行淳篤,事親有孺子之慕。”可謂是對吴鼒性格的最好概括。清道光元年(1821)吴鼒病逝。吴鼒最早的詩文集《夕葵書屋詩文集》爲太平天國時期兵火所毁。其後薛春黎重新整理吴鼒的舊稿,成《抑庵遺詩》。這衹是吴氏詩文集很小的一部分,故而薛春黎弟弟薛時雨又與梁肇煌共同編訂《吴學士文集》及《詩集》,此集乃常見吴氏詩文集。我們此次編纂的《吴鼒集》共收録吴氏各種文獻二十六種,不僅包含吴氏現存的各種詩文集,還容納了吴氏生前親手校訂、輯録的文學總集及經史文獻。最爲可貴的是,我們發現了吴鼒的手迹《吴山尊手札》,與存世的吴氏手迹相比,這是體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種。這樣豐富的《吴鼒集》影印本集中面世尚屬首次,相信此集會很大程度上促進吴鼒研究。當然,因爲編者水準有限,其中必然存在一些問題,我們歡迎學界同行審閲後予以批評指正!



《全椒古代典籍叢書》編纂委員會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