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您的购物车中有0件商品·
·请您登录查看详细·
史学辑佚文献汇编(全六十九册)
 
 
分享到:
编  著  者 翟金明 定价 48000.00
责任编辑 林荣 ISBN 978-7-5013-5840-3
出版时间 2016-07-28 版次 B1
印刷时间 2016-07-28 印次 Y1
库存提示 有书 规格 精装,正16开,
丛  书  名 历代辑佚文献分类丛刊
所属分类 史籍史料
中图分类 K092
读者对象 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古代史领域的研究者、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历史地理领域研究者、中国古代政治研究者、目录学研究者、史学史研究者。
相关下载 图书文件下载(TXT)  目录附件下载
 
购买数量    
 
图书简介[ 滚动 - 展开 ]  
 
本书是《历代辑佚文献分类汇编丛刊》之一。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本书第一次将历代的史学散佚文献,从诸多后代辑佚丛刊中辑选出来,按照正史类、别史类、编年类、杂史类、载记类、史评类、传记类、政书类、职官类、时令类、地理类、目录类等分类整理成书,对于研究两汉以来的史学,提供了更为集中的辑佚资料。
 
目录[ 滚动 - 展开 ]  
 
史記佚文律曆佚文律曆佚文漢書逸文漢書佚文漢書許義漢書糾謬漢書舊注後漢書逸文三國志佚文晉書佚文晉書逸文南史佚文南史逸文北史佚文北齊書佚文北齊書逸文
 
前言[ 滚动 - 展开 ]  
 
史籍輯佚的成果,若《舊五代史》《續資治通鑒長編》《宋會要輯稿》《古本竹書紀年》等,或因基本恢復了散佚之前的原貌,或雖搜集未全但也已經部帙甚大,或輯佚的史料内容豐富,或其書具備特殊地位,則可以單行刊佈,與向來傳世的史書同樣爲學界利用和研討。不過,史籍輯佚的大量成果難以達到上述輯本的理想狀况,很多經盡力搜集後,内容仍然支離零碎,不能顯示原書的結構和體系,甚至所得條目甚少且内容平淡,這是受現存文獻條件所限,無可強求。這樣,許多明清時期的輯佚成果,並未能在歷史研究中得以充分應用,也並未納入史學史、學術史研究的視野,蟄伏在一些輯佚家的别集中,傳佈不廣。史籍輯本如此,其他古籍的輯佚狀况大致類同。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歷年影印出版了大量史籍、史料,二〇一〇年出版了部帙很大的《經學輯佚文獻彙編》,於今又擬出版《史學輯佚文獻彙編》,這有功於歷史學之史料、文獻的基礎建設,有助於中國學術史、史學史研究的推進。本書的編輯,是搜集前人已有的輯佚成果予以影印,按古典的史籍分類結構彙而編之,並非重啓爐灶另作輯佚。因此,原有輯本的優點、缺點照樣保存,僅提供一種彙刊的現代版本,以文獻集結的特點而方便廣大學者的利用,是做出歷史文獻上的供應和奉獻。其中收編的許多史籍輯本,包含大量有價值的内容,略一瀏覽,即有收穫。例如王仁俊所輯東漢文字學家許慎的《漢書許注義》,是對《漢書》的注釋,久佚不存,王氏僅輯出遺文三十餘條,但閲覽可知卓有特色,發揮了文字學的優長,對字詞的解釋十分精闢。《漢書•食貨志》有“而奸或盜,摩錢質而取鋊”,許慎的注釋是“鋊,銅屑也。摩錢漫面以取其屑,更以鑄錢”,破解了《漢書》這段記述的關鍵之處。查這項史文也存在於《史記•平准書》,因其中有訛誤之字且缺乏明確注解,難知其意,不參考《漢書》的上述許注,不僅讀書不懂,更不知漢代經濟存在這一種亂象。又如許慎對《漢書•藝文志》“堪輿”之書的注釋:“堪,天道;輿,地道也”,算得上是一語破的。可見佚失慘重的此書,應爲注釋《漢書》的精品。
朱右曾輯本《周書逸文》,載有許多記事内容與政治格言,有的格言包含了精深的智慧與經驗,例如“大知(智)似狂。不癡不狂,其名不彰;不狂不癡,不能成事”;“成功之下,不可久居”;“上言者下用也,下言者上用也”等等,散在各種長篇文籍内,少人關注,而輯出條列,十分醒目,是輯本不期而然的好處。在《左傳》中有來自“鄭書”的兩條史料,隱没於浩瀚的史事記述之中,《史學輯佚文獻彙編》雜史類内將之做獨立輯録,特標示爲《鄭書》,於是清晰地顯示出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均有其歷史記載的體制,這種例證很重要、很稀缺,是中國史學史研究所亟需。清人茆泮林所輯佚之《世本》,是多種輯本中最務實的一種。因《漢書》言司馬遷撰《史記》採録《世本》也採録漢陸賈的《楚漢春秋》,即繼而予以輯録。但如若將《楚漢春秋》之輯本與《史記》内容對比研究,可知有很多《楚漢春秋》的遺文是《史記》不曾採入的。唐代劉知幾早就指出兩書的區别,他説:“然觀遷之所載,往往與舊不同……非唯文句有别,遂乃事理皆殊”。 因此有人妄言“全部《楚漢春秋》除次序的變動外,大概一字不改被收入史公的作品中” ,全無憑據,乃厚誣之詞。可見涉及已佚古籍的評議,輯佚之本最是有利於辨明是非。
《史學輯佚文獻彙編》作爲收載史籍輯本的一部叢書,其結構基本按照《四庫全書》史部的分類編排,即分爲“正史類”、“别史類”、“編年類”等等,這種分類當然有其缺點,但最大的優點,是傳統的史料分類,比較適應對那種傳統社會、傳統時代的歷史研究。而作爲專門收載輯本的叢書而言,又會産生另一優點,我們可以暫且稱之爲文獻資料的“聚合效應”,就是將同類型、同類内容的文獻並行展示,便於産生一種聯繫起來考察、綜合予以評判的啓迪,起到增強史料鑒擇,開闢學術史探索課題的效應。因爲輯本書史所輯得的内容,大多處於支離不全狀態,其經過彙編的“聚合效應”就顯得更加重要,這幾乎可以認爲是《史學輯佚文獻彙編》本身自然而然産生的學術價值。試舉其例如下:
第一,《史學輯佚文獻彙編》職官類,收載東漢初期衛宏撰《漢舊儀》與東漢末應劭撰《漢官儀》的幾種輯本,條目相當可觀。據《隋書•經籍志》著録,《漢舊儀》四卷與《漢官儀》十卷,都是當時人對於兩漢典志、儀禮的記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惜皆佚失不傳。前書有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本和黄奭輯本,後書有孫星衍、嚴可均、黄奭等人輯本。彙編一處,除了爲研究漢代制度提供了豐富史料之外,還可以將這類典志之書綜合起來考察,研討中國史學史上典志專書的起源和發展。從《周禮》到唐代杜佑的《通典》的發展歷程,《漢舊儀》與《漢官儀》應是重要的中間環節,從現知輯本相當豐富的條目中反觀二書的内容類别和編纂形式,並且予以比較,是可能得出一些準確認知的。這是輯本“聚合效應”所提供的啓示。
第二,《史學輯佚文獻彙編》編年類,收有魏晉南北朝時期大量編年史籍的輯本,如張璠《張璠後漢紀》、干寶《干寶晉紀》、徐廣《徐廣晉紀》、鄧粲《鄧粲晉紀》、習鑿齒《漢晉春秋》、檀道鸞《續晉陽秋》、陸機《陸機惠帝起居注》、李軌《李軌晉泰康起居注》、劉道薈《劉道薈晉起居注》、吴均《齊春秋》等等,種類繁多,内容豐富。研究中國古代編年體史書的發展,理應充分注意這些史籍的體式、内容和撰著方法。但是因其佚失而無完整存本,因此至今中國史學史的研究,並未將之置於史學發展的主導綫索中定位評析,僅個别有所評介而已。今《史學輯佚文獻彙編》將之薈萃,正應深入地綜合探索,推進史學史研究的認知深度,此亦叢書“聚合”所能够發揮的效應。
在這些編年史的輯本中,也有十分值得注意的特例,需要認真探討。雖説是編年體史籍的輯本,但各書所輯得之文,多不含年代,這是因爲輯佚來自他書轉引,轉引者往往在摘録時舍去了年時月日,衹鈔録人物、事件,致使絶大部分編年史輯本不像編年體。但唯有南朝宋劉道薈《劉道薈晉起居注》的輯本例外,在約一百六十個記事條目之中,除極個别文字簡略的條目外,各個條目皆不缺年代,年月日俱全者也不在少數。查劉道薈(也寫作“劉道會”)曾任北徐州主簿,官職甚低,生平事蹟無考。這樣的人士何以能够得到晉代大量起居注資料而編纂之?其書佚失之後,清黄奭輯本的資料主要來自《北堂書鈔》《藝文類聚》《文選注》《後漢書注》《初學記》《太平御覽》,而以《太平御覽》爲最多。何以這些類書引録劉道薈《劉道薈晉起居注》之時,就都保留了年代日期?將衆多編年體史籍輯本加以對照,發現如此難解之謎,切望學界引爲關注。
《史學輯佚文獻彙編》衹管將已有的史籍輯本照原樣收録,不作鑒定研究,這在上文已述。照原樣收録的結果,就需要學者在閲讀和利用之時,自己格外注意,避免被前人的訛誤所誤導。例如有王仁俊所輯《晉鈔》一書,查此書乃南朝梁御史中丞張緬所撰,原三十卷,久佚。輯本中除晉代之傳説,還有兩條春秋時晉國的軼聞,是張緬原書如此錯亂還是王仁俊失察誤收,看來應當咎在輯佚者。而且幾條晉代軼聞,也是鈔自《説苑》《搜神記》等書,故張緬原書乃爲獵奇之鈔録,並非信史,需要讀者予以注意。編年類内有單列出的《晉陽秋評》一項,爲嚴可均所輯,僅九個條目。但所謂“晉陽秋評”乃是孫盛《晉陽秋》一書内的歷史評議,並非另有其書。嚴可均誤會其意,更未詳查《隋書•經籍志》等,遂率爾操觚,定爲專書,讀者萬萬不可以訛傳訛。
編輯新的叢書或其他形式的文獻彙編,本身不屬於輯佚,也不包含新的發現,衹是給已有某些類别的文獻以新的組合、新的樣態。但從我們上文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僅僅是新的組合之本身,就可以帶來新的學術啓示。當今各大圖書館對叢書、文獻的彙編十分青睞,有助於使一些冷僻圖書以新組合的姿態擴大流傳,結果總會提醒學術界的人士,原來還有這許多的書籍可在研究中予以運用。由此可知:《史學輯佚文獻彙編》的出版,定然有助於歷史學的學術發展,其理甚明,值得大力歡迎。
 
友情链接
Copyright◎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9290号 访问量:6784886
发行联系电话:010-66114536 66121706(传真)66126156(门市)